《蒙曼说唐·乱世红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曼说唐·乱世红颜-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鲎约旱被实鄣暮戏ㄐ浴;谎灾挥兄っ魑渲苷ㄊ峭耆侠砗戏ǖ模拍芄凰得魑湓蛱炝⑺碧邮欠侠穹ǖ模僦っ魉商咏实垡彩撬忱沓烧碌摹<热灰谱鹞湓蛱欤蔷偷帽岬蜕窳洌窳涞囊庖濉K裕飧鍪焙虻睦钕院鋈换忌狭耸б渲ⅲ隹诓惶嶙约旱谋乒拢乙∩硪槐洌闪诵⑺车男“淄霉怨浴K褂斐稣庋环跋螅何乙蛭艿搅嘶实勰盖椎钠髦睾蜕褪叮圆抛翊幽该邮莒茫俚谴蟊Α<热皇庆寐铮圆唤鑫沂腔实郏盖滓布绦腔实郏也皇且话愕幕实郏恰霸蛱齑笫セ实邸薄F涫担钕缘窳涑酥っ髯约旱暮戏ㄐ灾猓褂幸桓鲇靡猓蔷褪谴蜓挂幌乱蛭涠鹨矸崧墓Τ际屏ΑG碧ù试蚴牵忝且晕懔苏渚陀泄β穑课依钕愿静怀腥嫌惺裁凑洌
  李显这样做无非是想要加强皇权,使自己坐稳位子。这时候作为功臣应该怎么办呢?功臣如果知趣,就应该默念“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古训,赶紧功成身退,解甲归田,以避可能招致的杀身之祸。那么张柬之等人是不是这样做的呢?有句话叫做“身后有余忘缩手”,他们和古往今来的大多数功臣一样,贪恋权位,不忍放手。既然放不了手,那怎么才能巩固权力呢?
  功臣们在这一时期主要做了与皇帝李显针锋相对的四件事。首先,他们上疏皇帝,希望韦皇后专居中宫,不要到外朝干预国政。接着,他们请求皇帝把以和尚慧范为首的左道之人统统杀掉。此外,还请求皇帝降低武家人的官爵,抑制他们的势力,以防武家东山再起。最后一件事,功臣们使劲提拔自己的亲信。比如桓彦范,他一上台就谎称自己的大舅子赵履温也参与了神龙政变谋划,要求论功行赏。这简直把李显给气坏了。赵履温当时担任易州刺史,这大老远的,怎么可能谋划政变?这不明摆着撒谎吗?可是迫于功臣们的压力,他也只好把赵履温调到中央,官封司农少卿。赵履温这人不傻,当然明白他能升官是谁的功劳,所以马上投桃报李,买了两个绝色的婢女送给桓彦范。那么,功臣们这样做对不对呢?当然不对,而且简直是大错特错。这实际上是无视长孙无忌加上官仪的前车之鉴了。当初,长孙无忌结党营私,而且还想杀人立威;上官仪则让皇帝别信任皇后,信任自己,最后两个人不都没有好下场吗?居功自傲、目无主上,这对于臣子来说已经很危险,对于功臣来说就更加危险。正所谓功高震主,会让皇帝觉得受制于人。彼此身份变了,关系也就变了。打江山的伙伴一下子变成了巩固江山的障碍,当年温良恭俭让的二太子也就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皇帝。可是尽管李显想要打击功臣,可他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啊,怎么办呢?有道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必须先解决的一个问题。该是李显寻找朋友的时候了。
  谁是朋友呢?相王和太平公主是不是呢?他们不是。因为他们也是立功之人,同样存在震主之嫌。另外,相王李旦当年也做过皇帝,在武则天时期还当了十几年的皇嗣,其实资格比李显还老。如果说几个大臣是让李显觉得自己不像个皇帝的人,那么相王李旦就是一个实实在在让李显觉得自己有可能当不成皇帝的人。因此,对于这两个人,只能防范,不能利用。那还能依靠谁呢?
  这时候,一支势力浮现在唐中宗李显的脑海之中——武家。有没有可能把武家当做朋友呢?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首先,武家和功臣集团的关系不好,功臣们整天撺掇中宗李显清除武家的势力,而武家兄弟对他们也早已恨之入骨。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其次,经过武则天一朝的培养,武家的羽翼已经很丰满,而且在神龙政变中毫发无伤,因此有能力抗衡功臣集团。同时,武家和李显还是儿女亲家。武则天晚年不是想要让李武两家精诚团结吗?李显的女儿永泰公主就嫁给了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虽然这两个孩子都死于非命,但姻亲关系并没有变。此外,武则天的死,使武家成为政治上的失意派,他们也正急着寻找新靠山。李武两家可以说是互相需要,完全可以合作。心动就要行动,李显坐不住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武氏重兴
既然决定和武家合作,共同打击功臣,李显就要开始积极拉拢武家人了。当时,武家的政治代表就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了拉拢这个人,李显可是煞费苦心。他多方突破,使出了三个手段。
  第一,亲自出马。神龙政变结束不久,唐中宗李显就几次来到武三思家微服私访,二人觥筹交错,大有相见不晚、相知恨晚的意思。李武两家的关系搞得比武则天在位的时候还要热络。
  第二,夫人外交。李显的夫人外交是从上官婉儿开始的。上官婉儿什么时候成了夫人了?前面讲过,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手下干活时就已参与朝政,只是当时并没有名分。后来,因为在神龙政变中立功,中宗即位后,就想给她一个名分。给什么名分呢?让她当宰相,这不合制度;让她当个宫廷女官吧,唐朝女官最高的品级也就是五品,级别太低。怎么办呢?李显干脆把她拜为三品的婕妤,成了自己的一个妾,这不就是夫人了吗?上官婉儿可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在武则天末年,她一方面归心李氏,参与政变;另一方面,则与武三思私通。她这么做无非是狡兔三窟,多为自己找一把保护伞。现在唐中宗想要拉拢武三思,马上就利用婉儿的这层关系了。有人可能就要问,自己的小老婆跟别人私通,唐中宗难道不嫉妒吗?他根本没有必要嫉妒,因为婉儿的婕妤身份只表明她的品级,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婚姻关系。婉儿的真实身份还是一个高级女秘书,对唐中宗而言,顶多算是办公室情人,所以婉儿大可以继续和武三思私通。
  不过,仅仅从婉儿这里入手来拉拢武三思,毕竟级别不够。于是,在唐中宗的授意下,上官婉儿又把武三思引荐给了韦皇后。韦皇后和武三思一见如故,马上成了一对好朋友,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了上官婉儿。借助韦皇后的关系,武三思开始频频入宫。据《资治通鉴》记载,韦皇后与武三思一起下棋、打双陆,唐中宗李显就站在旁边拿着筹码算输赢。韦皇后跟武三思交往频繁,外界不明就里,一时间议论纷纷,说武三思和皇后*,许多大臣甚至公开上书,要求皇帝调查严惩。对于提出如此请求的大臣,唐中宗李显一律严惩不贷。这样的行径让传统史学家非常郁闷,两《唐书》与《资治通鉴》都认为中宗特别窝囊,被皇后戴了绿帽子。其实,唐中宗一点都不窝囊,因为整件事情都是在他的授意下进行的,他知道韦皇后和武三思经营的不是爱情,而是他们共同的事业。
  第三,结成儿女亲家。联姻是中国古代政治结盟的一种主要方式,当年,永泰公主不就嫁给了武承嗣的儿子吗?现在要想拉拢武三思,公主可是一种宝贵的政治资源。可是,时光不等人,到了李显想到用女儿去联姻的时候,,李显的所有女儿都已经出嫁了。这怎么办呢?有武则天让太平公主改嫁的先例,这点事难不倒李显。神龙元年,李显的两个女儿先后离婚,其中,中宗和韦皇后生的安乐公主改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另一个女儿新都公主也改嫁给了武三思的侄子武延晖。
  经过这样一番感情攻略,唐中宗和武氏马上亲如一家,武三思官拜司空,当了宰相。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跟着沾光,官拜司徒,晋爵定王。为了给武氏一族的加官晋爵找理由,唐中宗甚至颁布诏令,说武三思和武攸暨也参与了神龙政变,把他们和张柬之等人一起算作立功之人,赐给他们丹书铁券。这丹书铁券能够保证他们只要不犯谋反罪,其他的死刑都可以赦免十次,不予追究。
  皇帝这么提拔武家的人,朝廷里的野心家马上就看出门道来了,纷纷改换门庭,依附到武三思身边来。那些趋炎附势之徒究竟会怎样攀附呢?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与崔湜有关。崔湜这个人我们以后还要反复提到。他是当时的一个活跃人物,也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本来与几个政变功臣是一伙的。当时功臣们和武三思正势不两立,敬晖觉得崔湜机灵,就派他到武三思身边卧底,打探情报。崔湜倒是足够机灵,可是却没什么政治节操,一看皇帝亲近武家,疏远功臣,都不做任何心理挣扎就反水了,把他所掌握的功臣情况统统向武三思报告。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内部情报太珍贵了,崔湜立此大功,便一下子成了武三思的心腹爱将与得力高参。
  第二个例子说的是郑愔的事。郑愔本来是二张余党,神龙政变后,二张党羽纷纷贬官,郑愔也被贬到了南方。在南方,天高皇帝远,没有政治前途啊,郑愔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心有不甘,就趁人不备,偷偷跑回了洛阳。他一回到洛阳,先去拜访武三思。见到武三思,郑愔既不行礼,也不叙旧,忽然大嘴一咧,号啕大哭起来,哭得肝肠寸断,死去活来。武三思不明就里,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正要劝劝呢,谁知郑愔忽然又笑了起来,笑得手舞足蹈,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这可把武三思给吓坏了,对郑愔说:“老兄,你不是精神病发作了吧?”谁知郑愔马上换了一副严肃面孔,说:“非也。我开始见到大王您哭,是因为我可怜您就要被杀,且九族不保啊。那后来为什么又笑了呢?我是替您高兴,恭喜您终于得到我郑愔这么一个高人指点啊。大王您想一想,皇帝现在虽然器重您,但是那五个大功臣可是恨透了您呀。他们五个都是宰相,又胆略过人,废掉则天皇帝都易如反掌。大王您觉得自己比则天皇帝如何?难道您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