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疾风知劲草-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二板腰子,没想到吧,今天你栽到我的手里,这叫恶有恶报。”陈二板腰子叹了口气道:“我干了一辈子的贼,却栽倒在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手里,这是天意,来吧小子,让大爷我死得痛快些。”张英华挥起大刀,照准陈二板腰子的脖子,使劲砍去,由于刀头太钝,头却没砍下来,陈二板腰子还在地上痛苦地蠕动,邵殿堂过来,朝陈二板腰子又补了几枪,陈二板腰子这才气绝,张英华自嘲说:“没想到,我这读书人也会杀人了。”

  邵殿堂帮师弟灭了陈二板腰子,报了家仇,也为当地方方圆百把里内除了一大害。张英华想留师哥多住几天,邵殿堂说:“此地不可久留,我须回去了。”张英华打算把陈二板腰子的那百把条枪交给师哥带走,他说:“师哥,陈二板腰子已灭,我不需要这些枪支,你都带走吧,还有陈二板腰子老窝中的那些金银绸缎也都尽数带走。”邵殿堂道:“师弟,如今世道不会让你过得平安的日子,再说陈二板腰子死了,还有李二板腰子、王二板腰子横行乡里,没有武器怎么看家护院,怎么保护自己?这样吧,这些枪我一概不要,都给你留下,至于陈二板腰子老窝中的那些钱财,如师弟认为可行,我却可以带走一部份以犒赏我手下的弟兄们。”听师哥这么一说,张英华道:“这样一来,我实在过意不去,师哥,你把贼窝中带来的钱财,全部带走,师哥你看,我家也不缺这些。”邵殿堂不好推辞,只得说:“恭敬不如从命,师弟,那我就不客气拉!”

  邵殿堂的队伍临行之时,邵殿堂命令号兵吹号集合。张英华送了师哥很长一段路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自此,张英华手下已有一百多条枪。他挑选邻近各庄一百多号青壮年集中操练,忙时干农活,成了一支半脱产的武装。有了这支武装,以黄泥圩为中心的大小村庄在匪窜严重的苏北地区,倒也相安无事了好多年。

  张英华的大名也在县城以东各乡传了开来,甚至传到了县城,县东各乡百姓都说张英华:“此人不得了啊,那陈二板腰子是何等的恶罪、何等狡诈,为窜东乡几十年,从清末至民国,官府拿他都无可奈何,却被此人给灭了。何况又是一个读书人,杀人也不含糊,眼都不眨一下。”有人给张英华取了外号叫“张烧包”、“烧包爷”。“烧包”一词是当地方给有本事有能力同时又争强斗狠的人物起的,从此别人一提到“张烧包”或是“烧包爷”就知道这是张英华独家享用的称号,“张英华”这三个字相反被人们逐渐忘记了。

  也许是年纪不大的原因,张英华调皮的天性也会暴露出来,一次他骑着那头大叫驴和后面的几个随从办事回来,张英华骑在驴上悠然自得,听着挂前驴脖子上的铜铃声和驴蹄、马蹄敲打地面的得得声,不紧不慢地在一条大堤上走着。后面骑马的那几个随从都腰捌双枪。忽然他老远看见堤下有几个小孩正在玩耍。小孩忘情玩耍之中,没有看见在大堤上有人经过。张英华示意随从停下不要出声。他翻身下驴,绕着走到那几个正在玩耍的小孩子后面,猛喝一声:“贼来了。”玩兴正浓的那几个孩子猛地被喝了一声,抬头看见一个持枪大汉子,站在自己身后,拔腿就跑,张英华哈哈大笑:“这群小崽子。”大堤上骑在马上的随从也被这场面逗得哈哈大笑不止,看着跑得五影四散的孩子们,这位“烧包爷”才慢悠悠上了大堤,骑驴大笑而去。

  天下的事情就是这么不巧。张英华和妻刘氏结婚几年了,刘氏就是没有身孕,他的母亲劝儿子再找一房。妻子刘氏见自己的肚子总不争气,也失去了信心,尽管心中是十二分的不愿意,但嘴上也劝张英华再找一个。可张英华不同意,每天三件事:看书、练枪、骑驴。

最近几日,张英华觉得
最近几日,张英华觉得很沉闷,他想到宿迁县城走走。他化妆成一个商人,带上几个随从,早上起来自家中出发,走了几十里路,下午才到宿迁县城。到了宿迁城里又饥又渴,几个人来到县城东大街一处临街饭庄,准备要点吃的喝的,顺便歇一下脚。几个人上了饭庄的二楼,拣一窗口边坐下,张英华要了一些酒菜。趁饭菜还没有端上来,张英华摘下墨镜,顺二楼的窗户朝外望去:繁华的东大街尽收眼底,小商小贩南来北往,买的卖的,川流不息。东大街不宽的南北街道两旁占满了店铺。绝大部分都是二层老式楼房,底下一屋是店铺,二层多住人。也有楼房后面有院子的,有的还有几进院落,很多间房屋,不过这前有店铺后有院落且是几进院子的可不是一般人的生意人家,拥有这样店铺的商家,一般都是宿迁城里排得上名的有钱人家。繁盛的东大街店铺林立,什么茶叶铺、绸缎庄、糕点店、酱园店还有什么钱庄、当铺、黄包车行等,宿迁城里凡衣食住行恐怕在东大街上都可以买到、租得。张英华尽情地欣赏着繁华的街景。虽说张英华也是宿迁人,来一趟宿迁县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交通不便,远乡人过去赶一趟宿迁城确实不容易,首先是没有像样的路可走,尽是些土路,特别是宿迁城东的远乡,好不容易走到宿迁城边,还要通过运河摆渡才能到达宿迁城里。

  宿迁城正东的运河对岸有一处渡口叫顺河渡口,因为宿迁县城以东远乡之人要到宿迁城里必须从此渡河,从古至今,慢慢发展成为一小集镇,名曰顺河集。因顺河集处在运河东岸背靠运东大地,早先人稀,人的活动影响小,顺河集一带保留了许多原生态自然风貌,可以说是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清朝乾隆皇帝南巡路过顺河集一带大运河,见河东岸顺和集景色优美,遂上岸小憩。乾隆皇帝在此流连忘返,于是一口气赋诗数首以为纪念。其中一首叫《顺河集行馆叠旧作韵(之一)》曰:“桥过水济不多程,行馆西部宿预(宿迁旧称)城。树宇瓦房朴非殿,周围布帐制入营。柳丝墙外摇还弱,兰朵阶前馥以荣。到处懋勤供研匣,舎斯何用遣闲情。”乾隆皇帝的这首诗,说明在清代前期,顺河集渡口一带人烟不是很多,充满着荒原野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多,顺河集也慢慢变成了宿迁运东运河边上第一大渡口。如果运东赶宿迁的人来到顺河集太晚了,运河上停止摆渡,人必须在顺河集住一宿,第二天一大早方可摆渡到运河西岸的宿迁城里去。来一趟宿迁县城如此不容易,因此很多远方人的穷人甚至一辈子到死也没有到过宿迁城。

  繁华的宿迁城是众多远乡人向往的地方。张英华在宿迁城上过小学和中学,是从宿迁县城的中学里考入徐州六师的,所以对宿迁城比较熟悉。多少年来,宿迁城里没有变化,不大的宿迁城却有两道城墙,内城墙为青砖所砌,有钱人家达官贵人都住在内城里,外城墙为土坯子所砌,在内外城墙之间,都住些穷人。出苦力的,做小手艺的大都住此地。大体上,内城里有两条南北主干道,一条是东大街,为宿迁城商业聚集地,稍往西叫富贵街,民国后改称中山路,乃宿迁城里官僚的聚集地,也是宿迁县衙、警察局,报社、监狱等官僚机构的驻地。城西南有一条有名的烟花柳巷,名曰清河巷,是开设妓院、烟馆的地方。而城西北的马陵山是宿迁县城最高的地方。马陵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个大土山包,山上苍松翠柏,四季长青。明代马陵山上建有宦官魏忠贤的生祠(给活人建祠堂,为巴结之事),民国后,建成马陵公园,供城里居民游览。而马陵山下杂树丛生,一大片一大片伸向远方,是无主的荒地,你还别说,每当深秋,红叶遍野夹杂着簇簇绿叶,游人站在马陵山上远眺,满目的红绿相间,倒也使得游人赏心悦目。再往西望,从徐州蜿蜒而至的废黄河在宿迁城西北方忽转南下,气势恢宏。其实整个宿迁城是夹在东边的京杭运河和西边的废黄河之间。特别是夕阳西下,站在马陵山上往西边远眺,落日余晖洒在废黄河里斑斑点点,真是迷人。所以,临山西眺还是宿迁美景之一呢!正因为马陵山四周是个好地方,很多人死后都想埋在这里,因此山下的杂树丛生,留下从古至今数不清的坟茔,是真正的大乱岗子,有这么一则故事发生在明代。传说有一刘姓人家死了老婆,却又不肯发钱买块风水宝地安葬,他看中了好友在马陵山下的一块地方,姓刘的就去找好友商议,能否给他一块地皮安葬死去的老婆,那位好友见那地上也长不出庄稼,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就答应了,条件是一壶好酒加一只烧鹅。刘姓叫好友立下字据,防止其子孙不让,那好友拿来纸笔,立下字据,字据上写着:马陵山下一芜坡,送与刘姓葬老婆,后人要问钱多少,一壶烧酒一只鹅。

  以上叙述的闲话,是要表明:宿迁县城虽是一座苏北小城,但历经沧桑,也有着道不尽的传说和故事。话说张英华正立在饭店二楼窗前观看楼底东大街的风景,伙计端上饭菜,张英华几个坐下便吃了起来。正吃到一半,忽听楼下街面上响起锣声,并且有人扯着嗓子喊:“众人来看哪,这就是共产党暴动的下场。”饭店里有人说:“今天要杀几个*分子,这几个*分子在城南远乡埠子集、龙河集一带搞暴动,被一举侦破。看,我这有独家新闻。”那位食客手拿报纸边吃边聊。这时张英华就听到饭店楼底的东大街上人声鼎沸。他离开饭桌,顺着窗户朝下望去,东大街上两旁早已站满了行人,中间几个犯人被五花大绑由一队黑狗子警察押着,他们头发蓬乱、衣裳褴褛。这几个犯人身上都被皮鞭抽得一道道的血痕,有的犯人的腿瘸着艰难地行走,看样子都是用过大刑的,但他们没有一个低头,没有一个害怕,嘴里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这剥削人的反动政府!推翻这人吃人的社会!”他们身上的那股浩然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