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风流1-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绾还是头一回如昨夜那般晚睡,大清早起来甚至还有些宿醉后的头痛,便吩咐春盈不用热水,而是汲了井水直接洗脸。直到用那冰冷刺骨的水擦了三遍。她方才感到人有了些精神。遂在沉香妆花小袄外头又罩了一件银红焦布比甲。刚刚收拾妥当便听到门外传来了灵犀的唤声,她立刻吩咐春盈去打帘子。待人进来。递上礼单说了事,她不禁笑了起来
    “看来师兄如今在这青州府颇有些名气。否则这些有头有脸的人决计都是去奉承那位凌大人,哪里会上这儿来!灵犀姐姐,这就是所有人送来的帖子和礼单?”
    见灵犀点了点头。杜绾便接过那一摞礼单一份份看了下来。恰巧连着几份都是价值相等地东西。不过是几匹大红丝纱、几件精巧地瓷器和金银首饰之类地物事。她心里明镜似地透亮。知道这就是历来地规矩成例。等到看过了最后两份颇不一样地帖子。她便抬头看了灵犀一眼。知道这是人家特意挑出来地。不禁惊叹于灵犀地精明。
    虽则人家是客。但灵犀先头听过张越地吩咐。知道杜绾此来是秉承着杜桢地意思。这才会走这一遭。见杜绾也注意到了她挑出来地那两份。她便笑道:“别地和我先头打听到地旧例没什么两样。这两份却是送得蹊跷。这头一份上头写着童儿一人。须知这年头除了亲密地亲戚。谁有节下里送奴婢地。结果我去瞅了瞅。竟是银子打地小人。这另一份则是山东特产地阿胶。可我揭开来一看。里头哪里是阿胶。分明是一片片地金箔。”
    “师兄刚刚升官就有人送这样地厚礼!”
    杜绾原只以为是另有蹊跷。谁知道这蹊跷竟是如此大手笔。顿时吃了一惊。而灵犀笑着摆了摆手。又说道:“这只是送重礼地。还有古怪人只送了一份空空如也地礼单子便坐在花厅里头受用了酒席。要不是他不走。我还以为是来骗吃骗喝地。以往我还以为自己见多了人。如今看来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哪知道世上还有这许多怪人!”
    “杜小姐。灵犀姑娘可在么?”
    这边两人正说话。外头忽然有人叫唤。杜绾忙吩咐春盈出去看个究竟。不多时春盈回转了来。急急忙忙地说:“小姐。灵犀姐姐。外头崔嫂子说又有人送礼。道是汉王府地。因着少爷不在。其他人去接待都不合礼数。所以崔嫂子才来敦请示下。”
    汉王府?杜绾和灵犀交换了一个眼色,心中同时闪过了一个念头。这汉王莫非是看准了张越乃是张辅的侄儿,所以才不肯放松?这时节杜绾自然不好出面,灵犀不敢怠慢,撂下礼单子在高几上就匆匆迎了出去。待到了门口,她见那一行汉王府来人一共是八个人,礼物竟是整整一车,饶是她见惯了各色送礼的人,也不禁呆了一呆。
    这一车礼物进门,别说原本那拨正在花厅闲坐饮宴的宾客有人出来看动静,就是那些拜会知府的亦是悄悄溜出来探头探脑。当初汉王就藩青州府的时候,这儿的百姓几乎是吃尽了苦头,直到如今汉王的恶名仍然能止小儿夜啼。这青州府官员节下都得往汉王府送礼,然而汉王府给哪位官员送礼的却从来没听说过,更何况是这么一车。
    接过那厚厚的礼单子,灵犀竭力忍住打开来看的冲动,只得解释张越出门拜客如今正好不在,又请那位带头的军官和其他押送礼物的军士到花厅歇息用饭。然而,当着众多围观的人,那带头的军官却是生硬地摇了摇头。
    “汉王有令,礼到就回不得停留。若是小张大人回来,还请姑娘告诉他初三日前往乐安汉王府一趟。”
    尽管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话,但对于旁人来说,这震撼着实不轻。无数人都好奇地瞅着那一个个黑漆大箱子,瞅着灵犀手中的礼单,猜测来自汉王的一箱礼物究竟是什么东西。虽说灵犀知道以讹传讹只怕事情会愈发离奇,但这当众开箱无论如何都使不得,只得吩咐了人来将东西往库房抬。当全数入库锁好之后,她攥着礼单再次去寻杜绾,这一回方才是真真正正没了主意。
    张越直到过了晌午方才回来,坐车一转进府衙前头那条巷子就发现这里赫然是一派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热闹模样。及至踏进自家大门,听了长随禀报,远远望见花厅那些客人,他立刻有了数目,直到得知汉王打发人送来了一车礼,他方才真真切切地头痛了。
    汉王朱高煦这是干什么,嫌害得他大伯父张信不够惨,如今又准备害死他么?一时间,他在心里埋怨起了之前朱棣那道口谕。若不是张谦带着他走了一趟汉王府,朱高煦只怕未必会注意到他这么个微不足道的人物。深深吸了一口气径直往里头走,直到进了垂花门碰到了匆匆迎出来的灵犀,他便沉声问道:“汉王都送了什么?”
    “一斗南海珍珠,一匣子五块金砖,二百两重。此外就是蟒缎、潞绸、杭绢,总之只看那礼单子上的东西,价值便不下五千两银。”
    见张越倒吸一口凉气,灵犀又低声解释说:“听说当年大老爷和汉王交好的时候,逢年过节汉王也常常有重礼,只还比不上如今少爷这份,怕也是有安抚少爷的意思,毕竟先前闹了那一出。另外,花厅中吃酒的宾客中有两位来自诸城的也送了重礼,还有一位两手空空的,一直在花厅那儿安之若素地等着,耐心倒是很好。”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第一个投靠的人,虎口夺食本色显
    送了重礼不见得是要办事的,两手空空未必就是无所求,这是张越在步入仕途后的第一个正月初一深刻体会到的一个道理。
    送了最重一份厚礼的汉王自不用说,与其说是为了张越办事,还不如说是为了表示一种笼络的态度,同时期望得到北京城张辅的某种回应。那两位大商人也是因为打听到了张越那深厚的背景,又指望他将来能升上青州知府,于是预先结下善缘。而恰恰是那位两手空空看上去好像是吃白饭的,一进来便是深深一躬,摆明了一幅有事相求的架势。
    “学生方青拜见大人。”
    张越虽初来乍到,但却没少在本省有名的家族姓氏上下功夫,因此这一个方字便让他心中一动。来者大约三十出头,头上天青罗帽,身穿蓝色镶黑色宽边直裰,脚上是一双黑色云头履,收拾得利落精神,只这身打扮便显露出了此人的儒生身份。
    那方青一眼便看出了张越的疑惑,遂恭敬地解释道:“学生是永乐七年院试秀才。”
    见张越含笑点头吩咐他坐,他便轻轻一撩袍子下摆端端正正地坐下,那腰杆恰是挺得笔直。此时有小厮捧上茶来,他微一欠身,眼睛又看向了张越。
    “学生当初二十出头就中了秀才,一直还颇有些自矜,不料乡试十年不中,这份求功名的心思也就慢慢淡了。所以,听说大人少年英才,由秀才而举人而进士不过花费了四年功夫,学生这心中本就是感佩。然经史之才素来并不等同于治理之能,大人上任安丘伊始便拔除了两个毒瘤。之后更是公平赈济百姓交口称赞,学生方才是真正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本是**裸的奉承,然而方青偏说得万分诚恳,听在耳中自然让人大生好感。此时此刻,张越便谦逊了几句,因又说道:“方家乃是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三十年功夫已经在山东经营出了不小的场面,这白手起家能打拼到如此地步,你又考中了功名,这才是万分不易。本官听说方家输粮山西宣府开办商屯,对于我大明边镇可谓是功劳不小。”
    方青来之前特意做足了功课。将张越的经历打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没料到张越竟然也知道自家地根底来历,此时更是一语道破方家一直在陕西屯田,心里暗藏的最后一丝小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又客套了一番之后,他便从袖中取出一物,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身来双手呈上,因说道:“学生本是受族中父老所托前来拜年,刚刚在外头颇有失礼之处。这才是真正的礼单,乃是我方氏满门诚心敬贺大人高升,以及贺新春之喜。”自打刚刚方青自陈乃是秀才,张越就知道起初那一份空白礼单别有玄虚。所以。此时对方既双手呈上了一份单子来,他也没觉得多诧异,接过之后也不看,随手往旁边的高几上一搁,又笑道:“这逢年过节人情往来本不计较礼物厚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既然是秀才,就算真的两手空空来拜贺,那也是一份心意。山东之地的百姓不少都是从天下各地迁徙过来地,若是能多出几个方家。本官脸上可不是也有光彩?”
    方青虽说面上淡然。但见张越完全没有看那礼单的意思,心中不禁有些焦急。虚应了一声便咬咬牙道:“大人,这礼单乃是方氏阖家的一片心意。大人年少。前途不可限量,但我方家上下实在希望大人能在山东多留几年。”
    张越今天连着收了三份重礼,此时对于送礼已经有些麻木了,听到这话不禁眉头一挑。适才几番对答,方青都是温文尔雅风度绝佳,更像一个世家子弟而不是短时间内崛起的暴发户。然而,此时这最后一句话却着实急躁,难道这礼单上真的有什么不得了地秘密?
    沉吟片刻。张越本待出口敷衍。但见那方青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原本挺直地腰微微前倾。面上满是恳求地表情。顿时犹疑了。想到杜桢让杜绾留下。又着重强调了新贵两个字。他便暂时打消了那许多顾虑。毕竟。他连汉王府都已经招惹上了。还怕一个方家作祟?
    那礼单子并不用什么贴金烫金之类地奢华装饰。就是简简单单地素白帖子。里头也并不像汉王府那礼单一样写着林林总总无数价值不菲地东西。只是夹着一叠厚厚地纸片。他随手拿起其中一张瞧了瞧。登时心里咯噔一下眉头大皱。
    “这是什么意思!”
    方青见送茶地小厮已经退了出去。此时并无外人。闻言立刻站起身来。撩起袍角长跪于地:“学生谨代方家上下请大人施以援手!”
    不等张越有反应。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