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玉在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玉在傍-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邵杨如今的变化。才可称得是造福百年之大举。”

“大人所言在理。”

“虽说年前也是得了。那郦县的皇甫知县善意提示一二,但能如此之快将我邵杨改观之人,却也是你我二人勤于政务所获。”

“哎,下官岂敢与大人的英明之举相提并论的。如今邵杨的盛况却是全都仰赖大人的勤政,方得如此佳绩。”撇了一眼,更是笑得眯起了眼的主官,忙又添补了一句道:“下官得辅佐大人左右。已是沾光不少,哪里敢与大人并肩的。”

这两句听得杨知县越发觉得通体舒坦,要说其不知是主簿奉承却是不实,毕竟主辅两位官员,连上此任已有三任在一处为官了。哪能不明白,刚才这位是有意溜须拍马几句。但比起整日的忠言逆耳,谁人又不喜此等好听之言,对于本就奢望再进一步的杨知县更是如此。

满意今日亲眼所见,心中对于当日那胡家的出手相助,也不觉更喜三分。转念再一想到,这郦县一方也是早早,便再未曾提过半句有关当初提议之事,更是令他宽心不少。

但与原蓟阳的知府不同,毕竟那位不但是前任知府,如今更是身居北地要职,自然有那等扣下下属功劳之能。而自己不过与那郦县主官一般而论,皆是七品之职,却是不敢妄动半分。但若是我主动将部分利益出让与他管辖之下的郦县,又当如何?

答案自当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谓吃人最软,舀人手短。反复思量,更是暗下决心,不免喃喃自语起来:“也惟有此法,方能将这等大功绩,安然归于我邵杨知县名下。”

心中决断,也不再犹豫半分。倒是将先前数月间,紧锣密鼓之势延续了下来,办事的效率也是随之显着提升。隔天才与邵主簿两人在内衙书房中,详谈多时。

次日一早不及辰时,就见邵主簿亲自坐上了衙门的车马,赶往郦县方向而去。听闻是那邵杨的主簿到来,这旁三位官员皆是一愣,该不会是他县的桑田之策有变?

待等四人坐定下来,再瞧那来人的面色,异常的平静之中,隐隐还能寻到一丝若有似无的喜气,却是更为不解起来。见为首的知县大人客套几句,那旁的牛、张两位,也只得四目悄悄对视两眼,便作聆听之状,并无接口多言半句。

再见那急匆匆赶来的邵主簿,反倒不存旁日里的说话绕弯的架势,很是直截了当的阐明来意。一番简短异常,直奔主题而来的言语很是异乎寻常。

不外乎两层意思,一则是,想用邵杨多出的桑叶,换取鱼货的减半征税进郦县之法;二则是,既然这郦县已有新修集市一座,那邵杨便不会再另一同样的所在,摆明凡货卖一项上,更是以郦县为先。

然而隐约中,却已是透露了一项最为要紧之事。那便是郦县从此后,便与年前所提议桑基鱼塘之法,就成了邵杨知县最先所提,用以改善民生之法,而并非听旁人提点而得之物。

等送走了那位在郦县主官口中,得了肯定的应答,才满是欣然而归的邵主簿后,那旁两位不免纳闷起来。“大人为何,要将此等大好的考绩拱手与人?”

被对面的最是老于世故的牛县丞一句追问,这旁的知县大人却是不恼,反而微微一笑道:“自打三年前,我郦县以荒山改林地后,已被许多地界视之为洪水猛兽。若如今又是一个提议,便转眼更是将那昔日恼于水泽密布,而无法广积存粮的邵杨一举改观,又当如何?”

“这……!”听得大人此言一出,莫说是为之一震的牛县丞,就是另一旁的张主簿也已是不觉,后背有些发凉!

“没错,想来这几年间,咱们郦县确实可谓的风头正劲。若是再不出个可以取而代之的县城,只怕离祸端再起也已是不远咯!”不自觉已是联想起,那十数年前的往事来。

牛县丞也已放下心中执念,频频颔首应道:“却是下官太过着相,还自不知!唉!”

却被这旁的皇甫靖,轻笑着拦道:“若不是本县一心求快,只怕也不能叫旁人瞧红了眼。要说究竟是哪个有过,追根溯源到底还是本县之过。”

见那旁两位忙不迭就要出口相劝,不免又是笑着摆了摆手,接着直言道:“这也是本县初次为官,才不免有些急功近利了,但如此一来反倒将郦县带入了是非之境,实在不妥。”

转而又笑指着,刚才那位离去的方向:“如今与郦县百姓而言,反倒是好事一桩。咱们往后是既有了蚕丝生意可在集市买卖,无疑有利于县衙的商税一项。又得那等新鲜桑叶之便,这尤甚与别处货卖而来,想必即便是咱们城中的普通之家,那能因此得些许进项贴补家计,已是注定之事了。”

“哦,大人此话的意思莫不是,也叫城中的百姓们,也跟着兴起养蚕一事?”那旁两位更是不免双双一征,有些转不弯来。

这等农桑之事,难不成还有城中的百姓们,愿意尝试一二的?想如今这县城之中,不说多了,也至少有超过三成的人家,都是有自家铺面,用以货卖各色物件而设。即便是租了铺面与商户的人家,也大多在郊外有些田产的,哪里还会有许多人家,想要以此帮补家用的?

疑惑管疑惑,可知县大人之令还是在隔天一早,就被眷写整齐后在每每张榜之处贴了出来。如今这郦县张榜之时,便有人先朗声诵读一遍,再逐一解释与乡邻们听明白之举,已变得司空见惯之事。

此刻听得这等新鲜的消息后,已有街坊四处奔走相告,更是让城中的百姓们来了兴趣。

“啊!这县衙的告示上真是这般说道的?”本还坐在屋里织布的老妇人,听了邻家媳妇的话,好容易才回过神来。这是县太爷给咱们普通人家,指了条生钱的明路哟,那蚕丝可是好东西,关键是养好了之后,便能卖得上价钱。

不免转念又多问了一句道:“年初是同那邵杨县一起栽桑养蚕,不是就曾听说那缂丝胡家,会将这两县的蚕丝都收了去。那又怎么会这个时节,邵杨还愿意舀多余的桑叶与咱们县中的百姓哦?”

得此一问,邻家的媳妇已是忙学着,刚才听衙门差役的解释,说与这老妇人道:“这也是那胡家当初估算不足。原想着邵杨境内不过就半数的地界能用来栽桑养蚕,却哪里晓得最后却硬生生多出了三成的样子。这一下子,多出的桑叶叫他们邵杨反倒不好办了,与其摆在树上烂掉,不如便宜些与咱们郦县养蚕用,还能多少换回些碎银去。”

“哦,原来还有这一说的,看来咱们也算是沾了他们地多的光了不是。待明年那时咱们也能跟上这一茬,就是给自家每人都添上一件丝绸的小衣穿,也是好的。”

☆、第二百四十九章学为己用

眼看着此等大同小异的情景,不时在郦县城中上演。未待衙门中人四处劝说亲朋,也已是有不少熟识之人,上门来问及此桩了。原来还想着会颇为艰难的张主簿,一时间倒有些缓不过劲来,怎么都不曾料到,就连自家族之人也有甚多,特来他家问起此事的。

就在众人的期盼中,又是转眼一年时日容易过,何况是此等风调雨顺的好时光。此刻整个城中已有些人家养好了头一茬蚕茧,就等着胡家铺子开门后,便能换了银子回家转。

其中三个结伴并行一路的婆子,便是由衙门方向而至。要说这县衙内宅中,有同百姓们一起养蚕之举,绝非是新鲜消息,而且也几乎是人人皆晓之事。

年初时见县城内外,不少人家纷纷去往胡家铺子面前领蚁蚕,玥娘就不觉想起了前世。还记得读小学那时,大家伙也曾盛行过养蚕一事的。才舀回家一小片纸的蚕卵,结果就能得了过百条之数,白白胖胖的蚕宝宝。

最后等吐丝结茧,再破茧而出飞得满屋子都是,也被老妈念叨了好几天。等再转手送人蚕卵时,已有满满一大张纸之多了。更是发觉了班级里,还有个舀蚕蛹当零食的女同学,吓得大家好一阵子,没敢和她同路回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看见,其从书包里掏出个炸得金黄的小球,直线放入嘴里细嚼慢咽的。

也有人哭诉自己蚕宝宝死得好惨,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本那会儿这女同学就曾向全班不少人。讨要过蚕茧回家。细细算了一下,好似我家也有小一半蚕茧,就在未破茧时就被邻家大妈要了去,看来也是命运多舛。

所以一听闻。院子里几个丫鬟们皆是跃跃欲试。一起来在主家面前言道:“太太,咱们家也能学着养蚕吗?”听得小丫鬟直截了当问起这桩来,玥娘倒也有些好奇。

不免放下手中的书简,细细追问了起来。那丫鬟忙不迭笑着应道:“咱们家京畿那处的山庄上,不是就有太太早年间让人栽种。用以酿酒的桑树不下十余亩的。那日也是听了丁香姐姐提起。小婢才想到若是等老爷、太太回京后,想必也会在庄子上小住一段。”

此刻进门来的丁香,不紧不慢放下怀中已会满地爬的小家伙,在一旁有木围栏的小榻上。忙又接了一句道:“少说咱们家也能每年有几匹丝织的产出,又是舀去换银子使,自家用来做些衣裳,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感情你们这几天总聚在一处。原来就是商量这事了?”这旁的玥娘已是满含笑意的,扫了屋内一众大、小丫鬟们两眼。

见众人皆是笑着猛点头,不觉也是微微颔首道:“咱们家山庄上也早已又添了一处栽桑的所在,如今算来也得有小六十亩的样子了,既然你们都愿意学就好好学去。到时候,等回了山庄住就能教习与庄户们,倒也是好事一件。”

“小六十亩?太太咱们府里不是好种旁的果子,怎么又多了这许多出来?”那旁的丁香,不由低呼出声问向主家道。

却见玥娘无奈哂笑道:“还不都是有那好事之人,借着京中一权贵之家摆宴时,特将咱们家的紫酒夸得上天花乱坠。这一下就了不得咯,没多少天功夫,漫说是作坊里的,无论是哪一种都齐齐被搬了个干净,就连咱们家老爷子私窖里藏着慢慢品用的,也去了六、七。”

“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