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剑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羌笛剑锋-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的秦人依然处在与西戎的战火中,和中原各诸侯王国的交流越来越少,文化与经济落伍就成为必然。。 最好的txt下载网

羌笛东进(1)
周平王在不得不情愿的情况迁都洛阳,虽然还占据着中原共主的地位,可是地位已经与西周的任何一位王室成员都不可相提并论。周人虽然在怀疑“天”的权威,但那是私底下说的话,尤其是在有其他人在的时候,“天”还是存在的,因为失去对“天”的祭祀权就意味着失去自己的稻草——仅剩的一点尊严和地位。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某日祭祀大典:一群破衣烂衫人拿着祭祀用的神器走在队伍的前面,他们拥簇着一位垂头丧气人,这个人虽然还不至于面黄肌瘦,但早已失去了王者风范,就像落水凤凰——不如鸡,这群人的后面紧跟着一群衣服华丽但赤手空拳的人,他们兴高采烈的探讨着今年的收成,领头的这只落水凤凰突然想结束这样惨败的祭祀形式,并且得到了前面那一群人的认可,可是后面的人不答应,祭祀还得这样进行下去。其实,在西周末年和东周初年,祭祀就是这样进行的。

  周平王弃镐京而去,作为当时豪华都城,镐京不可能让西戎人居住下去的,尤其是和西戎人有深仇大恨的秦人更不允许这样就丢掉周王室的尊严,更何况追认起来秦人还是周王室的皇亲国戚,西戎人走到哪里哪里就应该是秦人的战场。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有秦人守据西戎人,那为啥西戎人却在不消灭秦人的情况下攻破镐京?我们从西戎的成分中就不难看出,西戎其实是周王朝对西部不服王化部族的总称。在这儿我更喜欢使用部族这个词,而不是司马迁及后人称谓的少数民族,我们中国人自始至终演绎着分与合,所以在西部游牧民族的来历尚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我希望所有国人不要拿少数民族来称呼他们,或许有一天经过我们的追踪溯源,他们在很早以前还是我们一个锅吃饭的兄弟。从西部的地形我们不难看出:绕过秦人据守的徽成盆地(包括天水、宝鸡等地)进入西安,有一条路要比这个路还要平坦,那就是从平凉绕道榆林,这条路上唯一的据守点就是延安地区,而延安地区的地形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沟沟壑壑,虽然远一点,但骑兵行走很方便。也许当时西部不服王化的部族就是沿着一条路将已经衰落的周王室成员赶出了三秦大地(当然内应也是不要的)。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秦人庄公已经和西戎打了多年的仗,并且收复了犬丘等地,对西戎的战争中已经处于主动地位,虽然已经成了廋骆驼,但是国家根基还在,尤其是这时已经变成了襄公执政,国家的人力财力有一定的优势,面对周王室的东迁,镐京废弃,襄公那鹰一样的眼睛从在西部寻求战机转向了对镐京的争夺。

  向东,向东!向东去。

  也许这个决定襄公犹豫了很久,但是指望衰败的周王室回朔镐京已经不可能了,要想继续跟着周王室,只有着一条路。所以,秦人开始向镐京出发。俗说:强弩之末。这时的昔日那个也在为无法顺利西归而发愁,在这样的情况,襄公不废吹灰之力就收复了三秦大地,并在十二年后收复了周人的发源地——岐山。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沦落为形式上的中原共主——只有平王说了一通冠冕堂皇的话:“戎人没有一点道理,侵占了我的岐山等大片土地,襄公啊,你能为我赶走戎人,收复我的失地,为我报了仇,我就把这片土地赏给你吧,并封你为秦国公,享受诸侯待遇。”当然襄公作为出兵征讨之人,谁愿意将到手的肥肉送给别人,既然周平王你不要,那我就收下了。这个时候,秦人才算是彻底走出了陇西大山,向东迈进了一大步,定都镐京(后来,由于人口的膨胀又将都城移到咸阳,这是后话)。成了诸侯王国,秦人襄公祭祀祖先告知上天那是必须的程序,因为诸侯享受的待遇要比封城邑地的小国主更加扬眉吐气。或许这个时候,秦人才有追认祖先的的机遇。

  既然是中原共主认可的诸侯,羌人本来面目最好不要出现在典籍里,修订,修订,删除对自己统治不利的所有资料(这样的事情后来的刘邦等继承者都作过,尤其以朱元璋为最高潮,实在找不出历史上祖先的足迹就拿朱熹做文章)。其实,秦襄公永不着这样忙,因为秦人的文化程度本来就不高,虽然非子偷看了周王室的祭祀书籍,但毕竟他不是像张松那样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再加那时候字是认识非子,可是非子实在认识不了几个字,在这样的情况,秦人的功臣还是学会了字的来源,自己动手造几个字还是比较容易的,我认为在西周时期,许多诸侯的文字都是这样来的,所以西周末年的中国字真的很复杂,也许许多字就连当时的读书人也很难认得。但是也只好这样,因为周王室没有一点能力来做这件事,这件大事还得秦人的子孙来做。现在好了,周王室给秦人留下了一笔看不到但可以享受的财富——知识分子(借用,千万别笑话),从商周的经典开始寻找蛛丝马迹,连秦人自己的零星资料也不放过,经过删删减减增增添添,喜欢拍马屁的知识分子们终于认定:秦人来源于颛顼的孙子女脩,而且不是女脩正常的十月怀胎所生,是有一只神鸟不小心将一颗蛋调进女脩的口中后才怀的胎(这样神奇的怀胎法我们在历史中会看到很多,比如刘邦的母亲是梦见蟒蛇与自己交配后才怀孕的等等,千奇百怪,我们不相信即可)。当然周王室还给秦人留下更宝贵的财富,那是决定战争胜负很重要技术——冶金术,周的冶金术是继承商的,虽然在周王朝建立之初青铜冶金技术不敢与商相提并论,但是经过四百多年发展,镐京附近的冶金技术今非昔比,继承了这笔财富,秦国才有可能与中原其他诸侯一逐高下,所以秦国的青铜剑已锋利和长度著称。

  好武善斗作为秦人的本性和维持血缘的根本,在和西戎征战了几百年之后,才从血迹斑斑中看到了征服四野的希望,那就是生产技术,继承周的冶金技术,秦人才从部族转变为国人,军队装备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西戎人的第一次心悦诚服地低下自己那颗倔强的头颅。北出东进,秦国军队成为西戎人的噩梦。

  当然,秦国也没有放弃对陇南一带蜀人的攻击,蜀人也开始一次又一次的沿白龙江流域南迁。

  战争,尤其是远古时代的战争是部族分化和融合的催化剂和粘合剂,战争不但带来了区域间的文化、生产技术交流,也给文化和生产技术带来了灾难性的毁灭。但是问题最后还得落脚于是毁灭大于促进,我想这个问题人类文明的进程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答案。我可以这样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如果失去战争,那人类文明就会停滞不前,到现在我们还有可能是在过着“穿兽皮吃兽肉,饮毛茹血”的原始生活。当然,战争对人类文明毁灭性的打击也不能低估,否则就没有两河流域文明的消失。所以,战争只是一种选择更优秀文明的工具,“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在战争中更为适用。 。。

羌笛东进(2)
本来在我的写作计划中是没有羌笛东进剩余的部分,在昨天和朋友喝酒的时候谈论起关于秦人转变为秦国后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关于秦国后继战争,朋友们有不同看法。一部分人坚持秦国在占据三大地后发动的战争是正义,因为有了这种动力,秦国才会强大;另一部分人认为,秦国后继的战争是秦国人好战的情绪的发泄,消耗了秦国的实力,尤其是与魏国结仇,让秦国孤立起来,得不偿失。朋友们喝酒的量都是公斤级的,拿烧酒当白开水喝,在这样情况下,酒醒之后谁也记不得自己到底说了啥话,但是这对我而言,无疑或多或少给一点提示。

  史称“春秋”,得名于鲁史《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 春秋初期,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最大的是给周公的封地——晋,下来就是荆楚之地的楚和占据周王室故地的秦国,在这三个国家中文化最发达的应该算晋国,而发展速度最快的要数占据山东半岛的齐国,而诸侯王国会盟、征伐事迹可以追寻的不外乎就是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各个诸侯王国在周平王这个形式上的共主的眼皮底下大肆动作,解盟、征战,你方唱罢我上台,我们私下里先干一仗,等仗打完了事情闹大了,大家会到周王室那里去争取一个对话的机会,但是不到一百年以后,谁也不在乎周王室的存在,开始依附新的霸主为自己作主,先后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终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年)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服从他,订立了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齐桓公建立了会盟霸主的制度。齐桓公死后,五公子夺位,齐国内乱不止。据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互相战争,箭矢射到了齐桓公的尸体上,都没有人顾及。南方的楚国兴起,消灭了其北方的几个小国之后将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以抵抗楚国进攻为名试图再次大会诸侯以成为霸主,但宋国实力威望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