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第3卷:九天春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太宗第3卷:九天春色-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岑文本能得此职位,实属不易。
  众人自然没有异议。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报皇恩如晦劳心 出奇兵李靖发威(9)
李世民接着道:“按说授任此二人的官职,朕仅吩咐玄龄、如晦去办就成。
  所以大张旗鼓将你们召来,无非想让你们查访俊才,随时举荐。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人的寿命毕竟有限,要永固江山,能臣必须后继有人。
  我们今日这样做,一是为江山着想,二是为子孙后代办一些有益之事。”
  李世民今年刚刚三十二岁,如此年轻就想着身后之事,让众人想法颇多。
  李世民见杜如晦言语不多,又观其脸上颜色呈青灰色,不禁关切地问道:“如晦,朕听刘公说,前些日子你在衙中犯病,看你颜色如此难看,找太医瞧过没有?”
  杜如晦这几日更加消瘦,颧骨已显棱角,听到李世民垂询自己,急忙答道:“谢陛下关心。
  臣这些日子睡眠不好,吃饭也失了胃口,可能是作息不规律的缘故。
  不妨,臣想慢慢恢复一段,就会好起来。”
  李世民转头对一名太监道:“你去太医署,让那名王医监过来候着,待会儿随如晦回府里诊治。”
  杜如晦坚辞,李世民的态度也很坚决:“朕还不知道你的脾性?你最近定是为了北境战事,忙得有点不知东西了。
  朕上次就说过,让你以玄龄为榜样,既要理政,更要强身健体,你缘何就是不听?待王医监为你诊过,若果然有病,这一段时间不许上朝,好好在家调理。”
  杜如晦答应。
  李世民见时辰不早,对众人说道:“此事议罢,大家可以散了。
  临走之前,就无忌的这档子事,大家说怎么办?”
  温彦博说道:“陛下紧急召见臣等,皆匆匆而来,齐国公忘记解下佩刀,为无心之失。
  说到底,那监门校尉其实该死,他的职责就是守门,检查来往行人,那佩刀挂在衣襟之外,他为何就没有一点察觉呢?臣以为,应将此校尉处斩,以警他人。”
  温彦博这样说,很显然是为长孙无忌开脱。
  温彦博的话惹恼了魏征,他冷笑道:“温令这样说,能够服众吗?”
  “当然,齐国公毕竟将佩刀带入了宫内,也有失处。
  为示惩罚,臣以为应治齐国公徒罪二年,并罚铜二十斤。”
  温彦博补充说道。
  王?也不满意这样处理,斥道:“温令这样说,显失公平。
  齐国公误带刀入宫,那校尉也是误察,都是一样的罪过,一轻一重的处罚难道公正吗?”
  李世民忍不住说道:“按你们的意思,要将无忌杀头吗?若是这样,朕会特赦无忌。
  ”    魏征道:“陛下欲行特赦之事,不能仅赦齐国公一人,应将那名校尉也一同赦免。”
  众人分成了两派意见。
  李世民内心里还是倾向于温彦博之议,然魏征、王?之议合乎国家制度,他无法当面驳斥。
  见长孙无忌在一旁垂头丧气,他想起后宫的长孙皇后,心中顿生柔情,于是说道:“此事今日不用再议。
  温卿,你出宫后找到戴胄,让他来处理此事。
  魏卿,王卿,刑狱之事由大理寺主之,如何来断,他们自有分寸,我们也不用在这里徒费口舌了。”
  李世民提起了戴胄的名字,殿中众人不再有言语。
  想想也是,戴胄办案秉公善断,他们没必要在这里争论不休。
  只不过此案的主角是长孙无忌,不知戴胄能有什么高招令各方都满意。
  李世民让温彦博去向戴胄传话,有点不合常理。
  温彦博心里明白,李世民这样做,自是让自己向戴胄授意自己刚才说的那番话。
  李靖到了雁门关,即差人去叫李世羙、李大亮、柴绍、薛万彻来这里议事。
  雁门关向西北行约四百里,即是汉时所筑长城。
  过了长城六十里,那里有一座城池名为定襄。
  颉利可汗近来受薛延陀、回纥、契丹的挤压,已经丢失了漠北地盘,昔日的突厥牙帐也成了薛延陀发号施令的营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报皇恩如晦劳心 出奇兵李靖发威(10)
颉利渐渐退到漠南。
  因冬季来临,为觅草料,颉利带领手下的三十余万众迁到阴山一带。
  见定襄城还算周正,即带领其嫡系数万人入城居住。
  进入十一月后,大雪一场接着一场地下,将周围山川河流都裹上银装,他们日日躲在城中的房内或帐内向火。
  薛延陀等部落的攻势已告一段落,心想大可喘息一阵。
  颉利近来虽也风闻李世民在边境上调兵加马,但想南人不耐冷,定然不会选择这种恶劣的天气来攻,因此并无多少忧虑。
  李靖对颉利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站立在关上的最高处,透过雪幕向西北遥望。
  在这一时刻,他忽然想起李渊、李世民父子十余年来对待###厥的策略,其中多少含有一点屈辱。
  完成对###厥的最后一击如今由自己来实现,向来沉静的李靖心底里不觉有了一丝激动。
  风从关下的谷底间刮起来,沿途卷起浮雪,如一条白龙在山谷间穿行。
  刮过来触到雁门关坚硬的墙壁上,可以听见沙沙的声音,风儿一部分沿城壁冲到关上,扬起来一阵碎雪,大部分折向东行,渐渐翻过山岗,倏忽不见。
  李靖伸手拭去脸上的浮雪,浮雪触及人面已化为水,他恰要移步,就听见后面有人说道:“李尚书,大仗在即,想不到你还有心情在此领略罡风暴雪。”
  李靖一听声音,知道是李世羙来到了,急忙转过身来拱手道:“李总管这么快就来到了,辛苦、辛苦。”
  李世羙走上前,向李靖拱手还礼。
  “他们还没有到吗?”
  “我到中军帐寻你,见其中仅有张公谨一人。
  想来路途上风雪阻隔,把他们拖住了。
  ”    “你何来之速也?”
  “我这些日子已令李大亮带领前军向云中方向挺进,营盘北移了不少,距离雁门关较近。”
  “嗯,是这样。”
  李靖沉吟道。
  李靖见李世羙已有动作,知道他已经体会了李世民的心意,即以李世羙所部为西路军,以李靖所部为东路军,两军齐头并进,形成夹角之势,或突或围,一举解决颉利可汗。
  李靖关切地问道:“李大亮带领前军向云中挺进,一路上行进还算顺利吗?那颉利觉察没有?”
  李世羙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数场大雪下得积雪甚厚,听李大亮说,一路上人仰马翻行走太难,行军速度很慢,惟有一宗好处,就是人马伤折不多。
  听斥候之报,那颉利所部日日龟缩在定襄城内,并不外出,对我们的动作似没有任何觉察。”
  “颉利定是以为大雪是最好的防护之兵,可以高枕无忧不作防备。
  李总管,眼下天寒地冻,军中的衣装粮秣还算充足吗?”
  “兵士的衣装足够其自身之用,可以防寒,其身带粮草亦能支持五日。
  只是大雪连绵,道路难行,后方接续粮草能否及时,我们心里实在没有底。
  李尚书,此次战事,依你估计,要打多久?”
  李靖思索了一下,断然道:“快则三月,慢则半年。
  李总管,你我多年征战,都知道这仗打的是双方的耐心以及后续的粮草。
  这粮草之事,我们还要筹划一番。
  以往我们在中土打仗,可以在当地筹粮,眼前的###厥连年遭灾,且大漠中人烟稀少,没有可以筹粮的地方。”
  “此次战事由你主之,我们惟听帅令就是。”
  李靖笑了一下,并不言语。
  李靖与李世羙虽交往不多,然也知道他的本事。
  放眼国内,武将可谓多矣,这些人冲锋陷阵,皆各有所长。
  能为大仗的主帅者,则寥寥无几。
  李靖认为能当其任的,除了自己还有一人,即是眼前的李世羙了。
  李世民也有这方面的才能,只是如今当了皇帝,若非皇帝亲征,很难有机会再到前方指挥战事。
  

报皇恩如晦劳心 出奇兵李靖发威(11)
李世羙又问道:“李尚书,我未奉帅令,擅自将队伍前移,你不怪我吗?”
  李靖摇摇头,说道:“李总管,此仗完胜是必然的。
  然如何缩短战事进程,就要看你我二人如何配合了。
  事情很明显,皇上布下这个阵势,即是让你我领兵一左一右配合,深入腹地以斩贼首。
  至于柴绍、薛万彻,皇上让他们作为我们的后续之兵,并稳固后方防止颉利侵入我境。
  如此,你那东路军名义上归我节制,其实需要你临机而发。”
  李世羙明白李靖表达的意思,缓缓地点点头,又问道:“一场战事不管大小,须全盘衡量,集中制之,李尚书,你不用谦虚,我们惟听号令。
  不知李尚书现在定下了什么擒敌妙计?”
  “擒贼先擒王。”
  李靖一字一顿缓缓说出。
  “愿闻其详。”
  李靖手指西北方,说道:“我先以奇兵进袭定襄城,搅动敌阵混乱,将颉利逼得向北逃窜。
  你再兵出云中,截其退路卷地掩杀。
  届时,我们兵合一处,再定下步行止。”
  李世羙见李靖寥寥数句,已勾画出此次进兵方略,知道这是他深思熟虑而成。
  他思索了片刻,觉得与自己的所思大致相合,遂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我届时密切关注李尚书的动静,你到达定襄城之时,我一举拿下云中,及时跟进。”
  过了午时,柴绍和薛万彻方才一前一后到了雁门关。
  他们入关之时全身皆白,衣甲上还溅有点点泥巴,一路上显然吃了不少苦头。
  李靖让他们稍事休息,然后将他们召入中军帐。
  众人坐定后,李靖说道:“皇上此次定下进攻颉利的方略,令我与李总管带领东西路军前去擒拿。
  前方之事,由我和李总管主之,诸般方略,业已有了大概。”
  他将围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