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的使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去的使节-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代人不能不了解历史,而现代人尤其不能忽略历史事件给予人类心灵的巨大美感。久远年代的历史事件因其厚重、深沉,或已经创立了令后人景仰的价值,本身就激发人们去想象它的美学本质,从而使心灵得到熏陶和震撼。因此,历史美学正日益被更多的艺术家们所认可而被挖掘出来。众多的艺术家孜孜不倦地用绘画、雕塑,甚至用文字、音乐去从事复原历史事件的工作,他们的贡献是非常有益的,因为众多的历史事件本身就给人的灵魂以恢宏情感的剌激。
  张骞出使西域正是这样一个事件。从文化的意义上,它首先沟通了古老的中国文明和希腊文明、波斯文明,确切地说,是东方与西方。如何用艺术的眼光去复原这一动人的历史画面,一直是国际上极为关注的问题。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的中国史料过于简略,而张骞出使西域时,足迹所履的国家和地区尚无高度发达的文化,中亚和西方的史料中对张骞西使的记载也只好是空白。最后造成这么一种结果: 对于东方民族这个伟大英雄在2100多年前那次发现西方的探险,只能从极为简略的汉文史料和后人研究的论文中去大致勾勒了。
  梁越先生的《西去的使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复原了2100多年前一个极其伟大的历史事件。这个事件影响了世界,从而使事件的主人公张骞成为东西方人们所熟知的人物。最可贵的是,作者不仅用充沛的文学情感去复原这段历史,还以他极具穿透力的眼光去突破历史的界限,使整部作品气质古朴而激动人心。长泽和俊是日本国首屈一指的东方学家,关于张骞的西使,长泽师做过一番研究。梁越先生在写作本书时据他所言还未看过长泽师的论文汉译,但书中复原的张骞西使历史竟与长泽师的研究十分吻合。比如张骞从匈奴中逃往大宛国,走的大北道(经天山北麓),而非传统的丝路北道(经焉耆、疏勒) ;张骞从匈奴中逃归汉地时与匈奴军臣单于太子於丹一同奔汉地等等。这其中体现了作者具有深厚的历史研究能力,而终能将此引入文学描写之中,使作品厚重的美学氛围十分突出。
  井上靖生前写过不少严肃的、十分接近历史事实的西域小说,以《敦煌》、《楼兰》等作品为代表,风靡日本。他的西域小说的风格极为古朴,十分注重历史内涵的学术品位,使读者觉得这就是历史。井上师就像一位制作仿古艺术品的匠人,作品所焕发的古典美感能唤起人们对于古老历史的向往。可惜自他之后再没有人写出像他那样的西域小说。我认为,梁越先生的《西去的使节》秉承了井上师的风格,不仅给读者带来享受,也给学界带来一种新的眼光。梁越先生几乎是用学术的标准来织缀非常符合情理的情节和线索,去粘贴具有真实记载的历史碎片,使之成为一幅极为壮阔的画卷。
  梁越先生是个勤奋的中国学人、著作家,也是身体力行的考察者、旅行家。本人有幸与其在10年前同行前往考察丝绸之路古道遗址,后互赠著作,以成友谊。10年之后,而有此重要成就,实深感佩。张骞西使,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重要事件一样,是东西方的人们熟悉的史实。而能够惟妙惟肖,准确地把握历史情节、情感及学术眼光复原这段历史的人,也是了不起的人。在此,作为友人,我期待本书的日文译本能尽快面世。
  池田昭
  2004年5月于日本东京
  

1 壮丽而贫弱的都城
巨大的城墙脚上的砖缝里孤零零钻出了几棵绿色的藓草,而沙子随着阵阵袭来的风不停地碰撞、敲击着砖墙的迎风角,草秧子在风中颤动,仿佛那嫩绿的茎杆不堪这料峭的寒风似的。多云的天空半阴半晴,使得东城和西城的高高的箭楼和鼓楼在地面上投下的阴影也摇摆不定。渭水北岸的驿队像蚂蚁似地缓缓行进,水上的船一艘一艘地络绎不绝,城外的商旅在巨大的城墙阴影下走过,叮当叮当的铃声悠远地消失在开始泛青、盘旋着氤氲之气的开阔原野上。
  那风带着凛冽的透骨的寒意,带着土腥味儿紧紧裹着这座屹立在风沙之中的大城,使得它既显壮丽又似贫弱,坚固顽强又略带萧条,像一个血气不足的巨人,硬生生挺直着腰身,迎着近百年的风沙。仿佛整个大汉国上上下下的子民们,都有赖于它的屏障似的。
  帝都长安只比临淄和陈留热闹一些,它的商业繁盛比不上南阳、宛城,它的物产富庶的程度比不上洛阳、江陵,它的盐铁之业更比不上成都……尽管它的形制和规模举世无双,但在它承平景象庞大身躯笼罩下的外表仍显出不安的惴惴的气息,仿佛一头巨兽在面对一种看不见踪迹的危险。
  戍卫的军卒守在高高的城门和厚墙上用警惕的眼睛逡巡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这使得不知从哪儿来的衣衫褴褛的灾民互相搀扶着,又惊又疑地互相打量着,一步一步地往城里挪。这让人想起令国家大伤元气的吴楚七国之乱①来,这些灾民也许正是逃离家乡有年的楚丐罢了。当然了,能让这些几乎衣不蔽体的人儿惊讶的东西太多了,偶而经过驰道的富豪者的马车和官吏们的轺车上那华丽的装饰和驭者趾高气扬的神态,令人想到这毕竟是天子脚下的帝都。高大的车轮就这样在他们眼里滚动着,在泥路上溅起泥尘,将刚沐浴了春雨才钻出地面的草皮压上了印痕。
  近年来在渭水上出现的船队愈来愈多了,船旗不再总是蜀卓氏和宛孔氏的,插田氏的、无盐氏的、韦氏的、任氏②的船旗的船队也出现了……这使得两岸的酒肆和茶坊像雨后的蘑菇般逐日增多,并逐水而上,这条河和灞上的垂柳使涌向帝京谋生的人们开始有了恬然如梦的感觉。
  愈往东市走,就愈喧嚣了。青色的酒旗似乎顶着蓝天的云彩在屋顶上拂动,那四溢的酒香令行人驻足张望,各种各样的店铺高低错落,五颜六色,把个街道也打扮得像浓妆艳抹的妇人。医者、卜者、杂耍艺人、敲敲打打的工匠们都吆喝着千奇百怪的腔调,那伸长脖子张大嘴面红耳赤的模样极像一群争强斗胜的公鸡,把整个东市的热闹劲儿烘托得轰轰烈烈。还有诸如瓜菜、布匹、鱼肉、粟米的争价,以及沿街秦楼楚馆里传出的丝竹之声和调笑的声音、豪饮者的哄笑声,总之,这一切的熙攘情景多少给进城市物的城郊百姓带来一些欢悦。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  公侯巨宦们的酣然之梦
再往东去,随着地势的缓升,视野里出现的龙首原、凤栖原和鸿固原上又是一番景象。铺着白砾石镶边的官道像一条串珠链缀在公侯巨宦们的宅第之间,这些房屋院落争奇斗艳,门外停放着一辆辆华美的轺车和乘舆。不时有逻卒卫士们驾着立车在曲里拐弯的官道上往来奔驰,扬起淡淡的尘土。这大片大片的豪宅群逶迤向东,已经挨到了大汉皇城的边上了。而皇城的景象更是气象万千。皇城里要数长乐和未央两宫最为高耸了,可谓关阙巍峨,数百级的陛道台阶两旁均有卫卒森然肃立。隔着一条荡漾着微波和几乎遮满河面的绿色水草的小河,建章宫和明光宫两宫重楼叠阁,雕梁画栋令人目眩。
  国舅武安侯田鼢的新第是最挨近明光宫的,那豪宅屋顶的檐瓦装饰得华贵气派,新刷的白粉墙在阳光下明亮夺目,如果不是帝宫的宫墙隔着,真使人误认为又是一处帝宫呢。平阳公主和平阳侯曹寿家的房宅大院也极为宏大堂皇,光圈起来的林苑竟绵延到了鸿固原和凤栖原的小河两岸。公侯亲贵及朝中高官大吏们依着爵位食邑的多寡和官职的高低将府第建在离大汉皇城或远或近的地方,错落有致地簇拥着这君临天下的天子之气。跻身于公侯亲贵、高官巨宦们的府第之间的还有邴氏、田氏、韦氏的豪宅,他们因经商之利得以在近帝宫的地方购置宅地。宛孔氏家族垄断了南阳的商业,可为了交流诸侯方便,也把府第建在了凤栖原上。
  帝京的壮美令长安城里的衮衮诸公和各色人等做起了酣然的、繁华的、迷离的梦。战争的气息早已逝去,除了远方那不可预知的匈奴外,谁也很难想到,有什么东西能够惊醒长安人的梦境。
  。 最好的txt下载网

3帝国的使团踏上了西渭桥
有一天,在轻笼的晨雾和明丽的朝阳中大汉皇城徐徐开启城门,从金碧耀眼的长乐宫中驰出一列服饰鲜明的百余人骑队。伴着笳角大鸣,那一匹匹高大的胡马支愣着耳朵往前窜跃,把马背上年轻的骑者颠动得血脉贲张,如同腾云驾雾一般。渐去渐远的骑队的蹄声听起来整齐而激越,又恍惚像是踩在高卧未起的人们的梦里,仿佛他们的目的地在那无际的远方。于是,使得在宜春苑看花的弱柳扶风般的仕女们不禁扬起惊疑的神色: 莫非又是出使匈奴的队伍,皇家的哪位女儿又要远嫁那膻腥之地了?
  骑队驰过人烟稠密的杜城韦曲①,经过喧闹的市井和幽静的园榭,在一个一个的店肆和华丽的台阁互相挤压出的街巷中穿过了整个长安城,出了城门,便踏上了西渭桥②,过了茂陵③往西而去。
  

4精明商人的家宴
近晌午时分,沐浴着初夏的阳光,几辆装饰华丽的通侯①的安车扬起淡淡的尾尘驰到凤栖原东岗邴氏新落成的大宅前。门前约摸系着二三十匹高大的胡马。马打着响鼻,不停地摇头甩尾,几名马夫正忙碌地将一匹匹马依次牵去马厩饲洗。在马厩的另一头,正对着大门,几位气度不凡的侯爷和贵人从车上下来,客气地和满面笑容恭候着的邴氏家族的大公子邴德和二公子邴福兄弟俩打着招呼,然后相跟着一同走进大宅内苑。中堂里早有几位先到的客人踞胡床而坐,见主人和新客进来,纷纷起身,彼此拱手。邴德一招手,仆役们开始通过园圃透着斑驳树影的花径间和楼阁的走廊端送着餐具和茶水。
  一个歌伎在堂前抚瑟而歌,那嗓音清丽而曼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