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陈永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爷爷陈永贵-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此,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四人帮”叫嚣说:“这是群众运动嘛!”爷爷一听发火了,气呼呼地说:“人都要被打死了,什么群众运动?你去试试看!”眼看要闹翻,纪登奎赶紧把他拉出了会议室。爷爷好打抱不平,敢伸张正义。当小平同志同“四人帮”作斗争期间,他自觉地站到小平同志这一边。
  邓小平评价说:“陈永贵是个有头脑的农民。”
  “永贵领班居上游”
  中央领导人不约而同地到大寨视察,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大寨的肯定。
  1977年9月11日,叶剑英副主席、汪东兴副主席和叶副主席的女儿叶楚梅、叶向真,女婿邹家华等人来到大寨。在路上,叶副主席感慨地说:“不同啊!一进山西就不同了!这里的玉米长得很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不拿国家工资的副总理(6)
到了大寨,天空一片晴朗,艳阳高照。爷爷陪同叶帅一行参观大寨村的社员家,年逾八旬的叶帅精神矍铄地走在前面。叶帅先到了爷爷的家,在88号平房里的圆桌旁坐着唠家常。不一会儿,汪东兴副主席走到里间看了看爷爷的卧室,说:“很小啊!”随后,叶帅听取了干部参加劳动的情况汇报,在一份汇报上批示:“干部参加劳动好,这样的经验值得推广。”
  当晚,大寨举行文艺晚会为叶帅一行接风。大寨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出了用叶帅诗词谱写的歌曲和一些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爷爷向叶帅介绍:“这些乐器,有的是买的,大多数是自己造的。”叶帅随即吟道:“自装乐器自吹弹。”
  第二天一早,叶帅登上虎头山,饱览丰收美景,兴趣盎然,指着山上的苹果说:“这苹果已经成熟了,我可不可以给大家摘摘苹果呀?我要跟大寨人一样参加劳动。”走到支农池,叶帅说:“香港岛吃水靠天,天下雨,滴水不漏。”他鼓励大寨人继续搞好水利建设。走到大虎牧场所在的山头,由于山坡有些陡,郭凤莲伸手搀扶叶帅,他却推开了,说:“总理最欣赏大寨人三战狼窝掌的精神,我也要用大寨精神参观大寨。”叶帅在没有人搀扶的情况下,走上了陡坡。
  叶帅在参观大寨期间,写了一首诗,题为《游学大寨杂咏》:
  一
  大寨当年乱石岗,劈山育土捉龙王。
  我来正值风灾后,产量能超去岁粮。
  二
  叠叠梯田密密粮,通风水利足阳光。
  山区自古难耕稼,大干今成粮果乡。
  三
  村无懒汉地无荒,万众齐心上战场。
  登上虎头山上望,环山绿带披新装。
  四
  大寨姑娘大寨型,热爱集体不谋身。
  共同学习齐劳动,苦战关头没后人。
  五
  老少上工不锁门,不虞偷窃不欺邻。
  忠诚老实为集体,革命养成大寨人。
  六
  自装乐器自吹弹,弹唱英雄创业艰。
  文艺少年真秀质,狠批妖妇表心丹。
  七
  火车飞越靠车头,永贵领班居上游。
  莫道丰收来得易,斗争场上度春秋。
  八
  大寨真经取不完,全民奔向虎头山。
  中流击楫争先渡,共产仙乡唱凯旋。
  叶剑英
  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五日
  离别时,叶帅再次表达了对大寨的感情,爷爷希望他们下次再来,叶帅热泪盈眶地说:“一定会再来的!”
  派出昔阳县干部
  毛主席、周总理为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把推广大寨、昔阳经验作为农业的首要工作来抓。周总理曾提出:“昔阳不仅要产粮食,而且要出人才,凡是好一点的支部书记都可以调出来。人才要不断出现,不断培养。”
  昔阳县外调干部一事受到中央的重视。有一次,爷爷应李先念副总理的邀请到他的住所看电影。当时李先念正在和几位中央首长谈论昔阳派干部的事情,见他来了,开玩笑地说:“永贵啊,太保守!全国到处要人,他就是不给。”
  纪登奎副总理接着说:“陈永贵,就知道守着你那个昔阳!”
  爷爷笑了:“我不能垮了我那个基地!”
  华国锋总理语气温和地说:“你讲点风格嘛!”
  随后,中央要求昔阳输出大量干部,至少100位。从昔阳输出的干部在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昔阳县委书记张怀英到寿阳县主持工作后,第二年该县粮食丰收,卖粮达5000多万公斤,得到了中央的肯定。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农会上说:“寿阳这地方我去过,和过去昔阳一样穷得不得了,两年翻身了不得呀。”
  昔阳的李锁寿被调出担任平定县委书记,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影响很大。山西著名作家马烽和孙谦来到平定,针对李锁寿的事迹写出了《新来的县委书记》一书,后来改编成电影剧本《泪痕》,搬上了银幕。
  从昔阳输出的干部重视大寨的经验,但也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1977年10月,山西省委书记王谦提出要昔阳派干部去临县,解决这个县“老大难”的吃饭问题。昔阳县委遵嘱将刘乃柱和任增录调往临县,分别担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和副书记。刘、任二人提出在临县学大寨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得到了爷爷的赞同。
  爷爷说:“学大寨,暂时学哪些,哪些暂时不能学,要研究。大寨没有自留地,这一条就不能急于学。集体分配的粮食满足不了社员需要,又要把人家的自留地搞掉,就会打击群众的积极性。”他对各地学大寨的要求一贯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他说:“学大寨十多年了,我们要摸索一下,看哪些经验不适应当地的情况,不能照搬昔阳的经验。临县情况不同,自由市场留个尾巴不犯法!不是不学大寨。临县这么穷,要国家投资,你学大寨的三不要,行吗?我看不行。”

不拿国家工资的副总理(7)
那个时候,昔阳干部已经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干部。从1966年5月到1979年12月,经昔阳县委组织部同意调出的干部,有38人担任了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主任和副主任以上的领导职务,还有的当上了省委书记、副部长等。
  但爷爷对这种提拔干部的方式持慎重的态度。每调出一位昔阳干部,爷爷都要跟外调干部谈一次话。自从当上了副总理后,他更是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都把昔阳人调走吧。有朝一日人家撵昔阳人,可不要说我手长,到处捞权啊!说权,我的也不小了,副总理嘛!可到时候就成了罪啦!我对你们放心,可又不放心。你们要去,就好好干,希望你们干好,不要叫人家撵回来。”
  熟悉他的人说:“陈永贵看问题很长远,能料到50年以后的事。”后来,历史的潮流变了,一些外调的干部也被卷回了昔阳。他们的人生随着他的沉浮而起伏变化,又一次印证了他的远见。
  “一个当过副总理的人,怎样和人家争辩呢”
  担任副总理期间,一个“水”字始终在爷爷心里困扰着。周总理“三年大旱怎么办,十年大旱怎么办”的提问,让他念念不忘。抓水是件大事,他日日夜夜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新招:搞出10万亩水浇田!这就是著名的西水东调工程的蓝图。昔阳十年九旱,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十分匮乏,加上长期挖煤,地下水位又急剧下降,惟一的出路就是西水东调。
  经过中央批准,西水东调工程于1975年开始动工,按工程预算需要投资一个亿。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他参观了红旗渠的建设,请来许多专家,研究了各种方案,并亲临现场进行考察,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付出了多少心血!大家齐心协力朝着昔阳县10万亩水浇田的目标不懈努力。
  1978年,国内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等地悄悄地搞包产到组(后改为包产到户),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得知此事后,立即作出批示:“我看可以试验。”过了一段时间,邓小平同志肯定了安徽的一些做法。
  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还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人民公社制度正式解体,历时15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也结束了。
  1979年3月,中共昔阳县委召开党代会,爷爷专程从北京赶回昔阳参加这次会议。他提议,会议开始前先向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默哀,向为建设大寨和昔阳而牺牲的同志默哀……话音没落,他已经满脸泪花了。他在讲话中表示坚决贯彻三中全会的精神,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继续做好学大寨和建设高标准大寨县的工作。在这次会议上,他仍当选为昔阳县委书记。
  此时,投资近5000万元的昔阳西水东调工程已经开通了34公里的穿山隧洞,部分社队已经受益。按照原计划,只要在上游建一座34万立方米的拦河水库,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昔阳县水源奇缺的问题,这是造福人民的一件好事。但是这一工程却随着爷爷个人的命运起伏而被迫中止。
  随着爷爷先后辞去了省、地、县的领导职务,许多情况发生了变化。昔阳的一些外调干部受到排挤,留在昔阳的干部有的也被撤职。爷爷觉得是自己连累了他们,因此吃不下,睡不好,情绪极其低落。更使他苦恼的是,各方面的“揭发材料”送到中央,其中一些“材料”还出自一些他曾重用和信任的干部之手。人到了这时更能看清人,爷爷长叹道:“唉,老虎吃人有躲闪,人吃人可没躲闪啊!”
  按他的性格,越是在困难时,越能沉得住气。但在那些日子里,他这个为人民办实事的人,却是有口难辩。他是个宽容的人,可又不能不为之动容。他说:“我不会写文章,就算会写,一个当过副总理的人,又怎样和人家争辩呢?”
  严峻的形势,最能考验记者的良知。有的记者在大寨红的时候,不惜笔下生花;当大寨失落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