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狂人任志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产狂人任志强-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
  当任志强在事业的顶峰辞去总经理的职务,将大权拱手让出时,人们惋惜同情,他却说,我只是辞去了我众多职务中的一个。
  次年,在人们疑惑的目光中,任志强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打包卖掉,卷铺盖走人,在人们的扼腕叹息中,他却说,我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短短几年,新华远又挤入了房地产业的前列,任志强又成了大腕,但这次没有鲜花与掌声,口水却汹涌而来。这次他没有沉默,他扛起大炮猛烈还击,四面树敌,却越战越酣!
  这就是任志强,你怀疑他,他不理你!你表扬他,他不需要!你同情他,他说他正high呢!你骂他,他当你不存在,除非他认为你骂得有水平,才跳将出来: 我们好好理论理论!
  你要是觉得任志强务虚,那任志强给你来点务实的。2000年任志强在新浪开博,第一篇博文就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纲要》,文章写得相当专业,洋洋洒洒近万字,通篇语句通顺,逻辑严谨。就算搬出个经济学博士,水平也不一定比他高。
  法学硕士的理性
  任志强在他的博客《解读〈物权法〉》中说:“伟人与庸人的不同在于,伟人做事是分合理与不合理。当合理而不合法时,伟人们会用各种手段去修改法律,并使法律修改得更加合理,让合理不合法的事变成合理合法的事……庸人们则是看合法不合法而不管合理与不合理。”
  民间行业报告横空出世、组建住宅产业商会、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新的对话规则……其实,任志强的种种言行,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来自于他对市场和政策乃至社会转型期特点的长期而深入的思考。
  任志强酷爱读书,自学能力很强。每天阅读不少于6万字的资料,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多的时候一天有10万字的量。在任志强的办公室里有一面书橱,里面装着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书。他自称从十几年前就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最少要读6万字的书,一直坚持到今天。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任志强有幸借助高级干部的读书特权,打开了内部书店的大门。那一刻,他就像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了系统的读书工程。从此以后,任志强每次都会成箱、成批地疯狂购买书籍,这种举动让每一个内部书店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吃惊。同时,任志强还坚持完成了自己拟定的航行书海计划: 
  一是通读了有关中国历史的成套书籍,如《资治通鉴》、《清史稿》、《二十四史》等;
  二是出于当兵的原因,他通读了大量“二战”的战例记录,从苏联的莫斯科保卫战到欧洲的第二战场,从沙漠大战到中途岛战役,当然也少不了斯大林、朱可夫、巴顿、艾森豪威尔、丘吉尔、戴高乐等著名战争指挥家的传记与回忆录;
  三是通读或重读了几乎全部的19世纪名著,如巴尔扎克、大仲马、小仲马、雨果、马克·吐温、德莱塞等作家的著作。
  在阅读时,任志强常常进入痴迷的状态,仿佛刚刚开始认识世界、认识人生。
  这是任志强的原话,“任大炮”虽然四处放炮,却不玩虚的,他有山东大汉的实诚,所以这些话是可信的。

任人评说“学者人生”(2)
任志强宽大的办公桌,被这些四处搜集来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堆得满满的,随手拿起厚厚的一份资料,任志强称,这是自己已经看过的。
  有一次面对一名记者的采访,任志强随便抽出一本《1998年统计年鉴》,翻开一页,上面提到国家统计局关于国内收入阶层划分的依据,他告诉记者,这就是“商品房是给富人盖的”这一说法的来源。
  任志强的手上有大到16个国家的房地产数据资料,小到国内某县级市的房地产资料,潘石屹想不起哪个数据的时候就会给任志强打电话,任志强很快就会查出这个数据及其出处。有人听过任志强的演讲,据说连续讲3个小时都不用讲稿,并且所有数据、条文不会出一点差错。
  财务总监袁绍华对任志强的记忆力非常佩服:“几年前的一个数据,他都能立即告诉你是哪一年哪一份文件里的,连文号是多少他都记得。”
  《安家》杂志主编刘文斌曾说,任志强的文章里大量引用的数据和政策条文都有权威出处,非常具有说服力,这是某些专家所不具备的。
  因为大量的阅读,任志强在10年间积累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这使得他并不仅仅是一个会玩资产运作的商人,更像一个研究经济的学者。任志强熟知所有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和法规,并对各个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有着自己的判断,每次演讲,谈到地产及相关经济数字时,任志强几乎都脱口而出。
  谈到研究习惯,任志强这样说:“研究习惯是一个学习的习惯。我以前研究的主要是企业改制,是国有企业的问题。应该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在中国房地产还不是要研究的问题,没有完全市场化,我们连销售部都没有,所以基本上谈不上研究市场。我的法律课是业余时间上的,拿到的是法学学士学位。在20世纪80年代,我学了很多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那时候只有夜校,还没有成人教育。我就白天上班晚上去夜校,参加各种班,那时候我还学过计算机语言,现在让我编程序也没问题。我们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培养出学习精神的。”
  而任志强的这种学习习惯十几年来从来没有间断过。即使是在飞机上,任志强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阅读中度过。
  任志强读书的速度很快,一本20多万字的经济学著作快则4个小时,慢则半天或一天就能看完。“我不是走马观花地看,我一边看一边做标注。”翻开一本任志强刚刚看完的书,几乎每一页都有铅笔勾画的痕迹,“其实你读过的书越多,就会看得越快。”
  任志强在自己的论坛上谈到,作为一名法学硕士,他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超前的思维、出色的指挥能力,同时能突破常规、富于独创,善于解决疑难问题,充分体现了企业家的优秀素质”。
  确实,任志强的文字具有很专业的水准,论与据皆鲜明生动,环环相扣,结构极其严谨。这一切得益于他对政策与法律的不懈钻研。
  “豢养”专家工作室
  早在2002年,任志强就开始考虑和策划,由社会团体和企业出钱,请专业的研究人员独立地做出一份关于中国房地产业的年度报告。
  2003年,任志强牵头的房地产商们曾共同委托一家由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组成的研究机构,联合国家统计局,一起组织编写能面对投资人的、独立的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报告。但几个月后,由于数字统计上的原因,这份报告被迫中止了。 。。

任人评说“学者人生”(3)
此后,任志强又与北京大学的研究中心探讨了这项研究工作的相关事宜,也未能成形。
  2004年,经过再一次的多方努力,任志强等组建了REICO工作室,初步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房地产研究报告。任志强称其是最完整、也是最专业的。
  这个所谓的REICO工作室由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中城联盟、华远地产、万通地产、北京城市开发集团和优博展览公司6家单位共同出资,与专业化的研究队伍组合而成。
  用任志强自己的话说,REICO工作室的主要研究力量为专业的研究机构和专业的研究人员,其中有众多研究团体、专家、学者、各大学和学院参与;召开了大量的专业座谈会,进行了深度的社会调查;查阅和参考了国内外的各种资料、数据,考查了房地产业历史发展的过程;建立了大量的数学模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研究。
  任志强认为,REICO工作室通过专业的专项调查验证,将国家公布的和境外投资公布的数据与专题抽样调查的数据进行核对,并根据中国的国情与境外相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数字调查后的模拟,加强数据和论据的可靠性及可信性,并且首次运用了大量国外常用的专业名词和专业数据,力求让研究报告与国际接轨,用国内外都能看得懂的语言和数据描述真实的情况,做出一份让所有关心房地产发展的人不得不看的报告。
  与专家比“专业”
  2005年8月央行发布《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该报告认为,2004年房地产投资到位资金增幅下降,但房地产贷款增幅较高,因此便提出了取消期房销售制度的建议。
  经济学家易宪容认为,该《报告》是央行站在银行业的角度,利用其数据获得的优势,基本上客观、专业地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做出了最全面、最坦率、最权威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提出了防范性政策建议。
  易宪容还指出,数据获得的困难使不少机构的研究偏于一角,而一些既得利益集团更是在用一些研究报告来混淆视听,因此市场与民众无法真正了解国内房地产市场现状、变化及未来发展,也就无法根据有效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购房决策。
  易宪容所说的既得利益集团直指房地产市场最直接的获利者——地产商。
  面对这一报告以及易宪容的论断,作为期房销售制度的最大收益方,地产商们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作为房地产商发言人的任志强在快速并且认真地研究了这份报告后的第5天,第一个发言。他以华远集团总裁的名义发表了一封“万言书”——《逻辑混乱的地产报告——央行报告中的疑问》,炮轰央行报告“只知信贷而不懂房地产”,“央行对中国房地产的认识水平太低、太差了”。
  任志强在他的“万言书”中写道:“认真阅读了央行的报告之后,虽然不敢就信贷问题提出更多意见,但对房地产的问题,不管是从土地、住房供给与需求还是从历史和产品结构角度,我都认为央行的报告是在完全不了解市场真实情况的背景下,用局部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