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坝坝球”,根本就没有想过会朝专业的方向发展。那个时候父母经常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娃儿,要认真读书,以后考上大学了,就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后来踢球慢慢踢出点名堂了,妈妈爸爸才想起要把我朝少年体校送,后来才有点想当专业运动员的想法。我晓得,那个时候如果能够进体工队,就等于这辈子啥子都不用愁了——成了国家的正式员工,每个月有好几十块钱的工资,退休后也有保障。但是在当时,我们家还是有些恼火。我那个时候正在长身体,又在踢球,每天的消耗很大,所以总是感觉吃不饱。你是晓得的,娃娃家都喜欢吃肉。那个时候肉是要凭肉票买的,并不是有钱就买得到。还好我爸当时有一个朋友是卖肉的,就隔三差五的给我们家弄些肉啊、棒子骨这些回来,不过还是少,一个星期最多有个一两回。但与其他同学相比,我还算吃得好些的了。
  薛:在1983年的时候,你进入四川省体工队下属的四川省少年足球队,那个时候就是国家正式员工了。没想到你刚刚踢球时的梦想,那么快就实现了吧?
  马:也不是没有想到。其实那个时候我们走的都是业余体校到体工队这条路,和我一个时期的,不管是足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还是体操、游泳、乒乓球运动员,几乎都是这个样子过来的。每年体工队的教练都会到各个地方去招娃娃,选中了就带到成都来。重庆市的足球在当时算是全省踢得比较好的。体工队的教练过来选人的时候,就把我看起了。当时进了四川省少年足球队,就要从重庆到成都来。那个时候我才13岁,还是有些小哦。现在好多娃娃在13岁这么小的时候就离开爸爸妈妈了嘛?而且那个时候感觉重庆距离成都好远,坐火车都要坐十几个小时,哪儿有现在这么方便嘛。
  但是我还是觉得挺骄傲的。(笑)你想嘛,进了体工队就算国家正式员工了,就要开始算工龄了,而且每个月还要发工资。好安逸哦!才13岁的娃娃就享受这样的待遇,如果不是踢球,我肯定还是像其他人一样,在学校里面按部就班地读书,然后考大学,大学毕业了再出来找工作。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还是很幸运。但也有遗憾,这辈子就是书读得太少了,总觉得缺少点啥子。所以后来有机会读大学,我就去了。那个时候我都快三十了,都是一个老大学生了!虽然没有经历过高考那么残酷的竞争,但能够进大学学习还是多少弥补了一点遗憾。读过书的和没读书的,真的完全是两个概念。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马明宇:感谢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2)
薛:当年在体工队的工资高吗?
  马:那个时候还是小娃娃,反正国家管你吃,管你住,还要给你发衣服。对钱多钱少没啥子概念,也就十几块钱,然后慢慢涨到几十块钱。原来不是隔几年就要调一次工资吗?每个人按照每个级别不一样,调整的幅度不一样。我从少年队到青年队,然后再到四川省队,反正每到一个不同的队,工资肯定会调整一下。到1989年的时候,我进了国家二队。而且当年打比赛,我们又拿了全国冠军。按照规定,我的工资一下子涨到了一百多块钱。那个时候人民币好像还没有一百的,最多是十块钱的“大团结”。一次性拿那么多钱在手里头,都不晓得该咋个花!总觉得是花不完的。还有一个笑话。那个时候我们出去打比赛都是坐火车,要坐几十个小时。从来没有说坐飞机打比赛的,当时坐飞机是要一定级别的人才坐得到的,不是哪个想坐就可以坐的。但是1990年我们到长沙参加“贺龙杯”比赛的时候,竟然破天荒地坐了一回飞机。当时波音、麦道、空客这些少得可怜,基本都没有。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坐的是伊尔18。晓得这个消息之后,我们那个队都很兴奋。本来是早上9点过的飞机,结果我5点过就醒了——其实一晚上就没有咋个睡。太兴奋了!5点过就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悄悄摸出房间,出来一看,原来魏群也在走廊上,我们相视一笑:睡不着哇?
  我其实很知足。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啥子阿迪达斯、耐克这些体育品牌来赞助,而且听都没有听说过。我们穿的衣服都是上海啊、天津这些地方产的衣服。那个时候叫春秋衫,蓝色、绿色、红色的衣服上,有两道白杠杠。现在穿起肯定土,但在当时都算是相当好的了。我记得有一个牌子叫“梅花”哇,好像是上海产的。那个年代穿上海产的衣服很洋盘,我们穿起出去,好多人看到了都要眼红。但是和深圳、广州那些地方比起来,我们要差很多。听到过广州、深圳那些地方的朋友回来给我们摆,就感觉那些地方就像天堂一样,啥子都不缺,啥子都有,到那些地方去,去了就可以随便捡到钱一样。在听了那些人摆了以后,我们有些队友当即就要求退役,然后就过去下海了。这些对我的冲击和影响还是大。毕竟自己也快20岁了,也开始思考很多东西。
  我们那个时候的运动员不像现在,运动寿命可以这么长。我当时就感觉自己踢到二十五六岁就差不多了,该退役了。但是退役下来干啥子呢?按照老一辈运动员的路子,我们退役以后就是去厂矿、企事业单位;家里有些关系的,可以到政府部门。其实我对前途还是不担心,反正退役下来,组织啊、单位这些总要管我们,不会不管我们。但看到我的队友甚至体工队的一些领导都辞职了,然后到广东那边去发展,你说我没有想过这些问题,那肯定是骗人的。真的想过,而且还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总还是有些瞻前顾后,思想不够开放。给你说一件事情嘛。1988年我们代表成都队参加城运会的时候,当时广州队的主教练陈亦明就想喊我过去,到他那儿去踢球。但那个时候还没有转会这一说法,充其量就是工作调动。我也想过去看一下,可是这边单位不同意,给我说的是,过去了这边啥子工作关系哦、档案哦、工资待遇哦、福利房哦,就都没得了。那个时候还是虚!毕竟从小过惯了有组织、有单位的生活,一下子就没有保障了,心头还是虚。最后还是没敢去。但这个心结就这样结下了,还是想找机会到那边去感受一下。
  薛:从当时来说,没去有没去的好处。但是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四川这些内陆省份也开始有了很多变化。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商场里面的商品也开始多起来了,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那个时候特别流行“万元户”这样的说法,而且也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小轿车,有一辆摩托车就很拉风了!
  马:就是嘛!那个时候觉得“万元户”应该是好有钱哦。那个时候的人民币最大面额就是十块,一万元是好多个十块钱,堆在一起要有好大一堆哦!我其实一直都比较喜欢摩托车啊、汽车这些东西。那个时候年轻,也敢花钱。我1992年的时候就借钱买了一辆本田125,当时要两万多块钱。我还是多敢超前消费的哇!当时找爸爸妈妈拿了些钱,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些钱。后来我又换了一辆铃木250,比本田125又要贵将近一万块。我把本田125卖了,又找朋友借了钱,买了这个。后来又换了一辆太子。在我的影响下,我们队上买摩托车的人也多起来了。不过买了车子经济就开始紧张了,钱不敢乱花了,要还钱给人家得嘛。我当时预计了一下,估计要个三五年才能把钱还清。不过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了,我的工资从两百多一下子涨到了一千多,当年也应该算是高薪阶层了嘛!还是感觉多有成就感的。还要发比赛奖金,1994年最多的一次拿了三千多块钱。那个时候心头就踏实多了,一年多就可以把欠的钱还完。而且那个时候我们开始发银行的存折和银行卡,不再像以前,每个月到发工资的时候,就到财务室去领一个信封,你该拿好多,每个月都是固定不变的,除非你的工资又调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马明宇:感谢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3)
踢球真的可以挣到很多钱
  薛:那个时候是不是就开始觉得,踢足球也是可以出大名的,而且也是可以挣到钱的?
  马: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或者说是不太清晰嘛。因为那个时候的媒体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啥子互联网哦,杂志哦,报纸哦,电视哦……各种各样,铺天盖地。1994年的时候,成都能看到的报纸就只有《四川日报》和《成都晚报》,电视台也只有四川电视台和成都电视台。晓得我们的人,只有球迷。充其量认得我们的人比普通人要多一些,还没有夸张到现在这个程度。其实我现在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明星,或者名人。我还是习惯大家喊我“马儿”,要不然“马哥”也可以。听起来多舒服的。
  要说我开始有些名气,那就是1994年甲A联赛踢完了,转会到广东宏远。很多人说我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第一个吃螃蟹的,这个并不准确。当时山哥(黎兵)和我是差不多一起办的手续。当时我的转会费是四十二万,好像是最高的,但那个时候和其他领域比,好像算不得啥子。上海当时不是有一个人炒股都炒到一百万,人称“杨百万”得嘛。不过说真的,到了广州才真正体会到了啥子是压力!毕竟花了那么多钱转会过去,报纸、电视一天到晚都盯到我们这些新生事物。只要打不好,或者出了一些错,就会被放大,或者是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来讨论、评判——心理压力真的很大。我怕对不起人家花的四十二万,我怀疑过,自己是不是值这么多钱。况且我当时的状态真的很不好,身上还有伤。刚刚到广东宏远的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就是四千五百元,还不算比赛奖金这些。这在当时是让人咋舌的高薪。但是高薪带来的也是高压力,我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够对得起这份工资。没压力?你到了那儿,压力就自然找到你了!那个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市场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