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泛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谍海泛舟-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33年,卡纳里斯上任情报局长后,希特勒亲自接见了这位新任局长,并对卡纳里斯满怀希望地说:“我想建立一个像英国情报局这样的机构,团结一群人,满腔热情地去工作。”
  卡纳里斯不负重托,一上任就立即着手两方面工作,一是积极网络人才,扩大队伍,在国内外建立一个严密的间谍网,重整谍报队伍。二是与盖世太保党卫军达成协议,划分职能权限、明确情报的权利和义务。情报局的职能是:“一、间谍和军事反间谍活动;二、国防军及其所属机构的情报······;三、监督并执行对间谍活动采取的一切措施······;四、控制和监督武装部队军官的招募工作;五、指导并规定与国防有关的政策。盖世太保执行政治警察的一切职能,同一切公开的敌人作斗争······。党卫军执行国内政治方面的职能,协助工业保安、反间谍情报、边境情报等方面的工作。”为了准备和发动侵略战争,德国于1938年进一步改组了军事情报局,使其直接隶属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此时,军事情报局已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军事谍报机构,统一领导德国陆、海、空三军的间谍情报工作。军事情报局下设三个处:第一处主管收集军事情报;第二处主管心理作战、颠覆活动和破坏活动;第三处负责反间谍和保安工作。并在每一个军区、军团建立情报基地,通过其对第三国进行谍报工作。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各国建立了庞大的间谍网。同时还在德国和德战区建立了三百二十多个电报信件检查站,从检查中收集零零碎碎的情报,对来往的信件包括中立国的信件,最初是抽查,到后来改为全部检查。仅法兰克福检查站,1914年就有97个军官,120个文职官员和2580个雇员,每天检查的信件达12万至15万封。
  德国军事情报局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还是在战争期间,其情报工作都相当活跃,特别是在的国发动入侵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苏联的“闪电战”中,为希特勒制定作战计划,进行侵略战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情报依据,充当了希特勒侵略战争的急先锋。
  

二战后的德国(联邦)间谍组织(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大约有20几个各种规模和类型的情报机关。其中最著名的叫“阿波多尔”,它是纳粹最高参谋部的情报中心。“阿波多尔”包括三个主要部门:一个负责进行情报活动;一个专管破坏和颠覆活动;另一个则负责反间谍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为东西两部。联邦德国依附美国,民主的国则从属于苏联,各自形成自己的情报体系,发展自己的情报机关,从事针对对方的间谍情报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余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两个对立的德国情报部门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对方身上。东西两个德国成为冷战以来,世界上两大阵营情报间谍活动最活跃的场所,柏林和波恩之间的情报对抗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炽热的秘密战。
  1990年10月,两德实现统一,原民主的国的间谍情报组织土崩瓦解,情报安全人员遭到了全面的追查、清洗、逮捕和审讯。联邦德国的间谍情报组织在接受消化了原民主德国间谍情报组织的大笔遗产之后,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调整与变革。德国统一后成为西欧第一大国,在庞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基础上,其政治野心也开始膨胀,期望在国际政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至少能够在欧洲发挥主导作用。于是,建立与其西欧第一大国相适应的安全谍报机构,便成为德国间谍情报组织的当务之急。这种情况,用德国谍报机构负责人卢茨·施塔芬哈根的话来说,就是:“统一后的德国,需要一个从冷战走出来并接受新任务的情报机构”。基于这样一个总的目标,德国当局调整了谍报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实现谍报工作的重心转移。冷战时期,原联邦德国谍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付东德、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西方世界的前沿阵地。苏联东欧剧变后,统一的德意志失去了来自东方的威胁,成为西欧最大的国家。于是,德国开始不买美国的帐,加紧同美国争夺“欧洲新秩序”的主导权,企图仰仗其经济实力主宰欧洲,为谋求政治上的大国地位做准备。为实现上述目标,德国最主要的谍报机构——联邦情报局,加强了对欧洲主要国家和中近东地区的情报工作。除继续跟踪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形势发展外,对科技情报以及裁军协议的执行、化学武器的扩散、非法技术转让和南北冲突等重大国际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同时,联邦德国政府也对间谍情报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如将联邦宪法保卫局的三处(反左翼激进分子处)和七处(反恐怖主义处)合并,四处(反间谍处)和五处(秘密保卫处)合并;在原民主德国境内新建立的五个州内都设立宪法保卫局,对原联邦宪法保卫局缩小17%的编制,并按一定的比例削减其经费。
    联邦情报局
  联邦情报局是德国联邦政府1956年4月在美国的支持下,按中央情报局的旨意和模式建立的,简称BND。
  联邦情报局的前身是盖伦组织。这个组织是由希特勒手下的特务机关头目盖伦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盖伦带了大批秘密档案投靠了美国,受到美国情报机构的赏识。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指令和资助下,盖伦网罗了一些纳粹分子和纳粹时期的间谍精英、秘密警察等,建立起了一个情报间谍组织,对外称“工业品销售公司”但熟悉内情的人都叫它“盖伦组织”。后来,盖伦该轮组织的间谍情报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已经难于遮人耳目,特别是由于冷战的需要,联邦德国政府于1956年接管它,并将其改为联邦情报局,仍然由盖伦担任局长,直接由总理府管辖。联邦情报局是联邦德国在冷战时期东西方间谍战中的主要工具。
  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后,原联邦德国的联邦情报局成为整个德国的情报机关。随着冷战的结束,联邦情报局一些传统的战略目标已经消失,同时又出现了诸多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形势,联邦情报局对其方针、任务进行了一些新的调整,提出了新任务、确定了新重点,除了独联体和东欧之外,更把近东和北非、第三世界各国和地区作为关注的重点。根据这一总的战略目标,德国当局重点调整加强联邦情报局。该局现有人员7000人,财政预算为8亿马克,是欧洲国家中财大气粗的间谍机构。联邦情报局的总部设在慕尼黑市郊的普拉赫,在世界各地都有其派出机构和谍报组织。
  

二战后的德国(联邦)间谍组织(2)
联邦情报局下设:
  情报司,专门负责搜集国外情报,并将汇集的情报鉴别后送有关部门。此外,该司还向国外派遣人员和向联邦德国的各驻外机构派遣具有公开身份的谍报人员。它设有军事处、政治处、经济处等;
  技术司,负责无线电监听、广播监听等,设有无线电监听业务处、无线电广播监听处、电子处等;
  调研工作司,负责情报整理和综合分析及公开资料研究,其主要人员是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他们将处理过的情报分别送往总理办公厅、议会、外交部、国防部和其他有关部门。重大问题则由局长亲自向联邦总理汇报。该司下设军事处、政治处、经济处、军火出、技术处、公开情报搜集处等等。
    联邦军事情报局
  联邦军事情报局,也叫军事反间谍局、国防部情报局或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第二局,是联邦德国最高军事情报和反间谍机关,简称MAD。
  联邦军事情报局的主要任务是汇集各种渠道获得的以军事为主的情报,加以分析、研究和鉴定;保卫联邦国防军的安全,防范外国情报机关对联邦德国国防军的安全构成的威胁;实施对驻外武官的领导和指挥,并负责审查约2万名接触机密文件的人的可靠性。它名义上不搞军队以外的情报工作,实际上其工作范围却远远超出了军队。
  联邦军事情报局总部设在科隆,在国内六个军区内设有分局。总部内设七个处,另有一所国防军情报学校。
  联邦军事情报局的工作效率在联邦德国的各情报机关中占据首位,仅1991年一年之内,就破获了谍报案件等1200多起。该局现有工作人员2500人左右。
    联邦宪法保卫局
  联邦宪法保卫局是根据联邦宪法设置的反间谍和反恐怖主义活动的机关,故名联邦宪法保卫局,简称BFV。
  联邦宪法保卫局创建于1950年9月,隶属于联邦内政治部。该局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和分析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侦破间谍案件,对安全和国防等重工业要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查,侦察国内的间谍特务、颠覆破坏、暗杀等危害国家宪法的活动,并参与各种保密制度和措施等,监视外国秘密情报机关和外国激进团体在联邦德国的活动,同时还负责国外安全保卫工作。恐怖活动和新纳粹活动的威胁增加后,该具有增加了这方面的国外防卫任务。
  1990年10月30日德国统一后,特别是由于东欧的巨变,使得联邦宪法保卫局把原来用于对付东欧和苏联的力量转移到对付恐怖主义组织、有组织犯罪集团、贩毒以及被禁止的技术出口等方面来。
  联邦宪法保卫局总部设在科隆市郊的艾伦费尔德。在各州都设有分局,各州的分局归州内政部管辖。总部下设八个处。
  联邦宪法保卫局在原东德所设的五个州里也设了州宪法保卫局,每个局下设五个处:行政处、专业问题中心处、搜集处、分析利用处和反间谍处。每个局约有150~200名工作人员。
  联邦宪法保卫局采用非常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开展工作。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