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奋斗生涯 1-26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奋斗生涯 1-262-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候第一场出来几乎不人不鬼的样子更是心如乱麻。

    家里面人心惶惶,贾珍在场中倒是气定神闲。因为考试的时候不准穿夹衣,二月里又比较冷,所以贾珍穿了五六层的单衣,还带了两套。结果贾珍在考场中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换衣服!晚上把所有衣服都穿上,谨防感冒!白天就随着温度的升高一件一件的减衣服,搞得对面的考生目瞪口呆,贾珍很是不屑的翻翻白眼,切,土包子,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考场里条件这么差,不好好照顾自己,病了岂不是更考不好了。

    但是心态再好也有贾珍难以忍受的事情,那就是考试的时候连大小便都是在考棚里的!这叫贾珍这个前世卫生设施好,今生家里条件好的大少爷甚是无奈,只是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便也只好忍了。每日里听着周围高山流水或是闻着仙乐飘飘,贾珍总算是等到了出场的日子。因为贾珍早已答完了卷子,只是不得出场,所以贾珍很是力所能及的整理了一下仪容,等出场的时候,贾珍除了脸上因为没有洗有些个脏,看上去还是蛮潇洒的。

    到了出场这天,愈振这个大管家亲自带着贾珍的小厮在场外等着,看着厂里走出来的人一个个面色不是蜡黄就是惨白,担心的不行,众人望穿秋水,却不见贾珍出来。却说贾珍到底怎么回事儿呢?原来根据前世众多考试经验,贾珍知道刚收卷之后大门那里总是比较挤,想着不如晚点儿出去,省的和那么些个人推搡。他这一淡定不要紧,险不曾把外面的下人们急死。

    等到贾珍看着人走的差不多了,才慢慢悠悠向着大门口踱出来的时候,宋梅、龙字等几个身手好的小厮已经都挤到贡院门口了,众人看到贾珍出来先是齐齐松了口大气,接着再看看贾珍一派安然的样子就知道十有是贾珍不愿和人挤才落在后面的,不禁个个心中腹诽,只是又想着这些人都多日不曾梳洗,少爷不愿和他们挤也正常,便都忙忙的上前接过贾珍的篮子,扶他上车回府。

    宁府里徐夫人江氏早就请好了太医,代化贾敬也在家中等着,一群人本想着贾珍出来定然是力倦神疲,不想等到下人报告时,竟然见贾珍是自己大步流星进来的,可让众人吃了一惊。待到徐夫人问用不用让太医看看的时候,贾珍笑嘻嘻道:“太太还是让孙儿洗漱去的好,没的孙儿什么事儿都没有把人太医熏出事儿来!”徐夫人等看他搞怪的样子知是真的没事,便打发他回去休息不提。

    贾珍回去好好梳洗了一番之后胡乱吃了盏燕窝粥就睡下了,直到第二日巳时正才醒。醒来后贾珍去给众长辈请过安就去见魏先生了,虽觉得没必要,但还是将自己的答卷默写了出来,不意外的听到魏先生说这卷子十拿九稳,不会出什么大纰漏。

    待到过了几天,贾珍很是淡定的听到了县试第一的消息后,也不管家里人的喜气洋洋,只想着真是无聊,以后面主持府试的人与贾府的关系,主持院试的曹大人的圆滑,自己都觉得这个童生试不如不考。

    待到过了四月的府试,六月的院试,果然不出贾珍所料,名次好得不得了,案首!虽说贾珍确实有这个实力,但是他却知道,他要是不是宁国府的,这个案首曹大人绝不会给他,这让贾珍多少有些个不舒服。

    但是不管怎么样,荣宁二府还是颇感荣耀的,一些个喜好溜须拍马的人也不免把贾珍当年面君之事又给拉了出来,夸赞还是圣上慧眼识珠,又或是夸赞贾珍本就是天生的俊杰之才等等,贾珍通不理会。

    待到众人上门贺喜,徐夫人江氏便想着要大肆庆贺一下,贾珍不愿意如此招摇,便和老爷子商量了一番,决定低调行事,对外就称贾政婚事近了,两府忙乱,就不为一个小小的秀才大肆铺张了。

    咯咯,好高兴,按时更新了唉!今天第二更送到,亲亲们高兴不?

    亲亲们给俺点留言、推荐、收藏什么的吧,也好给俺提供动力!

正文 44 一波三折贾王终联姻

    贾珍的童生试既中了案首,便理所当然进了国子监读书,没几天魏先生也告辞返乡了,贾珍便每日里埋头苦读,也不管家里那桩注定让他将来头疼的婚事儿。

    原来贾珍考完,贾政的婚事就到了眼前了,又因为八月初八贾政的婚事之后紧接着中秋节,因而两府里不免忙乱成一团。

    要说贾政这门婚事还真是一波三折,其中不少波折皆拜贾珍所赐。

    去年贾政论亲时贾珍与代化谈论了一番四大家族之事,同时表示了一番对王家行事的不屑和对王家二姑娘的不放心,代化虽不会为这个劝荣府退亲,但心中也不免膈应这门亲事,对王家也比以往低看了几分。

    一次代化和自己兄弟代善聊天,听说王家与薛家最近在江南一些个事情,因为兄弟二人一向亲善,说话便比较随意,代化不免露出心中对王家将女儿嫁入商贾之家行事的看不上,以及与这般行事的人家结亲拖累家中名声的忧心。代善本就在听说三姑娘先出阁时心里不痛快,只是想着王家与贾家门第也还相配,不好就这么得罪了,亲家不成成仇家,如今听自己哥哥一说,也是说了自己百般懊恼,只是现在已是无奈,也只好如此。但不免回去和史夫人唠叨,说王家办事不讲究,咱们也是疏忽了云云。搞得史夫人心中也是不痛快。

    只是这些也都罢了,不知怎么回事,这些话竟然通过史夫人房中丫头们的嘴传到了贾政的耳朵里,贾政是个什么人,当下就觉得这是把自己和商贾之人作比较呢,就想去跟他母亲史夫人说不愿意这门婚事,只是被他的通房大丫头给劝住了,说是老爷太太既然说是无奈何了,二爷去说这些话岂不是白惹太太生气,贾政听了才不说话了,只是到底不痛快,结果就在去王家拜访的时候捅了篓子了。

    要说这个贾政还真是个万事不通的,既然这个婚事已成定局了,你就不要瞎折腾了,你这么瞎折腾,既退不了又搞得大家不痛快干什么呢!贾政竟然在去王家拜访之时就那么当着自己未来岳父和大舅子的面自以为委婉,实际上直统统的表达了对人家王家把嫡女嫁入商家的看不上,一副我定亲前不知道这个事儿,要不才不稀得要你们家闺女的样子,把王家父子气个倒仰,要知道人家王家还觉得自己嫡女配庶子委屈了呢!如果不是史夫人没有儿子,这个庶子也就和嫡子一样身份,联姻又是家族需要,人家还不乐意呢!结果王家回头就找上了代善,埋怨贾家无诚意,当初定亲时他们三姑娘虽未出嫁,但已经定亲,贾家怎么就不知道了?这会儿又说这些个话?要不是这年头退婚对女孩子名声实在是不好,估计王家都要先退婚了。

    这件事情好不容易过去,又传来了王家三姑娘在薛家不容小妾,给小妾下药的事情,也不知道薛家怎么回事儿这等家丑竟然传了出来,结果有了前事在心中打底的史夫人知道之后就思量上了。这个王家三姑娘看样子也不是什么善茬啊!可是这么一个人竟然被二姑娘算计成这样,看样子自己这个儿媳妇绝不是什么良善之人,贾政又不是自己亲生的,这要是以后有这么一个人整日在贾政面前挑三窝四,自己日后岂不是要难过了?史夫人这一想就坐不住了,只是她到底不是贾政那个不通俗务的,不会直接将事情闹出来,而是趁着王氏没进门就开始给王氏下绊子。

    史夫人知道自己已经不能改变这门婚事了,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儿子日后一定和自己一条心,不能被那个王氏哄了去。于是史夫人立马把自己屋里的一个极漂亮的丫头赵氏给了贾政做通房,她早就知道贾政喜欢那个丫头,只是早前她还想着要顾及王家面子,不能临办喜事儿了还给儿子塞丫头,可是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抓紧儿子再说。有了这个丫头在儿子屋子里,自己就占了上风了,到时王氏进门,留着这个丫头,就让她帮自己吹枕边风,若是王氏不留,那就是善妒!

    史夫人这行为贾家倒是没人说什么,因为此时所有人都觉得王家在闺女的教养上估计是有点儿问题,觉得史夫人这是安慰儿子呢。可是王家就不这么想了,毕竟主母们给通房们下药其实是大家心里都明白的事儿,只是王家三姑娘不小心露了马脚而已,王家觉得这是贾家借这个事儿打王家脸面呢,结果王家太太就发了昏干了一件把贾史两家都得罪的事儿,给自己为了妹妹婚事刚进京的儿子王子腾屋里一下子塞进了两个通房,就只因为儿媳妇是史夫人的侄女儿!

    这下子四大家族是真热闹了,除了薛家因为实力比较弱只给王家写了封信数落一通就罢手了之外,另外三家的口水官司却是打了几个月才算完事儿,以致贾珍一度期待就这么搅黄了这门亲事就好,只是天不遂人愿,最终这些个烂账还是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婚事也还是被提上日程。

    看着日子一天天接近,大家以为总算是可以消停了,却不想贾政这个未来的道学先生因为被贾珍一翅膀扇的婚前就极度讨厌王氏,以至于又在婚礼根儿底下给大家来了一下子。

    这个事情其实又是关系到了贾政的死要面子上了。薛家为了娶到王家姑娘可是下了血本,连王家三姑娘打嫁妆的木头都偷偷的送到了王家,那可不是一般的木头,都是百年以上的红木,王家自己可是没有的。到了王家二姑娘这里自然就是普通的红木家具,这本来也没什么,这也是上好的了,贾家闺女出嫁也就这样了。没想到的是这事儿在婚礼前一天,王家向贾家送嫁妆的时候却被人当着贾政的面翻了出来,当然,那人并不知道三姑娘嫁妆木头的来历,只知道比二姑娘的好。本来贾政这个人也是不在乎东西的,只是架不住那聊天的人里有人唯恐天下不乱的加了一句“那岂不是说这薛家比贾家还有地位了,让王家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