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帘不卷夜来霜之沅沅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珠帘不卷夜来霜之沅沅曲-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那日,光云影水色空蒙中,蛾眉淡扫,身着水碧的软罗轻衫,云鬓上插枝羊脂玉梅花簪。婷婷于他下朝的路边,带着盈盈浅笑,看着他眼中焕出陡然的惊喜,向奔来。 
      在环入怀的那刻,分明听到他在耳畔低低唤声,“沅沅”,的心底微微的痛,人却已柔顺地偎入他的怀中,温柔无限道:“是。”他蓦地将搂紧,紧得似乎要将揉入胸中。伏在他的肩头,泪水纷落,既是喜悦,也是悲伤,虽又赢得他的心,但份心依旧不是对的。在拥有他的真心以前,必须做个影子,个他所爱的子的影子。 
      与他又回到往昔,相伴相依,深情款款。也似乎转性,沉静淡然。看在他的眼里,已与他心中的沅沅无二致。他益发爱怜,还晋为妃。却殊不知是刻意地隐藏自己,刻意地让他误以为就是他心中的。日子久,甚至连自己都已经模糊,是不是原本就是样的样子,因此,常到思卿阁去,唯有在那里,才能辨清彼此,才能触摸到自己的心。 
      人前,面含微笑,沉静稳笃,气度雍容;人后,却暗自垂泪,心痛难过,压抑得几乎要发疯。心中唯的牵念便是要感动他,但是,自己也不知道,要努力到何年何日。 
      夏日的微风带着灼人的热气,将李妃面上的泪痕吹干,直到没有痕迹。李妃缓缓抬头,看看中微斜的耀眼日头,似是自语,又似是问巧馨,“怕是未时末吧。”巧馨头,“是,咱们在里坐个多时辰。” 
      李妃叹口气,手肘轻抬,拢拢微松的鬓角。指尖无意触到发间只蛋白石镶的梅花簪子,微凉的触感令的心稍稍缩。的面色蓦地变得淡然平静。缓缓起身,理理臂间的串珠披帛,唇边泛起浅浅的笑意。方才的怨怼愁苦,伤心低泣,仿佛都是别人的,与并无半关系。 
      巧馨怔,讷讷唤声,“娘娘!”李妃转过头来,面上笑容依旧,目光却有些凌厉,“方才咱们只是在里歇息片刻,是不是?”巧馨被那目光刺得慌,急忙低下头去,“是的,娘娘。” 
      李妃笑容渐深,“咱们走吧,再耽搁下去,恐怕国主要派人来寻。”话音未落,已看到有小内监分花拂柳上前来,躬身道:“见过娘娘!国主歇午晌起来,派人四处寻娘娘呢!还请娘娘快些过去。” 
      心里明知道他寻的也许并不是,仍是心中暖,眉眼带笑,溢满温柔,不觉低喃道:“总是个样子。”忽然意识到巧馨和小内监还在眼前,急忙端正容色,淡淡道:“好,本宫就过去。”  
          罢,举步子,带巧馨和小内监起,匆匆出竹林,向着他的寝殿而去。 
      走的急迫,神情里半是焦急半是欣喜。午后的阳光在水绿银丝罗裙的裙摆上腾挪跳跃,不断织就出耀眼光幕。映在脚下的五色琉璃砖上,那砖地仿佛也发光。此时的,已忘却所有,疾步走在条光带上,向着深爱的他奔去。   
英帝沅沅篇(一)     
      业二十五年,四月清和。 
      才只是卯时初刻,边只露些微的曙色,仿佛蓝绸上洒浅白的乳,蓝与白分明或不分明的纵横交错,俯瞰着下面的都城。 
      都城内除街上寥寥的行人,四下里还是片宁静。但坐落于都城北的禁宫大内,却与此恰恰相反。殿阁间的甬路上,太监宫们往来穿梭,仿佛阖宫的人都已起身。细看时,每人的面上俱都带着笑容,直如节庆般。他们往来的殿阁正是大齐皇后居所――凤仪宫。 
      此时的凤仪宫院内,边是垂手侍立的太监、宫,另边则聚集着太医院众太医。人数虽多,却是鸦雀无声。众人的眼睛俱都盯在正殿紧闭的殿门上,似在等着里面的吩咐。 
      过刻,殿门无声开启,陆六福笑盈盈走出来,太医们立刻围上前去,道声“公公辛苦”,陆六福微躬身子,谦逊道:“是奴才份内之事。诸位大人们也辛苦。不过,还得委屈大人们下,皇上吩咐,娘娘尚在沉睡,还请各位大人偏殿等候传唤。” 
      太医们自是不敢怠慢,躬身道声“臣遵旨!”后,随着个小太监向偏殿去。陆六福遂转头向院内侍立的太监、宫们吩咐道:“事情轻重们也都晓得,不用咱家再赘述。们仔细守在里,且不可弄出半动静,万惊扰皇后娘娘,不用皇上来惩戒,就是咱家也会剥们的皮。” 
      众人齐齐应声“是”,陆六福满意地头,又向个小太监道:“去告诉守库房的郑二,就站库房门前候着。边指不定要些什么,要是耽搁,小心他的脑袋。” 
      他话音还未落,殿内出来个衣饰齐整的宫,陆六福认得是皇后身边的贴身宫梅苘,急忙问道:“可是娘娘醒?”梅苘头,他急忙向殿内去。 
      还未转过紫檀嵌琉璃石雕寒梅插屏,陆六福便听到英帝的声音,是融寒化冰的把温柔,“醒?可有哪里不适?”陆六福微笑止步,并暗示梅苘与他同退后,皇上与皇后鹣鲽情深,此时正是情意绵绵,他们若贸然进入,可不是大煞风景么! 
      寝殿内,身朱紫金绣蟠龙便袍的英帝斜坐在沉香鸾鸟凤榻旁,目不转睛地看着榻上慢慢睁开眼睛,神情疲惫的景沅沅。 
      “沅沅,辛苦!”他叹息声,紧握住的手。景沅沅面颊虽苍白,却满含希冀与喜悦,“孩子呢?们的孩子呢?”英帝柔声抚慰,“别急,已被奶娘抱去喂奶。”“是公主,还是皇子?”有些惶惶然,英帝轻拍的脸颊,“放心,正如们希望,是个与样美丽的小公主!” 
      景沅沅舒心地笑,目光不经意撇到英帝的手,指腹上,排乌青的齿痕异常清晰。“的手?”不自觉地伸手去摸,英帝不甚在意地将手拢入袖中,“不要管它。叫膳房熬鸡汤燕窝,已煨好几个时辰。”罢便要叫人。景沅沅却不听他的,使劲扯出他的手来,细细看片刻,恍惚忆起昨夜痛楚难当中耳边辗转的呵护和温存,忽然睁大眼睛,“定是……难道直都在?”益发愕然,“啊!怎么能进来里?” 
      英帝轻抚略嫌苍白的脸颊,笑得深情,“生曦儿的时候,几乎是九死生。那样的心痛与焦灼,已是怕。因此,便发誓,不论是次,还是以后,都要守在身边,紧紧守住,不让有闪失。” 
      景沅沅听得眼中潮热,禁不住吸吸鼻子,不依道:“看,般时刻还要闹着哭。”英帝莞尔,“是,是,都是的不是。” 
      正间,奶娘已从里殿抱着襁褓走出来。景沅沅急忙挣扎着坐起,英帝面扶起来,面示意奶娘上前,并亲手将襁褓接过。 
      景沅沅抱过仔细端详,襁褓中虽只是个形容未足的小小婴儿。但面庞却显得极是秀气,眉眼果真与有几分相似。忍不住在那小脸上亲亲。问英帝道:“可曾起名字?”英帝道:“已想个,正要与商量。” 
      景沅沅见他得郑重,不觉笑道:“除掉懿蓉是强塞给的儿,已有三位公主,起个名字要样盘桓再三么?”英帝摇头,“们历尽苦辛才在起,孩子对的意义自是不同。想许久,‘安平’最好,生平安顺遂。至于封号,定要有别于其他,就封为‘长乐’。” 
      “长乐公主安平。”景沅沅低喃,禁不住泛起满脸的笑意,“好,都好,听的就是。”罢,低头看怀中那个细致柔嫩的小脸,柔声道:“是父皇的心愿,也是母后的心愿,定要平安快乐长大。” 
      殿门处忽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英帝和景沅沅不由相视会心笑,自然明白来者是谁。 
      英帝故意沉声道:“谁在外面?”话音未落,个穿着枣红对襟衫裤的小小身影蹩进来,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是不服气的神气,垂着头咕哝道:“父皇偏心,对妹妹那样好,对曦儿么凶!” 
      英帝再也板不起脸来,忍不住笑道:“怎知道是妹妹?”毕竟还是个孩子,见大人和缓脸色问他,脸上又有笑容,蹦蹦跳跳跑上前来,“儿臣问六福。”面着,面已爬上凤榻,偎在景沅沅身边,仔细看看手中的那个襁褓。有些疑惑道:“母后,妹妹怎么样小?” 
      景沅沅不由得失笑,“当初曦儿也是样的小,慢慢的就长大。”曦儿头,似是接受的解释。英帝也笑,“曦儿是哥哥,定要好好照顾妹妹。”“是,儿臣知道。”曦儿郑重答道,满是稚气的小脸上有异乎寻常的成熟。 
      英帝脸赞许,曦儿虽然才只五岁,却极是懂事知礼。作为大齐储君,首要便是仁义懂礼,曦儿显然是符合的。他已经在打算着,待明年春上,便请国中名儒教习,想要成为代明主,曦儿要学的还有很多。 
      景沅沅明白英帝心中的想法,虽然作为个母亲,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受苦。但是,每个人都有要承担的责任。正如英帝要做个明君,保海内平安,民生安乐。曦儿则要将此传承,以换得大齐江山永固。而,则要坚定地守在身畔个睿智英伟的子身边,与他同见证个王国的不朽,见证他们的儿平安长大。因为,爱他们,他们也爱。 
      想到,景沅沅的目光已有些潮润,胎起眼来看着英帝,目中半是喜悦半是眼泪。英帝微微愕,慌忙道:“可是哪里不适?已令太医们都守在偏殿,就去传。” 
      景沅沅摇头,示意英帝走上前来,轻轻倚在他坚实的肩头,满足地叹息声,梦呓般道:“昊祯,如今有、有曦儿、有安平,上虽曾给百般磨难,却也加倍补偿。生,是再无所求。” 
      英帝心中柔软,伸手揽住,也顺势将曦儿和襁褓中的安平同揽住,他不需要再什么,他想要的已都在包含他的行动里。 
      清晨的第缕阳光挣出际,给大地洒下片温暖与光明,新的又开始。   
英帝沅沅篇(二)     
      业三十五年,八月仲商。 
      晴空旷茫高远,览万里。大地层林尽染,七色缤纷。正是秋日里致爽宜人的绝好气。 
      凤仪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