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有传言“恭系”和谭钟麟私下底做了交易。这种流言,很大程度上消减了这份折子的效用。



  这位谭钟麟,有一个日后很有名气的儿子,叫做谭延辏А



  无论如何,一个谭钟麟是不够用的。



  这是京官和言路上的情况。



  旗人和宗室那边又如何呢?



  旗人和宗室不待见恭王的原因,前文已经说过了;而对关卓凡,却正处在“最有想象空间”的阶段。



  轩军这支“子弟兵”,扬威中外,一洗八旗“多年之颓风”,“旗下的多久没有这么抖过了!”可以说,旗人里边,不论贫富贵贱,都把关卓凡当做地道的“偶像”。



  虽然不晓得关卓凡上台后会推行什么满汉政策,但“再损,损不过恭老六吧?”



  普通的旗人期望尤高,都说关贝子的老爹虽然当过五品官,但家道早就没落了,其实也是苦出身,“听说当年肉都吃不上的”。既然如此,必然晓得“民间疾苦”,秉国之后,一定会照顾贫苦无依的旗人。



  而恭老六,生下来就锦衣玉食,哪里知道我们穷人家过什么日子?哪里会管我们穷人家过什么日子?



  所以,除了恭王的两个兄弟惇王、醇王之外,“恭系”很快发现,其他的宗室,都不足恃,能保持中立就很不错了。



  最令“恭系”意外的是原本寄以最大希望的地方督抚。



  几乎所有的地方大员都沉默不语。



  大多数地方督抚的心态:这是“满洲人的家务”,是不必也不便搀和的。



  这种心态,和当初祺祥政变时,地方上没有什么人为肃顺说话是一样的。



  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的利益不被损害就好了。



  那么,关卓凡上台后,对地方的政策,会和恭王有什么大的不同吗?



  还看不出来。



  裁湘是恭王手上做的;裁淮,背后有关卓凡的影子,但毕竟其时恭王还在台上,恭王才是裁淮的主持。事实上,这些事情,这两个人无论谁在台上,都是要做的。



  何况,关卓凡已经对相关人等做了足够的补偿。



  所以,李鸿章当然不会站出来说话。



  左宗棠更不用说了,他的西征的差使刚刚由关卓凡保荐,怎么会站到自己“荐主“的对立面?



  至于曾国藩,听说曾中堂的二公子就在关贝子的幕中哦。



  几个大佬不出声,小弟们自然缄口不言。



  地方督抚保持沉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判断,新的中枢,对待汉人的政策,很可能比原来的更好。



  许庚身入直军机就是明证。



  *(未完待续。。)RT
第三十七章 瞎起哄
  不仅地方督抚,京里的汉官,因为许庚身的入直军机,也对“援恭”提不起足够的热情。两宫皇太后如此圣明,咱们还和她俩对着干,合适吗?



  这也是言路上形不成支持恭王的声势的重原因之一。



  非但如此,许庚身入直军机,还在“恭系”内部引起了复杂的反应。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甚至截然相反。



  许庚身是公认的“恭系”,因此有人认为这意味着,两宫只是对恭王“小惩大戒”,天意尚可挽回;这种观点可以摆在台面上,但却不是主流,更多的人认同一种不好明示于众的说法:两宫只想打击恭王一人,罪不及其余。



  这样一来,人们的心思就没有办法不活泛起来了!



  紧接着,又一个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出现了:两宫派文祥“暂署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之职。



  真的非常有趣,恭王被打倒了,但“恭系”的人物却在加官进爵。



  当然,也有人把这个视为两宫的“术”,用以分化瓦解“恭系”,大局底定之后,未必不秋后算账。



  但这也不是“主流观点”。用这种手段来对“恭系”打马虎眼,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事实上,仔细想想,人家牢牢地掌控着局面,也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极少数人想到了两次给关卓凡传旨的钦差都是许庚身,一次上海,一次日本,他们之间,会存在什么特别的关系吗?



  推动恭王复出的努力,并没有停下来,但也只剩下最后一招了:惇王和醇王。



  惇王和醇王都上了折子,而且,都是曹毓瑛的手笔。



  曹毓瑛虽然已经有了新的想法,但为两个王爷捉刀,依然尽心竭力。



  这两个折子的共同点,都是避过了最要害的“贪墨”这一条,而将“骄盈”轻描淡写成“言语失于检点”。



  惇王的折子说这些不恭的举止,“非中外臣民所共见”,意思是家丑何必外扬?



  醇王的折子说,由两宫皇太后“面饬”恭王就可以了。



  惇王的折子说,恭王“受恩深重,勉图报效之心,为盈庭所共见”。



  醇王的折子说,“倘蒙恩施逾格,令其改过自新,以观后效,恭亲王自当益加敛抑,仰副裁成”。



  慈禧先看的惇王的折子,再看的醇王的折子,看完了将两份折子摆到一起,又看了一遍。这一遍看完了,推给坐在对面的慈安,格格地笑着说:“姐姐你看,这哥俩像不像在讲相声?”



  慈安很吃力地看了一遍,边看慈禧边在旁边给她讲解,看完了,慈安也笑了:“还真有点像。”



  惇王和醇王的反应早在慈禧预料之中,她也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法子。



  第二天,召见倭仁等大臣,两宫将两王的折子发了下去。



  慈禧说道:“我也不晓得五爷是怎么回事,今儿个他上折子给六爷说好话,可辛酉年在热河,不就是他说的六爷要谋反吗?到底他哪一句话才是真的呀?”



  辛酉年在热河,惇王和肃顺两个人喝酒,都喝醉了。借着酒兴,惇王说恭王要造反,要杀肃顺的头。幸好当时肃顺也是神智不清,这话没真进耳朵里去,没当回事。



  惇王差点闯下大祸,祺祥政变后,大家都以为“糊涂王爷”说“糊涂话”,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并没有人去追究他的责任。但惇王从此也不受重用,两宫和恭王没给他派过任何有实权的差使。



  慈禧这几句看似随随便便,但极其厉害,意指惇王当年说“恭王”谋反,是借酒盖脸,存心在肃顺那儿陷害恭王。



  这一顶帽子扣下来,这个折子写的再好,也是一钱不值了。



  倭仁表示,这两个折子,可以“置而不议”。



  这可把醇王气坏了。



  五哥的折子四嫂已经发表了看法,就等于“议”过了;“置而不议”的其实就我这一份折子。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没问题啊,可你不能“议”都不“议”,这不是欺负我年轻,看不起人吗?



  于是醇王一门心思地要给倭仁“这个死老头子”一点“厉害”瞧瞧。



  这个也是慈禧疏忽了。在她的心目中,醇王既是她的小叔子,也是她的妹夫,是地道的“自己人”。他上书为六哥说话,不过出于兄弟情分,不得已为之,并非真的要和自己打擂台,所以根本没当回事。



  醇王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轮,还真给他抓到倭仁的一处“痛脚”。



  慈禧亲拟的那道上谕,第一句是“谕在庭王大臣同看”,醇王认为上谕的意思是叫“王大臣”们看朱谕的“原件”,现在大家伙儿看到的都是“抄件”,不是“原件”,“承旨”的倭仁就算“违旨”,于是叫曹毓瑛替他再拟一份参倭仁的折子。



  曹毓瑛哭笑不得,不好直接说醇王无聊,而是委婉地说这么做隔靴搔痒,不能真正打痛对手,帮不到恭王的忙。



  醇王不死心,又找上了方鼎锐做枪手,终于写了一个折子:



  “窃臣恭读邸抄,伏见上谕内有‘内廷王大臣同看’等因;彼时臣因在差次,未能跪聆朱谕。自回京后,访知内廷诸臣,竟无得瞻宸翰者,臣曷深骇异之至!



  “伏思既奉旨命王大臣同看,大学士倭仁等,自应恪遵圣谕,传集诸臣或于内阁,或于乾清门恭读圣谕,明白宣示,然后颁行天下。何以仅交内阁发抄?显系故违谕旨。



  “若谓倭仁等一时未能详审,岂有宰辅卿贰,皆不谙国体之理?即使实系疏忽,亦非寻常疏忽可比。



  “兹当皇太后垂帘听政,皇上冲龄之际,若大臣等皆如此任性妄为,臣窃恐将来亲政之时,难于整理,谨不必嫌疑,据实纠参。”



  醇王摇头晃脑地念了几遍,自觉一等一好文章,递上去肯定大大露脸,说不定能再蒙奖谕:“七爷的书读得好!”



  折子递上去后,醇王天天抓耳挠腮,他六哥的事体,反倒放在旁边。到了第三天,“上面”还没有动静,实在忍不住了,叫了福晋进宫去打探消息。



  慈禧一看见妹妹,脸就拉了下来。



  醇王福晋正在莫名其妙,慈禧已经夹头夹脑地骂了开来:“回去跟老七说,就算他要捣蛋,也要有点水准,这么瞎胡闹,我这个太后大姨子的脸都叫他丢光了!”



  醇王福晋完全不明就里,愣愣地等姐姐发完了火,问道:“他怎么啦?”



  慈禧“哼”了一声,心想这个糊涂妹妹和那个糊涂小叔子还真是一对儿,细道理跟她也说不清楚,只捡最紧要的说好了。



  她说道:“你听清爽了,回去和老七说,他六哥的事,叫他不要跟着瞎起哄,我又不是要老六的命!”



  顿了一顿,又说道:“叫老七乖乖的,以后才会有好差事给他做!”



  慈禧教训妹妹和妹夫的那天晚上,许庚身造访曹毓瑛的府邸,两个好朋友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