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



  关卓凡先给恭王请了安,恭王携着他的手。觑了半响,叹道:“黑了。瘦了,可也精壯了!”



  关卓凡又和文、宝、曹几个相互见礼道叙,乱哄哄地闹了好一阵子。



  养心殿的太监过来“叫起”,这时,为了军机大臣的“顺位”,发生了争执。



  曹毓瑛请关卓凡居己之前,关卓凡坚决不干,一定要排在最后一位。两个人你来我往,最后关卓凡说道:“琢翁,你如果一定要这么谦退,我只好上折,辞掉这个军机了。”



  曹毓瑛只好作罢。



  恭王几个包括关卓凡,都以为曹毓瑛只是做一个题中应有的谦让的姿态,然而他们不知道,曹毓瑛是真心实意的。



  曹毓瑛的心中,已隐然生忧。



  朝会上,议的还是剿捻剿回,也就是说,议的还是轩军的事情。



  白齐文等洋将的入籍申请,照准。



  轩军以全套“西法”练兵,包括着装仪注,照准。



  上奏此事,关卓凡表面上是把重点放在“练兵”上,但他的根本目的,是借此为轩军的特殊的着装、仪注,请一个御赐的“金钟罩”。这个慈禧和别的军机谁也没留意,留意了也不甚了了。轩军靠“西法”打平中、美叛逆,以此“练兵”,自然通通照准。



  轩军赴美所有有功将佐,全部先加一级,平定捻乱后,再详细叙功。



  接下来,主要议论如何为轩军筹备粮台。



  淮军的粮台,是曾国藩在办,这个朝廷是绝对放心的;轩军的粮台,是刘长佑在办,实话实说,朝廷就不能百分之百放心,这才有“恭王抓总”的说法。



  在美国打仗,根本上后勤的事情关卓凡是不需要怎么操心的,都是华盛顿一手操办,他作为前线指挥官,只是负责提要求而已。他虽然抽了麦克道尔一顿鞭子,那只是欲求未满,吹毛求疵罢了。



  回到国内,这一套可行不通了。国库里没有钱,更加没有类似美国的高效率的后勤支援系统。彼时作战,主要依靠地方支持,所谓“协饷”。而能不能解足“协饷”,几乎全靠统兵大将和督抚们个人的交情,朝廷都插不上什么话。常常是吃着上顿就得找下顿;动不动就会断顿。军队的战力因此大打折扣。



  以前轩军剿洪杨,是靠江海关和江苏的财政养着,而这两块关卓凡都抓在了自己的手里,因此运用指挥,称心如意;饷源粮路不绝,仗就打得好。



  现在轩军北上,关卓凡“督办军务”的五省,没有一块是他自己的“地头”,仓促之间,粮草辎重都要“别人”替他办。饷倒没有问题,江海关和江苏藩台原支应轩军的预算已攒了一年,虽然轩军扩了一倍的军,但单是这笔钱也足以给轩军发半年的饷了。



  问题是军队的后勤绝不仅仅是一个“饷”字。比如麦克道尔挨揍,并不是因为他克扣军饷。



  尤其是近代化战争,后勤支援远比冷兵器时代复杂繁难。



  这是朝廷给他加了个“大将军”衔头的重要原因之一。头顶着这个衔头,关卓凡在他“督办军务”的地区,权威几乎赶得上皇帝:觉得谁办差不力,即便位高权重如督抚,一个折子就能参倒;品级较低的官员将领,甚至可以请王命旗牌,先斩后奏。



  以此来威慑没人敢怠慢军务,保证作战部队的后勤无虞。



  但这个措施的副作用太大。“大将军”可以指挥督抚,不但大大分了中枢的权力,甚至还侵占了皇权,如果有人生不臣之心,可以酿成弥天大患。



  因此“大将军”只能作为“特例”,不能作为“制度”。



  有清一代,只有一个半个例子在前面,一个是年羹尧,半个是曾国藩。



  关卓凡能够成为“大将军”,除了军情紧急,轩军战力强悍,更重要的因为两宫对他有超乎寻常的信任,这叫“异数”。



  关卓凡心想,中**队的作战、后勤制度,必须做彻底的改革,不然,不论士兵操得多好、武器如何先进,也只能对付洪杨、捻、回这种层次的敌人,是打不了大规模的近代化战争的。



  在这种制度下,轩军的战力也会大打折扣,假入现在英、法大举来攻,恐怕一样应付不来。



  正在痛定思痛,御姐又发话了:“关卓凡。”



  关卓凡赶忙收摄心神,道:“臣在。”



  慈禧说道:“有一件事,许庚身应该已经和你说过了。轩军的人手,够不够分出一支,驻守京畿?”



  关卓凡做出略略思索的样子,然后说道:“回圣母皇太后,轩军各部现下都已派了出去,不过,等陕西的军务告一段落,白齐文部可以分出一半,驻防京畿。”



  慈安、慈禧都很高兴,不约而同说了一个“好”字。



  但慈禧转念想起一事,沉吟道:“白齐文虽然已经恩准归化,毕竟是个洋人,京师寝陵重地,这个……”



  关卓凡说道:“是,确实有所关碍。那么请旨,就让白齐文的副将吴建瀛来带这支兵好了。”



  “吴建瀛”这个名字好熟。慈禧微一凝神,想了起来,问道:“这个吴建瀛,是否就是始终立于营垒之上指挥作战、身负重伤的那一位?”



  关卓凡说道:“回圣母皇太后,正是他。”



  慈禧欢然道:“好,这个吴建瀛好,这支兵就由他带好了。”



  在慈禧心目中,这个吴建瀛不但极为忠勇,而且还是一员“福将”:那么多子弹没有打中要害,受了那么重的伤没有丧命,可不是福将吗?



  这样的人带兵,放在身边,既安心,“彩头”又好。



  *(未完待续。。)RT
第十二章 还是家里好
  关公爷下朝,午门外边,已经远远地围了许多人,都是来“瞻仰打平‘洋逆’的大英雄的风采”的。



  先前关公爷在贤良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又是天没亮就进宫上朝,谁也没瞅见关公爷的人影。现在天光日白,跑不掉了吧?



  大伙儿都盯着关公爷那顶绿呢大轿,指指点点。



  恭王和诸位军机大臣都下了朝,上轿的上轿,坐车的坐车,各自打道回府。



  咦,怎么还不见关公爷啊?



  关公爷的大轿终于抬起来了——可是,这是一顶空轿子啊!不知道多少双眼睛从早上盯到中午,不可能把人漏掉的!



  难道关公爷被两宫留在宫里边了?这是什么规矩?



  无数唾沫星子就这么飞了出来,满北京城都在传:这是“亘古不遇的隆恩”,真真是“异数”!



  从这个时候开始,市井之中,生出了一种永远不会到达天听的流言:咱们那两位年轻的皇太后,和关公爷,嘿嘿,你懂得的……



  实情是这样的:宫里边晓得了宫外面的热闹,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关卓凡是从紫禁城东侧的东华门出来的。一辆后档马车已经提前等在宫门外,关卓凡上了车,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了柳条胡同。



  整条柳条胡同都已下了关防,无关人等一律不许入内,为的也是怕热情的北京人民骚扰到征途疲惫的关公爷。胡同口自然有许多探头探脑的,可谁想的到这辆平平无奇的马车里面,坐着的就是督办五省军务的大将军呢?



  府里面老早就开始做各种准备了。粉刷装裱。除旧添新。到处打扫得纤尘不染,比太后临幸那一次还要上心。今儿一大早,天还没亮,阖府人众便都起了身,一个个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除了没有张灯结彩,脸上飞扬兴奋的神情,嘴里收不住的欢声笑语。真和过年无异。



  白氏、明氏两个,细心妆扮妥了,在白氏的房中坐着,静静等着。



  大喜的时候,她们美好的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淡淡的忧愁。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他给盼了回来;然而除了一等公和军机大臣,他又加了一个“督办五省军务钦差大臣”的衔头。升官固然是好,可白氏、明氏都明白。这个衔头的意思是,朝廷要他继续打仗。



  都明白。他在家里呆不了几天的。



  这个仗就打不完吗?



  子弹不长眼睛,总在枪林弹雨中出出入入,谁知道会不会……他当然吉人天相,百神呵佑,可是,可是……



  不过四年前,还是几个月吃不上一顿肉,见天儿地被人呼喝,看人家的白眼。四年后,成了一品夫人,成了亲王福晋的妹妹;以前给自己脸色看的那些人,见到自己都要磕头;被当做贵客接进皇宫;在自个家里,以一家之主的身份招待圣母皇太后……这日子,就像做梦一样,就像变戏法一样。



  有时候,真的很怕一觉醒来,烟花散去,什么都不剩下了。



  除非他在身边。



  这些个梦一般的日子,是他给的;他是这个家的天,也是她们姐俩的天。



  这个天,永远都要好好的呀。



  关卓凡在府前下车,公爵府早已大门洞开,图林先导,高声道:“钦差大人回府了!”



  图伯带着一班长随跪在门口,关卓凡上前搀起老人,含笑道:“图伯,身子骨还好吧?”



  图伯眼泛泪花,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说道:“托爷的福……”哽咽了一下,却说不下去,转头偷偷抹了把眼泪,然后前面带路。



  进了二门,院子里已经乌压压跪了一片人,当中两个,远远瞅着便觉明艳照人,正是白氏和明氏。



  嫂子,我魂牵梦绕的嫂子。



  关卓凡快步上前,张开双臂,一边一个,轻轻地扶了起来,未及开声,泪水已经从两张娇美的面庞上滑落下来。



  关卓凡柔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