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坚定、持久,此中意义之重大,不言可喻。

    慈禧对关卓凡和轩军的信任的加强,还为关卓凡解决了一个重大的麻烦,同时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她乐意关卓凡同时迎娶荣安公主和敦柔公主。此举不但解开了关卓凡、慈禧、慈安三人之间一个原本看似无法打开的死结,进一步夯实了三人同盟的根基,同时,同时——

    呃,那是以后的事儿了,暂且按下不表吧。

    收服玉儿,也是天津之行的一个重要收获。玉儿的作用,不仅仅是关卓凡在圣母皇太后身边放上了“自己人”,多一个人替他说好话,多一个人为他通风报信,还在于,还在于——

    呃,那也是以后的事儿了,也暂且按下不表吧。

    只是这个小姑娘犹如朝花着露,水灵鲜嫩,光彩迎人,关卓凡每次想到慈禧原本是将她给了自己的,便心痒难搔。可是,这朵花,注定只能看,不能摘,嗯,可是够锻炼意志力的呀。

    天津之行,关卓凡最后一个重大收获,是“引蛇出洞”,引出了“恭惇联盟”——这支最强大、最重要的反对力量,并成功地把对方引进了一个事先挖好的大坑里。

    关卓凡筹划天津之行的时候,就不排除天津之行期间,北京可能生出些什么幺蛾子。这非常符合政治斗争乃至政变的一般路子:出征或巡行在外的时候,后院起火,对头在京城发动变乱,夺取政权,然后发诏,宣布外边的那位是“叛逆”。

    当然,政变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人脑子真的烧坏了。

    有能力发动政变的,只有恭王一人。先不说恭王还有没有勇气再做这种事情,也不说文祥、曹毓瑛这班“恭系”大将,还愿不愿意跟着他铤而走险,单在技术上,政变就没有可行性:慈禧和关卓凡在一起,“同道堂”的印章,慈禧当然是随身带着的,诏书上若没有慈禧的“同道堂”,只有慈安的“御赏”,就是伪诏,就没有合法性。

    就是说,想师祺祥故智的人,拿不到“大义名分”。

    至于实力对比,就更不用说了。恭王不直接掌握军队,帝国最强大的军队,牢牢掌握在关卓凡手里。而且,北京城下,有一支吴建瀛部虎视眈眈;天津距北京,急行军的话,亦不过两三日的行程。

    政变不可能,但对头以为可以“趁虚而入”,搞点什么别的古怪出来,还是有可能的。

    果不其然。

    关卓凡严阵以待,迄今为止,惇王方面,已一一成擒。

    打倒惇王,意义并不在于“搬开改革路上的绊脚石”。政治上,惇王的分量并不重,他的政治立场虽然偏保守,可别说在政坛上了,即便在旗人和宗室内部,也谈不上是“保守势力的总代表”。

    惇王的价值,在于他的身份:先帝的亲兄弟,皇帝的亲叔叔,国家亲王,宗室爵位之最尊者。

    政治讲究立威,讲究造势,打倒惇王这种身份的人,就是最好的立威,最好的造势:今后,还有想站出来叫板的,一定要先自个儿掂量一下——我比惇王如何?

    立马就得泄气了吧。

    至于恭王,关卓凡相信,经此一役,奕?会就此提前进入他的“后期模式”——寄情山水、谨言慎行、与人无争、与世无争。

    这位洋务运动的首倡者、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发轫者,很可能就此退出历史的中心舞台了。

    *(未完待续。。)
第一七六章 幡然变计
    恭王还非常年轻,三十四岁,正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可尘埃落定之后,他就算不马上退出军机处,也会从此被架空,等同闲废,关卓凡思之,亦不由爽然若失。

    事实上,在政见上,恭王和他,大方向是一致的,可是,正因为一致,二者才必去其一——一个位子只能坐一个人,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空间,实在是太狭窄了。

    不过,“恭系”根深蒂固,人才济济,关卓凡要保证,一,恭王本人,下台之后不会成为他的掣肘。当然,以恭王的性格,以及考诸历史事实,出现这个情况的概率并不高;二,除了个别人,就“恭系”整体而言,他要收为己用。至少,要确保这些人,不会走上消极对抗的道路。

    关卓凡有足够的把握做到这一点。

    最有力的一招,就是迎娶敦柔公主了。

    慈禧为了笼络和“看住”关卓凡的“嫁女儿”,无意中成为他怀柔“恭系”人马的利器——台面上,他和恭王,不是“恭去而关代”的关系,而是“关、恭联姻”、“关、恭合流”的关系。如果一定要说关卓凡取代了恭王,那么,关卓凡只是取代了恭王的“恭系领袖”的位置,领袖之下,“恭系”还是那个“恭系”。

    对于文祥等恭系骨干来说,这算是个不得已求其次的局面,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

    不过,“恭系”里边,不见得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这个局面。而关卓凡也不打算将所有“恭系”的人都拢到自己的怀里。

    比如宝洌А

    关卓凡不是睚眦必报的人。何况宝洌Щ乖诎驳潞R话钢邪锕拇竺Α5叫慕嵋焉睢O嗷ゼ湔嬲男湃我丫豢赡芙⑵鹄矗ケκ潜厝坏氖虑椤5牵诨橙帷肮怠钡拇蟊尘跋拢灰芄蝗繁1︿'无力对自己造成新的实质性的威胁,关卓凡不好也不必对宝洌Ц暇∩本

    再说,考虑到在内务府的问题上,需要有人对圣母皇太后唱白脸——这个人既要有足够的立场和分量,又不能摆明了是“关系”的人。那么。对待宝洌У幕痉秸刖投ㄏ吕戳耍瑚沓鼍Γ羧文谖窀蟪肌

    现在,需要一个能够光明正大地将宝洌沓鼍Φ睦碛伞

    关卓凡掏出怀表,打开表盖,堪堪午正。

    应该吃午饭了。

    还有,那个“理由”,也应该快到了吧。

    *

    未正二刻的时候,那个“理由”终于到了。

    是两份电报,一份发自安徽省城安庆,落款安徽巡抚英翰;一份也是发自安庆。不过是先发到北京的军调处,由军调处转到天津来的——这份电报。是派到安庆“公干”的军调处某情报小组拍发的。

    安徽属于两江总督辖区,安庆距上海并不算远,此时已经架通了电报。

    关卓凡拆开电报,细细看过了,脸上浮出笑意:不错,算算时间,一天都没有耽搁,相关人等,算是知趣得很了。

    军调处情报小组到安庆,是去寻找安徽军费报销案的两个嫌疑人:安徽粮道李宗绶,凤阳知府宋尊邦。

    当初,刑部问讯安徽军费报销案,这两个关键嫌疑人,传来传去,一直传不到案。

    安徽巡抚衙门奏报:李宗绶得了重病,不良于行,粮道现已由他人署理。“恳请刑部遣派得力干员,赴安庆查问端详”,“并该员情形,遣送入京,路途劳顿,究否得宜?”

    另,凤阳府知府宋尊邦,不久前请假回籍扫墓,现在尚未归皖,省里已派人赴江西赣州催促,云云。

    宋尊邦是江西赣州人。

    安徽军费案主审刚毅,一面派人去安庆“查问端详”;一面行文安徽、江西,严辞饬令两省,“迅速解送宋尊邦到案”。

    “查问端详”的结果,是“李宗绶病重卧床,皖省所报大致确实”。至于宋尊邦,江西说,“查该员已归皖”;安徽则说,“查该员尚未归皖”——哎哟,人找不到啦。

    军调处情报小组到了安庆,先找到了李宗绶。情报小组很快做出判断:此人确实染恙,但根本没到“卧床不起,不良于行”的地步。刑部“得力干员”的回报,要么是收了人家的好处,故意说谎;要么是巡抚衙门给李宗绶伪造了非常扎实的医生证明,加上李某人卖力配合演出,骗过了刑部的人。

    至于宋尊邦,陈亦诚和马丁内兹一早判定,江西说的应该是真的,此人现在就在安徽,甚至就在安庆。原因很简单:只有安徽才有足够的动机把他遮藏起来。除了安徽,宋尊邦呆在其他任何一个省份,都是不安全的——一旦暴露,就会被解送至京。

    事实证明陈老板、马老板目光如炬,情报小组没花太大力气,就在安庆怀宁的一个小庄子里找到了宋尊邦。

    人既然找到了,那么问题就来了:拿这二位咋办呢?

    李宗绶、宋尊邦都尚未解职,情报小组不可能把他们偷偷绑走。最简单的法子当然是知会刑部,可是,李宗绶病重,刑部是背过书的;宋尊邦呢,安徽说是“查该员尚未归皖”,就是说,如果走公事,等于同时打刑部和安徽巡抚衙门的脸,这个,可够疼的呀。

    情报小组向北京请示,北京还未回电,“揭帖案”便爆了出来。

    揭帖案发的第二天,军调处北京站将爵帅的指示转给了情报小组:登门拜访英抚台,将安庆之行的调查成果直接捅给他,全然不必藏着掖着,嗯,就请抚台大人看着办吧。

    爵帅另有指示:给安徽巡抚衙门三天时间,三天之后,若还没有任何动静,就不必再等了。

    情报小组收到电示是辰初的事儿,当天上午,英翰外出,不在巡抚衙门,下午未初二刻,情报小组谒见英翰,按爵帅指示,如此这般。

    其时距离现在,刚刚好是两天。

    军调处出手寻找安徽军费案的关键嫌犯李宗绶、宋尊邦,并不是为了帮刚毅破案,关卓凡的目的是宝洌А衫睢⑺稳胧郑玫奖︿'涉案的证据;安徽巡抚衙门遮藏李、宋二人,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自保,他们的首要目的也是宝洌А吮;け︿'。

    但是,“揭帖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