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历史不因为“蝴蝶效应”神马的发生太大的变化,再过一年多点,也就是1867 ;年,南非的第一颗钻石就将被发现。到时候再往里扎堆,可就有点晚了。

    南非的大规模的金矿的发现和开采,按照历史的走向,还没那么快。不过。俺干嘛要等?现在正是俺用钱的时候啊!

    第一,约翰内斯堡出产的黄金。将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源源不绝的资金;为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实施的金融改革,提供充足的储备货币。

    第二,过不了多久,世界将进入金本位货币时代,黄金将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南非作为世界黄金供应地,在满足中国改革建设的需求之外,“花旗矿业公司”自身还将获得难以估算的滚滚利润。

    第三,这些黄金和钻石,将进一步为轩军的财政独立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卓凡计算过,美国、欧洲和国内,他个人控制的财源,再加上已有的“存量”——主要是在美国变现的“特殊军需”,还有从捻军手中缴获的金银珠宝,等等,他已经有能力长时间独自供养五到六万左右的军队——而且,是按照一个相当高的标准。

    现在加上南非,则轩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后,也有足够的财政独立的把握了。

    当然,现在的轩军,吃的还是“皇粮”,用不着他关贝勒自个儿掏腰包。可万一“天下有变”,拥有完全自主的财源,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这个时候,主要的钻石和黄金产区,要么还是无主之地,要么政府的行政能力尚弱。此时动手,暂时还不会太过受制于人,可以抓紧时间,割据一方,最大程度扩展和固化自己的利益。这个,“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呀。

    “金百利”,就是原时空的“金伯利”。原时空开发此地的时候,以当时的英国殖民地大臣“kimberley”的名字名之,中文译作“金伯利”。关卓凡改“伯”为“百”,另找了套说辞,然后倒推了回去。

    这个地方,原时空,乃是世界最大钻石生产商德比尔斯的老巢。不过,塞西尔。罗德斯先生,在本时空,挖钻石神马的,可就没有你啥事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会是“花旗钻石”的宣传口号,你呢,好好念书吧——今年你才十二岁吧?

    “金百利”暂处无主之地,英国人想击败奥兰治自由邦,拿到这块地方的主权,就不能不对当地最大的势力——“花旗矿业公司”假以辞色。在这个过程中,关卓凡大可上下其手,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包括从英国人那儿拿到最理想的税务待遇。

    “约翰内斯堡”也是原时空的名字。当然,那两个朋友——“约翰”和“内斯特”,是他杜撰出来的。

    “维持原议”,是关卓凡对原时空的纪念;同时,也免得改的太多,自个儿把自个儿给绕糊涂了。

    约翰内斯堡在德兰士瓦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之侧榻,英国人的手暂时是伸不过来的,只能先跟讨厌的布尔人打交道。不过,德兰士瓦穷得叮当响,开发本国的矿产资源,一定要仰仗俺们这种大资本家的。重税虽不可免,但像原时空某些国家那样,动不动来个“国有化”,是不可能的。

    等到布尔人吃肥了,可能兴起什么异样的心思的时候,英国人的手也该伸进来了。

    综上所述,在这个点儿上,开这个金手指,是必须滴。

    这个金手指能够开成,和关卓凡读中学的时候,兴起过好一阵子“强化记忆力”、“速记”的热潮是有关的。当时,很流行拿世界各地著名城市的经纬度来做记忆训练。关卓凡的“训练成果”相当不坏,记住了上百个城市的经纬度,其中就包括金伯利和约翰内斯堡。

    当然,时过境迁,不少城市的经纬度。关卓凡现在已经忘掉了。幸好,其中不包括金伯利和约翰内斯堡。

    不过,关卓凡之所以要开这个金手指,最重大之目的,还不是为了赚钱发财,而是为了提前引爆布尔战争。

    *(未完待续。。)
第七十四章 南非攻略
    原时空,英国人和布尔人之间,发生过两次战争。

    第一次战争发生在1880年底,本时空当下是1865年底,即距今还有十五年左右的光景。布尔人那边是德兰士瓦共和国,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没有参与。

    战争的起因大致是这么回事:

    德兰士瓦入不敷出,穷得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这个时候,英国人看出便宜,趁机游说:投入女王陛下的怀抱吧,有奶喝!布尔人瞅瞅自个儿,吃了上顿没下顿,已经快揭不开锅了,思前想后,还是觉得里子比面子重要,于是就从了英国人。

    总统辞职,到开普敦领起了英国的养老金;军事统帅们则解甲归田,回到自己的农场里田园牧歌;德兰士瓦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德兰士瓦共和国暂时从南非的政治地图上消失了。

    可没过多久,一填饱了肚子,渡过了难关,布尔人就后悔了:英国人的饭也就是那么回事,还是自己开伙好!这个时候,英国人刚刚干掉了祖鲁王国,德兰士瓦最大的外患消失,更加觉得没必要再抱英国人的大腿了,于是说翻脸就翻脸,宣布复国。

    英国当然不干,起兵讨伐。可被布尔人痛扁了一轮之后,内阁下台,新政府只好和布尔人签订和约,允许德兰士瓦“完全自治”,英国只保留名义上的宗主权。德兰士瓦成功复国了。

    第一次布尔战争,持续时间很短,前后也就三个月的光景。英国人只以开普殖民地的军队应付布尔人的叛乱。并未从本土和其他海外领地调兵。小挫之后。迅速认怂,大英帝国如此“软弱”,实在是因为当时的德兰士瓦太穷了,不值得为之大动干戈。

    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知道,约翰内斯堡的地底下,埋藏着无穷无尽的财富。

    第二次战争发生在1899年。双方的矛盾,主要还是集中在德兰士瓦共和国和英国人之间。但是。这一次,整个南非的布尔人都卷了进来,包括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也包括生活在开普殖民地的布尔人。

    引发战争的原因,看起来很多很复杂:

    什么德兰士瓦政府对以英国资本为主的金矿业收重税,各种横征暴敛;什么以英国商人为主体的外侨深受歧视,全额纳税,却没有选举权,不但不能出任政府公职,连子女都不能上政府资助的学校;什么德兰士瓦共和国向东扩张。想弄个出海口,英国人总是从中作梗……等等。

    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英、布双方,都想做南非的老大。英国人固然想将南非一统在女王陛下的治下;因为黄金而暴富的布尔人,腰既粗,胆儿就肥,也在梦想建立“从好望角到赞比西河”的“大南非布尔联邦”。

    矛盾遂不可调和。

    说一千道一万,这个矛盾的根子,还是那两个字:黄金。

    如果没有黄金,英国人一统南非的兴趣会很有限;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黄金增肥、撑腰,布尔人根本就不可能冒出挑战英国老大哥的念头。

    战争不可避免了。

    开战前,双方都对自己信心满满。

    英国人认为,这是一场“动用几千殖民地军队就可以解决的战争”;布尔人则对第一次布尔战争时,英国人愚蠢拙劣的表现留有深刻印象,以为这次还会是1880年底爆发的那场战争的翻版。

    布尔人固然兵强马壮,早已非吴下阿蒙;但英国人对待这次战争的态度,亦迥异于第一次布尔战争。

    战争的进程和结果,都远远超出了双方的意料。

    布尔人没有想到:自己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一起从南非地图上消失,境内所有布尔人都被迫成为了女王陛下的臣民。

    英国人没有想到:这场战争,居然足足打了两年半;战前以为“动用几千殖民地军队就可以解决”,实际上从本土、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先后动员了四十五万军队,而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国家加在一起,总人口不过四十四万!

    更加难以想象的是战损比:大英帝国阵亡二万二千人,而布尔人只战死了三千七百人!

    战争期间,非正常死亡的布尔人当然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但大部分是死在集中营中,而不是在军事行动中。

    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南非的布尔人,同其脾气温和的欧洲荷兰老乡已经大不相同。艰苦的生存环境,百余年无休止的播迁流离,和黑人土著的无数血腥冲突,使布尔人变得强悍、刻苦、坚韧,甚至嗜血;长期的畜牧、狩猎生活,使布尔人骑术高超,射术精湛。可以说,一个成年布尔男人,就是一个优秀的战士。

    英国人同样不知道的是,大英帝国的海军固然还是独步天下,但陆军的技战术已经大大地落后于时代了。都已经十九世纪末了,英军冲锋,居然还是排成类似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密集队形。对于布尔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为他们的精准射击,送上一排排的人形活靶子。

    这种战术,1880年第一次布尔战争时,已经叫英国人吃了大苦头。

    比如布隆霍斯特河之战,英军247人中,77人阵亡,157 ;人受伤,布尔人仅仅2人阵亡,4人受伤。

    之后的朱巴马山之战,英军650人中,93人阵亡,153人受伤,54人被俘,指挥官也挂掉了;布尔人仅仅1人阵亡,5人受伤。

    这种战损比,让人有“文明国家”和“野蛮部落”对战的错觉。全世界最强大的大英帝国,不幸就是那个“野蛮部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