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妾缘-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们穿过走廊,两旁的花花草草还和出嫁前一样,没什么变动,只是,心情不同了。以前这里是家,自己的家,而现在自己成了亲戚了,这里也成了娘家。虽然无时无地不觉得熟悉,可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了。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淑馨,都不曾明白这个道理,可是现在却实实在在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来到母亲的院子,站在门口的是侄子兆海,及侄女蔷薇。
  “姑姑。”
  “姑姑。”
  蔷薇还有点儿蹒跚,他们俩跑着就向淑馨冲了过来。以前在白家的时候,由于嫂子要带着小侄子兆河,这两个小不点儿就时常去找淑馨,原来的淑馨对这两个侄子侄女,可真是疼到了心里。蔷薇张口说话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姑姑”,让嫂子还吃了好久的醋。
  “你们小心点儿!”白苑氏还有旁边的嬷嬷赶紧把这两个猴儿拦住,撞到了淑馨可就麻烦大了。“姑姑的肚子里呀,有个小弟弟,你们可要小心,不要把小弟弟吓着了。”
  “姑姑!”蔷薇躲开母亲的手,慢慢蹭到淑馨这,搂着淑馨的大腿,“这里真的有小弟弟吗?他怎么不跟阿薇说话呢?”
  “呵呵,他还小呢,他长大了就跟你说话了呀。”
  “姑姑,那他知道我们吗?”侄子阿海也蹭了过来,拉这淑馨的手问。
  “他呀,知道,你们时常想着他,他就感应到了呀。”
  “你看这孩子。真是个小小人!”母亲白马氏点了点蔷薇的额头,把她拉到自己的怀里。“弟弟还小的呢,你小时候也是这样啊,你娘天天跟你说话呢,你也不说话呀!”
  “我怎么不知道娘跟我说过话?”
  “你那时还小呀,所以不记得了,那你还记不记得第一次张口说话叫的是姑姑呀?”淑馨刮了刮她的小鼻子,笑眯眯的问。原来刮别人的鼻子也是一种享受呢。
  “阿薇不记得,姑姑把你记得的告诉阿薇,阿薇不就记得了吗?”蔷薇挠了挠头。
  “哈哈。”母亲及嫂子还有淑馨都被这童言稚语给逗乐了。
  丫头打起帘子,她们进得屋里,母亲的屋里还是和以前的布置一样,进门是一个富贵牡丹的红木苏绣四折屏风,转过屏风,正面是一炕,上有一吉祥浅浮雕红木方几,两旁各有靠背、引枕等,下面两旁各有一对椅子及桌子,和淑馨西屋的布置相似,只是更显深沉,也更有历史的韵味。
  淑馨和母亲坐在炕上,嫂子站在母亲身边。看到嫂子,淑馨就想起了三年后回到侯府是不是自己就得像嫂子似的站在旁边,伺候婆婆。也许还轮不到自己呢,自己只是小妾,伺候婆婆的份自有妻子来做,自己怕是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吧。
  “你也别站着了,咱家没那么多规矩。”母亲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嫁了女儿就想到自己女儿也是媳妇,若是在婆家这样,自己也心疼,何必为难媳妇呢。
  “哎,还是母亲疼我。”嫂子拉着兆海,找了下面的椅子坐下。蔷薇早就爬到了炕里面,母亲的怀抱被阿薇给占了去。“母亲,您和妹妹先歇着,我去看看厨房准备好了没。”
  “去吧。”
  白母拉着淑馨的手静静得端详着淑馨,胖了点儿,眉间轻松,脸色红润。
  “香香啊,你这怀孕了,不能伺候,商大人那边。。。。。。”白母虽然没有继续说下去,淑馨明白母亲的意思,在古代女人怀孕,是要另找女人伺候男人的,只是淑馨虽然明白,确是不愿去做,只当做不知道而已。
  “娘,女儿哪里管得了他的房中事,他想找自然容易,不想找女儿也不勉强。”
  “你这孩子,还那么任性。京城的规矩更多,你这样会让人说闲话的。”白母担心女儿担上妒妇的名声,那就麻烦大了。“再说安排个身边的人,总比外面来的不知底细的人好吧?娘看司棋就不错,没什么心眼儿。”
  “娘,女儿就是不想。”淑馨自己虽然是妾,也是个第三者,但毕竟在苏州,后院只自己一个女人,如果另加一个女子,估计淑馨也不会这么老老实实地在后院呆着了。
  “你呀,还是事先打算的好。”
  “娘,您就别管了,女儿现在也管不着,更不想管。女儿就想着把孩子养大就好,至于他爹,自有京城的人管教。”
  “唉。”白母虽然看到商府后院只女儿一人,但是心里的担心不曾放下,也许这就是母亲,不管儿女在哪里,不管自己能不能所及,在心里始终有份牵挂。
  前院里的商瑞和白父及大哥在一起。
  “商大人,您请。”白父也不知该如何称呼,称姑爷也不合适,毕竟自己的女儿只是小妾,而人家又是京城侯府的庶长子,与自家不可同日而语。
  “不必如此。叫我文熙即可,文熙孤身前来苏州,对苏州所知甚少,还望白家能多多相助。”商瑞,字文熙,是他的启蒙老师元德大师给起的。
  “那是自然,能力所及,在所不辞。白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在苏州也算是百年的基业了。”白父虽然觉得女儿嫁给他有些高攀,可是白家在苏州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了。“当年,白家曾祖白攀来到此地的时候,不过是一小小货郎儿,得遇贵人相助,发家至今,细细算来也有百余年了,到靖宇这代,已经是第七世孙了。”白父想起目前白家在外的铺子,生意,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白家,是老老实实的生意人,虽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封侯拜相,可是目前还未有哪个是读书的料,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给白家带来好运吧。
   

第十三章 白家晚宴(二)
更新时间2014…3…11 20:53:39  字数:2540

 不一会儿到了吃饭的时间,白家人少,向来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男女同席,今儿也不例外。桌子上早就摆满了饭菜,松鼠鳜鱼这道菜赫然在目,另有母油船鸭、酱方、碧螺虾仁、苏州卤鸭等,还有几盘碧青的青菜,更少不了的是粽子。不仅让淑馨大饱眼福,更是引得她肚子咕咕叫。真怀念家里的饭菜,庄嬷嬷做的也很好吃,就是怀念家里的,也许就是因为这里充满回忆,才会怀念,才会念念不忘。
  “您坐。”白父引着商瑞到上座。
  “不不,您坐。”白父没再谦让,就坐在了正位,左手边是商瑞,依次淑馨,右手边是白母,白大哥,白大嫂。侄子兆海、侄女蔷薇在下桌,自有人伺候他们吃饭,二侄子兆河,尚在吃母乳的阶段,还未有辅食。
  “今儿是端午节,咱们一家团聚,儿女都已成家,去了父母心头的一件大事,端阳无雨是丰年,想来今年应是个丰收年,咱们的生意也能托福蒸蒸日上,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今日咱们家都喝了这杯酒,祝愿今年咱们全家上上下下平安健康,年底抱上外孙!干!”
  白父有点儿激动,儿子、女儿都成家了,孙子孙女都有了,儿子成熟稳重,生意也越来越好,女儿嫁入了侯门,虽是个妾,却是高门的妾,且又怀着他的第一子,虽说未来的事情说不准,但照目前来看,确实不错。
  端午有饮雄黄酒的习惯,是自古时就流传下来的。古时是为了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以避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后来就慢慢形成端午有饮雄黄酒的习惯。淑馨想着,可能是因为端午过后,气温逐渐升高,瘟疫发生的可能性就越来越高,因此古人用雄黄酒涂抹,也有个消毒的作用,后来又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大约是有人发现了雄黄酒可以饮用,古人比较迷信,想着饮到自个儿的肚子里,总比涂在身边表面要更辟邪,所以自此饮酒的习俗了吧。
  淑馨面前的酒早被白母安排人换成了茶水,想来白母虽不知酒对胎儿的影响,却也知道喝酒伤身的道理,故为了女儿着想,这酒不喝也罢。
  “来来,文熙,不用客气,尝尝咱们家的菜,这鱼、虾、鸭都是咱们苏州的。”
  “多谢多谢。”有商瑞在,饭桌上确实有些拘谨。
  “尝尝这个酱方吧,是母亲娘家的秘方,外面是吃不到的。”淑馨给他介绍道。
  “是吗?那真是文熙的荣幸了。”安平侯府人少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只是规矩比较多,从来不像这么热闹,食不言寝不语已经成了侯府的规矩了,这在饭桌上说话还是第一次。
  “前段时间,我听说他们找你关于那个商贾收税的事情?”
  “是,去年年头不好,周大人提高了商贾的税收,前几天周大人已经拟文了,还是和前年一样,并无变化。”
  “这税啊,还是得交,虽然生意是自己做,但总得有个维持秩序的人吧?要不然就乱套了。”
  “是,没有了税,也没了个约束。再说税也得养兵、赈灾,不可免除。否则,国家没法运转了。”
  “你们呀,别说啦,快尝尝粽子吧。”白母看到热腾腾的粽子马上就要凉了,她赶紧提醒道,凉粽子不仅不好吃,而且对身体还不好。
  桌上的粽子有红枣的,有豆沙的,还有腊肉的,虽没有现代的粽子花样繁多,但是确实味道朴实,将食材的自然味儿发挥了个淋漓尽致。淑馨最爱腊肉的粽子,有点儿咸又有点儿米的香甜,不会腻味。
  “少吃点儿粽子,粽子是糯米做的,吃多了回去难受。”商瑞看到旁边的淑馨吃的欢快,马上就要伸手抓第三个的时候,忍不住低声提醒道。那是有一年,商瑞年纪还小,对宫里赏下来的那些小巧的粽子十分好奇,尝了一个味道相当不错,忍不住多吃了两个,夜里胃里难受,折腾的整个府里人仰马翻的。
  “北方也吃粽子?”
  “当然了,每年宫里会赏下来几个,府里当然也会准备。”
  “他们俩在嘀咕什么?”白母看到淑馨和商瑞在低声交谈,十分纳闷儿,白父和白大哥、白大嫂也转过头来,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两个。
  “娘,商瑞说咱们家的粽子好吃。”淑馨将现代的习惯带了过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