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羊皮卷-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默的董事们都坐飞机赶来了,他们在4块租借地投了标。他们的投标方式非同一般,投标书用羊皮证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后用代表利比亚国旗颜色的红、绿、黑三色缎带扎束。在投标书的正文中,哈默加了一条:他愿意从尚未扣税的毛利中拿出一部分钱供利比亚发展农业用。此外,还允诺在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库夫拉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另外,他还将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亚找出水源,他们将同利比亚政府联合兴建一座制氨厂。    
    最后,哈默终于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强大的对手大吃一惊。这两块租借地都是其他公司耗巨资后一无所获而放弃的。    
    这两块租借地不久就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他钻出的头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孔,仅打井费就花了近300万美元,另外还有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交纳的不可告人的贿赂金。于是,董事会里有许多人开始把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甚至连哈默的知己、公司的第二股东里德也失去了信心。    
    但是哈默的直觉促使他固执己见。在和股东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的几周里,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后另外8口井也出油了。这下公司的人可乐坏了,这块油田的日产量是10万桶,而且是异乎寻常的高级原油。更重要的是,油田位于苏伊士运河以西,运输非常方便。与此同时,哈默在另一块租借地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探测法,钻出了一口日产7.3万桶自动喷油的油井,这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接着,哈默又投资1.5亿美元修建了一条日输油量100万桶的输油管道。而当时西方石油公司的资产净值只有4800万美元,足见哈默的胆识与魄力。之后,哈默又大胆吞并了好几家大公司,等到利比亚实行“国有化”的时候,他已羽翼丰满了。这样,西方石油公司一跃而成为世界石油行业的第八个姊妹了。    
    哈默的一系列事业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胆识和魄力,他不愧为一个犹太大冒险家。当然,另一个大冒险家洛克菲勒也同样让世人惊叹。    
    洛克菲勒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一家名为休威•;泰德的公司做书记员,这是他精于计算的良好开端。    
    在休威公司的第三年,他已经对中间商的生意掌握了十之八九,并且对这个行当跃跃欲试。在这一年,他未经老板同意,就自作主张地做起了小麦粉和火腿生意。不久,新闻媒介报道的饥荒在英国发生了,使他的计划得以付诸实施。休威公司把囤积在仓库里的食品货物发往欧洲饥荒蔓延的地区,赚得了巨额利润。为此,洛克菲勒要求公司为他加薪到800美元,但老板支支吾吾。于是,洛克菲勒决定辞掉这份工作,创办自己的公司。    
    1859年3月18日,在克利夫兰街32号,洛克菲勒与人合伙经营的“谷物牧草经纪公司”开张了,其时洛克菲勒不过19岁。在这个经纪行里,他仍然主要干老本行——经营各种与数字联系密切的资金等项目。他的合作伙伴克拉克则当“外场”——应付顾客、委托商品的交接。克拉克对洛克菲勒的缜密工作十分欣赏。他形容说:“他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要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要客户取走。”    
    由于洛克菲勒的勤奋工作和精明头脑,南北战争的爆发再一次成为洛克菲勒发财的契机。为了逃避战争,洛克菲勒曾找过不止20个替身,并且向北军捐了大笔钱款,这也许是因为多多少少的歉疚感的作用。    
    尽管洛克菲勒逃过了兵役,避免了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和60万年轻人一样灰飞烟灭,但他也并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相反,他密切注视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在经纪公司的办公室里,他的墙上挂满了战况图和各种从华盛顿传来的政治新闻以及前线的最新动态。公司的职员们常常看到洛克菲勒在他的“陆军参谋部”里走来走去,不时用笔在内容丰富的墙上点点画画,或埋头记录着什么。洛克菲勒通过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使投机生意做得非常红火。    
    你看到有风险吗?没有看到?恭喜你,你可以先睡一觉,因为目前还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你遇到风险了吗?遇到了?恭喜你,利润会奖励你不畏风险的勇气。


第二部分 冒险致富敢与风险做游戏(2)

    没有人喜欢失败,人人都可能成功,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但是,当财富敲响大门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抓住机会,把走到自己家门口的财富留下来。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在已经撞到自己眼前的机会面前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或是没有作好准备,对突如其来的机会麻木不仁,没有反应,让机会在自己面前溜走。    
    不要只盯着可能有的一点点风险而裹足不前。不能冒风险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摩根家族的祖先是公元1600年前后从英国迁移到美洲来的,传到约瑟夫•;摩根的时候,他卖掉了在马萨诸塞州的农场,到哈特福定居下来。    
    约瑟夫最初以经营一家小咖啡店为生,同时还卖些旅行用的篮子。这样苦心经营了一些时日,逐渐赚了些钱,就盖了一座很气派的大旅馆,还买了运河的股票,成为汽船业和地方铁路的股东。    
    1835年,约瑟夫投资参加了一家叫做“伊特纳火灾”的小型保险公司。所谓投资,也不要现金,出资者的信用就是一种资本,只要你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姓名即可。投资者在期票上署名后,就能收取投保者交纳的手续费。只要不发生火灾,这无本生意就稳赚不赔。    
    然而不久,纽约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投资者聚集在约瑟夫的旅馆里,一个个面色苍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很显然,不少投资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他们惊慌失措,愿意自动放弃自己的股份。    
    约瑟夫便把他们的股份统统买下,他说:“为了付清保险费用,我愿意把这旅馆卖了,不过得有个条件,以后必须大幅度提高手续费。”    
    约瑟夫把宝押在了今后。这真是一场赌博,成败与否,全在此一举。    
    另有一位朋友也想和约瑟夫一起冒这个险,于是,两人凑了10万美元,派代理人去纽约处理赔偿事项。结果,从纽约回来的代理人带回了大笔的现款,这些现款是新投保的客户出的比原先高一倍的手续费。与此同时,“信用可靠的伊特纳火灾保险”已经在纽约名声大振。这次火灾后,约瑟夫净赚了15万美元。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能够把握住关键时刻,通常可以把危机转化为赚大钱的机会。这当然要善于观察分析市场行情,把握良机。机会如白驹过隙,如果不能克服犹豫不决的弱点,我们可能永远也抓不住机会,只有在别人成功时慨叹:“我本来也可以这样的。”    
    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则创造机会。    
    犹太民族历经磨难,但他们看待事物的发展趋势时,却常常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事实也正是这样,无论经商还是做别的什么,乐观者的机会总是多一些,投中的次数也更多一些。


第二部分 冒险致富危机中寻找希望(1)

    “当压力出现,迫使我们改变自己的法规时,我们要不顾一切地战斗,即使面临强敌也要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羊皮卷》    
    有这样一个科学的实验:科学家烧开一锅油,把一只青蛙放在滚热的油锅旁边,那只青蛙在快到油面的时候,竟然跳离了油锅;然而,把这只青蛙放进注满水的锅里,下面放火去煮,这只青蛙开始还觉得温热,后来水越来越热,它却离不开锅里,最后被水煮死。    
    犹太人就像那只快到油锅的青蛙,他们时刻充满了危机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警惕。许多犹太人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痛苦和苦难,因此,当他们有了安定的生活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忘记曾经受过的苦难的。在他们的心里,时刻充满了警惕,目的就是不让自己忘记过去。    
    为了不让自己忘却苦难,他们制定了各种规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纪念节日、假日甚至婚礼上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痛苦。    
    他们每周的休息日是从星期五开始,直到星期六为止,星期天规定为一周的开始。为什么要把周五的黑夜定为全家幸福愉快节日的开始呢?《羊皮卷》是这样解释的:“因为与其明亮地开始、黑暗地结束,倒不如黑暗地开始,明亮地结束。”这就提示人应该先吃苦再享受。    
    不仅休息日提示他们不要忘记痛苦,即使在犹太社会的纪念日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逾越节”也同样进行了规定。“逾越节”这天是犹太人纪念他们重返以色列的日子。在这一天,他们早早准备好精美的食品、华丽的服饰,大家快乐地度过这个美好节日,但是在这个节日上,犹太人规定每个人必须要吃一种很粗的面包,还有一种很苦的野菜的叶子,因为这些代表着屈辱和失败。据犹太历史记载:犹太人早期的时候曾在埃及做奴隶,过着很悲惨的生活。公元前15世纪的时候,他们在自己的英雄摩西的率领之下,越过沙漠,由于来不及准备吃的,他们只有吃那些没有发酵的面饼和路途上的野菜,最后千里迢迢、千辛万苦地回到以色列。这件事距离现在已经有3500多年了,可是时至今日,犹太人仍然在纪念那段苦难的日子,让自己不要忘记苦难和屈辱。    
    即使在结婚这样喜庆、重大的事情上,他们也要提醒新人不要忘记苦难。婚礼规定新人不能把酒喝完,然后把酒杯完整地放入盘中,而是喝完酒后把酒杯摔碎,这个动作表示两个人同甘共苦一起度过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