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爷的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爷的梦-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即表示,就是整改到腊月三十也要完成任务。多次到现场勘察的薛维民自告奋勇担任设计规划,当夜,整改材料被村民领回。

  2月3日,一支由付所长周钦等十九人组成的抢修队伍出发了,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进在莽莽雪山中,沿途来迎接的村民们接过工具包,给抢修队员们包扎防滑绳,一路上倒茶水的、送苹果的村民络绎不绝。到达现场,三个台区的村民已经将材料、木杆备好,线路通道砍伐得宽敞明亮,线路覆冰也被清除干净。彭永忠带领电工村民分赴各个台区,扶电杆、换导线、调整弧垂、校正台架,一场百人大会战轰轰烈烈地展开。

  晚上六时,抢修工作结束,台区供电运行正常,当久违了的电灯照亮家家户户,村民们喜笑颜开,一个劲的往抢修队员们包里塞核桃,连连地说:“真得太谢谢你们了,让我们的年能过得亮堂了!”面对百姓诚挚的笑容,彭永忠内心一样的激动。凉峰垭村的通电,标志着在2月3日(腊月二十七),沿渡河供电所辖区内的一百四十五个公变台区全部供电,艰辛的付出终于得到应有的回报。

  四

  2月10日(正月初四),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之中,所长彭永忠早早的赶到供电所,他心中还惦记着年前未完全恢复的35户灾民的用电。2月11日,他带供电所维护班人员来到鱼儿寨二台区,山顶上居住的4户人家还未完全复电,山顶积雪还未消融,踩在表面硬层一不小心就陷进坑内。断杆很快就换好了,可常年使用的其它木杆不同程度腐朽,彭永忠决定彻底排除隐患,他召喊着帮忙砍伐木杆、抬杆、挖窝、架线,雪地里的电工们个个鞋袜湿透,衣服被树枝多处挂破,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重建进程。紧张三天的奋斗拼搏,山顶全部换上崭新的木杆。

  2月23日,是全所大决战的日子。彭永忠所长组织23人同时攻坚凉风垭村和送子圆村的14户通电整改。送子圆村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到台区得步行二十多里山路。清晨动身,中午12点才到达目的地,这个昔日的村庄只有两户家中有人。没有时间等待,他带领全体人员行动起来,换杆、换线、换瓷瓶,山顶遒劲的寒风吹散了初上山时的热意,没多久就感觉到寒冷得发抖,但没有人顾得了这些,电工们只有一个念头,天黑前一定要通电。16时09分,工作结束送电成功,送子圆村的用户通电正式宣告沿渡河供电所受灾用户全面恢复了供电。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家的电缘
我家住在茅田村,是一个山灵灵水灵灵的好地方。屋前有两棵高大的柿子树,每到九、十月间,柿子树上的果实熟透了,便散出一阵阵泌人心菲的淡淡的清香。尤其是那椭圆椭圆露着笑脸、金黄金黄点着头的柿子,更是叫人想入非非,恨不得一口吸入嘴中,化入腹中,溶入心中。屋后是一棵直上云天的白果树,姥姥讲,这百果树是一百年一开花,一百年一结果,珍贵得很。不过,自我记事时,它开过一次花,结过一次果。它结果的时候,姥姥象白果花一样笑了。白果树传到我们这一代,已隆重的传到了第六代,在我们这一代开花,姥姥说我们家将有大喜事要发生了。

  没几天,在外做木工活的舅舅回到家中,手舞足蹈的告诉姥姥,县里要在我们家乡修电站了,选扯就在离我们家二十多里地的杨家坝,要不了一两年,我们就可以点上电灯了。

  说起电灯,那时候,我们只是在电影里看过,在小人画册上读过,还听三叔讲过。三叔是抗美援朝的英雄,是我们小孩子心目中见多识广的神。三叔说起电灯的时候眼睛发着明月一般的光辉,好象他就是电灯。三叔说电灯是一个象葫芦一样形状的但比葫芦小得多的玻璃做的小东西,里面装有钨丝,接上一根电线,就可以闪闪发亮了,我们似懂非懂的点着头。舅舅的话和三叔的讲解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印痕,从这天起,我们就和姥姥日日盼,月月盼,盼望着电站快一点修成功,我们家能早一点燃上电灯。这样,我们就用不着放假后忙着到深山里去挖油亮子了。(油亮子是松树的根长成的,可以照明)。

  80年的一天,一个大大的馅饼一不小心就砸到了我们家头上,一大清晨,大队队长便来通知我们家准备饭菜,县上的电工今天要到我们家安电灯了,姥姥听着笑得露出只有几颗牙齿的小嘴,好半天合不上,忙安排舅妈马上到田间去找菜,舅舅去通知姑爷,姥姥则亲自动手,杀了准备留着给她做七十大寿的两只大公鸡,等着电工师傅的到来……

  电工师傅忙活了一整天,晚上,我们家的电灯终于亮了,电灯亮的那一瞬,姥姥盯着灯泡左看右看,她老人家真搞不懂为什么那么一颗小小的玻璃泡,她就亮了呢!是什么让它发亮的呢?反正姥姥是咱想也想不明白。这一晚,姥姥一夜没睡着觉。

  第二天,姥姥还演出了惊险的一幕,天亮了,姥姥看着电灯还亮着,就用手去卸电灯泡,那知握到了灯头上,被重重的击了一下,姥姥一声惊叫,差点倒地,舅舅手疾眼快,连忙扑上前去一把扶住了姥姥。姥姥生气地说,睡觉了还开着灯做啥,舅妈忙笑着说,妈,您要关开关,开关在床头墙头都有。

  这一夜的电灯彻亮着,其实是舅舅特意安排得,第一天点上电灯,舅舅要让姥姥高兴高兴,要让全家人快乐快乐,舅舅要让电灯通夜长明。不过这一次惊吓让姥姥一年多时间不敢再触摸电灯泡。

  也就从这一天起,姥姥就迷上了电灯,对我说,娃儿,好好读书,长大了,你一定要去考电工,去把我们山里的旮旮角落都燃上电灯。这神圣的梦就这样一直藏在我心中。毕业后,我想着姥姥的话过关斩将如愿以偿的考上了电工,在当上电工拿着第一次工资的时候,我给姥姥买了一台收音机,这时的姥姥已是八十岁的高龄了。姥姥整天抱着小收音机,听它唱歌,听它跳舞,听它报道新闻,但姥姥就没弄明白这歌声这声音是怎么装进去的。

  后来,在姥姥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我又给姥姥买了一台电视机。姥姥的眼睛虽然已经模糊,耳朵也听不太清晰了,但姥姥依然整天拿着那个古老的收音机,看着电视,听着电视,笑吟吟的对舅妈说,现在的技术真是发达,连大活人也可以装到电视里去了……在后来,是我们家什么都有了,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干石磨等等……煮饭也用上电磁炉、微波炉了,高速公路还通到了家门口,在祖国六十岁生日那一天,火车将披着国旗从我家屋前通过。在我们这个老、少、边、穷、库的贫困山区,村上好些现代女孩谈恋爱还时尚化的迷上了电脑,在网上约会,网上聊天,网上视频,网上情缘,网上一下子搞定。舅舅办的家具厂在网上红红火火的谈生意,网上大大方方的签合同,网上轰轰烈烈的搞销售,连六十多岁的舅妈也学会了网上聊天,成为电脑武林第一高手,被加封为舅舅的贴身秘书加大管家了,舅舅常常指着舅妈夸道,这就是我们家里的“家务院大总理”。我想,电已从骨子里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了,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了。如果姥姥还健在,她一定会说,现在的技术真是太发达了,连舅舅和舅妈都装进电脑里去了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获奖感言
感谢上天一个肉馅饼,落下来砸在我头上,又打肿我的脚背。至今还晕头转向,头上长出了六只眼,脚下流出了栀子香。倒不是这个馅饼象原子弹一样沉重,威力四射,也不是这个馅饼象海味大餐一样味道好极了,实在是这双瘦弱的肩膀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重负,也实在是久饿的胃一下子塞进金刀玉厨的满汉全席,胀得太难受。还可能是上朔五千年的祖宗吃惯了白菜豆腐,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肠胃经不住龙虾鱼翅的翻江倒腾,一会儿便拉了个精光!连肚皮都贴到了腰椎上。

  但是我还是要感谢!听世界著名诗人说过,散文是棉布,老百姓穿着温柔,穿着舒服,贴心贴肝;诗歌是丝缎,光照日月,是高贵者的华丽。所以,我不能抬头仰视,怕刺伤了眼睛。这就象读文化人的爱情,越读越朦胧,越读太平洋大西洋越深,只隐约一条美人鱼在遥远的水中挥手致意;也象读天上的云,读出了蓝净的天漏下的几颗星星透着深沉寒亮的光,越看越目眩。但我还是要感谢!也许人到了感谢的时候思绪总是那样地喷泉而出,如火山的岩液直冲天际一般。又想起了一位著名作家写过:“都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言下之意,这里读书人少。但是书展上人之多,情状之熙攘,令人不可思议。开展第一天,半天的人流量是七万多。要知道,不是免费的,还要门票的,二十港币一张。据说,这些年香港书展的参展人数年年递增,去年达八十三万,今年可望过百万。香港人口大概不到七百万,也就是说七分之一的港人都成了书展的同仁,比北京奥运会还闹热。探究港人为什么这么追捧书展,成了我几日里天天着迷的事。我问过不下五十个路人,答案是似是而非的。或者干脆说,有点搞笑,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多数人告诉我,他们来书展不是为买书,而是见人,看名星,观“靓模”。香港书展的特色,是把书展办成了个地方节日,各路人粉墨登场,各种娱乐活动云集,讲《三字经》者有之,穿“三点式”者有之。说好听点,是雅俗同堂,说难听点,是有点不伦不类,四不像。”

  在这种情形下,也就是说,在文学比脱钢贞烈女的衣服还艰难百倍的情况下,能掉这么大一个馅饼,并且热得烫人,相信不是祖坟上冒了烟,就是小青蛇淹了龙王庙,使得飞龙上了天,从嘴中漏掉了玉粮美食,也算我这个文学的头等粉丝和砂子小将大好运气地拾到了金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