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阿娜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静静的阿娜河-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以十倍的人数来为牺牲的《伊宁独立解放组织》成员来殉葬。

  马志文开着吉普车,车上坐着哈斯木别克,前往拜吐拉清真寺给艾力汗送信。

  马志文对哈斯木别克说:“你只要把信放在山门前即可,千万不要到里面去,更不要和任何人说话。你要敢耍什么名堂,我就一枪打死你。”

  哈斯木别克说:“不会的,你相信我好了!”哈斯木别克兴冲冲地拿着一封信,向山门跑去。

  忽然觉得脖子点痒,准备抬手去挠,手刚至耳边,便一头扎在地上。马志文从其耳边拔出针来,又从其手中拿出了信,上了车。

  随着一阵轻快的马达声,汽车驶离了清真寺。

  羞答答的月亮此时才从云层中现出,朦胧的月光虽不很亮,但还是可以看到夜里小城的轮廓。此时的小城宁静极了。家家户户房顶的烟囱里都在喷吐着轻烟,同朦胧的月光交融在一起,使小城笼罩着一层似雾非雾、似纱非沙的薄尘。路徳金教堂的钟声响了,缓慢的钟声响了十一下,己经是深夜了。

  喧嚣了一天的地区警署大院里也终于安静了下来。整幢大楼里就剩下元钧和马志文还在汇总一天的战果。因为过些天伊犁地区联席会议要用这些数据。

  分手时,志文说:“处长,万花楼后的那座天然石洞棒极了,洞口不大,里面却很高,很长。我大概测了一下,最少应在两千来米。稍加改造,就可成为天然工事。最令人叫绝的是,山洞北端出口距艾林巴克机场咐近还不到五百米。哈斯木别克一伙几个月的战果全部都在里面。我把黄金和银元全都拉回来了,只有布匹等东西还留在洞里,里面安排了四个弟兄,这是清单你收下。”

  元钧说:“志文,明天你通知你姐夫,让他和你准备近日跑一趟迪化,把这些东西撂到银行里,回来时再把省府分给伊宁方面的款项提回来。和你姐夫好好商量商量一下,他办这些亊比你有经验。”

  但马志文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处长,你告诉我,省府拨付给我们的款项与我们运往迪化的款项能否抵平?”

  “我们送去的银元有十万左右,黄金五千两,还有七十多万卢布,远远超过省府拨来的款项!”

  志文笑了:“那不就结了!把卢布留在伊犁用,在伊犁买东西卢布比省币好用,对了,省府给咱们的是黄还是白?”

  元均还是不解:“白的!怎么了?”

  志文说:“处座!省点事吧!只要把黄货带过去就行,和省府拨的款子都往银行里一存不就全部转走了吗?为啥非要提心吊胆地运过去、再拉回来?”

  元钧好象不认识志文似得,看了半天才说:“行啊,兄弟!你当警察太屈才了,你该去开个银行玩玩!”

  志文也乐了:“行啊!只要你出钱,我就给你开个银行玩给你看看,别忘了,咱回回可是天生就是经商的民族!”

  元钧说:“我信!真的信!这件事经你一点我就明白了!不过迪化你还得去,装模做样也得去!饭勺再大还能比锅大?还是跟你姐夫跑一跑!你这次到迪化准备买点啥回来?”

  志文说:“德国造的大功率发电机要买几台,小的也要买一台,大的拉回来放在万花楼后的山洞里,小的放在迪化明圆的房子里,那么好的一个园子,没有电可惜了。有了发电机,再装上电灯,今年过年回迪化不就更热闹了?”

  元钧高兴了:“行!好好准备准备,就依你所说,你们哥几个可劲折腾去吧!”

  第三天,伊犁行政长官公署里,元钧主持召开了九县联署会议。各县、各部行政官员汇报了联合行动的战果。

  元钧颇为滿意。尽管元钧己经快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但却依然精神的很。

  当元钧听得行署教育专员木沙大倒苦水、大诉其苦的官样汇报时,强压着心头怒火,耐心静听。只听得木沙在诉苦,“学校资金入不敷出、学校师资、校舍严重不足、军队、警察肆意进入学校搜捕进步师生,一年不到各校师生失踪者竞达到近千人……”木沙专员的汇报跑题了,由诉苦转为了对当局的控诉。

  “砰”地一声,桌前的杯盏乱晃,元钧旁边伏案记录的凤仪大吃一惊,手一哆嗦,钢笔剐破了记录纸,吃惊地望着丈夫,不知所措。

  元钧起身走至木沙前,伸手取走了木沙演讲用的笔记本,迅速翻看了几页后,从文件袋里取出几张纸,填写了起来。随后将木沙的笔记本扔了回去。

  元钧对门外大喝一声:“来人!”一群骑警冲进会场。

  元钧大声说道:“经查,行署教育专员木沙、财政专员阿合木奇塔夫、《伊犁日报》总编乃依木江、印刷厂厂长吐尔逊肉孜均系《伊宁独立解放组织》成员。根据*《危害*处置条例》予以逮捕。执行吧!”

  警察们按倒了两人,用细绳将二人捆了起来。另外两名不在场的,由骑警们分成两路分头执行。会场上的官员们一派寂静,个个胆颤心惊。

  元钧质问木沙:“你这个伊宁教育专员治下共有多少学校?”木沙说:“中学两所,中等专业学校一所,小学十二所!”“教师多少名?学生多少人?”木沙回答:“教师一千多人,学生我不知道,大概有个一万五六千吧!”

  元钧转问财务专员阿合木奇塔夫:“财政局今年拨给教育方面的款项是多少?”财务专员说:“六十万银元,折合省币应是二百四十万左右!折合卢布约三百万左右。”

  元钧问木沙:“教师的平均工资是多少?”木沙说:“好象是每月二十块银元,我也不太清楚!各个学校情况不大一样!”

  “好吧!依你所说的数字,咱们框算一下。一名教师一年的工资为二百四十银元,一千名教师一年的费用应该是二十四万!剩余的每个学生一年所摊的费用是多少?每个学生要摊到二十块大洋?不对吧?这样算下来,你的教师和学生一个个早就富的滚瓜流油了,你还在这里给老子哭什么穷?王秘书,你在女中教师中工资算高的,每月多少钱?”王凤仪说:“每月一百卢布。怎么了?全校属我的工资最高,一百多名教师月工资平均下来不超过十块银元,哪有木沙说的那么多!”

  王凤仪不经意的一句话,算是把木沙推进了深沟里。

  元钧问木沙:“六百多教师里有多少兼职教师,有多少专职教师?一万五千名学生里有多少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公办学校的学生?有多少是属于经文学校里的“哈力甫”?”

  木沙彻底傻了,脸上的汗渗了出來。他不敢说,也不能说。把公办学校的经费拨给拜吐拉清真寺的哈力甫用,那可是要杀头的!

  元钧问木沙:“你只要回答两个问题,如实回答可饶你不死!一、你在任上是否每年如数接到财政局的拨款。二、每年给拜吐拉清真寺的学生拨款多少?”

  木沙不想死,他看了看元钧,又看了看阿合木奇塔夫才说:“没有,今年的六十万拨款,实领五十万,其余十万没领,都捐给《伊宁独立解放组织》了,其它单位都是一样的,这是财政系统方面的潜规矩历来如此。每年都要给拜吐拉清真寺十万银元。”

  元钧又问:“公立学校所用教材,购自何处?”木沙说:“没花钱,是苏联方面免费提供的。”“那你们每年列支的十余万购教材款项是怎么回事?” “这笔钱全都提出来,用来打点苏联方面的主管教育方面的官员!”

  王凤仪震惊了,没想到苏联官员牵扯到里来了。

  元钧接着问:“六百多教师里,有多少苏联公民、有多少是中国公民却领了苏侨证的?”木沙挺不住了:“聘苏籍教师三百七十多人,聘从苏联留学归来的、中国公民持有苏侨证的有近四百人!”

  元钧愕然、众官员愣了。却原来伊犁的*门早己成了苏联政府的天下了,真是亘古未闻。

  “透一斑而窥全豹”,教育系统如此,其余部门又能好到哪里。

  元钧回过神来后,对财政专员阿合木奇塔夫说:“给你一天的时间,想想要死还是要活,警务处里不养里通外国、吃里扒外长着两个脑袋的人!”两人分别被押了出去。

  元钧又从档案袋里取出一张纸,看着上面的人名,又在与会的二百多名官员的脸上扫了一圈。官员们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我手里有一份吃着民国政府的俸禄,怀里揣着“苏侨证”,为“伊犁独立解放组织’效力的人员名单。怎么样?你们自己交出来,既往不咎!要是让我念出名字来,统统到监狱里去过年!”此话一出,立刻站出来五十多人,纷纷上前交出了苏侨证。由王凤仪一一登记造册。

  元钧又从桌上拿起那张纸,准备宣读。人群里立马又站出二十来个人。王凤仪一面登记,一面抿嘴忍笑:好你个鬼元钧,拿着一张白纸吓唬人。

  凤仪想错了。元钧拿过凤仪登记的名册一一查验后,又从袋里掏出一张纸。先让主动交出苏侨证的官员按喊到的名字站在一旁,又按照自己手里的名单点起名来,很快地,又有几十个心存侥幸的官员被细绳梱得呲牙咧嘴、喊声不绝。他们也被拖了下去。

  元钧对剩下的官员们说:“行署机关,军警宪各部、以及各县主官回去后,依样清查。一个星期内,务必把清查结果上报行署。清查不力者、严惩不怠。散会!”参会人员一个个擦着脸上的汗,心情不一地离开了会场。

  
  元钧叫住了马将军,和凤仪一起来到了行署办公室里。

  马伯龙屁股刚一落座就说:“老弟!你可真行。这么大的一件事,在你手里波澜不惊地就没了!光我的部队里军官就三十多人,全让我给杀了。剩下的四百多人编了一个惩戒营,准备送到山里打坑道。这些人总不能不干活光吃饭,让我白养活吧!”

  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