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阿娜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静静的阿娜河-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巴索夫同志迅速将电文登至《战斗》杂志,同期杂志上还刊登了阿合买提江的题为“我们在*上的一些错误”的文章。

  《战斗》一出版,三区地方引起轰动,人们以争先一睹为快。

  阿合买提江在文中坦承在三区革命初期对待汉、满、锡伯、回等民族方面采取的错误做法,并客观地分析产生这些错误的背景和原因。

  文中可以看到三区领袖们己经对革命初起时所犯错误有了严肃的认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三区方面年轻的革命领袖们,他们毕竞还不是一个纯粹的*列宁主义者,他们只是具有*进步思想的民族革命者,他们不会、当然也不可能站在马列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阿合买提江在文章中,把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人为地分成为:信仰*教的人民“我们的民族、被压迫的民族”;把非信仰*教的民族统统列为…“统治民族、压迫民族”。把各族人民共同反对统治阶级、追求*和民族平等的斗争统统归纳为“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反抗统治民族的斗争”。为了证明其观点的正确,甚至抹煞了一个在中国、在新疆生活多年的世居民族…回族的存在,而称其为“黄汉人”。

  这种以混淆阶级斗争为“民族解放”、分裂祖国统一为“追求民族独立平等”错误概念的严重性,年轻的三区革命领袖们显然是洠в幸馐兜健

  遗憾的是,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亦洠в幸馐兜酱酥置罅鞔奈:π裕溃泄暮芏嗍虑椋荒芗虻サ毓谝浴案锩被颉胺锤锩崩椿帧

  文章中,阿合买提江为《*厥斯坦共和国》高举的“民族解放运动”大旗做了高声辩护:“我们之所以提出民族解放运动的口号是一种策略,是为了团结最广大的人民来支持革命”。把三区暴动初期所采取的反汉、排汉、杀回灭汉等错误,统统以革命的名义所掩饰。

  最后我们要告诉读者的是,遑论如何,阿合买提江的思想在转变、在进步。尽管这种转变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无论这种转变的动力是来自共产国际还是中国革命形势所趋,阿合买提江同志自身思想的认识总是提高了的。

  年轻人犯了错误,胡达也会原谅的,更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

  一九四九年一月,苏联政府秘密特使米高扬经新疆伊宁,短暂停留后,飞往西柏坡*中央所在地。米高扬一行在中国一住数月。

  米高扬此行的任务是:会见*领导人,打探*方面最高领导人的意图,转达苏方领导人的意见:能否适可而止、划江为界,与南京方面共存共荣、和平建国、和平竞争。

  在摸清米高扬的意图后,毛泽东则向全党全军发出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百万雄师集结在千里长江沿线。

  四月二十六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消息传来,毛泽东欣然命笔《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词公开发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算是对斯大林的提议做了侧面的回答。

  米高扬临行时对*副主席周恩来同志说:“我们不赞同新疆少数民族的独立运动,对于新疆的领土更无野心。我们认为,新疆已经是,而且应该纳入中国版图。”

  米高扬建议:*方面应该派人去新疆同伊犁方面联系,争取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以防日久生变。

  周恩来副主席允应向党中央汇报,并请米高扬同志将苏联方面的意图告诉伊方。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一日。《新盟》中央委员会终于在伊宁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会议,也是《新盟》历史上最后的一次会议。短命的“新盟”。

  此次会议上,阿合买提江做了《目前的政治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这份报告可以说是三区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所在。

  “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立多民族、多阶层的统一战线,彻底地、公开地与“*厥斯坦”分裂势力划清了界限。标志着三区领导人终于走上了一条反抗剥削阶级压迫、争取各民族平等、自由、解放的新*主义革命的道路。

  报告着重强调:只有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才能彻底地保证和解决中国的*。新疆的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取得胜利的条件下,新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疆的*才一定能够彻底地、正确地得到解决。

  从阿合买提江的报告里我们欣喜地看到:三区运动的青年领袖们己经承认和接受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全中国各族人民最广大的根本利益。三区革命运动只是中国革命浩浩荡荡历史长河中的一支涓涓细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自治、民族解放。

  《报告》号召全体“新盟”成员要很好理解我们从亊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汉族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关系,要广泛宣传,因为这是我们每个盟员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三区革命运动的青年领袖们驾驭的列车向着中国革命胜利的目的地在奔驰。但并不是列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志同道合者,很多人都是随时准备上下车的旅客,特别是那些从所谓的革命暴动中攫取大量好处的既得利益者们,则更是于心不甘。密谋串连各阶层人物,准备闹事、准备所谓的“再革命”、“再暴动”。

  接连几天,塔城地区又出现了反汉、排汉浪潮,又出现了许多汉人家庭被满门灭斩的惨剧。

  伊宁城里,原宗教事务局长阿不都木塔艾力也组织宗教人物挑动闹事,向民族军中的各级宗教委员们灌输双泛思想,准备圣战的指令。

  在三区领导人的强力镇摄下,所有亊端得以平息,宗教事务局长被撤了职,分到玛河西岸最前沿部队接受再教育,有本事扛把刀到对岸走一遭,能活着回来才算有本事。

  三区领导人都还没有意识到在民族军里保留各级宗教委员的危害性。他们面对的何止是撤销宗教委员的这一道难题。

  四九年八月,苏联政府突然下令撤销在三区政府里己设了多年的“一号房子”和苏军顾问团,并将民族军中的名义上两个营,实际上为两旅的完整建制部队撤回了苏联境內。三区民族军只能采取守势,严防国民党部队偷袭革命根据地。

  
  八月十四月夜,*中央派少奇同志的秘书邓力群同志以特别联络员身份率三名机要员,从苏联阿拉木图到达伊宁。

  八月十五日一大早,邓力群同志就在伊斯哈克别克将军家中收到了苏联驻伊领事馆送来的“大功率”电台。

  三名机要员即刻就于*中央沟通了联系。

  根据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同志的指示,“大表哥”彭长贵“因长期脱党”被隔离审查。

  三区领导人阿合买提江,伊斯哈克别克、阿巴索夫三人同邓力群会面。

  三个人就三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向邓力群做了详细的汇报。

  会谈后,力群同志向三位三区革命领导人转达了*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邀请五名代表赴京参加新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并细说了代表组成的分配意见。

  十八日,力群同志又向阿合买提江当面转交了毛泽东同志发来的邀请电文。阿合买提江当即表示:我们一定会派代表参加会议,最迟不超过二十日拿出赴京参会人员名单。他们还真以为赴京参会的名单,可以由他们来决定。

  当日率员赶往塔城召开秘密会议商讨人员名单。

  三区领导人为何不在伊宁开会而是舍近求远让联络员力群同志百思不得其解。

  初来乍到的邓力群对伊宁的一切是那样的不适应。

  伊宁的环境气氛给予他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里虽说是解放区,但又不同于延安、西柏坡。它又不同于国统区,更不象革命圣地莫斯科。差别何在?真还一下子说不明白。

  可能是语言环境的差异吧,不能不让人心存莫名的警觉。就说这个三区机关的大楼里,总有一些人以敌视的眼光盯着你,无论你走在哪里,都可以感觉到这种如芒在背的目光存在。

  苏联官员们一个个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的作派,向人们显示,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同时,官员们衣着光鲜的打扮同伊宁街头老百姓的衣着服饰的巨大反差亦让力群同志瞠目结舌。

  语言的隔亥,使语言真正成为了斗争的武器。

  尽管来伊宁之前,对新工作环境可能遇到的困难作了种种设想,但却根本没想到最大的困难却是语言的勾通。三区政府的任何一名官员如果不经翻译敢于和邓力群同志讲话的话,他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力群同志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老大哥长期洗脑的杰作。

  力群同志想起还在接受审查的彭长贵同志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了两三年,油然而生的敬意涌上心头。

  当看到长贵同志带来的电台和长贵同志接收的厚厚一叠新华社电讯稿时,力群同志落泪了,明白了长贵同志为何与中央无法联系的原因。

  这是一部日本制式的二点五瓦电台。延安方面早就淘汰了的东西,从伊宁到延安有多远的距离?稍有一点干扰,再加上几千公里的距离使得这种老式电台的信号早就衰减的没了踪影。能够当作收音机接收延安新华社的电讯稿就己经实属不易了,加上电子元器件的老化,真不知道长贵同志是怎样让这位“日本老兵”超期服役到现在的。

  力群同志握着长贵同志的手说:“真是委屈你了,要相信组织、我会向党中央如实汇报你的情况的。从明天起,先和他们三位同志轮流上机值班吧!”

  长贵同志对力群说:“你是晚上到的伊宁,几天来忙于工作还没上过街!

  来伊宁两年多了,我上过两次街却挨过三次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