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奥运结缘:杨澜奥运高端访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与奥运结缘:杨澜奥运高端访谈-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  宁:有时候直接对抗性会让你去猜别人要出什么招,然后模拟别人用什么招,最后你用你的招去制伏别人,那体操没有必要去猜这种动作,他们会认为这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最美的东西,最难的表现,他自己就会去追求。
  杨  澜:比如说呢?
  李  宁:基本上有意无意当中,对我的一些素质给了很多的培训,包括怎么样面对困难,怎么样能去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怎么样去树立一个目标,怎么样坚定自己的意志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么多年的训练当中逐步逐步被培养出来。
  我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商人,对这个交易,对这个利润并不是那么敏感,对成本也不是那么敏感。但是唯一一点就是说,我有我自己要寻找的目标,确立之后我会比较坚定地往那儿走。
  

第一块冬奥会金牌(1)
姓名:杨扬
  性别:女
  籍贯:黑龙江汤源
  生日:1975年8月24日
  项目:短道速滑
  共参加三界冬季奥运会,获得五枚奖牌,两金、两银、一铜。其中2002年冬奥会两枚金牌——女子500米及1000米短道速滑。是中国冬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块金牌获得者。
  1997—2002年连续六年世界锦标赛个人全能冠军。
  1998—2002年连续五年世界杯短道速滑个人全能冠军。
  运动生涯共获得59个世界冠军,是中国至今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运动员。
  2007年初,一档名为《 奥运中国 》的全新栏目在中央电视台首播亮相,细心的观众发现主持人是个熟悉的面孔,她就是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冬奥会金牌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
  杨  扬:我还记得当时特别紧张的时候,我就想我是杨澜。
  杨  澜:真的吗?
  杨  扬:真的,我想我是杨澜。
  杨  澜:管用吗说这个?
  杨  扬:挺管用的。
  杨  澜:谢谢,我感到很荣幸。
  杨  扬: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虽然是运动员,但是我很想自己做得很专业,可我知道我自己没有专业基础,差得很远,当然要学习充实自己,但是有些机会来了,我没有机会去充实的话,我就要给自己打劲。所以第一次做节目的时候我就想我是杨澜。
  通过这档电视节目,杨扬的名字再次与奥运联系在了一起,或者说他们从未分开过。这就是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夺冠的那一幕经典画面,这是激动的泪水,也是一种委屈的宣泄。其实早在四年前的长野冬奥会上,杨扬就在几个项目上拥有夺冠的实力,但她眼睁睁地看着金牌一次次从她手中滑落。四年之后的盐湖城冬奥会,在她参加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最有希望夺金的短道速滑1500米比赛中,杨扬再次无缘金牌。
  杨  澜:你怎么来解释在盐湖城的冬奥会上失去了这最有把握的1500米的金牌?
  杨  扬:实际上经历了1998年的失利,状态逐渐很稳定。我从1997年世界锦标赛,一直到2002年之前,连续五年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这些项目基本上都保持了很稳定的状态,那么拿2002年金牌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了这种信心有的时候会变成一种自负。我觉得到了2002年,1500米比赛之前,我是有些自负。
  杨  澜:据说那一次比赛完了之后,袁伟民去找你,包括你的几个队友,袁伟民当时跟你说的哪句话最打动你?
  杨  扬:他当时说了一句,大杨,如果把你心里的小鬼揪出来,你还是大杨扬,没有任何的改变。对于我来说,我知道他说的小鬼什么意思,就是说放掉一些自己的那些……叫私欲也好还是什么想法也好……我觉得人无欲就无畏嘛。
  杨  澜:无欲则刚。
  杨  扬:对,所以说如果你要是不再过多考虑自己的那些结果,自己拿金牌这些想法,一如既往往前拼,就为了这个队,反而可能会更有斗志。
  杨  澜:所以能说你后来再投身到比赛的时候,你更多想的是这个队,而不是你自己了吗?
  杨  扬:其实这思想的转变不是瞬间能够转变的,因为我知道我第二天要面对比赛的时候,还会遇到那种对结果的恐惧,还会遇到自信心不断地摧垮。因为500米是我的弱项,然后起跑又是我的弱点,那么我的自信心肯定会起起伏伏很厉害。其实我这个人做事情会提前考虑很多的困难,把困难先想出来。那么想了以后,我也知道,在最关键的时候,我容易会想到能不能有什么幸运,比如说就会有一些……
  杨  澜:侥幸心理。
  杨  扬:侥幸心理。这个侥幸心理在一定时间之内,会变成致命伤。所以我当时想,我怎么能够让自己没有侥幸心理?因为运动员不都有一些忌讳吗,包括我们普通人也是,在做很重大的决定之前都会有一些忌讳。其实对我们来说也叫一种心理暗示,那赛前我们都会有比如说一个礼拜之前我们开始不剪头发,不剪指甲,包括我们经常获胜的几件背心、衣服我们都会摆好,今天我穿这个,明天我穿那个,都会准备好,一个是让自己心情稳定,另外也让自己觉得这些东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那么在500米之前的一个晚上,开完会回去以后,我把我头发也剪了,指甲也剪了。
  杨  澜:你故意反着来?
  杨  扬:全都反着来,然后我就想没有任何运气可言,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要全力往前拼了。
  2002年2月17日,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决赛赛场。27岁的杨扬用脚下的冰刀赢得了中国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枚金牌,圆了几代中国冰雪人期盼了几十年的梦想。美联社评价,杨扬的金牌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冰雪运动中的地位,这枚用时44点19秒的金牌也使中国体育人的热情在那个瞬间共同燃烧。
  杨  澜:你在冬奥会上实现“零的突破”的时候,很多体育人非常激动,包括老体育人都热泪盈眶,都说这是太伟大的一个胜利。但是我们看到你在领奖台上的表情非常淡定,非常从容。你那个时候心里在想什么?你没有那么高兴吗?
  杨  扬:实际当时很有意思,我赢了那么多场比赛,这之前在世界锦标赛拿了很多次金牌,领奖台已经不陌生了,但是那一次上去一直在抖。
  杨  澜:你在发抖?
  杨  扬:一直在抖,然后我在控制,一直在控制,然后深呼吸,包括后来国歌升起的时候,我一直在唱国歌,实际上是让自己不要抖。我一直抖得很厉害,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表面上看感觉我很淡定,实际上我是在控制。我想如果当时我要释放一点的话,我会热泪盈眶,可能不会抖。
  杨  澜:回头再看到那个时刻的时候,还是会很激动啊?
  杨  扬:还是挺激动的。
  

赴美留学
卸下了盐湖城的辉煌,杨扬暂时离开了冰场,选择了赴美留学。2004年,当中国短道速滑队陷入低谷的时候,杨扬不顾家人的反对重返国家队,并克服重重困难和满身伤病获得了一枚都灵冬奥会铜牌。
  杨  澜:都灵得到的这块铜牌,你心里对它在意吗?
  杨  扬:非常在意。
  杨  澜:为什么?
  杨  扬:因为我不是特别喜欢去张扬的人,但是我会很开心地说,我前两届奥运会,两块金牌,三块银牌,那么就缺一块铜牌,我说我都灵就为铜牌来的。
  杨  澜:是自我安慰吗?
  杨  扬:自我安慰。但我就是特别喜欢它。对我来说2006年奥运会如果不参加的话,我想我肯定会有遗憾,铜牌的结果对我来说,可以让我心安理得地离开。
  2006年8月17日,31岁的杨扬正式退役。从冰上世界的虚拟生活到现实生活,杨扬如何面对未来?如何选择新的人生目标?她能延续曾经的辉煌吗?
  尽管对退役后的生活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过惯了集体生活的她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甚至别人眼中一件极其简单的小事也会把她难倒。
  杨  澜:据说你的一位美国朋友在你退役的时候说“Wele to the real world”,就是说( 欢迎 )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来,从一种基本上半封闭甚至全封闭的一种训练环境下,生活了多年的运动员,到了现实生活当中,什么事情让你最不习惯?
  杨  扬:最不习惯的就是生活的琐碎。
  杨  澜:琐碎?
  杨  扬:对,我第一次交电费交了一天。
  杨  澜:交了一天,不知道怎么去交?
  杨  扬:不知道怎么去交。
  杨  澜:到哪儿去交?
  杨  扬:不知道到哪儿去交,去了以后又告诉我你得拿卡来,我又回家取卡,拿卡来之后你的密码是什么?我说我不知道,然后跑到物业去要密码,一天下来我都快疯掉了。
  

澳大利亚之行(1)
生活的琐碎曾经让杨扬不知所措,对于在专业训练队待了21年的杨扬,她知道这是举国体制的大包大揽带来的双重结果,一方面她们不必为训练以外的事操心,另一方面,这无意间也弱化了运动员退役之后在社会立足的资本。对于这把双刃剑,杨扬在1999年的一次澳大利亚之行就有了深深的体会。
  杨  澜:长野冬奥会之后,你曾经去了澳大利亚一个月,当时是以什么样的理由去的?
  杨  扬:我自己觉得很压抑,另外训练实在太苦了,几堂课下来,现在可以回忆起来的就是,我整个人是跌跌撞撞出来的,然后在外面痛哭一场。没有任何委屈,就是觉得很闷,就是觉得累得就好像只有用这种方式才可以解脱。
  杨  澜:那段生活给你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
  杨  扬:最大的改变就是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杨  澜:怎么重新认识了?
  杨  扬:到那儿以后我看到了外国队员是怎么练的。他们起早贪黑,上冰是要自己花钱的,白天的价格很贵,只能上早上5点的冰或者晚上半夜的冰。对我来说,我当时正好白天在学英文,在学校上课,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