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七月初九,义兵发起进攻,不断向锦山城内投掷火把等燃烧物,引起城内大火。但倭军火器凶猛,更兼隆景用兵得法、防线紧密,双方鏖战一天,义兵无功而退。翌日,敬命分兵两路:亲自负责南门,西门则由郭嵘进攻。此分兵之法正中隆景下怀,他早已看出鲜军畏缩不前,全无义兵激昂之斗志,于是调集全部火枪手于西门城墙暴射鲜军。郭嵘早知倭军厉害,眼见手下死伤无数,立刻带残部逃离战场。不消一刻,城下除尸首外,已是空无一人。

  敬命还蒙在鼓里,正指挥义兵进攻。此时,倭军火枪手已调至城南,展开狂射。在得知鲜军仓皇逃跑的消息后,义兵亦斗志锐减。倭军进攻更加凶猛,义兵不敌,逐渐后退。敬命不听左右劝告,仍继续战斗,最终死于乱军之中。其子高因厚及部将柳澎老、安瑛等也为国捐躯,这支义兵也随之瓦解,敬命的仆从凤伊和贵仁将其父子的遗体收敛,运至光州。后来,为了纪念这支义兵,光州的儒生于1601年在祭奉山下祠堂,后得朝鲜国王赐名“褒忠祠”。祠堂入口的红箭门旁边立有刻在天然石头之上的凤伊和贵仁的碑文,褒忠祠里还收藏着敬命亲笔书写的“马上激文”和四百九十三张木刻板。1974年,褒忠祠被政府指定为第7号纪念物。

  言归正传。七月十一,隆景趁胜并分两路南下,进攻全罗道。驻守全州的全罗道巡查使李洸闻听倭军要从此地经过,立刻拨出人马,分为两路:一路乃郑湛组织的义兵,于全州北部的熊岭伏击隆景主力;一路由部将权慄领鲜军伏于梨峙,偷袭倭军二番队。不料,北进的义兵与南下的倭军遭遇。一仗下来,郑湛以下数百人阵亡,残部逃回全州。李洸随即命人于倭贼进军沿途虚设火把旌旗,隆景以为鲜军已有准备,不敢冒进。此时,二番队传来战报,他们于梨峙遭受伏击,损失惨重。隆景只得暂且退回锦山城,临走前他命人将义兵尸体合葬于熊岭之上,并立“凭吊朝鲜国之忠肝义胆”之牌以敬敌手。就这样,第一次锦山会战宣告结束,全罗道在朝鲜人民的努力下暂时得以保全,同时也保护了李舜臣率领的全罗道水军的后方港口,权慄也因梨峙伏击战而声名鹊起、得以提拔。

  却说丰臣秀吉得知海军失利后,猴容骤变,责令胁坂安治汇合九鬼嘉隆、加藤嘉明,务必歼灭李舜臣水军,保证水路补给线的畅通。安治不等其他两支舰队前来,就独自率领三十六艘安宅船、二十四艘中型船和十三支快艇,共七十三艘战船由釜山出发,西进找敌舰决战。

  七月初五,舜臣与元均会师于露梁海面。翌日,元均所部发现几艘倭船,它们在窥视片刻后便掉头东去,元均本想率队追击,但被舜臣劝阻:“敌舰所处水浅,不利龟船行动。可引倭贼于闲山岛附近决战,此处水深适宜,可发扬吾军船大之优势”。安治布阵于 见乃梁 地方,密切观察海面动向,但见远处有几艘敌舰往来穿梭,求胜心切的安治随即下令舰队出动,欲吞掉为数不多的敌船。鲜军战船见倭舰蜂拥而上,立刻掉头西窜。

  追至闲山岛海面,只见四面出现大批朝鲜战舰,将倭船紧紧围在中央。虽然只有五十五艘船,但在舜臣的指挥下,在三艘龟船的猛烈炮火下,打得倭兵抱头跳海。船只被压挤成一团,既缺少机动,又无法发挥火力,倭舰被炸得桅倒帆焚。激战一天,四十七艘倭船被焚,十二艘被俘(记于《乱中日记》),家臣胁坂左兵卫 和 渡边七右卫门 阵亡,真锅左马允 于绝望中切腹自尽,倭兵死伤不计其数,安治本人亦身中数箭,率仅存的十余只快船趁夜色仓皇逃往金海湾。

  嘉隆、嘉明闻听败报,忙起兵于安骨浦扎营,迎接安治败兵。舜臣得知消息后,于初九日汇合李亿祺、元均两路水军沿巨济岛北进。翌日,朝鲜水军抵达安骨浦港外,与早已布阵的四十二艘倭舰对辕。安骨浦水面太浅,不利作战,舜臣请李亿祺所部于外围深水处埋伏,自己与元均率队进港挑衅倭舰。但嘉隆等将怕中埋伏,不敢出港,只于远处开炮还击。舜臣见诱敌之计无效,同时发现一艘安宅船甚是华丽,船高三层,体积庞大,装饰别具一格,周身附着飘逸彩缎,上绣蓬莱仙岛,在舰队中格外扎眼。舜臣料想必为倭军旗舰,便命全军集中射击此船。果不其然,此船乃是秀吉为亲征朝鲜而特意定做的“日本丸”号,他将此爱船借予嘉隆使用。嘉隆正于船上坐镇指挥,不料朝鲜水军突然改变策略,由*改为主动进攻,一时无措,“日本丸”号受重创起火,没入海底,嘉隆及时跳船逃命,才免得一死。

  这时,港外又冲进很多朝鲜战船。原来,听到港内大战之声,李亿祺知道诱敌之计没有奏效,自己的伏兵已失去意义,干脆率队入港支援舜臣和元均。舜臣采用车轮战术,分舰队为若干小队,轮流进攻,此起彼伏,杀得倭船溃不成形。倭军虽奋力抵抗,但终因船小、火力弱,几乎全军覆没。入夜,两倭将划小艇躲过鲜军的视线,如丧家犬一般逃回釜山。舜臣等则各自率队回港口休整,途经闲山岛海面,发现几座小岛上竟有百余名倭兵,饿得两眼直冒绿光,原来他们是在上次海战中跳海逃生后,游到这些无人岛上的。鲜军观后皆捧腹不已,舜臣请元均水军看住他们,自己则先行返回。不料,元均风闻倭舰大举而来,吓得急忙逃走。岛上倭兵费尽心机,终于制作木筏,逃出囚笼。

  两次海战中,鲜军仅阵亡十九人,伤百余人,船只丝毫未损,可说是完胜倭贼。李昖闻之大喜过望,下诏升舜臣为三道水军使,总督全罗、庆尚、忠清三道水军。秀吉闻听倭军仅在两次海战中就阵亡九千余众,甚为恼火,着壹岐岛的藤堂高虎水军驰援釜山,责令海军不得与敌军正面交战,待自己亲征朝鲜后,再痛歼之。由于海军的出色表现,切断了倭军的海上补给线,使得倭陆军也难以扩大战果。

  李昖笑得嘴还未合拢之际,八月间,更大的喜讯传来:清州光复。这次立功的除了有像郭再佑那样的义兵,也有部分鲜军,而吃斋念佛的僧人也参加了战斗。开战初期,面对倭贼的一路挺进,李昖一筹莫展,除了携家带口得仓皇逃跑,乞求大明出兵外,也作了些积极的准备:发动民间组织义兵,再有就是动员僧侣拿起刀枪,保家卫国。李昖派人请休静和尚出面,组织各地僧人。虽然李朝崇尚儒学,压制佛教,作出种种伤害出家人之事,看在李昖曾为自己*过冤狱的恩情下,这位备受朝鲜佛学界推崇的大师毅然应允,同时他也想通过抗倭,改变佛教在朝鲜地位低下的现状。

  休静命弟子分头于国内各地招募兵马,由于其个人魅力,很快便聚集八千僧兵。李昖喜不自胜,册封其为“八道十六宗总都摄”(李朝为便于管理,将全国佛教分为教、禅二宗。全国八道,因此共十六宗),总督全国僧兵。

  清州早在四月廿六就被黑田长政的第三军团攻陷,此城乃忠清道要塞,屯有大批粮食。占领清州后,长政就将其作为重镇派兵驻守。休静三徒弟灵圭率僧兵七百,赵宪所领义兵一千一百人,及鲜军五百会师,包围了清州城,守将蜂须贺家政领数百倭兵笼城备战。赵宪曾身居高位,当秀吉派使者要求“假道”之时,便奏请朝廷立斩使者。随后,他又请朝廷整饬武备,以待倭贼大举进犯,但朝廷对此置若罔闻。赵宪对朝廷丧失了信心,于是辞官回乡,散家财以募兵抗敌。

  八月初一,清州会战开始。家政伏于垛口望下观瞧,只见城下尽是些手拿锄头镰刀的农夫和尚,不由得心中暗喜,当即下令部分火枪手出城迎战,准备来个大屠杀。倭兵杀到朝鲜军队阵中,受到攻击后的围城部队逐渐后撤。正在杀得起劲之时,倭兵发现自己已被敌军从两翼包围。义兵与僧兵将倭军围得水泄不通,杀得他们哭爹喊妈,最终尽数被诛。 正待赵宪乘胜攻城之时,天气骤变,乌云狂卷,暴雨滂沱,斗大的雨点打得人抬不起头来,赵宪只得率队暂停攻城。

  家政在城上看到手下被农夫、和尚杀得屁滚尿流,不由得擦了擦头上的冷汗。次日清晨,赵宪率军准备再次攻城,只见城头并无半点人影,他心中顿起疑心,遂派人入城打探。须臾,手下携一朝鲜妇女前来回话。赵宪问道:“城中贼寇于何处埋伏”,妇人道:“贼已于昨夜逃出城外”,赵宪不信,认为此乃倭贼诱敌之计。后来,终于得到证实,原来家政自认为区区数百兵力无法守住清州,趁大雨敌军退兵之际,于夜晚溜出城外,逃之夭夭。在一路丢失重镇、国都的情况下,朝鲜终于收复了第一座城市,天平似乎要逐渐倒向朝鲜一方了。

  由于开战前赵宪不听鲜军将领的号令,他们在奏报朝廷时将功劳全部记在自己账上。赵宪闻讯大怒,托人向朝廷说明原委未果,最后与鲜军产生裂痕。八月中旬,赵宪等接到旨意,朝廷要求他们乘胜进攻锦山城,再打一个漂亮的光复仗。赵宪哪肯同意?他宁愿独领义兵前去,也不愿再与贪生怕死、冒功请赏的鲜军为伍了。灵圭劝其不要单独冒进,上次大战后义兵损失四百余众,而锦山城又得到立花宗茂、安国寺惠琼等部队的支援,易守难攻。

  八月十八,一个看上去很吉利的日子,倔强的赵宪率领义兵杀到锦山城下。此时已近日暮,义兵于城外扎营,待次日开始攻城。义兵于睡梦中被喊杀声惊醒,他们刚出帐篷就成了刀下之鬼,倭兵已趁夜杀入营盘。原来,隆景见这支人马孤军而来,便决定于当夜偷袭之。他先派部队绕至义兵大营后方,然后与宗茂领兵从城内杀出。义兵挫不及防,受到两面夹击后,溃不成军,死伤无数。赵宪虽奋力拼杀,怎奈败局已定,其下七百义兵全部阵亡,赵宪享年四十九岁。后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