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寝室。他剃头也是跟我一样,去剃那种一块钱一次的。有一回还跟我一起做了学校仅有的两个光头。到了冬天,冬冬也跟我一样,几乎从不去一块钱一次可以洗热水澡的澡堂,也是洗洗冷水澡。    

  印象中,冬冬从没跟我借过钱和饭菜票,但他没钱吃饭,这我却不知道,只是以为他很节俭、很省,或者是有点缺钱用。他常常早上买拾多个馒头,然后一整天都吃馒头,吃时把馒头放一大杯子里面用开水一泡,再用刀叉叉起来吃。有时有同学的方便面作料没用完,他就不让扔了,自己留了下来,吃饭时候就可以不打菜,把留了下来的作料往里一放,倒点开水泡一泡。    

  后来有一回,有室友早上买了鸡蛋,剥开鸡蛋皮吃鸡蛋时,我听到冬冬向他要蛋壳,说是自己胃痛,听说吃蛋壳有用。把蛋壳细细的嚼碎,和着口水咽下去。他说这样子他已经吃了有一段日子了,有点效果。    

  读书的时候,很多事我都还不懂得。毕业以后,我在下乡的过程中,真实的了解到一些人家痛苦而艰难的生活状况。现在想来,很节俭、很省是不足以解释冬冬当初的节俭生活的。他一定是逼的没办法才这样。    

  不知道冬冬现在怎样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专往事——中专词典1

  调子

  哼着自以为不错的调子走路是中专生的一个特征,我们大都是哼哼流行歌曲。我对于那些流行歌曲,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我能记得自己哼过的调子,居然还是自创的:5 12 32 12 1 7 6 7 1  5 45   

  外号

  那个时候,很多同学都是有外号的。记得的同学外号有:驴、海龟、表妹、老怪、小辣椒,以及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冬冬和文六。外号都该有个来源或由头的,但对于这些外号的具体来源,我可能原本就是不明白的。只记得我自己,因为常常行为很是狂暴,有时也被人(就是淦城嘛——大家笑起来都是出气,这家伙笑起来可是剧烈的吸进空气哦)满腔反感的称为疯狗。   

  零食

  那个时候,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肯定是每天都要吃大把零食的。真实的情况是,我们都很少吃零食,只因为没有钱,但我们又很想吃,因为吃饭也实在是吃不饱实在是太无味。有两种零食我至今记忆深刻。一种是叫做黑猫警长的冰棒,七毛一支。一种是多味花生,一元一包。可惜那个时候,有吃冰棒的钱,就没吃饭的钱;有吃饭的钱,就没吃冰棒的钱。所以有时候,为了吃黑猫警长,只好不吃饭。我常常早上不吃包子,吃吃黑猫警长;也常常中午不吃饭,吃吃黑猫警长。这两种食品很好吃,在寝室里也是公认的。一般说来,有好吃的,还是要和室友分享分享的,但对于这样的两种零食,我就没法拿出来分享了。我至今深信:好的食品,永远是几乎人人觉得好吃的。

中专往事——中专词典2
普通话                         

  中专毕业以后,回到家乡上班,又开始说方言。在南方,其实很少人说普通话,尤其在那个年代,九十年代末期。一个南方省份,来自于同省各市县的初中毕业生,会合在一起,各自的方言各自都听不懂,那就只好说普通话了。其实从小学到初中,老师们都是用方言给我们上课的。原本也没有谁教过我们说普通话,我们不过在课堂上学过拼音,平常看看电视,却也不知道为什么,除了老师以外,大家的普通话居然都还可以。于是乎,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专,老师们都是用方言给我们上课,但到了中专,我们开始使用普通话,直到我们中专毕业。在我们意识以外,普通话本身成为中专记忆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   

  拗口令

  方言似乎没有什么拗口令,拗口令属于普通话应用中被发现的一部分语言本身的趣味性。记得那时有人出了个拗口令;班干部管班干部,还真是拗口,一说的快就出错o(∩_∩)o 

  擦嘴                  

  那时候,餐巾纸是奢侈品,还用不起。吃完饭后擦嘴,不用餐巾纸,用洗脸巾。

  我那个时候,满脸的青春痘,当凹凸不平大小各异的青春痘和青春痘瘢痕全部覆盖了原本呈现于脸面外表的平坦皮肤,新的青春痘就从老的青春痘瘢痕上发芽生长。我一直怀疑我长青春痘是因为洗脸巾油水过多的缘故。

  在外边吃过饭早早的归来的时候,在寝室刚刚吃过饭见别人都去洗碗了的时候,刚刚吃过饭见到同班的另一个寝室没人就走进去的时候,还有就凡是吃肉的那一餐,我都是不择手段用别人的洗脸巾擦嘴。一旦被发现,我就说:你知道为什么很多文明城市都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吗?因为影响生态平衡。作为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我们同样也不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巾纸,而提倡使用永久性的餐巾布,也就是洗脸巾。你洗脸的时候也要擦嘴,是吧?(回答:但你擦嘴的时候却不洗脸。)

中专往事——中专词典3
录取通知书

  中考是步入中专的前期经历。那个年代的中专生毕业后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而那个年代的国家分配的工作也就意味着为大多数父母所中意的铁饭碗。对于我们这些中专生来说,如果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就没法顺利被中专学校录取。我们这个班级的学生,全部是在中考中获得最好成绩的一批最优秀的学生。录取通知书寄发到家以后,每个被录取的考生都是喜悦的,每个家长都是高兴的,因为在那个年代,这意味这一辈子的安稳舒适。随着时间的演进流逝,回忆起当初被殷切盼望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们的心态和感想,大概都是复杂而颇感忧郁遗憾的。。。。。。

  老乡

  老乡,挺好的一个词汇。俗语说的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外面,动不动就遇上敲诈勒索,没几个个老乡做做靠山互相照应还真不行。在市县内,同一个乡的就是老乡。在省会城市,同一个市县的就是老乡。在北京和外省,同一个省的就是老乡了。在南昌,来自萍乡这个乡的,就都是老乡了。

  中国的书面语言是差不多的,但口语却因地区而各异。萍乡老乡的口音,都差不多的,就是这上栗话嘛,湘东、城关的似乎有些听不大懂。

  我和易平,还有沈辉,来自萍乡同一个乡,也来自鸡冠山乡同一个乡,在哪里都是老乡。

  班上一共有四个萍乡的,学号也是连在一起,我是26号,易平是25号,彭江华和晏妮不记得是27、28还是23、24。

  每一年都有不少老乡毕业。这些老乡毕业的时候,都要在一起喝几杯,还要制作一个方便日后联系的名单,可惜我都丢了。

  当年的年纪都很小,对于老乡的感觉,确实是亲切而可依靠的。

中专往事——中专词典4
打群架

  打架是常有的事情,因为不敢跟人打,就只好挨打。打群架更是常有的事情,因为不想帮别人打的,别人也不会帮他。我也参与过一次打群架,可惜等我去找工具,架已经打完了,所以我没有受到押金五百元的处分(据说毕业若干年后可以退回,也不知兑现了不)。

  听说,毕业前,我的一个老乡,一天晚上参与了打群架。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在空旷的足球场,忽然出现了一群举着火把的凶神恶煞,后面还跟着一大群人:他们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铁铲, 还有鹤嘴和铁扒。铁扒有五指的,四指的,有二指的。。。。。。

  那天好多伤员被送往医院,而我那位老乡从医院出来,一只眼睛报废了,却不明白是由哪种劳动工具给弄报废的。(后来也没人说起,希望是假的)

  补考

  补考,那是每学期都有的事情,单是英语,才读了两个学期,我就补了两次。

  中专四年充满了对于补考、留级、拿不到毕业证书的紧张和焦虑。

中专往事——中专词典5
室友

  在一个公司一个单位的就叫做同事,在一个学校的就叫做校友,在一个班级的就叫做同学,在一个寝室的就叫做室友。室友并非自主选择,全靠偶然凑合。有一个夜夜鼾声大作的室友,是一种不幸。

  早恋

  中专时候的早恋是很常见的。有一对男女同学只是因为走在一起,就被校方定性为早恋。因为男多女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对于女生来说,显然机会很多;但对于男生来说,显然机会不多。

  遗精

  可能中专生大多没有*的习惯,因为在室友众多的情况下,*实在是很不方便的事情。正因为没有性活动,所以遗精就是常有的事情,晾在寝室里外的*,都是“锈迹斑斑”。。。。。。

  女生寝室

  我们的窗外对面不远,就是女生寝室的一个个窗户。按照规定,男生是不能随便出入女生宿舍楼和女生寝室的。窗户外面常常挂着那些红白黄绿蓝的七零八碎的物件,我们倒是见怪不怪,那也可能是距离的缘故。可是,有一天老乡聚会,当我走进女生寝室的时候,发现那里面的情况,居然比之男生寝室,比之我所能见过的最没有检点的杂货铺更为凌乱,甚至于寝室内部和寝室与寝室之间也是随意穿挂的丝线和那些红白黄绿蓝的七零八碎的物件。那一天,我的感觉真是羞赧、尴尬和难堪之极。

  毕业纪念簿                                                   

  毕业的时候,总得相互留下点什么以资留念。互相赠送个人玉照是一种形式。各自在对方的毕业纪念簿上写下点文字也是一种形式。可惜我的毕业纪念簿,也不知道弄哪去了。如果现在能够见到各自的毕业纪念簿,那将是非常可贵的。我记得我在同学的毕业纪念簿上,写上了很多的疯话,比如:个人信条: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世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