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处世智慧-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导致极度厌恶。另一方面,性格相似的人立刻就会有一种共鸣的感觉;如果他们很像是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经过来往后可望意见完全和谐或一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思辨与箴言(counsels and maxims)(25)
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两种情况。首先,这能说明为什么普通平常的人,是那么喜欢与人交往,到处受人欢迎。啊,那些善良、可亲而老好的人们!性格特出的人就情形相反;他们性格愈为特出,就会变得愈为不喜欢跟人交往;在他们孤独之中,假如他们偶然会遇见一个人,对他们存有一丝同情,不管是多么细微,他们就会遇见一个人,对他们存有一比同情,不管是多么细微,他们就会觉得他极为和蔼可亲。所谓惺惺惜惺惺,两人情谊的建立完全出于彼此具有相同的感觉和需要。伟大的心灵像老鹰一样,他们在高耸凄凉之处筑巢。
  其次,这使我们了解到,性格相同的人很快大家就能合得来,好像受到磁力吸引在一起一样——同类的心灵从远处就彼此打招呼。当然,最多机会让我们观察到这种情况,是由趣味庸俗、才智低下的人们所供给的,这些人真多;趣味和才智比较高尚的人士,相当稀有,不容易遇见:他们之所以称为“稀有”,就是因为不常发现他们。
  例如,一大群人为了实现某一实际目标而组成一个团体;如果其中有两个坏蛋,这两个人就好像身上戴着相同的微章,一下子就认出对方,而且会立刻密谋诡计。同样的,请你试想有那么一大群非常明智聪慧的人(根本是不可能的),其中只有两个傻瓜,这两个人一定会被同情心所驱使而聚集在一起,而且暗地里很高兴,各自认为在一大群人之中,至少发现一个聪明人。观看这两个人,尤其是如果他们在操守和智慧上都低人一等,他们如何初次见面就认出对方,他们是如何热心想结为朋友,他们是如何亲热和高兴跑去跟对方打招呼,就好像他们是老朋友一样,这些情景真的是值得一看的——这种动人的程度,甚至可能诱导我们接受佛教轮回的说法,假定他们在前生是认得的。
  尽管有着这些一般的共识,可能相聚在一起的人们总会分开的;有一些例子,是他们之间会产生一时的不和。这是由于心情不同使然。我们很难看到两个人的心境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心境的变化,跟我们生活的状况、职业、环境、健康、个人一时思绪等等,都有关系。这些不同会让两个性情最为投合的人,产生不和。要能够随时做出必需的校下,除去这种扰乱力,并且引入一致温度那样的要素,将是一项涉及最高度教养的成就。一致心情对导致视密友谊的相关程度,可以从一致心情对一大群人的影响,很容易的测定出来。例如,当许许多多人群集在一起,如果有某一客体性的有关事物,不管是什么,譬如共同的危险或希望、某好消息、某种奇观、一曲戏、一首音乐,或任何类似的东西,那些能够以相似的方式对他们有所影响的事物,你就会看到他们都会倾心于某一想法的相互表达、某种由衷的关心的流露。他们之间有一种共有的愉*受;那些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有关事物,经由克服所有私自的和个人的兴趣,产生心情上的一致。
  如果没有我刚才所说的某种客体的有关事物,通常就得借助于主体性的事物。一瓶美酒就时常用来导致彼此的亲密感;甚至茶和咖啡也用于相似的目的。
  由于有关人士一时的心情不同所引起的不和睦,在各个社会都可见到;这类的不和睦还能部分的解释,为什么对于过去各阶段我们所持有的态度,我们的记忆都加以理想化,有时是几乎让它完全改观——这种改变系因为我们无法记得在过去每时每刻都扰乱我们心情的所有的一时的影响力。就这一点来说,记忆力好像照相机的透镜:把它视域内的所有东西都缩小,因而创制出比原来景色更为精致的图像。对于一般人来说,不能相聚总是能获得几分这些好处;虽然记忆的理想化趋势需要时间去完成,可是这一理想化的趋势是立刻开始进行的。一定要隔一些时间才去探望新朋旧友,是明智的;再见到他们,你会发觉记忆已经开始理想化了。

第五章 思辨与箴言(counsels and maxims)(26)
(23)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高度之上。我来解释这句话吧。
  你在他人之中能看见的,局限于你自己所拥有的;你的智慧的高下,严格的决定了你对别人所了解的程度。如果我们的智慧很低,他人的智慧力,即使是最高超的那一类,对我们不会产生丝毫影响;除了他个性之中最卑劣的一百——换言之,除了只是他的人格和个性中存有缺点的那结部分,我们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其他的什么。我们对他的整个评估只限于他的缺点,他的比较高超的才智对我们是不存在的,正如色彩跟盲人的关系一样。
  没有才智的人,是看不见才智的。在批评他人作品所提出的意见之中,批评者的学养范围,跟该作品的特色,都同样是构成他的评断的基本要素。
  因此,与人交往就牵涉到把自己“拉低”的过程。仅是一个人具有、另一人缺乏的品质,在他们相见时是不会发生作用的;其中一人必然遭受的损失,另一人是不会发觉的。
  考虑到大多数人都那么世俗、低劣和平庸,我们就得暂变为平庸,否则无法跟他们交谈(这里把人们的交往比拟为电的配送)。这样,你就会充分欣赏下面这句话的真实和妥当性:做人需要委屈自己;有些人跟你交往的惟一接触点,就是你性格中自己最不喜欢的那一部分,避免跟他们交往是能让自己高兴的。对付愚人的笨伯时,惟的能显露你的智力的办法,就是不跟他们来往:这一点你会明白的。这当然就是说,我们与人交往,不时会感到自己很像一个善于跳舞的人应邀参加舞会,到达之时,发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跛子,我们窨跟谁跳舞呢?
  (24)一个在等待或悠闲坐着的人,他不会用手头的东西——他的棍子、或者刀叉、还是别的、做出嘎嘎的响声,或是打拍子,他是百中见一的佼佼者,我对他怀有敬意。最可能性情况是,他在思索什么事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视觉能力,很明显的,完全地控制着他们的思想力;他们只有在发出噪声的时候,才似乎觉得自我的存在;除非他们碰巧在抽烟,抽烟也让他们有同样的感觉。出于同一理由,他们全神贯注地观看和谛听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25)拉劳士福古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对于同一个人,我们很难在同时又崇敬他又热爱他。如果这话可信,我们对于世人所可能要求的,就只能在敬和爱之间加以选择。
  虽然方式很是不同,人们的爱总是自私的;他们用来获得爱的手段,并不是总让我们觉得自豪的那种。我们获得他人的爱意,是我们不对他人的智力和善意,作出过分的要求,但与人交往时一定要真心诚意的,没有丝毫伪装——不可仅仅出乎容忍,容忍说到底只是一种轻视。这就让我们想起艾尔维修的一句观察入微的话:我们所拥有的才智,其份量通常可从能够令我们欣喜的那么些才智,很准确的估计出来。*(*英译者注:C…A艾尔维修(1715…71),是叔本华敬重的一位法国哲学家 ,他的主要著作《论机智》,因为明确地推守惟物观点,在出版的当时曾引起热烈的兴趣和反对。)用这句话为前提,是容易做出结论的。
  谈到“敬”,情况正好相反;人们是不轻易敬重他人的,也因为这一理由,敬意大多数是隐藏着的。因此,跟“爱”相比,“敬”更能予人真正的满足;因为“敬”跟个人的价值有关,“爱”就不能直接地这么说,它的性质是主观的,“敬”却是客观的。说实话,被比受到敬重更为实惠。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思辨与箴言(counsels and maxims)(27)
(26)大多数人都彻头彻尾的地主观,除了他们自己之外,什么也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不管是说什么话,他们总想到他们自己的情况,只要偶然有机会提到牵涉他们个人的任何事,不管其关系是多么疏远,他们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全神贯注:其结果就是,一旦话题转移,他们就没有能耐对事物做出客观的见地;对于有损他们利益或虚荣的话,他们也无从承认它的有效性。因此,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他们动辄生气、觉得受到污辱或被冒犯,故而跟他们讨论任何一般性的事,我们都必须极度小心,避免让我们的话,涉及跟我们面前之人的价值观和敏感想法,具有一丝一毫的可能关系;因为我们可能说的任何东西都或许会伤害他的情绪。如果不会影响到自身,人们大多数什么都不在乎。他们对于真实动人的观感,或是精致,微妙和机智的谈话,完全无缘:他们不懂,或没有感受。但是,最为间接、可能性极少的、那些会扰乱到他们无聊的虚荣的事物,或是会不利地反映出他们极为珍贵的自身的任何东西——对于那些,他们就最为细心敏感了。这一方面,他们就像你可能不经意踩着它脚趾的小狗——从它大吠尖叫你就知道;或者,他们像全身长满溃疡和脓疮的病人,对待他们可要小心,须避免无谓的照料。在有些人之中,这种情绪已经到达隘路,如果他们跟人谈话,对方表现出、或者未能全部掩饰自己的才智,他们就会认为是不折不扣的侮辱;纵然他们当时隐藏恶意,这位无心的冒犯者事后想不出他们为何如此行为,绞尽脑汁,希望发现自己究竟做过什么事,惹起人家的毒意和仇恨。
  但是,讨好和争取这些人也同样的容易;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判断通常会改变,为什么他们的意见会被影响,而这种改变和影响,不是由于事情千真万确,而是出于对他们所属的团体或阶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