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西游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码西游记-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我觉得,石猴说自己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人若打他,他还要向人赔礼,应该不是指他当猴王时的事情,而是说他这十年孤身在海外飘零时的情形。确实,他孤身一人,什么也不懂,也没什么真本事,怎么硬气得起来。
  石猴说他“一生无性”,认为这就是他的本性。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是不是人的本性?这很难说。我们熟悉的说法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对别人的侮辱和欺压视如不见,装作不知道,似乎不是人的本性,反而像是经历过很多挫折后,为了息事宁人、少惹麻烦,人有意识如此行事时的一种状态。
  石猴说自己“一生”无性,显然是在说大话,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将会有多么漫长和丰富多彩的“一生”,现在的他,哪里就敢说以后的事呢。其实,后来的孙悟空是特别爱面子的,即使别人提起他曾经当过的级别较低的官职弼马温,他都要大怒呢。如果孙悟空能够始终保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这样一种状态,《西游记》中的许多精彩故事就不会发生了。
  很快,悟空的性格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起初是在跟随菩提祖师学艺的时候发生的,但我们不能把变化的原因归结到祖师的教育上面,这一变化的发生,另有深刻的原因。
  ◆三更传艺与“法不传六耳”
  悟空跟着祖师学艺的头七年,一方面“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有空闲的时候则“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干些家务活。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直到有一天,祖师登台讲座时,悟空终于听出一点门道来了,“喜得他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心情很是激动。于是祖师问他想学什么,出乎众师兄弟的意料,悟空对于“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中的道都不想学,因为学了它们都不能长生。 。 想看书来

拜师学艺:开启生命征程新的一页(3)
祖师对如此不听教诲的弟子似乎很生气,“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拿着戒尺指着悟空说:“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还走上前去,在悟空的头上打了三下,然后“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祖师这一走,可把悟空的一班师兄弟给吓坏了,他们纷纷责怪悟空,怪他与师父顶嘴,冲撞了师父,他们不仅是“报怨他”,而且还“鄙贱嫌恶他”。他们真正担心的是,“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你把师父给惹得不高兴了,下一次不知道师父什么时候才会再出来给大伙传艺。如果祖师真的就此不出来了,众人岂不是要恨死这猴头。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悟空与其他弟子的不同。他们之间一个根本的区别在于,悟空做事有着明确的目标,他放弃舒适的王位,在海外漂泊十年,目的是要学一个长生不老之术,不再受阎王的约束和管辖。对与这个目的不一致的本领不想学,正反衬出他要学长生不老术的决心。所以,对于师父想要教的每一门道,他都要问一句,“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的答案归结为一句话,都是“不能!”悟空的回答则无例外地都是“不学,不学!”与悟空相比,众师兄弟不过是受尽千般辛苦,却不知自己所为何事,可能连拜师学艺的目的也是别人为他们设定的,命运操纵在别人的手中,浑浑噩噩,不知所以然。
  更妙的是,虽然悟空表面上似乎冲撞了师父,师父却并没有真的生气。原来祖师另有深意,打他三下的意思是让他在“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的意思是,让他从后门进去,在秘处向他传道。悟空也参透了其中的玄机,就不与众人分辩理论,忍住了不说话。
  祖师的做法非常有意思,一方面,他在表面上责罚了孙悟空;另一方面,他在暗中又很欣赏孙悟空,并要向他秘密传道。祖师面对同一群人,用同一个行为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层含义,并且能把这两层含义准确地传达给两类不同的弟子,高,实在是高。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想问,祖师能不能不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妙呢?我的回答是不能。如果祖师不责罚孙悟空,而是说:“悟空,我听了你刚才的话,觉得你真是一个可造之才,过来,这就传你长生不老之术吧。”其结果会如何?不过是鼓励其他弟子都来学悟空的样,当面顶撞师父,即使是心志不坚定的弟子,也会学悟空这么来上一手。祖师对悟空这么当众“责罚”一下,可以起到信号作用,能够把不同的弟子区分出来:那些坚定地想学长生不老术的弟子还是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而其他人则不会在没有想明白的情况下再做同样的“傻事”了其实,不管怎么说,祖师已经为悟空的众师兄弟指点了一条明路。因为纸里包不住火,三年以后,悟空学成了一身本领,众多师兄弟都能够看到他的本领,再回过头来把这件事想一想,聪明一点的,就能够想个###不离十了,不过,他们是否能打破“盘中哑谜”,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正因为悟空打破了盘中哑谜,所以他也“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他这么做不是因为道德高、涵养深,而是出自于甘心受辱!正是你逞你的口舌之利,我享我的暗中之益。从这种意义上说,猴王的“甘心受辱”是假的,他所甘心的并非受辱,而是他有足够的聪明,知道表面上的受辱并不损害自己的实际利益。其实,世上并没有真正“甘心受辱”的人。
  有趣的是,祖师传艺的经过与六祖慧能得到五祖衣钵的故事非常相似。当初慧能来到河北黄梅山五祖弘忍那里。弘忍问他:“你是哪里人,到这里来做什么?”慧能说:“此来拜你为师,是为了要成佛,别无其他目的。”这与孙悟空非长生不老之术不学颇为相似。弘忍觉得慧能的根性非常好,但为了避免引起同门嫉妒,对慧能不利,便吩咐让慧能干粗活,到后院碓米。慧能在黄梅一晃过了八个月。一天,弘忍去看慧能时跟他说:“我知道你颇有见地,但怕别人妒嫉,加害于你,所以没有明言。”后来有一次,弘忍觉得传法的时机已到,便吩咐弟子们写偈子给他看。于是有了慧能的著名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txt小说上传分享

拜师学艺:开启生命征程新的一页(4)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偈子使满院的和尚大为惊讶。弘忍看到大家的惊异之色,深怕有人妒害慧能,便用鞋把墙上的偈子擦掉,说“也是没有见到本性”。第二天,弘忍悄悄地来到碓米的地方,问慧能“米熟了吗?”慧能回答说“早已熟了,只是欠筛一筛它了。”弘忍不说话,用杖敲碓三下便走,这是暗示慧能于当晚三更去见他。慧能果然应约。于是师徒两人对面而坐,弘忍为慧能讲解金刚经,当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突然大悟。也就在这个深夜,弘忍把衣钵及顿悟之法传给了慧能。同时,为了避免有人要害慧能的性命,弘忍吩咐他火速离去。
  弘忍赶慧能走的过程,也与悟空学得本领后,在众人面前卖弄时,师父立即赶他走的过程有一些相似之处,不过,这就是题外话了。
  祖师向猴王传道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个技术上的纰漏,导致后来出了点问题。当天晚上,求祖师传道时,悟空说:“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悟空信口说了一句这里没有“六耳”,谁知后来偏偏跑出一个六耳猕猴①,偷学了艺,猴王未免太大意了。可见这古时候就有知识产品保护的问题,且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像长生不老心法这样的超级机密,更应该做好保密工作。
  ①六耳猕猴的长项是善于远距离窃听,如来说:“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你这去,定生不良
  经过三年修炼,悟空的根基逐渐稳固。于是祖师进一步向他传授七十二变之法与筋斗云。听说孙悟空学成筋斗云后,一个筋斗能走十万八千里,他的师兄弟们是什么反应呢,是不是嫉妒死了?只见大众听说,一个个嘻嘻笑道:“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哪里,都寻了饭吃!”觉得会了这本事好处可大了,给别人跑跑腿、送个报纸、杂志、发票、文件什么的,还可以混个特快专递的差使,到哪都能找碗饭吃。原来师兄弟们学道的目的只不过是混口饭吃,看来祖师收的弟子可不怎么样,难怪他当初要打一个盘中哑谜了。
  学道的过程中,也逐渐显出悟空贪多的一面来。祖师说,我这里有一个天罡数的变化,一个地煞数的变化,你要学哪一个?悟空回答:“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原来要学七十二变而不是三十六变,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不过是听着变化的数字多一点,想从“多里捞摸”,而没有问问师父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他“多里捞摸”捞的对不对,书里没有说,我们也不好妄加猜测。
  悟空本事见长,跟着起了卖弄之心,于是在师兄弟面前表演变松树。结果惹恼了师父,师父说出一番大道理来。他说:悟空啊,这个功夫怎么能在别人面前卖弄呢?你要是看到别人有这样的本事,你会不会求他教给你?道理是一样的,现在别人看到你这个本事不错,也会来求你。你如果怕惹祸,就得传给他,如果你不想传给他,他又要来陷害你,这样你的性命就不保了。
  师父给他讲的与其说是仙佛的大道理,还不如说是市井中的生存哲学。奇怪的是,这样的道理不仅菩提祖师会讲,就是肉眼凡胎的大德高僧唐三藏也深得其中三昧。在行者刚刚追随唐僧,八戒和沙僧还未归顺之前,在观音院,观音院主想看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