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西游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码西游记-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孙悟空那里很难产生。孙悟空人很聪明,道德上的弱点也不明显,既不贪财,也不好色,还不偷懒。悟空对师父有时确实不给情面,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他“脓包”、“忒不济”、“好不聪明”,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唐僧爱听这样的话。唐僧在悟空面前没有自信,在其潜意识中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失衡,相比之下,唐僧必然会对八戒从感情上更亲近一些,八戒的缺点在他眼中可能反而成了可爱之处了。
  孙悟空还有一个特别不利的地方,就是他历史上的“污点”。对于八戒,唐僧暂时并不担心他会夺权篡位。孙悟空则不同,一方面他曾做过齐天大圣,原先就是天庭一个级别很高的官,现在还经常耍老孙派头;另一方面,他当年就有“皇帝轮流做”的要求,只是因为力有所不逮,没有成功罢了。现在,面对自己这个能力一般的上级,难保他不会产生类似的取自己而代之之类的想法。还好有个紧箍咒在手,可以对他稍稍加以控制,不然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我们即使抛开唐僧对取经形势的错误判断不论,唐僧赶走悟空的决定也是愚蠢的。因为悟空虽然不听话,但毕竟还有个紧箍咒制约着他。赶走了孙悟空,他又拿什么制住八戒和沙僧,他凭什么保证八戒就会那么听他的话呢?好在孙悟空很快就回来了,我们没有看到唐僧与八戒的矛盾激化。
  遇到黄袍怪,自己还被变成了老虎,蒙受了极大的冤屈。这次遭遇使唐僧明白,取经行动还真是少了孙悟空不行。孙悟空在被唐僧赶走以后,志气有一点消磨,这使双方的关系有了一定改善,但并不能说唐僧就对悟空有了完全的信任。其实,唐僧还有一个性格上的缺点,就是书生气太重,喜欢空言大道理,总觉得自己是科班出身,书本知识学得好,相反几个徒弟没有什么文化,因此,在徒弟面前特爱说教,常常一副真理在握的架势,以为只有他是对的,有点教条主义的倾向。其性格也有点刚愎,不属于从善如流的类型,他是不会那么容易做出改变的。
  无奈之下请回孙悟空的结果,使悟空在取经队伍内的地位无形之中得到很大提高。然后,在平顶山,孙悟空取得对八戒、沙僧名义上的调度权,其地位进一步稳固。孙悟空在打败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过程中,也表现得十分卖力。但这一阶段,唐僧还是频频上妖怪变化成人后的当。屡次上妖怪的当,根本原因不在于唐僧没有分辨力,而在于唐僧本能地不信任孙悟空。
  种种迹象表明,唐僧实际上一直在寻找敲打孙悟空的机会。只要孙悟空的表现稍有令他不满意的地方,他就可以在八戒的“蛊惑”之下给悟空念紧箍咒,而且往往是颠来倒去地念一二十遍。
  唐僧的这种做法,是在大徒弟面前没有自信的表现,他需要通过间歇性的惩戒向悟空表明到底谁是师父、谁是徒弟,特别是要表明,不管你孙悟空的本事和功劳有多大,这个名分和身份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孙悟空的功劳越大,唐僧就越有必要强调这一点,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悲哀的悖论。相比之下,八戒犯了错误就很少受到严厉的处罚,这固然和八戒的有眼色、会奉承有关,但根本的原因在于八戒本领有限,对师父的地位不构成威胁,反而是师父需要通过与他联手来对孙悟空进行制衡。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如果唐僧跟八戒也闹翻了,其结果只能是更加强化孙悟空的地位,而师父则可能被架空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悟空与唐僧的关系变迁(4)
这种情形,沙僧多少也看到了一点,在红孩儿一役中,唐僧也“哏哏的,要念《紧箍儿咒》,却是沙僧苦劝,只得上马又行。”看来在沙僧的劝阻之下,唐僧也知道自己念紧箍咒的理由并不充分,“只好”上马继续前行。
  在乌鸡国为了救活老国王,唐僧也念了紧箍咒,还念了两次。当孙悟空说乌鸡国王已经死了三年,没法救了时:
  三藏闻其言道:“也罢了。”八戒苦恨不息道:“师父,你莫被他瞒了,他有些夹脑风。你只念念那话儿,管他还你一个活人。”真个唐僧就念《紧箍儿咒》,勒得那猴子眼胀头疼。
  那孙大圣头痛难禁,哀告道:“师父,莫念,莫念!等我医罢!”长老问:“怎么医?”行者道:“只除过阴司,查勘哪个阎王家有他魂灵,请将来救他。”八戒道:“师父莫信他。他原说不用过阴司,阳世间就能医活,方见手段哩。”那长老信邪风,又念《紧箍儿咒》,慌得行者满口招承道:“阳世间医罢,阳世间医罢!”(第三十八-三十九回)
  这回念紧箍咒,竟然分别念了两次,第一次还稍微说得过去,第二次念紧箍咒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唐僧的目的不就是要救活乌鸡国王吗?孙悟空已经答应了,唐僧却听信八戒的说法,要孙悟空不去阴间,就在阳世间救活乌鸡国王,这个额外的要求除了增加悟空救人的难度外,没什么别的作用。显然,这是唐僧在配合猪八戒。它表明唐僧主观上有多对孙悟空念紧箍咒,以体现和强化对孙悟空的控制的想法,他也一直在为念紧箍咒寻找理由和借口。
  ◆如来、观音对唐僧的约束
  唐僧与悟空最后一次大的冲突发生在真假美猴王一节。这一次,孙悟空因为打死几个强盗,被唐僧赶走。唐僧明知悟空对取经行动的重要性,却依然很坚决地要赶走悟空,应该不是仅仅因为悟空打死几个毛贼,而是矛盾长期积压之下的结果。
  在悟空打死毛贼后,唐僧出于慈悲之心,让八戒挖坑埋了尸首,然后自己焚香祷告,超度亡魂:
  三藏离鞍悲野冢,圣僧善念祝荒坟,祝云:
  拜惟好汉,听祷原因:念我弟子,东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经文。适来此地,逢尔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县,都在此山内结党成群。我以好话,哀告殷勤。尔等不听,返善生嗔。却遭行者,棍下伤身。切念尸骸暴露,吾随掩土盘坟。折青竹为香烛,无光彩,有心勤;取顽石作施食,无滋味,有诚真。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八戒笑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三藏真个又撮土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大圣闻言,忍不住笑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为你取经,我费了多少殷勤劳苦,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你倒教他去告老孙。虽是我动手打,却也只是为你。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么会来这里,会打杀人!”(第五十六回)
  唐僧一番祷告,完全撇清了自己的责任:如果亡魂到阎王殿前告状,请只告孙悟空,不要告我唐僧,后来,他又补充说也不关八戒、沙僧的事。唐僧的说法确实绝情,因为悟空说得很清楚,他打这几个毛贼,完全是从保唐僧取经的立场出发的,如果不是为了保唐僧,他也不会杀这些毛贼了。
  赶走悟空后,假悟空趁机前来,在唐僧与假悟空之间进行了一段对话:
  孙行者跪在路旁,双手捧着一个磁杯道:“师父,没有老孙,你连水也不能够哩。这一杯好凉水,你且吃口水解渴,待我再去化斋。”长老道:“我不吃你的水!立地渴死,我当任命!不要你了!你去罢!”行者道:“无我你去不得西天也。”三藏道:“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泼猢狲!只管来缠我做甚!”(第五十七回)
  由于唐僧并不知道来的是假悟空,因此,他的话对真悟空同样有效。他说:我宁愿渴死,也不喝你端来的水;另外,你虽然认为没有你我到不了西天,我的想法却是我到不到得了西天与你没有关系。这简直就是“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另一种表达法了。他是铁了心不要孙悟空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悟空与唐僧的关系变迁(5)
孙悟空与唐僧朝夕相处,对唐僧的想法自然十分清楚,于是在打死假悟空后,对如来说“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希望如来放他还俗而去。如来对此也很重视,说“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看来,如来也发现唐僧确实想赶走孙悟空,取经队伍面临分裂的危险,对这个问题不能不重视。
  观音代表如来向唐僧表明了天庭最高官的态度,说“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观音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你现在必须收留孙悟空,这是命令,你必须服从;第二,没有他的保护,你是到不了灵山的;你到没到灵山,还是组织上说了算;第三,你以后不要再随便对他发脾气了,“再休嗔怪”是说再也不要乱发脾气了,这剥夺了唐僧以后拿悟空撒气的权力。观音的话说得虽然平静,其实是必须被不折不扣执行的命令,对此,唐僧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诚恳地、无条件地答应。从此以后,再没有发生唐僧想赶走孙悟空的事情,唐僧也没有再念紧箍咒了。
  一般人都觉得唐僧很愚蠢,因为读完整个故事,我们都看得很清楚:没有孙悟空,唐僧就到不了西天。不过,这也值得琢磨。我们可以想一下:没有孙悟空,唐僧真的到不了西天吗?恐怕不尽然,唐僧就不太相信这一点。唐僧数次赶走孙悟空,就是因为他认准了一条:有佛祖和观音的支持,自己可以到西天,至于孙悟空,不是最重要的。观音明确地给了他一个警告,唐僧才知道天庭对他的支持是有条件的,于是改变了念头,不再产生赶走孙悟空的想法了。
  ◆唐僧的难题
  在取经路上,唐僧常常面临决策上的两难问题:如果在取经途中处处听孙悟空的,取经过程一定会轻松得多。但这也有一个危险,那就是唐僧的领导水平会遭到悟空的怀疑,他在徒弟中的威信也会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