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子教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代皇子教育史-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像他们的父辈们一样驰骋沙场。那么,他们长大后为什么还是未能建功立业呢?因为,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摄政,豪格兄弟是争夺皇权的失败者,当然不会被多尔衮重用了,所以就失掉了立功的机会。再者,清军入关后,人才济济,绿营兵兴起,满族统治者多用汉人的军事力量来平定中国。钱穆认为:“至言清代武力,其得久锯辽河两岸并以入关,胥由明政黑暗,又获汉奸之助。令据开国方略修改,此下平南明,破李自成、张献忠,要之明降将之力为多”。可见在正是由于这样的历史环境才使得豪格兄弟缺少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第二章:草创期(三)
在这个时期,皇子们的文化知识的教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尽管这个时期重在军事教育,但是文化知识的教育还是一直存在的。我们知道在这个时期,满族人的文化水平相对于汉族而言是非常低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满族人的祖先女真人曾经建立过金国,并且参照汉字创制了女真文字,但是自从金国灭亡后,通晓女真文的人越来越少,到明朝中期基本上也就失传了。满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官方信件往来多用蒙古文书写,并且满族人中懂得蒙古文的人也不多。这样的话,即使满族统治者想对皇子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也是缺乏必要的条件的。

  2:满族人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是一个以游牧为基本生活方式的民族,这个民族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又不在汉族文化的腹地,这样也必然限制了皇子们学习文化知识所需要的文本材料。

  3:当时战事频繁,满族贵族忙于打天下,缺少一个对皇子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客观环境,这样也就少有时间顾及皇子们文化知识的学习。

  可以说,满足是一个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民族。不是他们不想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是缺乏必要的条件,只要具备了这些必要的条件,那么对皇子的文化知识的教育便会提上日程。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命下属以蒙古字母拼写女真语言,创制了女真文字,这就是无圈点满文即老满文;皇太极时期改进成有圈点满文即新满文。满文的创制,是满族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同时也为皇子们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提供了必要的载体。至此,满族人才有了可供学习的本民族文字,才开始了有自己文字记载的民族发展史。最初皇子们学习的文字便是这种新创制的满文。

  努尔哈赤就非常喜欢汉族文化,他喜读《三国志》,《水浒传》等书;皇太极也喜爱历史,他在位十七年,《清史稿》涉及他学史,讲史的记载至少有五十余处。而这些知识仅仅是卷帙浩繁的汉族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而已。随着战争的进展,大批的汉族知识分子不断涌进满洲,他们带去了相对先进的汉族文化。范文程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每逢议事,皇太极都会请教范文程;后来他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这是清朝汉人任相之始。这些汉族人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满族人缺乏文本材料的不足。

  有了文字与文本材料这两个条件,再对皇子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那就便利的多了。此外,翻译书籍也是满族人获取汉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天聪元年(1632)月,书房秀才王文奎再一份奏疏中说:“帝王治平之道,微妙著载再《四书》,显明者详诸史籍,宜于八固山读书之笔帖式内,选一二伶俐通文者,更于秀才内选一二老成明察者,讲解翻写,日进《四书》两段,《通鉴》一章。汗于听政之暇,观览默念,日知月识,作之不止,乃成君子”。在这种形势下,到天聪七年(1635)五月,皇太极召集文馆大臣们训话,要求他们将:“有关治要者,汇纂翻译成书,用被观览”。从后金到大清,翻译和编纂了大量的汉学文献资料,这样就为皇子的文化知识教育打开了方便之门。

  总的来说,虽然在草创期以军事教育为主,但是对文化知识的教育也同样提上了日程,这就是这个时期内皇子教育的特点。随着满族入主中原,取得了统治权,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皇子的教育也开始步入正规,因为他们接触汉族文化的条件要比在关外时期优越的多。这也是满族人汉化进程的一大步。要想统治汉族人占绝对优势的中国,满族统治阶级就必须从汉族的传统文化中找到给养。与元代相比,清代的汉化进程是比较高的,因为“元恃武力,固轻视中国;满族无所恃,故刻意模仿汉化”(钱穆语)。接下来,我们分析成型期的皇子教育情况。。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成型期(一)
在初创期,皇子教育共经历了两代帝王,即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共有皇子27位。初创期的皇子教育是在当时严峻的社会环境中萌发并发展的,在地域上也仅仅限于我国东北地区。皇太极死后,皇子教育出现了危机,不仅豪格兄弟们被摄政王打压的无翻身之力,就连作为大清皇帝的福临也基本上被多尔衮夺取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这种教育危机系于多尔衮一人,也就是说只有多尔衮失去权力才能摆脱这种危机。历史会不会给福临兄弟这样一个机会呢?我们知道,多尔衮通过打击异己,培植亲信,从而得以独揽大权,实际上已成为大清国说一不二的最高掌权者,况且此时的多尔衮正是而立之年,年富力强;加之豪格兄弟被打压的元气大伤,反对势力也分崩离析。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多尔衮死亡才能有福临兄弟们的受教育机会。此时的福临已经过了十岁,而且还未能接受教育。其实对多尔衮而言,福林的素质越低,他的地位才越能得到保障。

  历史偏偏给了福临兄弟这样一个机会!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尔衮暴死在喀喇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外),年仅38周岁!而此时的福临已经十二周岁。多尔衮摄政的七年之内,福临受尽屈辱,帝位也岌岌可危,仅仅是一个傀儡而已。后来,福临回忆着七年的时光时说:“朕魏拱手以乘祭祀,凡天下国家之事,朕既不预,亦未有向朕祥陈者”。可见,多尔衮的暴亡对福临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机遇,对处于危险关头的皇子教育而言,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关键就是看幼帝福临能不能把握这样的机遇了。

  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居于东北地区时期是接触汉族文化,这毕竟是一种有限的获取汉族文化的方式。定都北京,统一中国后,整个统治阶层都进入了汉族文化的腹地,那么,对于满洲贵族学习汉族文化,提高汉学修养而言,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更深一层而言,只有更深入,更深刻的掌握汉族文化,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中国。顺治十二年(1655),他在给礼部的谕令中称:“帝王敷治,文教是先。臣子致君,经术为本。自明季扰乱,日寻干戈,学问之道,缺焉未讲。今天下渐定,朕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可见,满族统治者已经认识到文教对于稳定统治的作用。那么,统治者也必然认识到自身的文化水平对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巨大作用。

  可以说,摆在幼帝福临面前的也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以适应处理政务的需要。经过两代帝王及一代摄政王的积累,留给福临的是一份丰厚的遗产,但是他还面临着另外一种困难,就是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他后来说:他刚亲政的时候,连臣下的奏章都看不懂。多尔衮摄政期间,福临多少还是受到过一点教育的。《清通鉴》中记载:“丁未,都察院承政公满达海等上摄政王启,请为皇帝选择博学明经之人,置诸左右,朝夕论讲,以资启沃”。但是,一直到亲政,福临都没有正经从师学习过,对于满文还基本能掌握,至于汉文,只是略识一些字而已,这种情况是极不利于他施政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顺治帝自觉的迎难而上,开始了正规的学习。可以说,此时的皇子教育也已基本上走出了危险期,并开始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化。此时,顺治帝已是十几岁的少年,接受教育已属大龄学生了。自古以来,皇子们受教育的年龄虽不统一,但多在十岁以下。《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古者八岁而就外舍”;《礼记*典礼上》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因而,年龄对顺治帝学习而言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但是她的悟性很好,并且十分勤奋,文化水平提高很快。一开始,他便五更起,趁着天气晴朗。认真地记诵;处理完政务后,就开始读书,一直到深夜。这样坚持了九年,通读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和唐宋八大家及元明著作。除了这种从书本上直接获取的知识外,他还请教那些满腹经纶的汉族大儒。顺治十二年,在宫中开设经延日讲,就是设置日讲官,辅导皇帝学习儒家经典。日讲官由翰林院学士们担任,当时由王震、麻勒吉、折库纳、王熙、方悬成、曹本荣等人,其中尤其以王熙最受宠遇。当时汉族儒臣集中的地方是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自然也是顺治第经常光顾的地方了。

第三章:成型期(二)
以上是从学习文化知识这一方面而言的,那么,对于满族人的老本行——军事教育,则又是如何呢?满清贵族定鼎中原,满族人也逐渐由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转变;在意识上也由尚武转向崇文。因而文化知识的教育也逐渐重于军事教育。我们可以做以下分析:

  1:中国已基本上统一,而且也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争,政局也逐渐稳定。顺治帝曾说:“帝王敷治,文教是先”满清统治者此时已经认识到文治对于稳定统治的作用要优于武功,因而文化知识的教育也逐渐重于军事教育。这是从当时的历史环境而言的。

  2:顺治年间,八旗兵逐渐被绿营兵代替,一旦有战事,则多用绿营兵,八旗兵的斗志在进入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