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的故事:我的亲历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闻背后的故事:我的亲历实录-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首先是有意加大正常宣传北京的力度,利用多媒体多手段,对北京的文明古都形象、现代建设、改革开放、人文环境等从古至今做比较集中、系统的介绍,而又加大对北京新的建设项目的报道。看起来,这属于日常的正常报道,并不特意与申奥挂钩;同时北京奥申委积极主动地在市内举办申办活动,吸引中外传媒、网络媒体的报道,扩大对外影响。
  另外,突出领导和名人效应。请###主席写信给萨马兰奇主席,###主席、###总理等多次表态坚决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一再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在国际奥委会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请国内外知名人士、著名运动员和有关机构等与国际奥委会委员们进行交往,增进相互了解;通过其他有联系的工作机构邀请有关人士来访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精心设计制作外宣品。北京奥申委新闻宣传部前后制作了50多部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介绍与反映北京现实、变化和发展的专题片,在媒体播放,并通过多种渠道送给外国传媒和国际友人播看。这些专题片选题和制作颇费匠心,内容集中,不长,独立成片,十分注重针对性(如体育基础设施、交通、环保等),见物见人,突出人的精神风貌;从设计、拍摄、色彩、编辑手法、制作、多文种解说词等,都反复研究如何适应外国传媒的内容和播出质量需求,适应外国人的观看、思维习惯;所有活动和外宣品都着重于客观事实介绍、说明北京和中国,竭力避免说教,避免政治和宣传色彩。西方舆论认为,北京这次采取了“中性宣传战略”,着重介绍经济建设、文化、旅游、环保,在媒体露面的干部也表现得谈笑自如,向世界传递一种开放和充满活力的印象。
  四是积极主动利用外国传媒和知名人士为申办造势,影响国外社会舆论。北京的申办一直是境外传媒竞相报道的热点,在对各申办城市的报道中70%左右是报道北京的,而且正面报道占主导地位。北京奥申委除了及时发布新闻,还主动邀请外国记者来访,从2000年10月到2001年7月,接待境外媒体记者100多批,共300多人次。境外许多主流媒体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体育活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作了大量报道,仅2001年头5个月的文字报道就有1700多篇,远远超过对其他申办城市报道的总和。其中客观、正面报道占60%,中性报道占20%,负面报道占20%,这是很不错的效果。
  五是利用文化资源,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北京派艺术团到国外演出,请外国艺术团到北京演出,中外联手演出等,凡能想到的有效招数都用上了。如2001年4月由1000多名中国和韩国歌手在中华世纪坛的联合演出,尤其是在6月23日的奥林匹克纪念日,请世界三大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在北京故宫的盛大演出,虽然没有直接提申办奥运会,醉翁之意,谁都明白。
  六是坚持开门申办,大胆吸收外国专家的意见。对申奥的程序和操作,我们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北京奥申委请有经验的、已经举办过奥运会城市的专家来指导,特别是借重悉尼的经验。请外国公关公司帮助设计,他们来自西方阵营,熟悉西方的情况和运作的程序,熟悉其思维和接受习惯,知道怎么做才更具影响力。联系国际大企业家和知名公司协助工作,中国是个大市场,举办奥运有无限商机,利益驱动,他们积极协助,而且着重正面介绍中国。这种种做法起到了我们难以起到的作用。

北京申奥与对外宣传(5)
七是加强与委员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对北京和中国的了解。申办奥运各城市之间的友好竞争,最终以票数多少定胜负。谁都希望国际奥委会委员手中的那一票投给自己,但到底会投给谁,有许多重要因素,主动向他们介绍情况、增进他们的了解,举足轻重。这除了舆论的交流,还需要人际之间的交流,需要情感的交流。要做到有效的交流,前提是要有对他们的研究和了解,要有专门人员去联系,而且要自始至终,坚持不懈。(内部有人称为“滴灌”。)做这项工作最有利的人选是我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吕秀荣、于再清)和著名的运动员。我想特别提出,我国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是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委员,在国际奥委会中形象非常好,他不辞辛劳,带病接连走访各个委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为了达到我们申办和举办奥运会的目的,我们可以在奥委会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展开想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宣传工作。以上种种做法,虽然带有特定环境的特殊性,但那种缜密分析各种情况,精心设计,积极创新,十分注重针对性,特别是大胆利用外力等许多创造,对我们日常对外宣传很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如果我们能依照申奥的精神、思维和做法,我国的外宣何愁做不好。
  营造良好申办氛围  接待好评估考察团
  2001年2月,国际奥委会组织评估团对申办城市进行考察。迎接评估团的考察是申办中的重要一环,是国际奥委会在阅读申办报告基础上对北京的一次实地了解、实地验证,也是我们对北京的一次现场介绍。评估团的看法如何,是决定北京能不能入选、能不能胜出的关键一环。在候选的五个城市(北京、巴黎、多伦多、大阪、伊斯坦布尔)中,我们是第一个接受考察的,没有经验可借鉴;考察的时间对北京又不利,2月20~24日是北京最寒冷的季节,也是空气污染严重的季节,又少有绿色,使城市缺少生气。奥申委对此活动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靠北京的实力,靠扎实的工作,靠市民的热情和接待者的真情,交了满意的答卷。在迎评的第一天,###主席亲切会见评估团,既表示了对他们的热烈欢迎,又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申办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的决心,是个极有利的开局。###总理签署支持信和保证书,使评估团确信中国政府实现承诺的决心。奥申委就举办奥运会的十几个主题向评估团作陈述是接受考察的主要部分,在我们精心准备的基础上,打破了过去的惯例,聘请了悉尼和亚特兰大有举办奥运会经验的专家提供咨询,完善陈述的内容和表述方式,提高多媒体音像质量。请了奥运使者,营造自然、亲切、和谐的气氛。民众积极开展活动,清理街道,净化和美化环境,为迎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新闻报道中,每天发布消息,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为中外媒体提供各种报道机会,既保证中方媒体报道中的主体地位,又让外国媒体享有同等的报道机会和新闻素材。通过满意的服务赢得了记者们的积极报道,扩大了北京的影响,也进一步树立了中国新闻发布的新形象。
  5月15日,国际奥委会的评估报告给予北京充分的肯定。在申办的5个城市中,报告认为巴黎、多伦多和北京都能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这里,北京并没有被排座次,但是报告指出,北京“是由政府推动并得到国家奥委会协助的申办。良好的比赛构想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促成了高质量的申办工作”。报告强调指出:“评估团相信,北京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评估团相信北京能够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这几句最有特色、最有分量的权威结论,一下子把北京推到了最具竞争力的领先地位。而且报告指出,北京的技术条件也是最好的城市之一;相信交通和空气污染会得到改善。这一报告又在7月13日莫斯科投票之前再次宣读,为北京争得举办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坚持宗旨  巧妙反击舆论攻击

北京申奥与对外宣传(6)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决胜之前,更注意研究国际舆论动态。这一阶段的国际舆情必定是复杂、激烈的时期,也必定是聚焦北京。其实从2001年年初已经显现出来了。1月美国一些议员和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就开始发难,3月风声越来越紧,主要还是集中在人权问题、###功问题、“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上对我进行政治攻击。有人说“这是对中国首都的另一种投票”。 选择时机发难,进行政治攻击,这是西方反华势力和媒体的惯用做法,在预料之中,只是比1993年那一次来得早一些。面对这种政治攻势,如何应对?是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击,还是不予置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走自己的路?###、刘淇多次召###议进行研究分析舆情动向,商讨对策。有人主张针锋相对,有人提出不予置理,最后确定采取有分有合、以奥运主旨巧对政治攻势的策略。
  所谓“分”,就是奥申委对此不予置理。我们自信,他们的“政治攻击”违背奥运原则,他们的这种用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会有多大作用;他们在这些问题上做文章,拿不出什么新鲜货色,重复陈词滥调,只能叫人反感;如果我们进行纠缠、反击,正中下怀,他们会越发来劲借题炒作。如果我们不予理会,作冷处理,他们找不到新的热点,自觉索然无趣,只能偃旗息鼓。奥申委不要卷入“媒体纠纷”,依然信守奥运宗旨,高姿态谈申奥,坚持把政治与体育分开,不作政治交锋,只要不被记者提及就不主动涉及政治问题,要谈时也不纠缠。
  所谓“合”,就是合作、协调。对他们的“政治攻击”当然不是完全不理,仍需认真对待,奥申委不去谈,可以发挥我们的体制优势,由其他分管部门对媒体去讲,纳入正常宣传报道进行反击,有意加大报道的力度和内在的针对性。主要是集中力量打胜联合国日内瓦人权会议斗争这一仗,发表我人权新发展的白皮书,揭批美国不光彩的人权记录;通过一个一个的典型事例深入揭批“###功”;趁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之机大力宣传报道西藏的巨大发展变化,报道中央召开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