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云和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千里云和月-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追的紧,没给他时间亲近。



    “也就是说你的那身不可思议的轻功就是放羊中练出来的。”



    “不错。”马肩虎咕了一口酒,“天寒地冻,地面结冰,唯有运动才能活下来。加上狼群四伏,要想活下来,必须比它们跑得快,才能赶跑它们。我可没有你那本事,可以和狼一起玩。所以到现在我不但没有憎恨我那家主人,我还很感谢他。一个人和另一个相处久了,如何恨得起来?”



    杨鹏举眼前闪现出一个身材孱弱的少年,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冰天雪地中被狼群四下追着。是的,在危机四伏的原野上,不让狼吃,只有比狼更强。



    听着马肩虎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杨鹏举闹不明白了,他问马肩虎到底想要说什么?



    马肩虎这才说道:“李帮主也来了。”



    “他在哪里?”杨鹏举霍地站起来看着马肩虎,眼里冒着吓人的目光。



    “你看看,叫你不要这样急。”马肩虎慢悠悠地道,“我说这些就是要让你明白,有些事情并不是相像的那样。”



    “马肩虎,你给我兜一个大圈就是想说,李黑娃并不是他们说的叛逆?”



    “我并没有说。我们碰到李帮主的时候,他也正四下找你。说找你有要事相商,我们也知道你的为人,疾恶如仇,说不定一见面就把李帮主给杀了。我在想李帮主既然来找你,他可能真的有要事。而且我也看了看,他并没有别的人在左右。”



    “这一点你就小看我了,兄弟,既然大家是兄弟,肯定要他把话给我说清楚。狼虽凶残,但不内讧。”杨鹏举打了个哈哈,“前面带路。”



    来到籍辣百灵、元俨、李黑娃喝茶的茶肆,杨鹏举见到李黑娃神色黯然神伤地坐在那里,两女也不知道如何安慰,见到杨鹏举到来,纷纷起来让坐。杨鹏举也不弯弯绕,开门见山地问:“你知道不知道丐帮上万人死在海上?”



    李黑娃叹了口气道:“知道。”



    “这是为什么?请李帮主给我一个满意的解释。”



    李黑娃听杨鹏举嘴里叫李帮主,也不叫二哥了,他心里一沉,这事看来真的闹大了:“李某无话可说,李某今天来此,就是任六弟你处置的,要杀要刮,看你乐意。”



    杨鹏举冷哼一声:“如果真是你下令杀的,我绝不饶你。不过在杀你之前,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一,这几日你来哪里去了?二,你到底给我隐瞒了什么身世?你的师傅是谁?三,你为什么要杀丐帮的人?”



    “我并没有下令杀丐帮的人。听我活着回来的兄弟讲,王树林在船上使的是快刀,无人能敌。于是我在想,王树林根本就不叫王树林,他应该姓史。”



    “你的意思是,王树林是经过乔装打扮的江南名媛四大弟子当中的一个。”



    “不错。”



    “那谭娟娟和谭如月她们岂不是有危险?”



    “她们并无危险,已经到了洛阳了。”



    “李帮主,你这话说得太牵强了。因为谭如月是你没过门的媳妇,你不好杀她罢。”杨鹏举冷冷道。



    “他们为什么不杀这两女人,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在这事上有失察之罪,我知道难逃关系,我也想知道为什么,所以请六弟给我点时间,让我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让我死得瞑目些。”



    杨鹏举沉默不语,这二天他已经把和李黑娃结交的过程梳理过了好多遍,要说二人肝胆相照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过就算藏得再深,这几年的时间不可能不露出马脚的,但是没有,唯一值得怀疑的地方就是他的身世,他是如何习得“连环腿”的?这点元俨当时也说过,不是杨鹏举不想问,他一直都认为大家是兄弟,既然兄弟不想说的,问了也白问,他要说的,就是不问也要说。现在到了不得不问的时候了,得到一个知己难,他不想就此失去一个曾经共患难的朋友。



    “至于我的身世,我也没有骗过六弟你。”就听李黑娃道,“我真的就是俚人,但是我一直都是和汉人生活在一起,我的母亲就是个汉人。要说你怀疑的就是我的武功。不错,我的武功应该算得上是和你一脉。当年武松到岭南,就是住在我家附近的山上,我的祖上是个猎户,他们一来二去的就成了朋友。听我祖上说,他当时见到一个独臂壮汉,孔武有力,不是当地人,到像是到这地方来避难的。当时我们那地方,不是官方流配就是刻意到这地方来隐居的世外高人。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岭南,原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历史上,唐朝岭南道,也包括曾经属于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在宋代以后,越南北部才分离出去。岭南之概念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而武松当年到的正是琼州,当时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我祖上也知道他姓武,但是具体叫什么他都不知道。我祖父当时年幼,那个高人见他诚实,偶尔也传他点防身的技艺,久而久之,祖上也学到不少武学根基。我的武功也是因此而来。”



    “你在说谎。”杨鹏举毫不客气的说,“不错。师叔祖(武松虽为陕西大侠周侗的不计名弟子,但是后来的人还是记为他的弟子。)是独臂,但是他的墓在临安附近,他什么时候又跑到岭南去了?请问,他的老家在山东阳谷,安葬在临安,谁从岭南把他运回来的?而且我听说他晚年是在临安附近六和寺安的家。你分明是在狡辩。”



    李黑娃苦笑道:“我知道你不相信,可能好多江湖中人都不相信,可是武祖师真的到过岭南,他对我祖上说过这事绝不能外传。因此之故,就是到我这里,也不敢对外说半分。不错,后来,武祖师是让我们家人发过毒誓,不能将他的行踪说出来。”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武祖师爷的武功当年也是声名在外,我祖父一显武功,江湖中人就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了,以至于他后来不得不到临安六和寺出家,这就是大家都知道他的墓在临安附近的道理了。”



    这种说法杨鹏举可以理解,要知道当年他的师祖周侗武功盖世,任何一个弟子都是响彻一方的豪杰,如果李黑娃的祖上得到武松的真传,李黑娃的武功可能不只是这样。应该是武松得到朝廷要来拿他的消息,不得不又重新找地方栖身,所以李黑娃的祖上没有得到真传,以至于李黑娃的武学不上不下。
238。 第二三八章兄弟和睦
    杨鹏举道:“李帮主,这几年来,我并没有问过你和我师叔祖的关系,我就是想让你给我明说,可是你直到今天才说出来,我不想问是什么原因。我知道你肯定有你的理由。”



    “六弟,不是我不想说。你不问我我也是万分感激。要知道当年祖上因为祖师爷这事是付出生命了的,从那以后,我的家人绝口不提这件事,而且广传‘连环腿’,如今岭南人会腿功的人不在少数,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行者武松还在岭南。”



    “你的意思是说,武松是怕死了。”



    “没有这意思。”李黑娃道,“想那武松英雄盖世,宁死不屈,如何怕死?那年我祖上和武松交好之后,二人甚是谈得来,闲谈之余,武松也传我祖上一些拳脚功夫,并嘱咐我祖上不可说出去,武功也不能外露。当时我祖上也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只是见他单身断臂,生活不易,这才偶尔送他点山货接济。开始他并不要,我祖上说他也是经过好几次的相赠,武松才开始接受,并拿银子买。我祖上说如果用钱就不给了,他才接受。



    大概过了有两年的好光景,朝廷对以前的梁山好汉们查得又没那么严了,可是朝廷的苛捐杂税越来越多,祖上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虽然他学了一身武功,打猎技术更绝,打得=无=错=小说=m。=QuleDU=的猎物比别人多,他都还过不下去了,别的猎户可想而知。然后大家就推举祖上为代表,和官府理论。数十个猎户来到官府,同来的还有数十个渔民,他们和朝廷据力力争,可是朝廷非但不听,反而以谋反罪要将这一干人拿下。



    就在这时,一独臂壮汉提着把朴刀拿到官府,用刀指着县官的鼻子道:‘如今的天下,全是因为你们这帮贪官污吏害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你以为谁想反嘛?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活不下去是谁造成的?’



    那县令手里端着茶杯,用那双三角眼斜视着武松,冷笑道:‘你以为你是谁?造反?梁山厉害吧?结果怎样?方腊不是称帝了吗?结果呢?还不是让武松武二郎给结果了。一并拿下。’县令下完令就把嘴放到杯边。



    ‘俺今天就先结果你。’



    县令嘴还没挨着茶杯,就觉脖子上一凉,朴刀已经递到,那县令最后看到的是武松怒睁的双目,脑袋瓜子就到一边去了,可怜他至死都不知道是谁杀的他,身体还端坐着,一手拿着茶盖,一手端着杯子,欲饮的样子。



    武松对围过来的从兵士大声道:‘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山东武松武二是也,放了这些人,要找找俺。’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武松的大名天下谁人不知?众官军有的对他敬若神明、有的对他敬仰不也,今天终于一睹真人,谁还敢上前。



    武松领着众人散去。



    后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