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如刃的边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行走在如刃的边缘-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一结束后,开始分科,我们一起到文科班。当时重理轻文,文科被普遍认为是学不好“数理化”的差生的选择,是颇有些被瞧不起的。虽然是以倒数第一的排名进入文科班的,但和大多数被老师指定或劝说来的同学不一样,皇甫是主动申请来的。原因大致有二,首先是他特别喜欢文史,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其次是他并不赞同理工科毕业的父亲“枯燥”的生活方式,虽然在普通老百姓眼里,他父亲身为高级科技人员,既为社会所普遍尊重,又拿着相对不菲的工资。皇甫在八十年代的初期就对家庭提出了要追求浪漫和绚丽的人生宣言,否则就要去少林寺当和尚,据我所知让他的父母颇为忧虑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很快寒假过去了,高二文科班的生涯开始。开学的第一天,班上搞动员会,气氛紧张而热烈。轮到皇甫表态了,他仍然是木那地站起来,咳了咳然后大声说一年之内要进入前三名。话没落音,同学们都笑翻了,真是痴人说梦啊!短短的一个学期谁要提高一个名次都不太容易,更何况从倒数第一来个几十名的大飞跃?在讥讽眼光的包围中,他的脸涨得通红但眼神却很坚定。

1、刘宁:少年黯如铁(4)
从那天以后,课间时间再也没见他出去休息,上课也开始戴眼镜了,晚自习也能看到他的身影。上学期期末发榜,皇甫虽然避免了再次倒数第一的命运,但排名依旧在中下游,以至于不少同学们又开始取笑他开学时的豪言壮语。不过奇迹很快就发生了,又过了一个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发榜那天,一个惊雷在班上炸开,黑板报的成绩排名表上皇甫江三个字赫然列在第一位!班上所有的同学包括各科任课老师都傻了眼,那些一直聒噪着要看他笑话的人更是羞愧不已。就像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关键时候一出手就是惊世骇俗的招式,别人看得一愣一愣的,同时不由得打心理眼里佩服这小子真是个不可思议的人物。
  从倒数第一到正第一只用了一个学年,皇甫的事迹在1984年7月的桂林中学校园中仿似传奇,那段时间我们形影不离,走在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会有低年级的学生或其他班的老师对着他指指点点,当时电视正在热播《陈真》,里面有个前清武状元皇甫一骠,所以皇甫状元这个名字,跟随他直到高中毕业。
  那次的考试后,一贯认真为他这个不省心的宝贝儿子全力策划的皇甫伯伯宣布此后不再记录考试成绩,甚至不去参加完全可以扬眉吐气的期末家长会,而委派皇甫妈妈去感觉荣耀。
  可是好景不长,不安分的心灵注定衍生出不安分的动作,暑假才开始一个星期,皇甫折腾出另一件事情又让整个学校震惊:他居然成为我们学校里最早“下海”的学生,教唆两个同学搞勤工俭学,弄了辆人力三轮车去贩卖汽水。那种事在1984年的桂林乃至国内中学校园里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对于我们这个保守省份的重点中学来说,一个应届高考生,即使他的成绩一贯名列前茅,如果不去抓紧任何空闲时间复习备战而去当小贩挣几个铜板,那简直是一种罪行。作为他最好的死党和一个问题少年,我也觉得他这种做法有点离谱。更夸张的是,这位一贯自认为有帝王血脉的皇甫三少爷居然把他简陋的地摊——一辆快散架的三轮车、数箱汽水、一个泡满冰块和水的塑料桶,以及一个小马扎,架设在他父母工厂的大门口。在同一个工厂里上下班的员工们都会经过他的汽水摊,包括他的父母和他父母的亲朋好友。
  在那个时代里,摆摊基本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最下层的老弱病残者的无能行为,甚至不能被认作一种职业。如果年轻人干这个,那更会被视为游手好闲或不三不四者。虽然我并不太熟悉皇甫所在厂区的长老们,但他们对于这个在知名重点中学就读的子弟如此的行为艺术纷纷投来惊诧的眼光,其中不乏失望和轻视。我是高中里最早抽烟喝酒逃学打架递字条给女生的老油条,但面对这些陌生的眼光时还是尴尬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抬眼偷看皇甫时,他却泰然自若,遇到父母的同事就彬彬有礼地致意但并不招揽生意,遇到兄长的同事则大声地招呼他们喝汽水,热情而毫无媚谳之色。由于临近高考,暑假要补课,这个我们平生第一次赚钱的勤工俭学不到半个月就寿终正寝了,下来一算账,扣掉自己喝掉的,刚好打个平手。钱没挣到不要紧,但此举对于我们大学毕业后在贫困中谋生如启蒙之书,在逆境中奋斗似指南之车。
  皇甫在学期前站起来宣布要考入前三名时,对自己的未来无疑是最严酷的军令状。“如果高二结束后我不能进入文科班前十名,我爸将强迫我主动留级一年,同时转回理科。他对我学文科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数理化才是正路,同时他总是怀疑我的聪明用错了地方。”拿到状元后,皇甫如释重负地告诉我这个秘密。“那你当时答应你爸了?”我替他感到一阵后怕。“没办法,只有破釜沉舟了!”皇甫得意地说,“不过我也提了一个条件,如果我考进前十名,他以后不可以强迫我做任何不愿意的事,要是杀进前三名,他们不许干涉我的任何合法行为。”

1、刘宁:少年黯如铁(5)
父母不出声并不代表学校可以容忍他的出格。高三刚开学,班主任立即召开会议,不点名批评某些同学自以为偶尔考了一次好成绩,就骄傲自满,自由散漫,为挣几个小钱而去作二道贩子,这与重点中学学生的形象严重不符,不仅浪费宝贵的假期补课时间,而且丢了学校的面子,给低年级学生带了很坏的头。很快地,在学校小得可怜的操场上,全体高、初中学生被集中开大会。校方严正宣告:今后任何在校生不得从事任何打工挣钱行为,即使家庭有特殊情况,也要征得校方同意。
  平心而论,“打工事件”后,皇甫学习很认真,成绩也相当不错,尤其是语文和数学,是班上绝对的第一。理所当然地,他成为我们中学能考上顶尖大学最有潜力的对象之一,然而由于他的特立独行和轻率,让校方不敢把“宝”押在他身上,也无法同那些听话和成绩稳定的同学为伍,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高三开始,有了免考推荐上大学的名额,班里的一位女生经校方推荐,距离毕业还有一学期已经直接拿到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另一位男生也被推荐到中山大学。在推荐名单里,根本没有皇甫的名字。皇甫为此忿忿不平,公开表示他根本不稀罕这两所名校,并声称一定要在高考中拿到一个天大的分数,直接上北大这所最好的学校,让自己出口恶气。
  回想往事,如果说校方完全没有给皇甫机会,那也是不公平的。就在皇甫放出要考北大的风声几天后,北京大学的招生小组居然来到我们中学。原来新的保送政策也涉及了北大,广西省应届文科毕业生得到了两个名额,经省教育局建议,在桂林中学和南宁的一个省重点中学各分派了一个名额。得知这个消息后,班里的尖子们都激动地炸开了锅,而之前被免试录取的两个同学则神情沮丧。
  也许知道自己又可能不被推荐,一贯清高自傲的皇甫根本没有心情与其他同学讨论或猜测,而是直接找到了班主任,要求校方推荐。他的理由很充分:第一,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是全班第一;第二,北大是他的唯一目标,如果高考不被北大录取他将拒绝任何其他学校包括重点大学的接纳,而是明年再次参加高考,直到被录取为止,“我报考的学校里没有第二志愿!”他斩钉截铁地宣布,可惜当时没有“酷毙了”这么形象的词语。这两个理由着实让校方很为难,因为学校准备推荐的人选确实不是他,但皇甫却铁了心的要求得到机会,并且声称:“如果学校不考虑我的申请,我会直接去找北大的老师,反正他们住的招待所和房号我都清楚,我会拿着成绩单去。”
  在慎重考虑这种情形后,校方作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决定,即把皇甫和另外一位同学的档案一起报给北大招生小组的老师,由他们选择,同时如实地告知校方本来意思是某某,而皇甫江同学是强烈主动要求的,他的成绩,尤其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科不错。北大的老师不愧是经验丰富,略略看过档案后,就解决了这个小问题。他们表示,这次在广西的这两个名额固然依据高中推荐的名单进行选择,但为了保证达到北大的要求,被推荐的学生必须通过一个专门的水平测试,由北大出题,包括语文、数学和一门副科。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馒头,据皇甫吹嘘说,北大老师与他见面的时候,本来准备考英语,他立即用流利的口语介绍了自己,迅速回答了完简单的问题后,他还特意洋洋洒洒地用英文背诵了《离骚》的部分章节。“当时他们就傻了眼,我还跟他们解释十八世纪英文与中国文言文的类似之处。”过了第一关,皇甫牛逼哄哄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刘宁:少年黯如铁(6)
第二门考试是数学,皇甫颇费了点心机,没能像以往一样提前交卷,但最后成绩也不俗,后来老师才告诉我们这是选自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题目。
  一切似乎都正在预示皇甫的成功,因为最后一科的语文是他最最拿手的科目,进入文科班后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测验皇甫从来没拿过第二名,就连最 保守持重的老师们都不会为他这一门成绩担心。
  考试似乎非常顺利,我记得他回来后踌躇志满的表情,他走到我旁边坐下,刻意用整个教室都能听到的声音说:“刘兄,我要笨鸟先飞,一柱擎天了!”一时班里同学反应各异,几个问题少年过来与他握手庆祝,而大多数则不知什么表情。整个下午他都沉浸在兴奋中,而且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之色。然而这种得意还没能过完当天,接下来竟是平地一声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