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大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普京大传-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普京本人在一次强力部门人员参加的会议上说:就算我们选举失利,也不能允许任何人利用对选举舞弊的怀疑使邻国发生的事情在俄罗斯重演。普京当然也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和俄罗斯有密切关系的白俄罗斯身上。
  2005年4月,普京在南部海滨城市索契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这是两位领导人时隔半年以后的首次会晤。
  普京表示,决不希望这种局面发生在自己的友邦。而卢卡申科也表示了同普京一样的坚定态度。
  他表示,白俄罗斯肯定不会出现战争和“革命”之灾。他坚信他的国家将保持和平与稳定,任何“橙色风暴”都不会刮到白俄罗斯。白俄罗斯将捍卫安宁和稳定,决不会成为第二个乌克兰。他还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监控,以应对西方借乌克兰事件的势头来破坏白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对普京来说,这场橙色风暴来的不是时候,因为时下的俄罗斯社会和政治都正趋稳定,经济也呈上升势头。他希望能够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加快俄罗斯发展的步伐。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美国不会坐视不动,它当然不想让普京的愿望实现。因此普京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前独联体国家的局势,尤其要首先支持白俄罗斯稳定其国内局势。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是战略联盟关系,如果连白俄罗斯也被“橙色风暴”吞没的话,那俄罗斯的地盘离被美国蚕食殆尽就不远了。
  

第一章橙色风暴 安抚近邻
不仅仅是因为“橙色风暴”的关系,普京才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自上台后,他就一直重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因为普京深知,俄罗斯与独联体的关系,直接涉及俄罗斯改革的命运,关系到俄罗斯作为一个有分量的大国的力量基础。
  俄罗斯与独联体成员国的关系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它们逐步建立起多种联系,协调机制,构筑了军事、经济、政治的合作框架。独联体最大的成绩在于它防止了前苏联地区的“巴尔干化”,在保持这个地区相对稳定和合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外部势力采取了积极的活动,俄罗斯依然是主导这个地区事务的首要力量。
  前苏联解体之后,原先的15个成员国各奔东西,俄罗斯联邦和它昔日的兄弟均成为主权国家。与此同时,形成了一个由原先12个成员国参加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波罗的海三国即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未加入),但它“既不是国家,也不是超国家实体”。
  独联体是原苏联绝大多数共和国“离异”之际,一种赖以维系多边关系的特殊形式。各成员国之间千丝万缕的经济、政治、军事、领土以及其他方面的联系,并没有、也不可能一下子割断。原苏联的120多个民族,近3亿人口中有7000多万人居住在非本民族地区。苏联各种经济联系40%以上是跨共和国的。各共和国疆界只有30%明确划分过。总之,历史渊源、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和资源分布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它们之间必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亲缘关系。
  独联体自组建以来,一直没平静过,各成员国之间矛盾重重,貌合神离。它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现成尺度来衡量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谁都免不了要竭力维护自己来之不易的独立,并尽量扩大本国的权益,因此争吵不休。
  各国实现独立之后,经济形势普遍恶化,曾寄希望于西方援助,结果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或者杯水车薪,各国的经济独立和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各国领导人不得不回过头来设法从独联体内部寻求哪怕暂时的某些解决办法,彼此还得冷静地坐下来商量问题。
  矛盾与协作并存的客观现实,决定了独联体的进程既曲折又复杂。这种曲折性和复杂性,对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成员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从国际战略方面来考虑,俄罗斯必须优先发展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以独联体为依托,增加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与西方抗衡的砝码,巩固俄罗斯在独联体中的领导地位。从经济方面考虑,独联体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原材料产地和巨大的商品市场,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与振兴也离不开与独联体各国的合作。
  在安全问题上,独联体国家是俄罗斯近邻,这一地区形势是否稳定,是否对俄罗斯实行友好政策,关系到俄罗斯是否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战略防御空间大大缩小,防御能力严重削弱,加上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三股恶势力严重威胁着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安全。因此,建设以俄罗斯为首的独联体集体安全体系对加强俄罗斯自身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间的矛盾排俄、弱俄,不断向独联体渗透,使独联体内离心倾向和亲西方因素不断增长,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地位不断削弱。
  因而普京一上任,就把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的合作,看作是绝对优先发展的方面,他加紧实施独联体外交政策,外交重点是发展与独联体所有国家的睦邻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
  普京政府首先巩固了与俄关系密切的国家之间的友谊,把双边和多边关系推向新阶段。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在1999年12月签署建立国家联盟条约,为两国朝着建立联盟国家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为独联体的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普京当选总统后,在2000年4月访问了白俄罗斯,密切了同白俄罗斯的联盟关系。普京还积极推动俄白联盟条约的落实,双方在加强军事联盟和建立共同防御空间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2000年10月11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6国在比什凯克举行会议,共商维系各成员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签署了集体安全体系基本措施计划。
  在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上,普京可谓别具匠心。他把就职总统以后的首次出访的国家确定为乌兹别克斯坦,扩大了两国的经贸关系和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1999年退出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的乌兹别克改变了态度,参加了俄、哈、吉、塔等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两国关系也逐步得到改善。
  普京还抓住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在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行武装侵扰,对中亚各国的安全构成威胁的时机,向这些国家提供军事援助,使这些国家迅速向俄罗斯靠拢。
  本来,普京虽然一直对这个效率低下的“俱乐部”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也未抱太大的期望。然而,最近接连发生的“橙色革命”改变了他对独联体的看法。独联体毕竟是以俄罗斯为核心的地区合作组织,其存在对各成员国的对外政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只有稳定了独联体各国,俄罗斯才能有一个稳定的外围,才能安心地发展经济。
  为了显示独联体的集体力量,2005年4月,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边界—2005”联合军事演习开始在塔吉克斯坦境内举行。此次联合演习的第一阶段原定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举行,但由于吉反对派发动“颜色革命”,演习被迫改在塔吉克斯坦境内举行,演习方案随即作了修改,增加了武力对抗“颜色革命”的科目,主要目的是吸取吉尔吉斯斯坦“革命”的教训,提高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军队对抗“颜色革命”的水平。
  虽然现在有几个独联体国家发生了“橙色风暴”,但俄罗斯与大多数的独联体国家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就是那些已经发生“橙色风暴”的国家,也不能不把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在普京的心中一直有着把俄罗斯建成一个强大国家的梦想,而这个强国梦是不能不以他原来的势力范围——独联体为依托的。坐在克里姆林宫里,普京陷入了沉思。想到父母为自己所取的名字弗拉基米尔,想到父母的期望,他不由地又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平凡的起点 大杂院里欢乐多
按照中国人“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说法,一个淘气、任性而又成绩平平的孩子,大概会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了。然而,有这样一位俄罗斯小男孩,却在47年后成为影响世界的政治领袖,这个人就是普京。
  且看普京的真实童年——
  1952年10月7日,在圣彼得堡(当时称列宁格勒)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一个小生命诞生了,父母在这个男孩身上寄托了很大的希望,由此,便将其取名为弗拉基米尔——一个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一样的名字。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列宁一样,为苏联的将来做出贡献。
  普京的父母来自特维尔州图尔根诺斯基农村,他们俩是地地道道的同乡。普京的母亲玛丽娅·伊万诺芙娜·谢罗莫娃,居住在一个名叫扎列奇耶的小村庄里。而在距离她家仅4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50户人家的村子,叫波米诺沃,普京的父亲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就居住在这里。
  据后来普京自己讲,父母的结合主要是出于爱情。还有,父亲很快就要应征入伍,为了彼此有个保证,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
  普京的说法和流传在那个乡村中的关于他父母亲的说法有着巨大的差别。另一种说法是,在当时,许多年轻人总爱在业余时间聚在一起散步、聊天,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而美丽的玛莎(普京母亲昵称)和沃洛佳(普京父亲昵称)都热衷于参加这些活动。在一次活动中,沃洛佳不小心弄伤了玛莎的眼睛,而且还比较严重。于是,玛莎的爸爸就把沃洛佳叫到了自己家,并对他说,“你娶了我的女儿吧,她现在这个样子谁还会娶她呢?”
  按照这个说法,于是,普京的父亲就娶了他的母亲。
  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