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母仪天下 完结-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世瑶知道高氏原本关心的就是世家豪族的利益,对于军队中的改革,其实并不曾过多的留意,不过,她说这些话的时候,也还是小心翼翼,一身的冷汗。

    “昔年温国公用事,范纯仁也曾上奏新法亦有于国有益之举,不可骤然废黜,然而当时的情况,并不容人多做思量,哀家为保皇位安稳,有些事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范纯仁何止是上奏过要保留一部分有益之法,他还曾经请求不要将新党贬黜岭南,失败之后,他甚至还预见到了自己日后同往岭南的命运。然而,在新旧交替的元佑初年,朝政,不过就是一场排异党同的狂欢。任何一种冷静的意见,都不会被朝廷采信。

    世瑶目光微闪,垂首言到,“陛下苦心,总该让皇上明白才是。”

    高氏似乎面露苦笑,“现在哀家最担心的就是皇帝,皇帝亲政之后必定会全力启用新党,熙宁变法将再度登上朝堂,新旧党争也不可避免。哀家并不害怕身披骂名,相信温、吕诸公也都一样。但是,朝廷朝令夕改,最后只能是百姓苦不堪言。”

    世瑶还真是有些佩服高氏。四年后的事情,她竟然预料的一点不差,可是,明知道是这样的结局还一意走下去,岂非太傻!

    “牛李党争其祸不远。陛下宜早作决断。”

    高氏面沉似水,她何尝不知道事情的严重,党争,可是亡国的根苗。

    “随哀家起驾,去探望吕公着。”

    “是。”

    吕公着昔年与司马光一同辅政,算得上是守旧派的元老。高氏问计于他,这让世瑶有些隐隐的不安。要知道吕公着一句话可以抵过她千言万语,也许。她之前的功夫,就全都白费了。然而,这些不是她能阻止的事情,只盼着吕公垂危之际,不要过分执着了。

    吕公着年初的时候就病得不能上朝了。高氏屡屡派人过府问候,赏医赐药。从不间断。不过,朝廷上下都很是清楚,吕公不过就是熬时辰罢了。

    高氏跟吕公着谈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党争这个沉重的命题,让高氏一刻都不敢放松。然而,承认自己的过失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于高氏这样的来说,身居高位,有时也是一种负担。

    “陛下,新制的木瓜饮,清甜润口,陛下尝一尝吧。”

    高氏现在别说是饮子,就算是天仙玉露也下不了喉,“难为你费心,先放下吧。”

    “陛下一天都没进过什么东西了,这样怎么能行,就算是国事棘手,也要顾及身体才是。”

    “你先放着吧,哀家想要一个人静一静。”

    高氏面色凝重,世瑶就是有心进言,也只能缄默不语,低声的答了“是”,就退出了寿康殿。康有禄进殿言到,“这碗饮子,孟姑娘可是费了心的,陛下就尝一尝吧。”

    “哀家哪有心思尝这个,吕公说的话,其实句句都在理,哀家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决断了。”

    康有禄劝道,“这许多年,全靠陛下杀伐决断才有今日局面,只要是对朝政好的,又何必顾及太多!”

    “皇上的性子你也看见了,你觉得皇上亲政以后将会如何?”

    “奴才不敢说。”

    “哀家叫你说,你就放心说吧。”

    康有禄心下忐忑,这个时候,一句话说不好,恐怕就是塌天的大祸了,可是,他也不能不说,他抬眼看了看高氏,才低声的说道,“这几日陛下不曾上朝,众大臣三番四次的请见,问安的折子也像雪片一样飞进来,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皇上每天都在寿康殿外问候一声就离开了。”

    高氏不得不心寒,自己带大的孩子尚且不如外臣,“他是盼着哀家赶紧让位吧!”

    “皇上到不至于如此,只是心思不在这里罢了。”

    高氏敛目叹道,“哪个皇帝愿意自己的头上顶着一个皇祖母,人之常情。”

    “一朝天子一朝臣,也不过是常情而已。”

    “你说得很对,一朝天子一朝臣,都是常情。那你觉得皇上会用些什么样的人?”

    “这,奴才可是说不好。”康有禄把头低了有低,有些话,点到也就够了。

    “只怕你们都是清楚的,皇帝亲政之后,必定会重用新党,推行变法。朝政危矣!”

    康有禄想了想,近前言到,“陛下,奴婢刚才听孟姑娘和几个宫女一起做饮子,用的方法跟之前不大一样,孟姑娘说,‘既然是用新法制的,总得她亲自看着才能放心’。”

    高氏听了颇为动容,“你去把世瑶叫进来。”

    世瑶刚出了大殿又被叫回去,心中实有几分惴惴之意,“陛下。”

    “刚才听康有禄说你进的饮子是用新法制的,可是有什么不同。”

    “回陛下,臣女是用糯米先熬制了米酪,在井水中湃过,再兑上的新鲜木瓜汁子和一点点的蜂蜜,米香之中混合着果香,口感也更醇厚一些,并且不会太过甜腻。”

    “你亲手做的?”

    “是。”

    高氏道,“这种小事,交给宫女也就是了,何必你亲自动手。”

    世瑶微微笑道,“因为跟宫中之前的制法不大相同,虽然细细的嘱咐过她们,不过,还是自己亲自盯着,才放心一些。”

    高氏深深的看着世瑶,半天才说了句,“你很聪明。”

    “臣女不敢,不过是胡乱弄的,好在给许多人都尝过,没有问题才敢献到陛下跟前。”

    高氏抬头问道,“大家都说好吗?”

    “众口难调,臣女并不觉得所有人都真心喜欢,不过看在臣女亲手所做的份上,大家都肯给一两分的薄面。”世瑶说完,端起玉碗捧给高氏,“臣女亲自尝过,虽然不是顶好的,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请陛下尝尝。”

    高氏笑着接过,“你倒是诚实。”

    “臣女自然不敢在陛下面前说谎。”

    高氏却道,“没想到你一个女子,竟然能跟吕公的看法不谋而合。”

    世瑶听了可是松了口气,看来这世上唯一不能变通的大概只是司马光一人。“臣女不敢,不过是闺阁愚见罢了。”

    “你这闺阁愚见对哀家却大有裨益,既然皇帝启用新党,推进变法势在必行,那么还不如就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变。”

    “陛下英明。”

    高氏做这个决定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吕公只给了她两个选择,一是另立新帝,二就是重启变法。她衡量了再三,也不忍心废黜皇帝。废掉赵煦,她并不是做不到,朝中虽然会有些议论,但是她相信并不会引起太大的风波,但是,废帝只有死路一条,她终究是于心不忍。

    高氏的声音显得异常沉重,“虽然是这么决定了,但事情却要缓缓而为,你不可泄露半个字出去。”

    “是。”

    高氏点点头,“你去给哀家拟道旨意,哀家怜悯章惇等人年事已高,特诏其回京。”

    “是。”

    到底是新法好还是旧法好,世瑶的确是一无所知,不过,有些事情既然难以避免,让它提早发生了,总不至于更糟。况且,赵煦亲政之后,章惇的很多决策不过是泄私愤而已,弄得朝政混乱不堪,君臣二人却洋洋得意。现在把他召回京来,在太皇太后的眼皮子底下做事,总是不会弄出太大差错,就算这人不会感激太皇太后,也不会多感激赵煦,更不会为了刘氏跟自己做对,算是最主要的收获了。

    章惇回京,虽然没有任何的任命,但是朝上的人还是看出了蛛丝马迹,无疑都是心绪复杂的。不过,整个朝堂,却没有比赵煦更复杂的了。

    赵煦知道高氏不会无缘无故的诏章惇回朝,他一方面欣慰父皇的志向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却隐隐为自己的将来忧虑。章惇、蔡确等人,原本是他一心准备启用的,只等亲政之后将这些人诏回到朝廷,那时候,他们必将忠心耿耿为自己办事,可是,他们若是受到太皇太后的重用,他的算怕可就全盘落空了。

    赵煦对此事的忧心,宫里没有一个人能看得出来,甚至高氏都觉得,她可能把一些事情想得太严重了。世瑶若不是了解以后,也会被赵煦的平静给蒙蔽,不过,她既然是知道的,就不会让高氏再生出反复之心。

    ps:

    这几天感冒,更新就没跟上,今天貌似好了一些,明天尽量不上,万分抱歉:)

 第四十章 断其臂膀(下)



    赵煦仰慕先帝的心,从来都是不加掩饰,但是,对于章惇等人回朝,皇帝就像是没事儿人一样。不过世瑶相信,只要有所图谋,就一定会露出马脚,世瑶所需要的,不过就是一个时机而已。

    “姑娘,张御医又来给刘美人请脉了。”

    世瑶颔首笑道,“你就说我身体不适,请他过来。”

    “姑娘不是向来都看不惯那个张御医?”云纤奇怪的问道。

    “就你多话,去请吧。”

    “是……”

    云纤觉得张涵为人不错,还以为她家姑娘这是想通了,于是娇笑着退了出去,一出内室正好撞见宁馨,“云纤姑娘怎么这么高兴?”

    “姑姑,上次祭陵的时候张御医就要给姑娘请脉,可是姑娘一直不肯,今儿姑娘可算是想通了,叫奴婢去请张御医过来。姑姑也知道姑娘从帝陵回来身子就一直不是很好,实在是需要好好调理一番,奴婢可不是高兴!”

    世瑶听着外面说话,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过,她也没必要装病,现在无论是谁请张涵,都会联系到刘氏的肚子上。况且宁馨那般九曲心肠,就算是她真的病了,也会照样起疑心的。经过章惇回朝一事,世瑶与太皇太后之间的关系亲近了许多,对宁馨的忌惮之意无形中也消退了不好,况且,太皇太后身边还有个更能说得上话的康有禄,也肯帮她一二。

    张涵进了净逸阁,一直都保持着和煦的微笑,看起来就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