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刺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极刺杀-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肯尼迪:震动世界的刺杀迷案(5)
人格分裂,换个词来说就是精神分裂,通俗点来说就是精神病。这样的结论让奥斯瓦尔德的母亲难以接受,她宁愿选择带着儿子躲到另一个城市,也不想把儿子送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几经辗转之后,奥斯瓦尔德一家又回到了新奥尔良。在这里居住的前一段时间,奥斯瓦尔德的表现还算不错,但是没过多久,奥斯瓦尔德的人格分裂症又发作了,开始旷课、打架。此后,他无心上学,开始念想着能够加入海军。1956年10月,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如愿以偿地进入海军陆战队。服役期间,他的射击成绩十分优异,可精确击中200码外的目标。
  这个时候的奥斯瓦尔德跟其他人并无两样,只是信仰有些另类。他钟情于*主义理论,对苏联和古巴十分崇拜,甚至不容许别人抨击自己的信仰。正是因为这个信仰,让奥斯瓦尔德再次成为一个备受嘲笑的“不正常的人”。无奈之下,奥斯瓦尔德最终选择离开军队,随后去了苏联。两年后,奥斯瓦尔德从苏联回到美国,并且自此之后他开始公开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知道,当时正值冷战时期,在一个*的资本主义阵营中说自己是共产党员,无疑会遭到周遭人们的唾弃和鄙视。然而,奥斯瓦尔德不以为然,依旧坚持己见,大肆谩骂美国政府卑鄙可耻。
  据调查,在刺杀肯尼迪之前,奥斯瓦尔德也曾经扮演过杀手的角色。那是1963年4月,他曾经向一个纳粹分子开过枪,尽管那枪没能打中,但却打出了他的“知名度”。同年10月,奥斯瓦尔德找到了在教科书仓库当管理员的工作。
  也是在这年的10月,奥斯瓦尔德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女儿的降临。说起奥斯瓦尔德的家庭,这里得交代一下他的妻子玛琳娜。玛琳娜是白俄罗斯人,奥斯瓦尔德在苏联期间二人成婚,并生下了第一个女儿。玛琳娜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拥有跟所有主妇一样的愿望:希望丈夫疼爱自己、生活衣食无忧。但是,在奥斯瓦尔德当上仓库管理员前,他们的生活一直就处在动荡中,就像在乱流中的小船。为此,夫妻俩不知吵了多少次,玛琳娜甚至把奥斯瓦尔德从加州欧文市的家里赶了出去。确切地说,奥斯瓦尔德后来在达拉斯居住和工作多少和玛琳娜有关。
  当小女儿出生之后,奥斯瓦尔德每个周末都会回家探望妻女,星期一再回到达拉斯。一直以来,玛琳娜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达拉斯到底在做些什么,但是有一点玛琳娜十分清楚,她的丈夫在达拉斯用另一个名字租了一间公寓,为此他们还大吵了一架。就在肯尼迪遇刺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21日星期四,奥斯瓦尔德突然回家,并从家中带走了几个窗帘架。这个举动让玛琳娜十分困惑,因为丈夫从来没有在星期四回过家。
  当玛琳娜第二天清晨醒来的时候,丈夫已经离开了。在她的梳妆台上放着一枚戒指,抽屉里还有一个装着170美元的钱包。戒指和钱包在昨天还属于奥斯瓦尔德。看着眼前这一切,玛琳娜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甚至猜想是不是丈夫在外边有了女人,但却万万没有想到她的丈夫会做出这么惊天动地的大案。事实上,如果让奥斯瓦尔德忠贞不渝的是一个女人倒好了,可惜的是,让他忠贞到可以付出生命的是他的信仰。

肯尼迪:震动世界的刺杀迷案(6)
显然,奥斯瓦尔德回欧文市的家里并不是去拿什么窗帘架子,而是从车库里拿走了隐藏许久的武器。直到刺杀案发生,新闻媒体都开始报道的时候,玛琳娜才猛然一惊,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曾经当过杀手,也知道他有一支枪藏在家里,更知道他住在肯尼迪出事现场的附近。这一切都太过巧合了,玛琳娜不敢想象总统可能是被自己的丈夫所杀。然而,现实总是让人难过,当警察叩响家门的时候,玛琳娜明白,自己的预感应验了。
  警察从玛琳娜的车库里搜出了放置枪支的枪袋,在奥斯瓦尔德的房间里搜到了一张达拉斯的地图,上边对肯尼迪总统的行车路线都作了标记。这些证据足够证明奥斯瓦尔德的凶手身份,也足以让玛琳娜大失所望。所有证据都对奥斯瓦尔德不利——他服役时是个神枪手、暗杀过纳粹分子、家里有搜到的枪袋以及作了标记的地图。
  人赃俱获,似乎案件就应该这样了结了。但是,奥斯瓦尔德对警方的指控拒不承认。审讯进行了12个小时,奥斯瓦尔德一声不吭,这让警方十分头疼。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真正让他们头疼的事情还在后边。
  三 莫名的死亡
  奥斯瓦尔德被捕,美国民众都在等待着肯尼迪枪杀案的水落石出。11月24日上午,警察们押着闭口不言的奥斯瓦尔德走出达拉斯警察总部,打算把他转移到县监狱去。就在他们走出警察总部的那一刹那,突然从人群中冲出一个人,手中拿着“科尔特”手枪,口里一边高喊:“那人杀了我的总统。”一边扣动扳机,一枪打中奥斯瓦尔德的腹部。警察们立即反应过来,一部分人去抓持枪者,一部分紧急护送奥斯瓦尔德去最近的医院。这一幕,被当时拥挤在监狱门口等着找新闻的若干媒体给拍了下来。人们亲眼看到了奥斯瓦尔德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的样子,也看到了持枪者愤怒中略带得意的表情。
  奥斯瓦尔德在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临死前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只是一只替罪羊。”
  杀死奥斯瓦尔德的人叫杰克·鲁比,据他本人所言,他持枪杀人的动机完全是想为肯尼迪报仇。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发现事情绝对不像他所说的那么简单。杰克·鲁比还有一个名字叫约翰·莱昂·鲁宾斯坦,身份是一家大型夜总会的老板。这个夜总会自然不是什么干净的场所,*舞、赌博、黑社会交易,所有见不得光的交易都在这里进行。在鲁比一系列的不良背景中,还有一条十分重要,他跟黑手党有着不可告人的联系。单凭这一条,就足以断定鲁比绝非单纯出于为总统报仇的心态而去杀人。
  问题在一瞬间爆发了,之前的所谓真相也显得并不那么“真”了,被杀的奥斯瓦尔德似乎成了一个无辜者。根据联邦调查局的调查,那支在案发现场发现的步枪上并没有奥斯瓦尔德的指纹,那支枪到底是否属于奥斯瓦尔德都成了一个疑问。在很短的时间内,过去所有被称为证据的东西都变成了“不确定”,包括那张作了标记的路线图以及枪杀蒂皮特事件。
  美国上下一片哗然,联邦调查局是在开玩笑吗?为什么达拉斯警方斩钉截铁的论证最后变成了莫须有?太多个问号的出现,联邦调查局也感到纳闷。根据他们手上掌握的情况,在仓库六楼那样的距离射击,枪枪精准是不大可能的,就连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也无法做到。还有,警方在现场发现了几个烟头,而奥斯瓦尔德身边的人说他并不抽烟。这些与之前完全相反的证据让整个案件蒙上了一层迷雾:难道刺杀总统的凶手另有其人?显然,这个答案90%是肯定的。

肯尼迪:震动世界的刺杀迷案(7)
当时为了调查肯尼迪刺杀事件而专门成立的沃伦委员会的报告成了众矢之的,他们从前的报告根本经不起推敲,错漏百出,让人不禁联想到这次调查的公正性。1964年9月,沃伦委员会曾交出过一份长达912页的报告,报告的结果认定凶手只有奥斯瓦尔德一人,而奥斯瓦尔德是个精神失常的疯子,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出于不理智,并非有人唆使他。
  但是很快就有人发现这一论断是错误的。根据当时的目击者证词以及一些影像资料来看,子弹并不是从一个方向发出的,特别是第一颗子弹就不是从仓库六楼而是从高架桥旁边的空地上发出的。还有一些目击者称,在高架桥旁边的空地上曾经停放过几辆汽车,但是在案发之后又很快消失了,这不能不令人心生疑窦。这些质疑声让沃伦委员会难以下台,可是这还只是个开始。
  关于调查报告的怀疑层出不穷,而且针对性也越来越强。有些声音认为奥斯瓦尔德不过是个盾牌罢了,是用来吸引政府火力的,真正的凶手正在逍遥法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可以利用,那就是亚伯拉罕·扎普鲁德拍摄的珍贵影片。这段资料不仅为历史留下一个证明,而且也为侦破案件留下一些线索。从画面上判断,总统肯尼迪和州长康纳利似乎不是被同一个方向飞来的子弹击倒的。先倒下的是总统,紧接着就是州长,中间间隔的时间非常短,以至于让沃伦委员会认为他们是被同一颗子弹击倒的。这个错觉导致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后来连他们也觉得自己太过武断和草率了。
  不久后,联邦调查局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那支被认定是凶器的来自意大利的步枪并不具备这样距离射击的优势。换句话说,凭借这样一支性能落后的步枪是不可能完成刺杀任务的,它的射程和精准度都不足以支持这样的任务。
  显然,沃伦委员会之前所作的报告有失公正,而且也不太敬业。所有新的证据和发现都指向了一个无底深渊,关于真正凶手的线索中断了。人们从失去总统的悲痛中走向了另一种焦虑——对案件毫无头绪的焦虑。既然奥斯瓦尔德不是元凶,那么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奥斯瓦尔德又是什么人,他在这场杀人游戏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人们怀疑得更多了,那么从前关于奥斯瓦尔德的背景资料有可能也是错误的。关于奥斯瓦尔德的出生背景,基本上没有什么出入,但是,有一些很重要的事实并没有调查清楚,例如奥斯瓦尔德曾经是个能力突出的特工人员,他同时为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工作。
  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开始时的奥斯瓦尔德还是海军陆战队中的一员,他的各项技能都有不错的成绩。当时,中央情报局动用了U…2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