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之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声色之余-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演戏的摇身一变就可以当歌手,唱歌的也可以分身有术在镜头前再大秀一把演技,借用香港艺人黄秋生的话说就是:这个时代,傻子都可以演戏,哑巴都可以唱歌!
  这就是娱乐圈现状,你瞪眼没辙吧!更令你哑口无言、不服不行的是,娱乐制造者嘴大能说,巧舌如簧:因为fans喜欢啊。凡是fans喜欢的,我们就拥护,凡是fans反感的,我们就反对!一切以fans为出发点,两者仿佛心连心、根连根,一个鼻孔出气。
  正如前面所提出的问题,贩毒的人不吸毒,那么制造这些娱乐的人是否也是其作品的忠实fans?
  无论歌坛或是影视圈,有明星就会有市场,这明星就是赚钱的法宝。羊毛肯定出在羊身上,“明星”无疑就是一把锋利的羊毛剪刀。问题是,现在我们无法靠语言来论证出,这剪刀究竟是拿在人手上,还是握在羊蹄上?
  《曲妮玛德》是某摇滚乐队创作的一首无法制成唱片来卖钱的歌。面对重重诱惑,面对层层虚伪,语言已经失去力量,因此我只想大声唱这首歌给你们听。2005…5…23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以个性的名义沦丧个性
近年来,有识之士多次呼吁:要遏制电视上风行的奢靡风!但奢靡风变换名头、变本加厉,变着法的花样翻新,并以大势所趋的架势在名词上大言不惭:这是e时代嘛,这是个性的时代嘛,这是娱乐的时代嘛,这是一个消费的时代嘛,这是一个不属于你们的时代嘛!
  奢靡肯定不是一件好事!这一点上,鼓吹者比呼吁遏制者更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上述一些转移话题,偷换概念的说辞便堂而皇之、大行其道。这些貌似合情合理,实则不知所云,不着四六的说辞只有一句透露了他们的本意,那就是“这是一个消费的时代”!
  问题是谁来为这消费埋单?更进一步是我们拿什么资本来为这项消费埋单?如果只是您辛辛苦苦赚来的打工钱,那么还不算可惜;如果只是艺术沦为娱乐的工具,那么还不算可悲;如果只是用“时尚新新人类”及“落伍土鳖”来恶意且硬性划分你的属性,那也不算可怜。但如果是以“个性”的名义来沦丧个性,以奢靡的幻像来掩盖奢靡,那才是最最可恶又可怕的!
  个性的反义词是共性,说起来似乎谁都懂,但事到临头,人们却往往心甘情愿分辨不清,例如现在媒体上充盈着的时尚生活节目及选秀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伟人的经典语录,现在的媒体在深刻领会此话之后,活学活用,又进一步演化出一句新语录:“演艺明星是站在时尚前沿的标榜”!在名人们所要承担的众多责任和义务中,仿佛“时尚”是居首要地位的。
  OK!这下好了,明确了这一点,做事就有了思想可依,一切奢靡的作为俨然合民心、顺民意,顺理成章。何谓时尚?按媒体的说法就是有个性。因为有个性,所以明星才成其为明星。因为是明星,所以他们的行为举止才叫有个性。如果你不是明星,那么你的个性从何体现?如果你没个性,你对时尚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们要齐心协力追星,追不成“粉丝”,至少你也得装扮成“粉条”,一些时尚生活的电视节目就是教导大家这么干的。例如让你也染个“明星头”,或是去地摊淘两件与明星穿的相似的衣服来把“明星秀”。
  当你的个性趋同于明星的个性时,你的“个性”也就诞生了!如果你对自己的“个性”心里没底,那你就去参加各种“选秀”活动的“海选”,听听那些站在“时尚前沿”的人对你指点一二。这就是你的时尚与个性的命运。
  何谓个性,何谓时尚,下面讲个故事给大家听听:话说当年米开朗基罗雕刻完成大卫雕像后,一位强权者来视察评审。来者对米开朗基罗说:“大卫的鼻子太高了,最好改小一点。”
  米开朗基罗随手偷偷抓了一把石灰,之后爬上脚手架佯装修凿大卫的鼻子,并顺手将石灰撒下来。
  米开朗基罗问:“您瞧,现在怎么样?”
  强权者:嗯!这下看起来好多了。2005…6…20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站着理亏,躺着肾亏
过节期间,一连看了好几天央视举办的小品大赛,之后总结出一句感言:素质害人哪!
  近些年来,在素质教育的风潮之下,专业素质和文化教养仿佛成了文艺圈的致命死穴,同时也成了吸引观众看戏的突出卖点。因此无论什么大赛,不管你是唱歌、跳舞、演戏、做菜,其间都会设立一个文化知识考试环节,美其名曰综合素质,其成败高下命悬于一两道题。
  这个环节真的是最好看,观众在顺带检测一下自己的素质同时,看到电视机里,别人面对亿万观众,大庭广众之下出丑、露怯的尴尬样,那叫一个爽!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你没上台!相对于坐在或躺在电视机外的电视观众,那些站在台上的演员可惨了!尤其还事关“素质”问题,不说话腰都得疼。如果当众紧张过度,一时间脑筋急转不过来弯,丢分事小,丢人事大,这远比生活里“站着理亏,躺着肾亏”还难受。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想来根源还是素质问题。
  所谓素质,应当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等,而且因人而异,因势而变。如今可倒好,电视大赛盗用“素质”概念,以此为噱头来争收视率,以此来邀买观众的人心。观众还就吃这口,真是人同此心,趣味相投,居心那啥测呀!
  人需要发泄的渠道,尤其事关素质,可谓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投鼠忌器、正中下怀。人们在生活里难免会遭遇“站着理亏,躺着肾亏,醒着嘴亏,做梦性亏”的局面,怕出丑就得想办法遮丑,明明活得像条狗,却还努力把眼睛抬高装得像个人样,心理错位直接导致道德错位,因此看别人出丑就会看上瘾。
  “就这德行还敢出来现眼!”
  “就这模样也敢上台!”
  “就这文化水准也敢出来白话!”
  “就这素质也敢让我鼓掌!”
  就在这种种心理评判作用下,很多人业余时间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了心理的极大满足。这就是电视节目的成功之处。
  充分调动了人们的某种潜在心理,充分利用电视传媒貌似公允、实则投机的强大优势,充分获取商家的广告经费,一场在“素质”旗帜下轰轰烈烈发动的群众运动就这样完成了。现如今想做点事儿,一点儿都不难!
  最后还要回到素质问题上来。“站着理亏,躺着肾亏”,我们可以出门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可以回家偷吃伟哥、蚁力神。那么我们骨子里“煞有介事、事妈、事那啥”的毛病该咋治呢?
  这难道就是我们的素质吗?!2005…5…16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另类节日综合症
最怕在家过节,因为只能看电视生闷气。白天是没完没了的骗钱直销广告,夜里是卖笑的晚会小品——直到钱笑两空,身心俱乏。眼看就要撑不住了,节也过完了。这或许就是节日综合症的一种,而且是广大群众的通病。
  只有拉上“广大群众”做靠山、当垫背,我写起文章来才似乎有底气,撒泼才会起劲,仿佛有种法不责众的轻松和侥幸。这就是身为一个媒体人,身兼一个评论者的扭曲心态。
  骗钱的直销广告就不想多说了,因为我难辨其真伪。广告中轮番上场的洋博士和洋患者,其交易肯定用的是洋钱,按汇率转换成人民币,其价码之疯高自无可争议。别管这商品真假,这价钱恐怕是假不了的吧?!因此我糊涂。电视直销广告越多,其后相伴而生的打假新闻就越多,仿佛之间在进行真伪竞赛,就看谁先累倒告饶!作为无币可持只能观望的看客,所以我糊涂。
  糊涂之人是写不出明白文章的,作为读者您就对付着看吧!
  卖笑的晚会小品,我想多说几句,因为这类小品我没少看,虽然看的时候觉得无聊,看后觉得憋气,但却还能记住其中某些语句,逢人就显摆,这不是贱嘛!晚会小品多是喜剧,因为时下的观众似乎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需要笑,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笑就是职责任务。别管这笑自然与否,也不管这笑是发自内心还是发自大肠,更不管这笑是笑贫还是笑娼,总之你不笑就自觉对不起他们。因为人家费那么大的劲才编出这种“既绿色又健康”的无趣小品,又扯着脖子生怕你听不见地喊给你听,就冲这份敬业精神咱好歹也得干笑两声,否则就太不知趣了。
  但跟着起哄就有趣吗?每每笑过之后老有种没文化、或者是被印证了没文化的感觉。
  现在的喜剧小品不是自己装傻冲愣,要么就是拿残疾人或心智不全者开涮。初看这类小品还有种不适应不舒服的感觉,久而久之,麻木转化成消受。慢慢地自己变得比小品还小品,生活里也开始学着演,插科打诨、打情骂俏、抽风撒泼、胡言乱语、乘风扯旗、就坡下驴……总之是怎么有利于自己就怎么来。无暇自责、反思,有暇喊冤、叫屈,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卖好表功、邀买人心,做梦没实话,瞪眼说瞎话——但眼睛却越瞪越小,脸却越来越胖,皮糙肉厚,风雨不透。
  为什么会这样?这还用说嘛!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卖的“商人”有钱赚!自责、反思根本就换不来钱。
  以上是我的节日综合症,同时也是厌烦看电视、却还看电视上瘾的病根。有人说只有不看电视才能救治,我说此言差矣!关上电视,我的表演欲就会膨胀,只有看别人表演时,我才会相形见绌,才会有暇自责,捎带反思。2005…5…10
  

一个娱记的自白
首先声明:我就是那种四处散发名片的娱记。我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我珍重越来越少的真心和友情。
  先把这话讲在前面是有原因的,我想现在就没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