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战中国-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朝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1619年,中进士,授邵武知县。1622年,为兵部职方主事、宁前兵备佥事,1623年,筑宁远城,1624年,升兵备副使、右参政,1625年,升按察使,1626年,宁远之战后为辽东巡抚,1627年,宁锦大捷后为右都御史,1628年,升兵部尚书,1629年,加太子太保,皇太极行反间计,崇祯将袁崇焕下狱,1630年,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梁启超《袁督师传》: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康有为《袁督师庙题联》: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战争进程

  本篇讲述的是,1626年至1627年这2年,袁崇焕在宁远先后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战役。

  天启二年(1622年)兵部尚书及辽东经略王在晋到辽东,他主张“拒奴抚虏,堵隘守关”。“拒奴”就是将满洲人拒于山海关之外,“抚虏”就是安抚蒙古人,“堵隘”就是在山海关外在修筑城池,“守关”就是守住各个边关城池。

  王在晋的这个8字方针基本得到朝廷和将官的认同,只是在什么地方修新城,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王在晋也因此降职。

  王在晋主张在山海关之外8里地的八里铺修筑新城,这个想法遭到手下袁崇焕的极力反对,反对理由如下:

  一、8里内有2座城,可以容纳8万士兵,其他地方的兵力必然遭到削弱。

  二、新城如能守住,旧城就不会遭到什么打击,旧城反而没有作用了。

  三、新城如果守不住,4万新城守军撤往旧城,旧城如果开关接纳,敌兵也会混入进来。如果不开关接纳,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袁崇焕主张将新城修在山海关之外200里地的宁远,宁远,位于辽西走廊中部,“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表里之间,屹为形胜”。守住宁远,也就等于扼住了这条走廊的咽喉,能确保200里外的山海关的安全。

  辽东经略孙承宗也认为修在宁远好,于是开工。

  袁崇焕到宁远城后划定建设规范,城墙高三丈二尺,城墙垛口高六尺,城墙基址宽三丈,城墙上宽二丈四尺,城墙四角筑炮台凸出于城角用来架设红夷大炮。城内布置以各门为轴建";十字形";道路,十字形大街中间有鼓楼一座为战时击鼓进军、平时报晓更辰所用,察院行台、参将府建在城内东南。按察兵备司设在西北(即永和街北),城外有护城池一周。

  4万部队,修了1年,完工。

  宁远城竣工后,孙承宗调袁崇焕镇守宁远。孙承宗自己则坐守山海关,并备前屯,充当其后盾。

  随着宁远城守的日渐巩固,明军防线不断延伸。

  天启五年(1625)夏,孙承宗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这样,自宁远又向前推进二百里,从而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同时也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关锦宁防线。

  此时对明朝来说,形势一片大好,土地收回来不少,精兵强将也培养了不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辽东经略孙承宗被太监魏忠贤陷害,被迫辞职,兵部尚书高第出任辽东经略。

  高第上任后,尽撤关外各城守御,将锦州、右屯、大小凌河、松山、杏山的守兵全部撤入山海关,抛弃了粮食十余万石,本来宁远也在撤退之列,但袁崇焕坚守宁远,拒不后退。

  袁崇焕只是一个“宁前道”的小官,朝中没有后台,居然敢于违抗兵部尚书、蓟辽经略高第的旨意,实属大胆。不过从他以后敢说5年平辽的大话,不卖皇帝的帐敢于擅杀毛文龙来看,其本性大胆是一贯如此的。

  努尔哈赤得到孙承宗罢去、高第撤军向关内、宁远孤守的哨报,决定攻打宁远城。

  天启六年(1626)正月十四日,67岁的努尔哈赤率十万后金军来了,10万军队中,除去家属等非战斗人员,主力应该在6、7万人,努尔哈赤的全部家当也就是这6、7万人了。八旗军连陷右屯、大凌河、锦州、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连山等八座城堡。原驻守军都早已撤到关内,后金兵如入无人之境,未遇抵抗,直奔宁远。

  宁远方面,袁崇焕的部队不足2万,宁远周围的部队也被撤回关内去了,可以说,宁远是一座孤城。

  面对强敌,袁崇焕发送了一道请求给山海关的上司高第:“如发现任何自宁远逃回的士兵或将领,格杀勿论!”

  双方开战,后金军攻城,明军守城。 

  后金军攻城时,通常有3个程序。

  首先是楯兵推着楯车靠近城墙。所谓楯车,是一种木车,在厚木板的前面裹上几层厚牛皮,泼上水,由于木板和牛皮都相当皮实,明军的火器和弓箭无法射破。 

  其次是弓箭手,躲在楯车后面,以斜四十五度角向天上射箭,打击城墙上的人。

  最后等楯车靠近城墙,敢死队迅速架起云梯往上爬。 

  按照这个进攻套路,后金军开始猛烈进攻,多处城墙被攻城器械凿塌,明军将棉被、稻草、火药点燃往缺口处扔,熊熊大火阻止了后金军往城里冲。

  后金军在远处被大炮轰死一片,在近处被弓箭、火枪射死一片,冲到城墙,又被烧死一片,爬上城墙的少数人也被立即干掉了。 

  宁远这边,袁崇焕也快架不住了,宁远城多处城墙被凿塌,几万后金军要是冲进来,那只能是全军覆没了。然而就是这样的时刻,历史开了一个玩笑,也似乎是给袁崇焕的嘉奖。

  天启六年(1626年)1月25日,努尔哈赤中炮,后金军全线撤退,天启六年(1626)8月11日,努尔哈赤去世。

  宁远大捷是明朝从抚顺失陷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努尔哈赤在宁远遭到用兵44年来最严重的惨败。时袁崇焕43岁,初历战阵;努尔哈赤已68岁,久戎沙场。

  天启六年(1626)9月1日,皇太极登基。

  天启七年(1627)正月初八,阿敏出兵朝鲜,朝鲜国王签了结盟书,表示愿意服从后金。就这样,朝鲜由明朝的属国,变成了后金的盟国,朝鲜虽然无力进攻明朝,却也不再为明朝提供帮助,明朝在辽东失去臂膀,再丢一局。 

  第一次宁远之战后,袁崇焕重修宁远和锦州城。还重新占领了之前放弃的大凌河、前屯、中后所、中右所,修筑堡垒,全面恢复关锦宁防线。 

  同时,袁崇焕大量召集农民,免费分地,开始大规模屯田,积累军粮。 

  天启七年(1627)5月6日,皇太极率6万大军,自沈阳出发,进攻锦州,“宁锦大战”就此揭开序幕。他的6万大军分为3路,中路由他亲率,左路指挥莽古尔泰,右路指挥代善、阿敏,于同日在锦州城下会师,完成合围。

  明朝方面,满桂守山海关,袁崇焕守宁远,赵率教守锦州,辽东兵力总共有10多万,山海关有5万人,宁远有4万人,锦州只有1、2万。

  所幸的是,皇太极只是骚扰了一下锦州,留下少量兵力监视锦州,便率大军进攻宁远。

  5月28日,皇太极抵达宁远。

  按照惯例,明金双方应该是互相摆开攻守的姿态,后金军攻城,明军守城。

  但这一次,袁崇焕却非常激进,它将部队列阵于城墙外,迎战皇太极,这是皇太极没想到的,也是对后金军的一种挑衅。 

  宁远总兵孙祖寿守西门,满桂、祖大寿守西门,其余兵力守南、北方向。宁远守军共3万5千余人,位列城外,准备迎战。 

  皇太极快疯了,他下令全线进攻,双方骑兵展开厮杀,明军在城墙附近展开冲锋,但不远离城墙。而城墙上的守军也不甘寂寞,用大炮轰后金的后继部队。 这样,城墙附近的明军人数明显多于后金军,而后金军的后继部队被炮火压制,增援不利,战局有利于明军。而明军的主力部队就是当年李成梁建立的关宁铁骑,部队成员全都是辽人,战斗力及其强悍。   

  5月28日同一天,锦州的赵率教偷袭锦州城边的后金大营,导致后金军伤亡近500人。 

  5月29日,皇太极离开宁远,向锦州撤退。 

  宁远之战,明军方面,出城迎战的满桂身中数箭,他和将领尤世威的坐骑也被射死。 

  后金方面,伤亡极为惨重,贝勒济尔哈朗重伤,大贝勒代善的两个儿子萨哈廉和瓦克达重伤,将领觉罗拜山、备御巴希战死,仅仅一天,后金损失高达4千余人。 

  皇太极走了,他原本以为能超越他的父亲,攻克这座不起眼的城市,然而事实是,上一次,他爹还在把城墙打塌了几处,这一次,他却连城墙都没摸着。 

  5月30日,皇太极到达锦州,再次合围。 

  6月4日,皇太极决定,发动进攻。 

  进攻的重点是锦州南城,后金军动用大量云梯,冒死攻城。 

  赵率教这边就不必要冒死了,主要工作是炮兵点燃火炮,往人多的地方轰,跟着弓箭和火枪射击近处的后金军,由于火炮威慑太大,后金军又连打败仗,士气不高,攻城很是不利。 

  就这样,一天下来,后金军伤亡极大,打死不下3千,打伤不计其数。 

  6月5日,皇太极撤军。

  战役至此结束,5月11日至6月5日,在长达20余天中,后金与明朝在锦州、宁远一线展开大战,最终以后金惨败告终,史称“宁锦大捷”。 

  在这场战役中,后金军伤亡极大。据保守估计,应该在1万人左右,多名牛录战死,退回沈阳。 

  战役结果说明,明朝只要自己不捣腾自己,后金是不可能入关的。 

  天启皇帝赞袁崇焕:“十年之积弱,今日一旦挫其狂峰!” 

  天启七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