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硝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硝烟-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了艰苦顽强的战斗,把日军一时狙击住了,这时岛上军发完成了大撤退。结果战斗了四个月,日军遭到重大消耗和损失,一时无力继续占领别的岛屿。

  
  麦克阿瑟自鸣得意地说:“我作出的向巴丹撤退的决定,不仅是菲律宾防御战役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而且其结果表明是整个战争中最关键的决定之一。”他自吹自己将以一位登陆、进攻、撤退全能的将军而被载入史册。

  
  太平洋战争开始时,日本人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他们把美国驻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打得七零八落,占领了威克岛和关岛,击沉了英国在远东的主力舰“威尔斯亲王”号和“反击”号。他们踏上马来亚半岛,席卷到新加坡。美军在菲律宾被炸毁的飞机比珍珠港被毁的飞机还多,这迫使哈特海军上将的潜艇南逃,把整个菲律宾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时麦克阿瑟还在等待着美国海、空军配合赶跑冲上菲律宾的日军,其实他还被蒙在鼓里,美国的军事决策者们已经制定了无粉碎希特勒而后战胜日本的全球战略。他们把凡是可以利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大都集中到远离巴丹半岛的另一个半球上去了。麦克阿瑟妄想用海军给他运支援部队和军用物资,用海军击退在菲律宾登陆的日军,扫清海域都已成为了泡影。这怎么可能呢?让海军在珍珠港事件中幸存下来的两艘航空母舰在太平洋冒险,同样是愚不可及的事。可事实上,华盛顿已经在思想上放弃了巴丹岛上的守军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第十四节
麦克阿瑟在部署温赖特将军的第一军、第二军设防顽抗。他打给马歇尔将军的电报,表示他的部队必将“奋力全歼进犯之敌”。事情并不像他安排的那样,食物快吃完了,毫无补给的希望。他的部队正在挨饿,只能在丛林中寻找食物喝污水了。数千人得了疟疾、痢疾、脚气和登革热等疾病,大多数丧失了战斗能力。

  
  麦克阿瑟无能为力了,这个缺吃少喝、没有枪支弹药的指挥官,天天用望远镜眺望大海,守在电报机旁边等着那根本不会这来的援军和物资从大海上漂来。

  
  这种状况惹起了众怒,立刻谣言四起,说麦克阿瑟在科雷吉多尔过着王公贵族式的豪华生活。因为麦克阿瑟曾下令把巴丹岛上贮备的食物的一部分运到科雷吉多尔岛。其实他是准备在那里最后顽抗,可是这时没人相信,有损他形象的歌谣比虐疾传得还快:

  
  麦克阿瑟狗,躺着心发颤,

  
  不怕遭空袭,不会挨炸弹。

  
  麦克阿瑟狗,吃喝在巴丹,

  
  旦看他部下,饿死无人管。

  
  经过反复形容,华盛顿电告麦克阿瑟,要菲律宾当局军政要人和家属撤离菲律宾。麦克阿瑟表示,他自己不愿离开,也不愿把夫人和儿子送走。麦克阿瑟回电说:“我深为感激把我自己的家属也列入这个名单,但他们和我已经决定,我们将与守岛部队共存亡。”他还准备好了他父亲遗留下来的那把小手枪,准备最后关头自杀。

  
  然而,罗斯福总统以国家的名义向他下达了撤离的命令。麦克阿瑟考虑辞去职务,作为志愿兵加入“顽固的巴丹杂种”。但总统命令他离开巴丹,而且断言,有朝一日,重返巴丹的还会是麦克阿瑟总司令。

  
  在这种情况下,“旗鱼”号潜艇把菲律宾军政要人及其家属接走了。海军派“大鲹鱼”号潜艇来接麦克阿瑟和他的家属与随从人员。麦克阿瑟坚决不钻进水里逃跑,他决定用六艘快艇撤退。他决定的事是没有人能劝阻的,尽管所有的官员听了他的决定都心惊胆战。

  
  麦克阿瑟登上快艇之前,紧紧地拉住温赖特将军的手,说:“如果我们到达澳大利亚,你知道,只要有可能我会很快就回来,能带来多少部队就尽量带来多少部队,同时,你得在这里坚守。”临别之际,他把身上仅存的一盒香烟和两瓶刮脸膏送给了温赖特。他拍着仅有两颗子弹的小手枪说:“他们决不会把我活捉了。”

  
  他一脚踏上鱼雷快艇,望着麦氏家庭两代人在此执政的菲律宾,嘶哑着嗓子喊道:“再见了,菲律宾!我还会再回来的!”乘鱼雷快艇撤退,要冲破日本海军的层层封锁。他这个决定是使美国海军难堪的一个聪明的花招儿,也只有麦克阿瑟才干得出来。

  
  在经过充满了危险的航行之后,麦克阿瑟逃出了敌人的封锁海域,最后乘飞机到了澳大利亚。

  
  当记者访问麦克阿瑟时,记者报道说:“我大吃一惊:他们看惯了自己笨拙的,麦克阿瑟将军,脸色死一般的苍白,膝盖弯曲,嘴角抽搐,长时间沉默之后说‘我次我从菲律宾到墨尔本是整个应该诅咒的战争中最使人震动和吃惊的事件。就我所知,美国总统命令我冲破日本人的防线,从科雷吉多尔岛来到澳大利亚,目的是组织对日本的进攻,其主要目标是解放菲律宾。我脱险了,但我会回去的。’”

  最后麦克阿瑟才伤感地低声说:“上帝可怜我们吧!”

  
  麦克阿瑟走后,接替他指挥的温赖特继续抗击日军。但守军处境愈发的艰难,粮草弹药几乎告馨,士气大落。

  
  三月九日,巴丹半岛指挥官小爱德华。金少将擅自投降,七点五万名官兵走进了战俘营。温赖特听说后,连连哀叹:“没想到,美军历史上缴械投降最庞大的一支队伍竟然出在我的手中。”

  
  爱德华原想通过投降,使部下摆脱死亡。可他不知道,日军会像对付牲畜一样的虐待战俘,甚至兽性大发,和刺刀活活挑死三百多名美军俘虏。等到进了奥唐奈战俘营,美军俘虏已死亡了一万多人。

  
  巴丹半岛陷落后,本间雅晴又率军渡海攻打科雷吉多尔岛,数十辆坦克横冲直撞,突破了美军的数道防线。温赖特无奈,也只得于四月六日,率领他手下的一万名守军投降。

  
  本间雅晴上岛后,见到温赖特,礼貌的说道:“闻名久矣,不想与将军相会于战场,实出无奈,深感惶恐,诚望阁下海涵。”

  
  温赖特满脸赧色,道:“败军之将,无言以对,只希望阁下善待放下武器的官兵。”

  
  他哪里想到,他的一万被俘官兵,早已成黄泉惨鬼。战后,东京大审判,本间雅晴以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被判处死刑。然而这都是以后的事了,随着温赖特的投降,日军彻底的占领了菲律宾群岛。

  
  荷属东印度位于亚澳两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是控制两大陆和两大洋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又是盛产石油、橡胶、锡、生铁、煤等物资的战略要地,自然成为了日本南进的主要目标之一。

  
  日军在此次进攻中,采取的战略方针是:逐岛夺取,先扫清外围岛屿,并夺取机场,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切断荷属东印度与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联系,形成战略包围的态势,最后集中兵力夺取爪哇岛。

  
  寺内寿一上将委派他手下的一员大将,第十六集团军司令今村均中将执行攻打荷属东印度的任务,并请联合舰队协同作战。今村是日本士官学校第十九期毕业生,长期担任驻外武官,有“军事外交家”的称誉。

  
  今村在南云忠一的机动舰队和近藤信竹的第二舰队的配合下,几乎全歼了联军的舰队,最后只有四艘得以侥幸逃往澳大利亚。

  
  三月五日,日军占领巴达维亚;

  
  八日,占领泗水;

  
  九日,万隆被日军占领;

  
  十二日,守岛联军通过民用通信,向荷兰流亡政府发了最后一封电报:“别了,待时局好转时再见吧,女王万岁!”然后,八万多官兵走进了日军的战俘营。

  荷属东印度被攻占后,日本官兵大为振奋。消息转到东京,日本全民都开始疯狂,天皇喜气洋洋,高兴得像个孩子,深为他的臣下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作战任务而高兴。他情不自禁地对木户内大臣说道:“战争之美果终于落入了我帝国的口中,简直快得意想不到。朕要去祖庙,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此外,传诏东条首相,尽快制定今后的作战方针,放手进行圣战,避免军力分散,巩固已占地区。同时,告谕全军将士,转达朕之谢意。”

  
  日本东京电台的英语广播得意忘形的反复播送着这样一句名言:“美国的海军在哪里?”

  
  ……

  
  当徐飞狐接到战状报告时,中华帝国统帅部例行的会议刚刚开完。听到这个报告之后,各位参与会议的人员对于徐飞狐的战略判断能力再次产生了由衷的佩服,增加了对其个人的崇拜。这时,徐飞狐适时的引导了人们的思考方向。

  
  “现在还只是日本人进攻的开始,他们的兵力和国力都还没有运用到最大,还有继续扩大战争的潜力,而日本在两次被我打退之后,对我国的狼子野心还是没有死心的。我们要防务他们在疯狂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咬我们一口。”

  
  “元首说的非常正确,虽然我们不怕日本人的挑衅,但能不打当然是最好的。不过,我认为目前日本反过头来攻击我国的可能性不大。在太平洋上,虽然美国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美国坚实的工业基础,保证了以后战争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对美国有利的一面发展的。这就保证了将日本的兵力一点儿一点儿的消耗在太平洋上。我们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出击,那么一定能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在的利益。”外交部长管毅率先说道。

  
  “就算他小日本来了,咱也不怕。”海军总参谋长王路接口道:“日本想要攻打我们,一是从东北,一是从海上,而从海上的可能性更大。不说我们的岸基防御力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