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昙花王朝-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广深以为然,告诉高丽使者:〃启民诚心归顺,朕才驾临他的营帐。明年朕将巡视涿郡,转告高丽王高元,速来朝见。否则我将和启民率领大军讨伐高丽。〃   

  高元闻报后,怕了。他万万不敢去隋朝,见火气旺盛的杨广,怕三句话不合就被拉出去砍了脑袋。内心深处,高元不安心于做一个对隋朝恭顺的藩属,更不愿意放弃侵占的领土。所以,杨广的命令如石沉大海。高元一点动身的迹象都没有。         

。←虫←工←桥书←吧←  

第66节:第六章 攘外还是安内(2)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不给杨广面子。杨广龙颜大怒,高呼着要组织大军,踏平高丽。   

  这一回,隋朝的大臣们对杨广的命令提出了质疑。大臣们都同意讨伐高丽,但多数人认为现在并不是讨伐高丽的时候。天下多年来苦于兵役和劳役,百姓已经精疲力竭,出现了骚乱的迹象。有人开始逃离家乡,躲入穷乡僻壤开荒种地,逃避无休止的徭役。有人甚至自断手脚,逃避徭役,称之为〃福手〃、〃福脚〃。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再行征役,势必对恶劣的局势雪上加霜。   

  像往常一样,杨广断然拒绝了大臣们的劝谏。大业七年(611年),杨广下诏讨伐高丽,自己巡幸涿郡,命令天下官兵不论远近,都在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第二年(612年)正月,应征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共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两百万;负责后勤运输的民工几倍于此。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用兵规模。隋朝还通知了北边和西北的许多藩王到涿郡来观阅隋军的雄壮景象。   

  准备就绪后,杨广正式下讨高丽檄文:〃高丽小丑,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间,荐食辽东之境……朝觐之礼,莫肯躬亲……拒绝王人,无事君之心〃,因此水陆分兵讨伐高丽。   

  隋朝的陆军分为二十四队,分兵出发,一直走四十天才走完。整支军队规模惊人,仅杨广的御营就绵延八十里地。隋军进入高丽国内作战时,许多押送军需的民工还行进在河北、山东各地。   

  当时刚刚修完大运河第一期工程侥幸活下来的民工本来是可以回家的。现在为了开通水路运送军粮,杨广下令将大运河从洛阳继续挖到涿郡。那些可怜的民工不得不继续转战大运河第二期工程。   

  隋朝的水军集中在山东沿海。隋朝在东莱海口督造战舰三百艘,日夜赶工。民工们昼夜立于水中造船,长期浸泡在海水中劳累腰部以下都长满了蛆,三分之一的人死亡了。   

  决策的时候,大臣们对天下百姓承受能力的担心成真了。东征高丽的兵役、徭役量超过了大业前几年国家工程征役量的总和。中原地区的人力、物力已经无法支撑庞大的战争,官府开始普遍征发妇女服役,同时命令江南的百姓出力、出军粮,北上涿郡服役。后来牛车都被征调完了,官府不得不征调人力小车三十多万辆运输物资。这些小车由两个人推着前进,只能载米三石。道路遥远,米没送到军营就被车夫吃完了。车夫们没法交差,只好四处逃亡,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而所有的这一切对正常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极少有人能够安稳从事农耕,粮食产量飞速下降,物价飞涨。再加有某些地方出几个贪官污吏,百姓们的生活完全过不下去了。   

  杨广还沉浸在踏平高丽的梦想之中。他任命爱将宇文述为扶馀道军将,负责陆军。宇文述当时的年纪已经挺大的了,杨广特许他带着家眷出征,便于照顾生活起居。杨广向宇文述解释说:〃古礼说,七十岁以上的人出征可以带着妇人,宇文公可以带家眷随军。〃接着,杨广做了一个很不恰当的比较,说〃项籍虞姬〃就是先例。   

  杨广挑选的水军统帅是在江南就认识的来护儿。来护儿在地方上政绩出众,杨广继位后被调入中央,升迁为右翊卫大将军,进封荣国公。现在,杨广任命来护儿为平壤道行军总管,率水军由东莱海口横渡黄海,计划从涢水(今朝鲜大同江)进入高丽。        

。←虹←桥书←吧←  

第67节:第六章 攘外还是安内(3)         

  大军刚出发,洛阳的官员就受命开始在金光门前搭建高台,以备举行献俘仪式。   

  杨广预料这将是一次胜利的行军,在出征前下令:〃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他不希望战果和功劳都被前线将领占去了,牢固掌握着决策权,体验一下亲自指挥灭亡高丽的滋味。杨广甚至考虑到如果高丽主动投降的情况,下令前线将领要就地安抚接纳,不能纵兵掳掠。   

  三月,隋军强渡辽水,在东岸大败高丽军,乘胜围困住了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高丽军队突围不成,只能固守。隋军猛攻城池,几次就要攻陷了。情况危急的时候,狡猾的高丽人就声言献城投降。因为杨广之前的训令,所以前先指挥官只好停止进攻,赶紧跑过去报告杨广,询问如何处理。等杨广的命令传回军中,高丽守军早将城池加固,休整完毕了,根本就不提投降的事情。隋军不得不重新开始攻城。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好多次。高丽人屡试不爽,每到危险时刻就说〃我投降〃,隋军眼睁睁看着高丽守军死里逃生,没有办法。后方的杨广被骗了好多次,还不醒悟,坚持要把所有指挥权集中在手里。   

  结果,辽东城久攻不破。隋军大军困于城下,人疲马乏,士气和战斗力大减。   

  挨到六月中旬,杨广急了,亲自跑到辽东城下,把前线将领痛骂了一顿,骂诸将无能,不会打仗。最后,他亲自指挥攻城,同时命令宇文述、于仲文、辛世雄、张瑾、卫文升等将领率九路大军三十万人绕过辽东城,计划强渡鸭绿江,挺进高丽腹地,与来护儿的水军会师平壤城下。   

  杨广此举无异于利刃掏心。宇文述等人很快杀向高丽后方而去。但他们是在敌人后方作战,没有后勤补给。所以出发前,宇文述等人命令全军士卒携带百日粮草。这些粮草加上盔甲、衣物、武器等,压得将士们无法承受。领军的将领们怕物资带少了,更怕士兵们沿途舍弃粮食,下令〃遗弃米粟者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士兵们就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在营帐中挖坑把过重的粮食掩埋掉。三十万大军走到半路的时候,粮草就所剩无几了。宇文述对前途失去了信心,提议撤军,遭到了其他将领的反对,踌躇起来。   

  高丽大将乙支文德这时候跑来〃投降〃,其实是找个理由进入隋军营帐刺探军情。出征前,宇文述与于仲文接到密旨,说只要看到乙支文德这个人就抓起来。两人正准备将其扣压,尚书右丞刘士龙当时在军中,天真地认为乙支文德是来投降的,而且不相信杨广有什么密旨,所以怂恿于仲文放走了乙支文德……大概是想让乙支文德回去搞〃统战工作〃。   

  乙支文德一走,于仲文就反悔了,既怕杨广怪罪又怕乙支文德把隋军的真实情况给透露出去,所以要带领大军去追捕。宇文述不同意。于仲文发怒了:〃宇文述将军率领十万之众,不能破一小贼,有什么颜面去见皇上!看来我们这一次要无功而返了。〃宇文述也生气了:〃你怎么知道我们无功?〃于仲文说:〃大军作战,能否功成名遂要看领军之人。现在将领之间各怀异心,何以赴敌!〃宇文述被这话一激,驱赶隋军大部队渡过了鸭绿江。   

  那边,乙支文德被任命为高丽统帅,对隋军采取游击战。高丽军队与隋军交战时候佯装节节败退。隋军被连续取得的〃胜利〃所迷惑,渡过萨水(今朝鲜清川江),前进到距离平壤只有三十里的山地。乙支文德又派人来诈降,说:〃我们打不过你们。我要投降,如果隋军能够班师撤军,我马上将高元绑到天子行在谢罪。〃宇文述不相信乙支文德的话,但考虑到孤军深入,连续作战,又没有粮草了,而前方的平壤城墙高大坚固,无力攻破。他假戏真做,以乙支文德答应投降,准备献出高丽王作为借口,下令全军撤退。         

←虹←桥←书←吧←。  

第68节:第六章 攘外还是安内(4)         

  宇文述留了个心眼,为了防止乙支文德追击,命令隋军编成方阵,轮替后退,各阵之间互相警惕。沿途,乙支文德果然不断袭击隋军,隋军且战且退,在七月下旬到达萨水附近。渡河的时候,隋军没法再保持方阵了。乙支文德指挥大军趁隋军只渡了一半,发动总攻。隋军四散溃逃,大将辛世雄战死。宇文述等率领残部仓皇北逃,逃到辽东城时清点人数仅剩两千七百人,损失超过三十万人。   

  大势已去,杨广在七月底从辽东撤围回国。   

  来护儿率领的水军,很快就到达了高丽沿海,还取得了几次接触战的胜利。但水军等了好几个月时间,陆军都没有挺进到平壤城下。水军部队开始粮食短缺,军心浮动起来。来护儿不得不挑选精锐武士四万人,直趋平壤城下,冒险决战。高丽军队出城交战,佯装大败,弃城而逃。来护儿纵兵入城抢掠(估计是抢粮食吃),队伍乱成一团。高丽大军趁机杀了回来,隋军惨败。来护儿只带着数千残兵逃回海上。杨广率领陆军撤退后,来护儿也跟着撤军了。隋朝第一次讨伐高丽的战役,以惨败告终。   

  东征高丽的失败是杨广政治生涯的第一次失败,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广之前的政治实践是节节胜利,凯歌高奏。一生在顺境中长大的他没有培养出政治家必需的抗挫折的能力。在失败的打击前面,他乱了方寸。   

  第一次讨伐高丽,杨广准备充分,拥有绝对力量优势,志在必得,结果惨败而归。更可恶的是,有多位藩属首领随杨广观战。杨广本来是想炫耀军功,让他们更加畏服自己,结果是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