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第四卷:大漠雄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太宗第四卷:大漠雄风-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苦求与大唐通婚,即是想若两国从此通好,我国也可见识上邦礼仪以及进行多项交往。
  可惜呀,大唐不知我的这番心意,屡次拒绝通婚,将我看得连那小小的诺曷钵都不如,你说可气不可气?”
  禄东赞摇头道:“不然,我们仅与大唐通使数回,想那大唐皇帝至今难知我国全貌。
  换句话说,我国与今日吐谷浑相比,实有天渊之别,小小的诺曷钵尚能请婚大唐公主,赞普为何不能呢?其实惟时日长短而已!赞普,臣听何吉罗说过,这名大唐皇帝年轻英武,与赞普有相似之处。
  其征战之时,遇强则强,杀伐决断游刃有余,终于一统中土江山。
  他还有另一般好处,就是胸怀宽阔,没有华夷之分,四夷之人皆愿效力。
  像前次袭破吐谷浑,固然由李靖为帅,然契?部、党项部、突厥部充当了急先锋,对此役贡献可谓居功至伟,由此可见一斑。”
  弃宗弄赞听出了禄东赞的话里含有深意,问道:“你在这里大赞大唐皇帝,到底有何话说?”
  “臣想问赞普,我国若与大唐为敌,如此可行吗?”
  “这也没有什么不可。
  西突厥现在面似与大唐和睦,其实互相猜忌。
  大唐皇帝封了泥孰可汗,使得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大为生气。
  我国若与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联手,定会使大唐手脚忙乱。”
  当初西突厥开始内讧,一派为居于东部的莫贺咄侯突利俟毗可汗,一派是居于西部的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他们互相攻伐,一开始势力相当,不分上下。
  为了取得优势,两派变相派使入长安,要求与大唐联姻,并求大唐皇帝册封取得正统地位。
  李世民其时正忙于安定国内,以休民生息壮大国势,不愿介入这二派的纷争,因此统统拒绝。
  到了前几年,李世民看到这二派在那里征战不已,将西域搅得乌烟瘴气,影响了大唐的商贾通路,遂决定支持东方的莫贺咄侯突利俟毗可汗,册其为泥孰可汗。
  泥孰可汗在大唐的支持下,渐渐由弱变强,很快打败了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将其更逐向西方。
  由此,泥孰可汗在西突厥内部斗争中取得了绝对优势。
  弃宗弄赞说要与西突厥联手,自然不会找与大唐友善的泥孰可汗。
  禄东赞显然不赞同弃宗弄赞的话,知道这是他气急败坏之时说的偏激之言,遂劝道:“与西突厥联手?如此,我们须隔过泥孰可汗,若大唐来攻,我国势必独当其锋,那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居于西鄙之地救援不及,何谈联手?臣请问,赞普此次出兵,到底意欲何为?莫非要坚持与大唐为敌吗?”
   。 想看书来

纳谏言停建新宫 退吐蕃急出劲兵(11)
弃宗弄赞想想自己此次为争一口气大举出兵,不免有些效小儿女之态,遂微笑上脸。
  弃宗弄赞这些年雄起于高原,并非一任武力,亦是辅以相当的谋略而成。
  他默识大势,知道与大唐和睦相处才符合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他一直坚持与大唐通婚的原因。
  想到这里,他又反问禄东赞道:“我们已出兵与大唐交恶,现在又处于如此不尴不尬的境地,你有何妙法?”    禄东赞年龄与弃宗弄赞相当,这些年相伴弃宗弄赞左右,二人名为君臣,然心意融洽,实为莫逆。
  大至宗国大计,小至排解纠纷,弃宗弄赞每遇事皆要找禄东赞相商,且多言听计从。
  禄东赞现在观察弃宗弄赞的神色,知道他的心意已经有了转变,遂决然道:“主动罢兵!”    “主动罢兵?”
  “对。
  赞普,以眼前的这数万兵马,与唐军决战,有必胜把握吗?”
  “我们若决心与唐军一战,即可回国调兵,再调二十万人马来,足可一战。”
  禄东赞的话激起弃宗弄赞的满腔豪气,慨然喝道。
  “然我们所立的地方为大唐的地盘,是为其西境边缘,其后方广大,其后续兵马可源源不断开来,且粮草充足。
  我们与其相比,就失了地利。
  何况,若此战一开,我军千里出战,须倾举国之力来支援。
  不出半年,定损折我国无数钱粮,更有许多人战死域外,我国定然疲弱不堪。
  到了那时候,国内若有部落发难,则赞普首尾难顾,悔之不及矣。”
  弃宗弄赞微笑点头。
  禄东赞接着说道:“赞普此次出兵,本意是与大唐通婚。
  若此战一开,请婚之事肯定成为泡影。
  臣以为,赞普此次出兵,已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大唐皇帝定能掂出赞普的分量。
  以大唐皇帝的英武才智,他岂能惜一女子而使两国交恶?这样对两国皆不利,大唐皇帝肯定不会采用如此下策。”
  弃宗弄赞此时已经完全拿定了主意,待他听完了禄东赞下面的话,不禁哈哈笑起来,说道:“好吧,我们立刻退兵!我回国后即着手建造宫殿,殿成之日,即是我迎娶大唐公主之时。
  我就先信了你这一回。”
  禄东赞说道:“我们先退兵回国,使大唐明白赞普的诚意。
  待缓一些时日,臣亲身往长安面见大唐皇帝,年底之前定为赞普访来一名好公主。”
  弃宗弄赞弯刀一挥,吐蕃兵徐徐退回吐蕃国内。
  待侯君集到了松州城,见这里已见不到吐蕃人的踪迹,不禁大为奇怪。
  又想此次兵不血刃,吐蕃自退,实乃幸事,遂举章向李世民禀报。
  他又知会党项部、吐谷浑,让他们复归旧地,他又到拓跋赤辞的灵前祭奠一番,方才班师回京。
  

高昌国渐生离心 贤皇后病作《女则》(1)
李世民得知吐蕃兵已经全身而退,不禁大为奇怪,对前来奏事的唐俭说道:“这个弃宗弄赞,到底要闹什么玄虚?其为了一名女子,竟然大动干戈,横扫吐谷浑、党项之境,又侵入我国。
  侯君集领兵去讨,他尚未谋面,就勒兵而退,如此倒免了侯君集一番手脚。”
  唐俭道:“弃宗弄赞数次派来使者,殷殷致以修好之意。
  臣听何吉罗说过,弃宗弄赞请尚公主之心,最为迫切。
  此次他听说是诺曷钵从中作梗,遂迁怒袭之。
  侯君集领兵去讨,他主动撤军,以臣猜度,许是请婚之心不死,不愿与我国撕破脸皮,因有此举动。”
  李世民叹道:“看来,此人毕竟年轻啊,其为一己私愤,竟然大举出兵。
  不过他最后终于主动罢兵,看样子还是镇静了下来。”
  “陛下所言极是。
  臣这一段时间定百般注意吐蕃的动静,其若有异动,臣立刻奏报。”
  李世民点点头,就抛开了这个话题。
  唐俭所奏之事,却是高昌国近来开始劫夺西域之国朝贡之物,西域通道渐渐阻绝。
  各国使者来京,怨声载道,纷纷要求惩罚高昌国。
  是时,大唐与四夷通商甚频,这些国家往往以朝贡的名义与大唐建立友好的关系,然后开展广泛的贸易。
  其朝贡之物与通商之物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
  像西域诸国,往往输来香料、羊马、毛皮等物,再从大唐购走丝织品、瓷器、铜铁器等,其通商贸易异常繁忙。
  这样,经阳关至高昌再通往西域的通道就成了一条黄金捷径。
  高昌国若从此设阻,或者劫夺通商之物,确实波及了大唐的利益。
  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高昌国一向与我国友好,缘何现在转变了态度?贞观四年,高昌王祂文泰入朝,朕封其妻宇文氏为常乐公主,赐予李姓,是何等的恩遇?”
  高昌国境内三州五县二十二城,处于天山南路的东部,是大唐通向天山南北的要冲。
  其东与大唐的伊州相接,西南与焉耆国相邻,为西域通道之咽喉地带。
  这里土地肥沃,谷麦每年两熟,盛产各种瓜果,所酿葡萄酒冠绝天下。
  这里还生有一草名为白叠,当地人采其花织以为布,其精美无比。
  西汉之时,高昌即是车师前王的治所,到了后魏,祂昌甲被封为高昌王,随着其势力渐大,干脆割据为王。
  西域诸国中,高昌国是惟一以汉人为主体的小国,其采用中土的职官及朝拜制度,其他如文字、语言、经书、刑法、风俗、婚姻、丧葬等也基本上与中土相似。
  高昌国与大唐的关系一开始还是很密切的。
  武德二年,高昌王NB56B伯雅死,其子祂文泰继立为王,遣使入长安报丧,李渊即遣河州刺史朱惠表入高昌吊丧。
  此后双方贡使不绝,李世民当了皇帝,祂文泰还带领夫人入长安朝见,李世民封其夫人为常乐公主,赐李姓,又赏赐给祂文泰一大批珍宝。
  祂文泰对李世民也异常忠顺,若西域诸国尤其是西突厥稍有动静,立刻奏闻,其实充当了唐王朝在西域的耳目。
  高昌国和大唐有了这层亲密关系,西域诸国若想与大唐建立关系,往往通过高昌来向大唐致意。
  是时,高昌俨然成了一个转运中心,诸国的通使、朝贡之物以及商贾之物源源不断从此奔向长安,高昌也因此获利不少,且有着如日中天的声望。
  唐俭答道:“祂文泰渐渐变了心性,却是从我朝同意伊吾内附时开始。
  陛下去年决定将西伊州易名为伊州,使祂文泰更加猜忌,臣听说,从那个时候开始,祂文泰主动与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通使。”
  伊吾(今新疆哈密)城主见西域形势犬牙交错,伊吾处于其中身单力薄,随时可能被他国灭亡。
  此时,大唐国势日隆,又新灭###厥不久,伊吾城主遂决定举国内附大唐,贞观六年举其属七城来降。
  

高昌国渐生离心 贤皇后病作《女则》(2)
李世民不费一刀一兵,轻松获得此战略要地,自然大喜过望,遂同意伊吾内附,并将伊吾易名为西伊州,属于羁縻府州性质。
  到了去年,李世民见西伊州已与内地无异,就决意改变西伊州的羁縻性质,易其名为“伊州”,将其纳入内地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