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汉宫的倒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金汉宫的倒影-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斯,尽量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起初查尔斯还努力打破这种僵局,可时间一久,也失去了耐心。
  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戴安娜决定尝试着恢复从前的活力,她不想自己的生命之花只为了一个人绽放。于是,她开始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她曾经在一次探望艾滋病患者的时候,给了一位患者一个拥抱,这个举动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震惊之后就是阵阵感动。戴安娜对艾滋病患者的帮助可以说比媒体中报道的还要充分,她似乎想把心中无法给出的爱全部发泄出来,最起码这些病人会给一定的回应,远比查尔斯的冷漠好。
  戴安娜对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关心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她被评为“王室最受欢迎人物”,被冠以“圣人戴安娜”的美称。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弥补她在感情中的遗憾,她曾经深爱着她的家庭,但是她的家庭却无法挽回地破裂,她曾经深爱着查尔斯,可查尔斯却用冷漠来回应。这些无法收回的付出,让她焦虑,于是她宁愿多花一点时间在社会,至少还能被人肯定。这段婚姻的灵魂已经死亡了,只剩下了一个空空的躯壳,戴安娜知道,该是有个了结的时候了。然而,最让她无法放下的就是她的孩子们,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母亲的家庭,深知那种痛苦有多么刻骨铭心,难道要让孩子们重蹈自己的覆辙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戴安娜。
  然而就在戴安娜民众形象如日中天的时候,报纸却爆出了关于戴安娜王妃有情人的报道。很多人都纷纷致电询问事情原委,报社得意地拿着一盘录音带,里边清楚地录着戴安娜与她情人的一段对话。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他们心中的圣人也会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情。接着,戴安娜亲口在媒体上承认自己曾经患过易饥症,并多次企图自杀,而且的确对丈夫不忠。不知道戴安娜的这种行径是出于对真爱的渴望,还是对查尔斯的报复,总之,这些丑闻加快了这段世纪婚姻的消逝。
  1996年8月28日,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姻最终走到了尽头。戴安娜获得了2000万英镑左右的赡养费,并同查尔斯共同拥有两位王子的抚养权。15年的婚姻,随之灰飞烟灭。过去种种的恩怨情仇,都在离婚协议书生效的那刻起变得无所谓。这段被称为童话故事般的婚姻最终还是走向毁灭,公主与王子分道扬镳。
   txt小说上传分享

“英格兰玫瑰”的凋零(4)
就在此1年后,戴安娜和她的男友为了躲避“狗仔队”的追踪超速行驶,他们的司机因酒后驾车导致车祸,车上无人幸免。戴安娜的死让世界震惊,英国街头又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众###,16年前是为了欢庆王子婚礼,16年之后是为了哀悼香消玉殒的戴安娜。
  戴安娜就这样突然远离了公众视线,她的一位好友精心制作了一首歌曲《风中之烛》来纪念身在天国的王妃——“永别了,我们的英格兰玫瑰,愿你永远盛开在我们心中。你是仁慈的化身,关怀庇护颠沛流离的人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不安分的王储查尔斯(1)
2007年2月25日,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拉开帷幕。无数光彩夺目的明星,在红地毯上向前来观礼的媒体和影迷露出微笑。当晚,海伦·米伦凭借在纪实影片《女王》中的出色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戴安娜王妃在1997年逝世后,王室与政府之间就给一个没有王室身份的前任王妃怎样的葬礼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影片翻出了10年前的旧账,将王室众多不快的回忆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人们在寻找关于戴安娜王妃的记忆的同时,也不忘了在王室身后指指点点。
  大概很多人都还记得1981年戴安娜与皇储查尔斯的那场气势恢弘的“世纪婚礼”,一对年龄相差13岁的恋人,在众人瞩目下,热情地拥抱和亲吻。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亿人的脑海中,这对恋人从心中溢出的甜蜜,感染了所有看到这场婚礼的人。然而,这个童话般的爱情却以悲剧结果画上了句号。
  戴安娜王妃的死讯传开后,英国人在一夜间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布莱尔连夜赶到白金汉宫建议女王前往伦敦为此事作一项声明,并出席相关的纪念活动。但是在女王看来,戴安娜已经不具备王室身份,她的死与王室无关,没有必要这样大费周折。
  女王完全低估了这位前任王妃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她不曾看到有多少人在得知戴安娜死讯后恶狠狠地咒骂查尔斯。王室所表现出的冷漠让民众为戴安娜感到委屈,他们对英国王室的好感一度跌至冰点,甚至发出了希望废除君主的呼声。伊丽莎白二世再一次感到了来自民间的舆论压力,无奈之下,只好听从了布莱尔的劝告回到伦敦,对戴安娜家人表示了慰问,并向全国发表声明。
  这件事情过去了10年,10年的时间很容易冲淡人们的记忆。人们逐渐对戴安娜之死失去了兴趣,曾经关于车祸是有人一手策划的传言也失去了对公众的吸引力。《女王》导演费里尔斯曾经这样阐述戴安娜死亡的原因,王妃死后被说成是个圣女,而实际上,她生前的一些行为往往疯疯癫癫的。其实追根究底,戴安娜王妃的悲剧,从家庭包办的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就开始了,这种野蛮婚姻构成的家庭,比她的死更悲哀。
  王室依然活跃在民众的视听之中,丑闻、绯闻成为王室近期与民众见面最频繁的形象。伊丽莎白二世税项不明,议会出面清查,王子公主婚变频频,王室成员骄奢淫逸,荒度年华。这些不断出现的事端让伊丽莎白无法再以一个道德的典范来要求英国民众,这也是为什么查尔斯在2005年与老情人卡米拉共结连理,伊丽莎白二世都没有针对卡米拉寡妇的身份提出反对的原因之一。当然,不能排除她被这对恋人艰难、不易的感情所打动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王室已经没有资格用道德来要求什么了。
  当《女王》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出风头之后,已经58岁的王储查尔斯惹上了一身的麻烦。本来这位王储正在为将来的即位,在各种场合不断出现,在全球变暖、有机农业、教育等很多领域,都能看到查尔斯彬彬有礼的身影。然而英国第四频道却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有人向电视台节目组提交了一些查尔斯与内政大臣之间的来往书信,并称查尔斯与议员来往频繁。英国王室不能介入政治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电视台的爆料让很多人不由的怀疑,查尔斯想为王权多增加一点实际的权力。除此之外,栏目组还提出查尔斯在康沃尔地区财政上有些不清不楚,可能正在为王室建立秘密基金。显然,查尔斯对政治表现出的热心并不受欢迎,人们更喜欢伊丽莎白二世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的行事风格。
  查尔斯的思考方式与他的母亲有着天壤之别,也许在他内心深处就不看好母亲那种忍气吞声的做法,他希望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方式,改变目前被人称为“政治花瓶”的国王地位,然而这种举动却给民众带来了不安。
  难道沉寂已久的君主体制要打破沉默对现行制度进行颠覆,还是查尔斯只是想对王室文化中落后的部分加以改革,又或者是想在众多媒体面前挽回王权逐渐丧失的威严?种种猜测都将矛头指向了查尔斯,他的行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尽管他的朋友们否定了电视栏目中对查尔斯的指责,但却不能否认一个事实,与保守的女王相比,查尔斯更具有挑战力。
  

不安分的王储查尔斯(2)
几乎所有英国人在谈到过去王室创造的辉煌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欢欣鼓舞。那些令他们骄傲的时光,也让王室在他们心中成为永恒的象征。白金汉宫曾经盛极一时的故事,英国民众耳熟能详。这些灿烂的回忆保住了王室家族在英国的重要地位,尽管没有实权,但仍被尊重。
  在英国王室的辉煌被传奇般称颂的同时,那些颇具戏剧意味的国王也免不了成为民众消遣时光的一大话题。肥胖慵懒、贪婪成性的乔治四世,选择爱情不要王位的爱德华八世,查尔斯、戴安娜、卡米拉之间复杂的情感纠缠,这些王室趣闻甚至被当做娱乐信息传播。但是,不管是光荣的历史,还是复杂的王室逸事,都证明了一个事实,王室仍然在英国社会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从白金汉宫中每天忙碌的身影中也能看到,王室成员还是社会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不然,也不会有几千家机构愿意与王室挂钩,并邀请王室成员担任职务。每年,王室要代表英国参加约两千个官方活动,白金汉宫中要接待将近7万人,回复大约10万信件。不难看出,白金汉宫并不是英国的闲置之所,他们也有各自的不同职责和岗位,而且也在岗位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不过在苛刻的媒体眼中,旧闻都是不值一提的,而且王室在公众面前表现出的谦和有礼以及繁忙的生活状况并没有什么报道的价值,这些太过普通,根本无法满足英国民众的猎奇心理,因此,才有了戴安娜惨遭车祸的结果。如今的王室在媒体眼中已经不具备政治报道的价值,民众更愿意在娱乐头条上看到他们的消息。王室没有权力干涉媒体的报道自由,更多时候是不敢去干涉。在戴安娜死后的第二天,英国大街小巷都在叫卖有关王室隐私的报道。王室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生气,但是他们害怕发怒之后带来的不良后果。为了能让君主制在现代社会中存活,王室不得不忍气吞声,哪怕是让娇生惯养的王子们奔赴战场也在所不惜。很多人认为,国王要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要干预政治,不要发表意见,这样才能永久地生存下去。
  好像人们忘记了一点,王室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有受到保护的权力。他们同普通人一样,有开心的微笑,有悲伤的眼泪,有烦躁的情绪,有不安的心理,这些正常的情感应该受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