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狼之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见证狼之初-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狼很可能会这样想,你既然把我弄来了,我也跟了你,你就应该认可我,把我当成自己的朋友来对待。就不应该再和我保持戒心,留有距离了。如果你这样,不拿我当和你一样的生灵来对待,不能和我真正相融,和我交流,发展情谊、建立感情、共处共生,那么我和你再待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狼的跑,很可能是被这个农*人的这种状态给气跑的。
  他说狼是狼心狗肺的本身,就说明他在潜意识中,根本没有和它平等相处的观念和意思,根本没有把它当成自己的朋友来看待的情怀。而是以老大和恩人自居,以主人和玩物关系自居,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把狼看做靠自己的施舍来活着的依附动物。不和它作任何平等的情感交流。所以,它跟他没有意思,没有前途。那么,它还跟他在这里待着干什么呢?它又不是自己不能动!
  和王贵祥老人从小养大的狼一样,它们都非常看重和珍惜与人的情谊。它们念念不忘人的情谊,甚至可以为人尽忠殉情。这样的故事很多。
  20世纪40年代初,在欧洲前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前后,在国内的一个以打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村庄里,有几个猎人在一次集体出猎时,遇到和捣毁了一个狼窝,也抓到了7只小狼崽。其中一个青年猎人要把这些狼崽都留下,自己养。在遭到几乎所有人反对的情况下,他最后只留下了其中的一只小公崽。经过他的训练,这只小公崽长大以后,在打猎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每到紧要时刻,猎人都要让它出击。它也对这位猎人有了很深的情感。
  卫国战争开始前,妻子牵着这只狼,把青年送到远在外地的部队参军卫国。之后,妻子又牵着这只狼回到了家里。可没过几天,这只狼不见了。妻子和村里人一起找了几天也没有找到。正当妻子着急、觉得没有看好狼、对不起丈夫时,丈夫回到家了,并且牵着这只狼。原来这只狼因为想念男主人,而自己悄悄地到部队找去了。狼被送回来以后,妻子对它加强了看管。可是没过几天,这只狼又不见了。当妻子想到它可能又到部队去了的时候,它又被丈夫给送了回来。这之后,它不再去找了,可是它也不吃任何东西了,也不在家里待着,而是天天趴在村东头灌木丛里的沙丘上,冲着男主人所在部队的方向哀嚎。 。 想看书来

第三篇2。狼在处世上的总体风格(4)
村里人见到这种情景,都非常同情和怜悯这只狼,没有一个人招惹它或伤害它。相反,都时常地过来。或者躲在一边看着它、注视它,被它感动,为它流泪。主动地给它送来吃的东西,可是它连看都不看。
  终于有一天,人们看到它已经静静地躺在了沙丘上。头冲着男主人所在部队的方向一动不动了。狼年纪尚小,还未婚配,当然也没有留下后代,这是它的遗憾。狼为男主人殉情的圣洁之举,深深地感动和教育了村里的人。村里没有人剥它的皮,用它的肉和油,而是默默地聚集起来,来到它的遗体旁,为它默哀,挖坑。把它的遗体轻轻地抬起,头冲着男主人所在部队的方向,放在事先铺好的柔软温暖的乌拉草上。又给它的遗体上铺盖上了乌拉草。然后才添上土,在沙丘上堆起了一座坟。
  后来,这个村里的人们再也没有打狼的了。
  卫国战争胜利后,男主人回到家乡,又为它重新修建了水泥坟墓。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东北山区一个少年在山林中捡到两个年幼狼崽,抱回了家。养到一年多时,看到它们长大了后分外留恋野外生活,又将它们放回山林。
  七八年后,少年成了大学生。
  一次,他放寒假回家,赶上夜间下的火车。出站后往家走,在快到家的半路上,他看到路旁有一对亮绿的狼眼睛。
  进退两难之际,出于自卫的本能,他沉住气,从路边找到一根树棒攥在手里,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刚走几步,听到一声狼嗥。顷刻间,从路边树林里走出来十几只狼,把他围在中间。正当他极为惊惧紧张时,又听到最后边的狼叫了一声。之后,这些狼立刻撤回到它的身旁。凭阅历和感觉,惊惧紧张中的大学生知道它是狼王。
  正当大学生纳闷和狐疑时,狼王却径直朝他走来。当他要挥动棒子时,狼王却朝他亲柔地叫了几声,接着又好像很认真、很深情地注视着他,更没有咬他的意思。后来又扬起头,用下颏亲昵地蹭他的衣角。
  大学生一时感到对它面熟,又看到了它的举止是友善的,紧张的心情下意识地松弛了。当他再一定睛细看时,猛地一下子看出来了,这就是他当年养过、后来又放走、又曾时常想过的其中的一只小公狼。只是因为分开时间长了,大学生活又远离山村生活的氛围,特别是加上自己回家心切,夜黑心怯,小狼又成了壮年的大狼,所以竟没有很快地想到和认出是它。
  当他终于看出是它时,他惊讶地立刻抱住它的头,抚摩起来。此刻,别的狼们都像非常懂事似的,静静地趴在一旁,出神地看着他们俩。大学生抚别时,狼王又和狼们亲热地围着他,送了他一程后才止住脚步。望着他,慢慢地离去。
  这人与狼之间的短暂的邂逅相会,在村民和大学生中留下了美谈。后来,他们分析、猜测当时的情景时说:“开始,狼围住大学生,可能也是出于自卫和防备的本能,并没有要肆意攻击的气势。再则,狼们之所以在这里碰到他,也很可能是公狼亲近这里,常来这里,并且不排除有想看到他或者万一能够看到他的愿望和心理,而恰巧这次碰到了他。”
  上世纪70年代,一对独居在辽东山沟里的老农夫妇,在一天早上听到敲门声。开门后,看到一只老狼坐在门前,眼神求助似的看着自己。老人一愣,紧张中猛然发现:老狼的一只爪子的脚垫上,扎着一只树蒺藜,爪子已经肿了。老人很快明白了,它这是来求自己帮它把蒺藜薅掉。老人把蒺藜薅掉后,它非常感激,一步一回头地走了。第二天早上,老人又听到了敲门声。老人开门一看,只见又是老狼来了,而且旁边还有一头猪。老人顿时明白了:这是老狼为感谢他们,给他们送猪来了。 。 想看书来

第三篇2。狼在处世上的总体风格(5)
可以说,多少年来;在人们有意无意地议论狼的习性、揣摩狼的习性的同时;狼也在议论、研究人的性情,并被化作基因传承。它们也不否认人的天性中有善良的一面,也不否认人类中有善良的个体、群体。不然,狼对人的态度绝不会那么谨慎有别、宽容忍让、有度随缘和认同。
  特别是王贵祥老人抱养的母狼,它在刚长到二十五六天时便遭遇到家破人亡、生离死别的厄运。之后,在半个月时间内,由老家被抱到疗养院,由疗养院又被抱到王贵祥老人的家,直至离世。一生里,从小到大,所接触过和接触时间较长的主要具体人际环境,不过仅此“三点一线”。可以说,在这9年之中,它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同类,更谈不到受过任何一个同类的影响。一切都是无师自通,自然表现,充分说明了它的这一基因特质。
  它所反映的,纯粹是其自身即“个”狼的行为。是最有力、最明显、最真实、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狼性行为。人们除看到它的本能生存需要之外,并没有看到它有什么执意做恶的情态。
  一些现象也表明,狼不主动伤人,也可以和人保持中立。
  事实上,完全可以这么说,人类规模性的、而其中特别是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地伤害狼,是形成人与狼历史性的敌视状态的主要原因、甚至是根本性的原因。
  同是自然界里的动物,身份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主宰谁的特殊权利。至于人类食肉,至于老人饲养鸡、饲养狼,那是自然界里弱肉强食、以强制弱的生物链反映,是能力游戏和情趣使然,并不是谁给予的权利,更不是可以在自然界里独领*的特权和判别动物种类之间矛盾、冲突、善恶、是非的衡量标准与准绳。
  看来,狼之初,性也是善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反映了动物世界中的一种竞争性质和规律。古往今来,陆海空中的走兽、游鱼、禽鸟等世间万物,都在为生存延续而与各种竞争对象拼搏奋斗,狼也不过只是其中的一种。食肉的动物成千上万,被人类吃掉的动物更是无法计算,被其他的动物吃掉的异类动物也更无法计算,难道就唯独不准狼为自己的生存延续而与异类、特别是人类同享自然、拼搏奋斗吗?这是不是有点不合情理、唯我独尊和称王称霸的意味呢?
  说到底,在很多时候,人类自我认可的打击狼的最根本、最敢于公开亮明的理由就是:狼袭击人的家畜家禽。
  言外之意,就是“狼和人争嘴”吃。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更有力的理由吗?没有。
  但是,须知,狼袭击人的家畜家禽,通常也是无奈之举、违心之举,绝不是它们完全纯粹的主观故意。因为,它们知道人的厉害。知道这样做是要冒险的,甚至还会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直至生命。所以,通常地说,如果不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万般无奈,像狼这类精明到家的野生动物,是不会干这种得不偿失的勾当的。
  因为,这不合乎逻辑。即便它们干过这种勾当,它们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和人类对动物界的各种杀戮来比,还有人类战争对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极度破坏给它们带来的无边灾难来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它们这样做多数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不然,它们也不会和人类相持到今天。
  更进一步说,在人类历史上,去除自然灾害的原因,狼无奈袭击人类家畜家禽的现象,根源还往往出在人类的失误失当的开发活动上,是被动的。是这些活动给它们逼的。那么,人类对狼的无奈、违心、偶然之举,还有什么不能体谅和宽容的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