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反恐行动、战例(1)
1. 21小时和90秒
  1972年5月8月,星期一。由布鲁塞尔飞往以色列卢德国际机场(即后来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的比利时“萨贝纳”航空公司571航班正在飞越前南斯拉夫上空时,驾驶舱门突然被打开了。一名瘦小的男子用手枪对准机长拉杰兰德·利维的头,告诉他飞机被劫持了。
  这位其貌不扬的劫机者名叫阿里·塔哈·阿布·萨尼纳,是“黑九月”组织中的劫机专家,4年前指挥了将以航班机劫往阿尔及尔的行动,迫使以色列政府释放了被其囚禁的“法塔赫”成员。3个月前,他又劫持了一架飞往阿登的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班机,让西德政府破费了500万美元赎金。本次劫机是这位专家指挥的第3次行动。这次,他决定来一个更刺激的——不让飞机转向阿拉伯国家,而是继续飞往卢德机场降落。
  飞机上还有他的三个同伙,一男二女,分别是:阿卜杜勒·阿齐兹·阿特拉什、莉玛·伊萨·塔努斯和特雷莎·阿斯哈克·哈尔莎。两位女士把手枪、手榴弹、两个2公斤的炸药包、电雷管和电池等好一大堆东西藏在化妆包和内衣里带上了飞机。飞机起飞后,她们到洗手间里取出了武器,两个男人持手枪,女人则持手榴弹。在萨尼纳控制驾驶舱的同时,他们分别占据了飞机上的要害位置,控制了乘客。
  控制了飞机后,恐怖分子收缴了机上所有人质的护照,从99名乘客和10名机组成员中找出了67名犹太人,将他们押到飞机后部看管起来,而非犹太人坐在前排。
  18时许,阿布·萨尼纳向塞浦路斯尼科西亚机场塔台通报了571航班被劫持的消息。5分钟后,尼科西亚机场塔台将此情况通报了卢德机场塔台。不久后,571航班与卢德塔台直接建立了无线电通联,通知他们飞机将在卢德降落。一个小时后,这架庞大的波音707飞机驶入了距卢德机场主楼约3公里的16号滑行道。
  经过4年前以航班机被劫事件后,以色列人对类似的事件已经有所准备。安全部门在接到571航班被劫持消息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发出了警报信号——“同位素”。这是以色列处理飞机被劫持,并迫降在卢德机场时的行动预案代号。不一会儿,机场塔台底层的房间里便坐满了国家安全的决策人物:国防部长摩西·达扬、交通部长西蒙·佩雷斯,总参谋长大卫·埃拉扎尔、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长以色列·塔尔、空军司令莫蒂·霍德,中部军区司令拉哈万·扎维、南部军区司令阿里尔·沙龙,总参情报部长阿哈龙·雅里夫,步伞兵司令拉菲尔·艾坦……从塔台到总理梅厄夫人的办公室架起了直通军用电话线路。与此同时,总参侦察营值班应急分队也在营长埃胡德·巴拉克中校的带领下火速赶到了机场。
  外面,阿布·萨尼纳正向塔台宣读一份冗长的、包括317名被以色列关押的巴勒斯坦人的名单。以色列必须释放这些人来交换人质。但他似乎没有想到,这时以色列的总理已经换成了以强硬著称的梅厄夫人,她选择的国防部长则是以色列的名将摩西·达扬。达扬首先确定的原则便是,绝不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挟。
  然后,达扬等人决定了一个三部曲式的方案:先让飞机无法起飞,然后尽量拖延时间,等各方面准备好后,在合适的时机发动突袭。
  巴拉克带领一队侦察兵,从劫机者看不到的方向悄悄接近了飞机,打开了仍发动着的飞机引擎的油管。飞机下面的滑行道上立即聚起了一汪黑色的机油。然后,他们不声不响地悄悄撤了回来。几个小时后,巴拉克率侦察兵再次出动,破坏了飞机的滑行操纵系统,还在飞机前轮钉进了钉子,放掉了轮胎里的气。
  21时65分,总参情报部长雅里夫出面与阿布·萨尼纳对话,后者要求以色列在两小时内放人,再用两架飞机把他们送往开罗。而雅里夫称,在两小时内他只能找到名单上的15个人。后来阿布·萨尼纳要求用阿拉伯语谈判。于是,被占领土事务协调人什洛莫·加泽特准将(后任总参情报部长)把这方面的专家——国家安全总局调研处长维克托·科恩从家里召往机场。但阿布·萨尼纳显然没那个耐心去等,22时30分,他宣布飞机上已被安放了一小时之内爆炸的定时炸弹。塔台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科恩恰好在这时赶到,开始用阿拉伯语和阿布·萨尼纳对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反恐行动、战例(2)
“我对他们讲,”科恩后来回忆说,“我讨厌那些只会用武力的粗人。我会帮助他们,按他们的要求把红十字会的人找来。我的言谈彬彬有礼,甚至称他们为‘先生们’(gentlemen),从不向他们施加压力,也不说他们威胁无辜者和妇女儿童的做法不道德。如果达扬要我停一会儿,我就对他们说我有事必须离开,并提出必须离开的理由,但再三强调我会回来和他继续对话,以免使他绝望。这种做法很荒唐,但是我们互有所求。我清楚他想活着出去,而我们也想让他活着,免得他把飞机和旅客一起炸上天。”
  科恩肩负着一个重任,他必须把握住适于对恐怖分子采取行动的关键时机。他说:“曾有一刻,达扬问我进行突击是否合适,我回答说时机还不成熟。”
  在科恩把恐怖分子说得无暇他顾的时候,塔台里的人们在忙着他们的工作。国家安全总局飞机保安小组强烈要求承担突袭任务,这本来也是他们分内的工作。但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还是选中了以行动敏捷著称的总参侦察营。第一个设想的突击方案是,让突击队员身着军装,在精心选择的时机突然出现在飞机上,用威慑火力慑服恐怖分子。但这样做很容易误伤到人质。经考虑再三之后,指挥部最终决定让突击队员假扮成去检修飞机的以航机械师,接近飞机后再发动进攻。在行动中,突击队使用0.22英寸口径的“贝雷塔”手枪。这种枪的威力小,即使误伤人质也不易致命。
  巴拉克立即着手确定参加突袭的人员名单,他刚刚定好,营里又有三名军官匆匆赶到机场,要求参加突击队,巴拉克说不过他们,只得调整名单,把他们加上去。
  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在1999年和2000年都是巴拉克的总理竞选对手之一,但在当时,他还是侦察营里一名23岁的中尉。那天夜里,他和另一名年轻军官奥马尔少尉有事外出,当他们在深夜1点回到基地时,都呆住了。内塔尼亚胡说:“我们回到基地,见那里空无一人,就像是有人进来把部队连锅端走了一样。后来门卫告诉我们发生了劫机事件,他们都去卢德了。”两人立即跳上车直奔机场。等他们赶到时,突击队的名单已经确定了。奥马尔立即去缠住了巴拉克,反复要求进突击队。另一边,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和他的哥哥——上尉连长约尼·内塔尼亚胡也正在为加入突击队的事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最小的兄弟伊多·内塔尼亚胡后来也参加了侦察营)。两人都要参加,但又都劝说对方不要去。他们知道兄弟二人不应该都参加行动,否则很可能同时出事。巴拉克最后选中了本杰明。
  另一位匆匆赶来参战的是24岁的中尉乌齐·达扬,国防部长摩西·达扬的侄子。乌齐是烈士子弟,他刚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在以色列独立战争中阵亡,按照以色列的兵役法规定,他可以不在作战部队服役,但是,他却,或许是利用了伯父的影响,加入了总参侦察营。听到劫机的消息时,他正患风疹待在家里疗养。
  距被劫持的飞机几百米远的一座机库内,恰好有一架正在检修的以航波音707客机,巴拉克指挥突击队员利用这架飞机进行战前模拟训练,重点是在不引起恐怖分子注意的情况下接近舱门和应急出口。根据推断的恐怖分子和炸弹在机内的位置,巴拉克为突击队明确了任务分工:
  飞机的前门由预备役侦察兵伊契克负责,他后面是副营长丹尼·雅托姆。左侧机翼上的前应急出口由莫德海·拉哈米姆负责,他后面是另一位丹尼。离前应急出口3米远的左后应急舱门由奥马尔负责,他身后的突击队员也叫丹尼。乌齐·达扬站在靠近机尾舱门边的一架舷梯上,另一名侦察兵负责给他开门。
  内塔尼亚胡、阿里克以及两名预备役侦察兵马尔科和雅科夫为第二梯队,负责突击右侧机翼上的应急出口。他们冲进飞机的时机要稍晚一些,以免遭到第一梯队射向恐怖分子火力的误伤。
  

反恐行动、战例(3)
排除炸弹的关键任务,由从左前应急出口冲入飞机的莫德海·拉哈米姆负责。3年前,他曾单独制服了三名企图攻击以民航班机的恐怖分子。任务确定后,总参谋长埃拉扎尔走到拉哈米姆面前对他强调:“莫德海,你一定要先排除炸弹!”
  为避免误伤人质,巴拉克下令各队在进入飞机时不准用火力掩护,只能在确认恐怖分子的位置后进行瞄准射击。
  与此同时,维克多·科恩还在与劫机者进行马拉松式的对话。恐怖分子允许利维机长和机械师出去检查飞机状况。不一会儿,两人向萨尼纳证实飞机已经无法飞行了。后者要求把飞机拖进机库检修,又要求让红十字会的代表在场监督。这个要求因为会打乱突击计划而被科恩用各种理由拖了下来。
  “他们威胁了几次要炸飞机,”科恩回忆说,“但我知道他们想活着。每次我都得编一套不同的谎话。我说按照名单找被关押在各处的巴勒斯坦人很费事,过一会儿又说我们是法制国家,在拿到总统的赦免令前不能放人。至于红十字会的代表,我说他不在城里,我们正在找他,可他家里人说他去巴利亚了,我们已经派人去那儿了等等。”
  科恩的絮絮叨叨起到了预期的效果,随着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