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训合格正式入伍的时候,仍然会得到一本《勇者胜》。到了后来,部队朗读的教材又多了一项:每个周末,官兵回家过安息日之前,阿尔侬都会把他们聚集到一起,给他们朗读哈峋的作战日记。
  渐渐地,阿尔侬的旗下聚集了一批101部队的老兵,形成了部队的骨干。但为了扩大规模,262部队当然要从常规部队中选拔人才。当时,全国没有几个人知道这支部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新成员都是由老成员介绍,再由阿尔侬亲自考核合格后再加入的,这一点并不像军队,倒像个严格一些的俱乐部。比如说,某个老兵向阿尔侬推荐了一个有潜力的战士,阿尔侬便会不动声色地赶到那个部队去,暗地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觉得满意后,阿尔侬会为他安排一些题目去做,这些题目当然不会很容易,甚至还显得有些奇怪。比如,阿尔侬会要求一个候选者,给他来一次间谍电影里的那种接头:候选者穿着指定的衣服,在指定的公共场合,腋下夹着指定的报纸或杂志,等着和他根本不认识的人接头,直到这时他本人也不会知道,这是因为有一支部队看中了他,正在考试。在进行这种考试时,阿尔侬无一例外地亲任考官,候选者在执行指令上的任何一点错误和纰漏都不会被原谅。
  除了作为特种兵的能力之外,阿尔侬并不挑剔候选人的其他条件,如族群等。以色列从建国前就一直存在着阿什肯纳齐犹太人和塞法拉迪犹太人两个族群,前者是指从东欧回来的犹太人,这一批人大部分是建国前移居的,是以色列建国的主干力量,一般来说,相对教育程度高,生活水平也要好一些。后者是指从中东和北非移民回来的犹太人,很多是建国后才回来的新移民,相对贫困,教育水平低,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低。应当说,直到今天仍受到一定的歧视。但阿尔侬则认为这些人更熟悉阿拉伯国家情况,这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向他们敞开了部队的大门。后来,从这些人中间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特种战士。阿尔侬当然也同样招募从美洲移民的犹太人,这位队长只关心一件事,候选人能否成为优秀的战士。和塞法拉迪犹太人相比,阿什肯纳齐犹太人在加入部队前还要多过一关——去内格夫沙漠的贝都因人部落中,填鸭式地学习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
  262部队是一支情报侦察部队,它的成员必须是一种复杂而全面的战士。也就是说,要一点狡黠,一点无畏,一点冷酷,一点凶狠,一点隐蔽……阿尔侬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因素中寻找出一个完美的平衡。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阿尔侬将军和他的战士(4)
262部队的侦察兵必须精通化装渗透、判图行进、侦察和情报搜集、冷兵器格斗、轻武器射击、爆破……教官哈峋在训练方面表现出了无可争议的重要性,他将他在步兵分队侦察和战斗方面的一身本事,都尽量传授给了其他官兵。特别宝贵的是,他向新队员传授了101部队和伞兵部队越界作战的经验,而这正是他们所缺少的。在一些方面,哈峋有时甚至比阿尔侬对士兵的要求更为严格。阿尔侬要求士兵能够掌握他们在战场上可能找到的一切武器,而哈峋则进一步命令他们必须能用这些武器进行最熟练和最准确的攻击。在行军的时候,身有残疾的哈峋,比部队里身体最好的小伙子都走得更快和更远。他的学员认为,他所做的已经超出了人身能承受的极限,而他对此的解释是:如果说,在沙漠的烈日下武装行军50公里而不准喝水,是一种残忍的训练方式的话,那么,在敌国的领土上武装行军100公里而得不到一粒水米,则是一种几乎注定要出现的情况,262部队的每一个官兵必须要能够毫无痛苦地承受这一切。而他本人就曾带领伞兵侦察连的部队,创造过连续行军200公里的纪录。此外,由于阿尔侬的努力,部队得以和以色列空军的第一支直升机部队进行协同训练。因此262部队也成了全军中最先掌握了利用直升机进行机降、侦察、攻击和撤离的部队。
  在所有这些训练中,最为别致的一项被称为“解放”,就是说,乘夜间潜入附近的“基布兹”村庄,偷偷地解放老百姓关好的羊和鸡……然后再摘一些水果蔬菜,把它们带回驻地吃掉。有时这种“解放”行动是作为夜间野外识图训练后的一个即兴节目,后来在更多的时候则是专门训练项目。阿尔侬认为这种行动是训练夜间渗透的绝好方式,队员们也的确从中磨练出了一副来去无踪的身手。后来,营里一个机灵的小个子兵埃胡德·伯鲁格将这一点发扬光大,“解放”到北部军区司令的头上去了——偷了这位将军座车的汽油。由于后来这位小个子兵改名为埃胡德·巴拉克,成了一个尽人皆知的人物,这个故事也变成了在以色列国防军中代代流传的趣事。
  1965年,未上完中学的巴拉克通过自学,同时考取了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和海法工学院。他找到阿尔侬,告诉他自己决定退伍。巴拉克的理由是:以色列看来很快就要与周边国家和解,军队已经不再是寻找挑战的年轻人应该呆的地方了。他甚至对阿尔侬描述出一幅十分乐观的前景:“再过13年,我就可以带着儿子去黎巴嫩滑雪了。到那时,以色列需要的最后一种职业才是军人。”尽管阿尔侬对此坚决反对,巴拉克还是离开了军队。这使得阿尔侬非常生气。此后的两年中,他不肯直接与巴拉克进行任何联系,连个电话都坚决不打。但与此同时,他几乎是不断地派出手下所有和巴拉克有交情的人去游说他回来。两年后,“六天战争”打破了巴拉克的求学梦,他以预备役身份回到侦察营参战。战争结束后,他决定重新加入现役。然后,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与阿尔侬见面。
  巴拉克任营长期间是侦察营行动最为活跃的时候,虽然这一时期他指挥的绝大多数行动直至今天仍未解密,但仅从3次见诸公开报道的行动中,人们完全可以看出这位指挥官大胆而又缜密、果断而又灵活的指挥艺术。这3次行动是:1972年卢德机场反劫机运动,巴拉克和他的战友们开创了世界反恐怖作战史上的首次反劫机成功战例;同年底,他又指挥部队在黎以边境地区设伏,活捉了5名叙利亚高级军官,用于交换3名被俘的以军飞行员,行动代号是“板条箱”;第三次是震动了整个中东的“少年之春”行动,基本上消灭了“黑九月”的领导层,直接导致了这个狂热组织的迅速消亡。巴拉克离开侦察营时,胸前已经挂上了四枚奖章和一枚勋章,这是以色列国防军的最高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痛苦的铸造(1)
以色列国防军对于特种部队在常规战争中的作用一直搞得不清楚。1976年10月,“赎罪日战争”爆发。战争初期,以色列形势岌岌可危,全国动员搞得手忙脚乱,但总参侦察营却和在“六天战争”中一样,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没有人给他们任务。侦察营的官兵们在基地里如坐针毡,最后,军官们开会决定:不等命令,也不向总参报告,自行去战事吃紧的北线参战,基地里只留一个小队看家。当时形势一片混乱,他们找不到去北线的交通工具,便在路上截住了一队到北线参战的装甲车,冒充参战部队随车队混到了前线。他们赶到坦克战打得最为惨烈的戈兰高地,找到正在指挥作战的装甲师长艾坦,要求组成反坦克分队,深入敌后猎杀叙利亚坦克。但艾坦的情报官告诉侦察营,除了前线以外,他们不知道战线后方叙军的坦克集结地在哪里。
  于是,营长吉奥拉留在艾坦的机动司令部(设在一辆装甲车上)等待任务。副营长约尼·内塔尼亚胡和穆基等军官带着约100名官兵在纳法村装甲师师部待命。第二天清晨,侦察营哨兵在晨雾中发现3架叙利亚军用直升机从北方飞来,立即发出了警报。开始大家还以为这些直升机是运送给养过路的,但不一会儿,三架直升机在纳法村东北方向约两公里处降落,消失在小山背后。约尼和穆基立刻回过味儿来——叙军机降部队!目的很明显,纳法村的以军师部!他俩当即命令全体官兵紧急出动。
  侦察营部队在山背后下了装甲车,徒步向一山之隔的机降点发起进攻。侦察兵完全没有利用地形掩护,而是扣住扳机边打边迅速冲向被叙利亚突击队员占据的山头。离山头很近的地方,侦察兵同时投出手榴弹,随着爆炸的烟雾冲上了山顶。没有给敌人半点喘息之机,迅速消灭了山上还没来得及散开的叙利亚突击队。然后,约尼和穆基各带一个分队在山上搜索战场,在一个反坦克壕中,发现了叙利亚突击队的残部,将其全歼。叙利亚突击队的少校指挥官投降。据这位指挥官交待,叙利亚突击队共有42名。经打扫战场发现,叙军突击队41人被击毙,1人被擒。侦察营仅亡2人,几人轻伤。
  纳法村战斗后,侦察营的一支分遣队配合装甲部队参加了对叙利亚的反攻,另一部则参加了戈兰旅反攻叙利亚境内赫尔蒙山的战斗,攻克了赫尔蒙山主峰。还有一支侦察营的分队在战争后期转到了南线,配属给了沙龙的装甲师。
  在这场战争中,侦察营从始至终没有接到过明确的任务,当然也没有发挥特种部队的独特作用,基本上被打散了分给各部队当步兵使用。战后,侦察营针对这个问题,对部队的职能定位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是研究特种部队在战争中的角色和作用,平时如何在训练和装备方面做准备。在这次改革中,侦察营建立了一支“翠鸟”预备役侦察分队,准备在战时配合空军作战。穆基·贝策尔上尉担任了“翠鸟”的第一任部队长。这支分队后来脱离了侦察营,被划归空军。
  尽管侦察营努力使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