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6年。这中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件:李庄只是一个人口不足4000的小村子,要一下子安置上万的外来人口确实够为难的,可豪放的李庄人不惜“得罪”神灵,将村中几所庙宇全部腾空以安置这些师生,这在当时的川南小镇,不啻于石破天惊的壮举;大地主罗用光的宅院新建不久,可他没怎么犹豫就将新宅卖给了李庄小学,而李庄小学原来所在的祖师殿则交给同济医学院做解剖实验课的场地。
  在李庄期间,同济大学还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面对当地原始的社会状况,工学院从宜宾架引电线,使李庄比县城还早10多年用上了电灯。为了帮助当地原本落后的教育事业,学校又附设了小学、中学,并兴办幼儿园,这不仅解决了教职员工子女的入学问题,还使李庄的适龄儿童也不用为上学发愁了。另外,川南一带长期流行痹病,患者轻的浑身无力,皮肤发麻;重的上吐下泻,四肢麻痹。一旦发展到胸部便无法医治,只能等死。同济大学来到这里后,医学院的教授唐哲、杜公振通过动物试验,查明病因是当地食盐中含有氯化钡,从而攻克了困扰川南百姓千百年的痹病。这项研究也被评为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发明一等奖。
  

同济大学(2)
在李庄的几年,尽管条件异常艰苦,同济大学仍然有所发展,增设了法学院,学生总数达到1100多人,毕业生近700人。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7月,同济大学迁回上海。1949年5月,上海解放。6月,市军管会接管同济大学。
  解放后的发展
  1949年9月,同济大学的文学院和法学院并入复旦大学;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即后来的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工学院测量系迁往武汉,即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工学院的机械系、电机系、造船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圣约翰等11所高校的土建系、科、组并入。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1958年,同济大学由高教部划归建工部领导。1960年,被列为建工部重点高校。1966年,重新划归高教部领导。学校还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1978年,同济大学恢复对德交流,成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同时,开始由土木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并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学。1996年7月,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并入同济大学。2000年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目前的同济大学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同济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国际影响
  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历史悠久的名校,学校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目前,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人员42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5人,工程院院士7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者530多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者1300多人。
  著名系科
  同济大学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外国语、文法、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医学、理学、交通运输、汽车、海洋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传播与艺术、女子学院及软件等学院,还建有继续教育、高等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文化交流、网络教育、汽车营销及电影学院等,学校还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82个本科专业、209个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8个博士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4个。土木、海洋、环境、车辆、交通等专业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硬件设施
  校园占地面积3700多亩,建筑总面积120多万平方米,共有5个校区(四平路校区、沪西校区、沪北校区、沪东校区、嘉定校区);学校还设有5个附属医院和2个附属学校;图书馆藏书360多万册。
  大家英才
  著名学者:汪品先、孙钧、马在田、姚熹、郑时龄、项海帆、李同保、郭重庆、戴复东、范立础、卢耀如、沈祖炎、梁伯强、贝时璋、沈其震、裘法祖、吴孟超、吴旻等、许厚泽、宁津生、唐有祺、卢佩章、黄志镗、曹楚南、邓景发、戚正武、李国豪、金经昌、何友声、潘镜芙、朱洪元、陶亨咸、王守武、吴式枢、王守觉、涂铭旌、陈星弼等。
  功勋校长
  埃里希?宝隆:1907年—1909年;
  福 沙:1909年—1917年;
  贝 伦:1912年—1919年,1921年—1927年;
  沈 恩:1917年—1923年;
  袁希涛:1923年—1927年;
  胡庶华:1929年—1932年;
  翁之龙:1932年—1939年;
  夏坚白:1948年—1952年;
  薛尚实:1953年—1959年;
  李国豪:1977年—1984年。
  校训
  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1)
综合评估
  名气指数:★★★★★
  实力指数:★★★★★
  发展指数:★★★★☆
  历史渊源
  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大批仁人志士深感只有兴学育才、教育救国,才能避免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这些人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兴建了一批新式的学校。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就是这样创办起来的。
  盛宣怀和南洋公学
  盛宣怀(1844年—1916年),字杏荪,又字幼勖,号愚斋、止叟,江苏武进人。他是清末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而创办学堂又使他在我国教育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历任招商局会办、电报局总办、天津海关道等职,官至邮传部尚书。
  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主张中国自办近代工矿业,以“杜洋人觊觎之心”,盛宣怀可以说是这一主张的忠实实践者。1879年,盛宣怀任天津河间兵备道,从大沽、北塘、海口炮台架设电线直达天津,成为中国人邮电事业的发端。1882年,李鸿章采纳他的建议设立电报局,并在1883年任命盛宣怀为电报局总办。为杜绝英国人的邮电业务侵入内地,他迅速筹集资金建成天津至上海的陆线。又创办电报学堂,培养备用人才。1882年,英法美等国商人打算成立万国电报公司,架设上海至香港的水线以实行垄断。盛宣怀力劝华商自筹资金架设沿海各处的陆线,并不惜移用金州矿资,终于在1884年架成苏州至浙闽粤的陆线,同时又购买了洋人已建的水线,使沿海的电线所有权尽归中国。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盛宣怀更加迫切地感到创办新学的重要。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设立了南洋公学,并自任督办(校长),学校经费由招商、电报两局拨款。1897年4月,公学正式开学,先设师范院,招生40名;同年秋,设外院即师范院的附属小学堂,招生120名,为师范院学生实习之所;1898年春,设中院,相当于二等学堂或中学;1900年,设上院,相当于头等学堂或大学。至此,实现了4院并设的计划。公学实行一种全新的学制:外、中、上3院学生各120名,每院学生按程度分4班,每班30人,每年依次升一班,3院学习时间均为4年,外院结业递升中院,中院结业递升上院,三级衔接,依次递升,上院4年学成给予毕业文凭。这种三院相衔接的教育制度可谓是中国近代大、中、小学三级制的雏形。公学的课程分中课、西课两部分,但更加注重法学、政治、经济。公学的重点为上院,为国家培养内政、外交、理财三方面的人才。毕业生成绩优异者,送往日本、比利时、英国和美国留学或实习。南洋公学成立以后,造就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对中国近现代工业交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交通大学的成立
  由于南洋公学的经费来自招商、电报两局,所以随着两局隶属关系的变化,校名也随之发生变化。1905年,更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12年,再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学校的办学目标也从1907年前以培养政治、经济人才为主转变为此后以培养工业交通人才为主。
  1920年12月,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认为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这四所交通部所属的学校过于分散,管理起来极为不便,于是在1921年将这四所学校统一起来,统称为交通大学,叶恭绰为第一任校长。此后,各校便称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沪校)、唐山学校(唐校)、北京学校(平校)。又取交通要“四通八达”之意,将校庆定在4月8日。当时,交通大学北京学校设有铁路管理、电信两科(相当于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设土木工程一科,下分铁路工程、构造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四门(相当于系下设的专业);交通大学上海学校设机械工程、电机工程两科,分电力工程、有线电信、无线电信三门。合组后的上海交大,绝大多数课程都采用外文教材,教师用英文讲课,学生做习题、考试也全部采用英文。当时交大不仅入学考试相当难,同时对在校学生的质量也非常重视,中途淘汰率很高。
  由于交通大学的经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