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序言
公元1088年,在意大利名城博洛尼亚,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大学。从那时起,大学作为最高级别的教育机构,就一直是无数学子心目中的圣地。而在此后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文明史中,大学无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传播文明,涤荡蒙昧;她照亮黑暗的时空,将理性的火炬代代相传。近代以来,随着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的发展,西方各国的一些著名大学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些著名大学,由于曾涌现出无数的学术巨匠,培育出众多的杰出英才,愈发显露出其独特的高贵气质。比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耶鲁等。它们之所以在学子心目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除了其设备一流、名师荟萃、学科完善、学风优良外,那种历史的积淀也是一般大学所无法比拟的。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的时间较晚。直到封建社会结束前夕,最早的一批大学才开始建立。这些大学一经产生,就很快在民族复兴和人才培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尽管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但这一时期的中国大学却取得了丰硕成果。众所周知,“五四”以来中国社会曾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民族精英,他们广泛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领域,即使到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力。而这些杰出人才,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大学培育出来的。如果我们翻开各大名校的名人录,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一些著名大学逐渐脱颖而出,进而奠定了其在教育界的独特地位。从北京大学到清华大学,从南开大学到复旦大学,无不如此。虽然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步要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的崎岖道路上,中国的大学无疑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大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新时期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大学教育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巨大提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大学教育的巨大发展,当代中国的建设才有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中国才能快速追赶世界的步伐。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著名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就曾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直到今天,这仍是高等教育界公认的真知灼见。一所大学,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固然很重要,但那种独特的历史积淀、文化氛围、学术空气以及优良的传统才更能体现它的地位和价值。在当今时代,大学教育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更广泛的群体。目前,中国大学的数量已空前增加,有上千所之多。大学对人们来说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对于渴望进入大学、实现自己梦想的学生及其家长而言,如何选择一所合适的大学、一个合适的专业,始终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书精心选编了百年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所著名高校,以大量权威、翔实的资料和图片展现了它们过去与现在的辉煌与荣耀。举凡各大名校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师资力量、著名系科、硬件设施、教学特色、综合实力以及发展潜力等,皆在书中有全面且生动的叙述。读者朋友们在近距离感受中国名校特殊魅力的同时,定能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得到启迪和激励。
  本书最终得以付梓,要感谢许多热心朋友的帮助,特别是姜汉斌、顾青、高琼、张帆、李雨纾、刘畅、杨欣彧、汪俊、贺平、代冰、吴趁伟、赵燕娜等,在百忙之中亲###摄照片并提供给了我们,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清华大学(1)
综合评估
  名气指数:★★★★★
  实力指数:★★★★★
  发展指数:★★★★★
  历史渊源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大学,清华大学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多少年来,它被无数学子视为心目中的求学圣地。又有多少人,以能与它发生联系而倍感荣耀。
  庚子赔款与清华
  清华大学的历史要从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说起。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腐败的清政府不堪一击,很快就屈膝投降了。1901年,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0是旧历的庚子年,因此条约中的赔款便被称为“庚子赔款”。由于此次赔款本息合计高达亿两白银,使得本就负担沉重的中国人民陷入了更深的灾难之中。1909年,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美情绪,维持其对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美帝国主义宣布减免“庚子赔款”的大部分款项,计划将其中一部分作为中国留美学生的费用,以此吸引中国学生留美;另一部分用来在中国办学校、医院及其他所谓的慈善事业。清华大学的创办就是这一计划的直接结果。当然,美国人的初衷是通过这种方式博得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好感。
  1909年,美国人把相当于现在2亿美元的赔款退还给中国,条件是要求清政府外交部设立“留美培训学校”,并成立“游美学务处”,负责直接选派学生赴美。在最初的两批留美学生中,包括有著名的梅贻琦、赵元任、竺可桢、王世杰、胡适等人。1911年,一所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诞生了,它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学校当时的校址在清华园,故名。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正式开学,当时掌管学部和外务部的军机大臣那桐为清华学堂题写了校名。
  清华学堂初创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到校作题为《君子》的演讲,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这句话后来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1913年周诒春担任校长后,开始积极筹备将清华学校改办为大学。至1918年间,周诒春主持筹建了一批适应未来大学需要的高标准建筑,即清华著名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1925年,曹云祥任校长时,清华增设了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学校特别注意延聘名师,先后聘请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著名学者担任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他们和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荟萃于清华,分别培养研究中国文学、史学、哲学等的人才。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清华国学院于1928年终结,但却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国学专家,其中如姚明达、罗根泽、陈守寔、刘盼遂、刘节、陆侃如、谢国桢、王力、高亨、王静如、徐中舒、姜亮夫、戴家祥、蒋天枢、朱芳圃等,都可谓成就卓著。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设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1929年秋,又开办了研究院。
  梅贻琦时代的清华
  作为清华历史上惟一一位终身校长,梅贻琦对清华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09年夏,清政府“游美学务处”招考第一批庚款留学生,梅贻琦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成为清华的第一批学生。1915年,梅贻琦到清华任教。1925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梅贻琦担任物理系的“首席教授”。由于清华学堂(学校)属学部与外交部共管,政出多门,加之军阀混战,政权更迭,清华校长也跟着走马灯似地更换,所以清华的校长不好做是出了名的。任期短的只有三个月,多数不到一年,有的甚至没有到任就被学生拒绝。1931年底,时任清华留美学生监督的梅贻琦奉命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此后,梅贻琦连续执掌清华17年,直到1948年12月离开大陆。
  关于梅贻琦对清华的贡献,著名学者陈岱孙曾经这样说过:“梅先生可以说是清华大学的主要创建人……正是在他任校长期间,清华才从颇有名气而无学术地位的留美预备学校,成为蒸蒸日上、跻于名牌之列的大学。”梅贻琦以“通知为本,专识为末”作为指导观念,指出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通病是“通识授受不足”,这一思想也成为梅贻琦任校长期间清华大学的一贯办学方针。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开,文与理通科,主张学生自学。培养通才,而不是复制高级匠人,这也许就是清华频出大师级学者的成功之所在。梅贻琦为人谦和、诚笃,外圆内方,谨言慎行,人称“寡言君子”。他虽然不喜著书立说,身后留下的文字不多,但有一名言却知者甚多——“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先生的这一名言现在流传颇广,被称之为“大师论”,其实这也可说是他教育思想的关键一环,是清华之所以为清华的重要因素。
  值得钦佩的是,梅贻琦廉洁奉公。他就任校长后,率先放弃校长的特权,住进了清华园甲所(校长住宅),同时自己付家里工人的工资,电话费也自己付,甚至不要学校供应的两吨煤。他在母校几十年,面对清华雄厚的资金,却决不苟取分文。在西南联大期间,身为名大学的校长,他经常“吃的是白饭拌辣椒,有时吃上一顿菠菜豆腐汤,全家就很满意了”。他一生两袖清风,个人没有什么积蓄,连去世前病危住院的医疗费用、去世后的殡葬费等,都是由他的学生和校友捐助的。抗战期间梅贻琦担任西南联大校长时,当时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曾给联大很大支持。有一次当龙云拜访梅贻琦,请求破例收录他未考取联大附中的孩子,梅贻琦竟请教务长潘光旦派老师去辅导龙的孩子,让其等明年再考,还要龙主席付家教费。由此可见其不畏权贵、坚持原则的性格。
   txt小说上传分享

清华大学(2)
抗战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