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博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的博弈-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指向中国心脏的匕首(6)
接下来的几天是和会最紧张的几天。意大利最终退出,忧心忡忡的威尔逊重读十四点原则,自决原则非常明确:意大利应该得到阜姆,日本不应该得到山东。意大利危机强化了对山东的操纵。中国人给威尔逊发了一份备忘录和许多邮件;日本代表亲自来访。牧野和真达也拜访了豪斯的助理鲍萨尔,向他抱怨中国媒体对日本的诋毁,并再次威胁不在和约上签字。鲍萨尔发现牧野非常气愤。西园寺写信给故交克雷孟梭,说日本希望山东问题尽快解决。
  4月25日,四人会议(由于意大利退出只剩三人)派鲍尔弗与日本人谈判希望他们妥协。有朝一日他们会做出让步把德国在中国的权益归还中国吗?威尔逊也分配给兰辛相似的任务。但鲍尔弗和兰辛都无功而返,日本人坚持权利,毫不动摇。他们和鲍尔弗讨价还价,如果强国接受他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保证在和会全体大会通过国联盟约时不对略去种族平等条款小题大做。对兰辛,他们抱怨说美国总是怀疑日本的好意。
  4月26日,星期六,鲍尔弗正在准备日本立场的报告,牧野再次来访,一项尝试性的交易敲定了。如果日本能接管德国在山东的经济权利、青岛港口、铁路(包括还未修建的铁路)以及矿区,它就同意撤出占领军。鲍尔弗报告说,日本会慷慨地允许其他国家的公民使用港口和铁路。另外,它还准备将有争议的地区的政治控制权尽快交还中国。中国人得知这个许诺后,依然满腹怀疑。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山东已经成为###,中国人很难接受日本对它的统治。相反,日本人认为他们已经让到底线了。东京传来命令要求坚定立场;如果中国轻视日本,日本将失去整个远东地区的特权。
  星期一早上,鲍尔弗对四人会议报告说,牧野“非常隐讳但绝对明确”地指出必须整体对待日本的要求。日本已经在种族平等问题上失败了,如果再失去山东,后果将“非常严重”。所剩时间不多了,全体大会将于当天下午开会正式批准国联。如果日本强烈抗议在国联盟约中删去种族平等条款,强国将非常尴尬,比日本明确表示反对国联更糟。在威尔逊勉强默许下,委员会决定让鲍尔弗写信通知日本人,他们接受对山东问题的处理。
  威尔逊的媒体秘书贝克警告说世界都支持中国。威尔逊回答说:“我知道,但是如果意大利退出,日本也回家,国联怎么办?”4月28日,当牧野在全体会议上发言却绝口不提种族平等条款时,不了解真相的兰辛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他悄声对豪斯说这违背了原则。豪斯回答说:“我们早就这么做了。”兰辛生气地说:“对,已经做了,这是和会的诅咒和祸根。”在后来给媒体起草的声明中,威尔逊把该解决方案评价为“从涉及中国的一系列混乱条约中所能得出的最满意的结果”。
  中国人备受打击。陆征祥发信给威尔逊严肃地说,中国人曾相信十四点原则,相信它用新方式处理国际关系的许诺。“我们指望公正和公平,但结果让我们非常痛心失望。”威尔逊的顾问几乎一致要求他反对日本的要求,不论后果如何。布利斯打算辞职以避免在和约上签字,在同僚兰辛和怀特的支持下,他写了一封严厉的信对威尔逊说:“如果警察可以保留捡到的钱包内的东西,而只把空钱包交还失主,并声称他履行了职责,那么日本的行为就是可以容忍的。”他还从道德方面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日本能得到山东,为什么意大利不能得到阜姆?他总结说:“和平令人向往,但还有比和平更珍贵的——公正和自由。”
  威尔逊尽力减小损失,这几乎要了他的命。他对医生说:“昨晚我一宿没睡,满脑子都是中日争端。”格雷森说他从未见过威尔逊如此憔悴。威尔逊坚持要求详细说明日本在中国的所得,要具体到山东铁路警察的组成(将由中国人组成,必要时,有日本领队)。4月30日,当山东条款提交四人会议做最后商议时,他再次得到日本的口头承诺:日本最终会把山东的主权归还中国。但日本坚决拒绝付诸于文字,声称任何妥协迹象都会激起国内民愤。
  这时,消息传出,局势对中国不利。巴黎到处都是谣言。4月29日晚,在法的中国留学生在丹东街举行了一场激烈的###,人们纷纷谴责西方。后来成为日伪政府首领的汪精卫用流利的英语警告说,中国人可能采取过激反应。一位学习艺术的年轻女生呼吁停止和谈——“我们必须采取武力”。后来成为外交部长的陈箓提交了一份决议,谴责四大强国,尤其把威尔逊单独提出。###全体一致通过该决议,当晚美国加强了威尔逊的安全戒备。
  4月30日,中国代表团得到详细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人绝望地扑倒在地。当晚,贝克来到鲁特西亚酒店传达威尔逊的申辩和同情,他发现中国代表团非常沮丧,责怪威尔逊辜负了他们的期望。一些人想立刻离开巴黎而不愿在和约上签字。顾维钧后来对贝克说,只有得到政府的直接命令,他才会在和约上签字。“我希望他们不要让我签字,这对我来说无异于死刑。”在世界的另一端,人们一直密切关注着谈判。中国代表团遭到电报的轰炸,学生组织、商会甚至工会表达了他们对威尔逊十四点的信心,并相信和会一定会尊重中国的主张。5月的第一个周末,中国各大城市的报纸报道,山东权益将转交日本。中国民族主义者忿忿地批评政府,但对西方列强更是愤怒。
   txt小说上传分享

指向中国心脏的匕首(7)
5月3日晚,星期六,北京大学(爱国运动的中心)学生召集北京所有大专院校的学生代表,计划第二天早上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示威。会议群情激愤,学生们一致同意发电报给巴黎的中国代表团,要求他们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一位青年破指血书,要求归还德国在山东租界的中心——青岛。
  中国爱国人士的愤怒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谴责山东决议上。一位学生回忆说:
  巴黎和会的消息传来时,我们震惊不已。我们突然意识到外国列强依然是自私的,军国主义者都是大骗子。我记得5月2日晚,我们几乎都没睡觉。我和一群朋友谈了一夜。我们得出结论:世界迟早要爆发一场更大的战争,这次大战将在东方。我们很清楚我们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同时我们也不再相信所谓的伟大的领导人如伍德罗·威尔逊的原则。看着中国痛苦而无知的群众,我们觉得必须要斗争。
  5月4日早上,天气凉爽多风。午饭时间,3000多名游行者汇集天安门广场。许多人穿着传统的丝制长袍但有些也带着西式圆顶硬礼帽。游行队伍打出“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领导者拿着一份宣言,上面说:“这是中国生死搏斗的最后一次机会。”下午2点,游行队伍越来越壮大并向外国公使馆进发。当队伍到达被怀疑为日本汉奸的官员宅邸时,人们情绪非常激动,他们冲进房屋,砸碎家具。由于没有找到部长本人,他们把藏在房间里的中国驻日大使痛打了一顿。政府企图通过逮捕少数学生代表以镇压该运动,结果却火上浇油,使群众更加激愤。北京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在街角分发传单。游行运动蔓延到其他大城市,非学生人群——从码头工人到商人都纷纷加入。结果,政府被迫妥协,并向逮捕的学生道歉。
  ###使另一个和会告终——在上海举行的试图调和南北矛盾的和会。南方试图利用民众情绪,要求北方反对中日战时协定并拒绝接受山东决议。这对由亲日派主导的北方来说不可接受,上海和会就此无限延期。由于连那一点渺茫的希望都破灭了,中国又陷入了九年分裂和内战。
  5月4日是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里程碑,它代表了知识界###的整个阶段,但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抵制西方。1919年之前,他们寻求西方民主和自由主义,通常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别的范例。有些人一直对强调个人主义和竞争感到不安,共和国的失败以及欧洲列强在战争中互相残杀更加剧了这种不安。在巴黎和会期间充当观察员的某知名学者写信回国说,欧洲人就像“沙漠中失去方向的旅行者……他们完全绝望了……他们曾经怀有科学万能的梦想,但现在谈论的全是科学的破产”。
  偶然性在历史中的作用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大,1919年中国人找到了另一个可行之路,不是回到传统道路而是俄国的新秩序。俄国革命提供了一个类似于中国的传统社会通过一次大胆行动而一跃向前的范例。对西方的幻想的破灭、1911年之后对西方民主不愉快的体验以及俄国提供的道路,都使共产主义成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如果还需要进一步证实,那就是:1919年夏,俄国布尔什维克代表提出放弃沙皇时代从中国夺取的领土和租界(新的布尔什维克政府从未如此承诺,但当时中国人对俄国的慷慨印象非常深刻,这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
  巴黎和会一年之后,一群进步分子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许多1919年5月游行的领导者都成为党员。曾经在街角散发传单的人文学院的院长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也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领导下,共产党最终在1949年夺得政权。
  在巴黎,顾维钧竭尽全力使和约对中国有利,但徒劳无功。至少他没有生命危险,因为1919年6月,中国没有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北京政府拿不定主意,因此没有任何指示和命令。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包围了鲁特西亚酒店以防止任何代表离开。最终,中国于1919年9月与德国签订和约。
  通过施压,日本得到了山东。这究竟是因为它的欺骗,还是像其他国家认为的那样,是因为它威胁不在和约上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