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动天下--苏秦和他生活的时代写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动天下--苏秦和他生活的时代写真-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义渠的国君是蛮人里面的贤德之主,还是送点礼品安抚他吧。

  秦惠文王采纳了陈轸的建议,将一千匹上等的刺绣布帛,还有一百名美女送到了那位义渠君的手上。

  要是陈轸知道在这之前发生的一件事,他是绝对不会给秦王出这个主意的。

  这一年,义渠君曾经“朝于魏”,以低人一等的身份去魏国拜会。见到了一个叫公孙衍,也常被人称作犀首的人。

  这犀首可能是公孙衍个人的一种称号,也可能是他担任的魏国的官职。此公本就是魏国人,却又在秦国高层工作了四年,在张仪入秦的那年才回到了魏国。他对秦国似乎没什么好感,五国相王和五国攻秦都是出自他的策划。

  从史书记载来看,这个公孙衍和陈轸的关系好象还不错,可就是他跟义渠君讲的一番话,无意中让老朋友在仕途上栽了个大跟头。

  公孙衍对义渠君说:“中国无事,秦得烧掇焚杅君之国;有事,秦将轻使重币事君之国。”

  跟中原诸侯没有战事的话,秦国会对义渠烧杀抢掠;一旦同诸侯打起来,秦国就会送厚礼给义渠。

  此刻看着秦国送来的上好布料跟美女,义渠君只能从心里叹服犀首预言的精确:“此公孙衍所谓邪!”

  有了难处才想来拉拢我,作梦去吧!

  就在秦国与攻秦的诸侯厮杀的时候,义渠发兵攻入秦国,在一个叫李伯的地方把抵御的秦军打得大败'1'。

  幸亏秦军主力在函谷关打得还不错,击败了攻秦之师。不然的话,义渠人马难保不会乘胜直捣咸阳。

  这桩糗事对陈轸在秦惠文王心中的地位无疑是一大打击。

  不久之后,张仪重新当上了秦相国,而失落的陈轸也终于离开秦国“之楚”去了。

  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楚国非但没得到重视,还居然又一次输给了张仪。

  现在苏秦给他献上了一份打败张仪的计划。

  他会接受吗?

  二。如果一样东西看似很完美,那它往往包含着重大的缺陷。

  苏秦和陈轸的这次对话不仅见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史记》中也有基本相同的记载。只是司马迁把苏秦的角色换成了苏代,大概是因为按他掌握的材料,苏秦这时候早已经死了。就连陈轸也被写成了一位齐国官员田轸,这可能是由于那时“陈”“田”两个字的发音相近,在文本传抄中以讹传讹,到了司马迁这里时,陈轸已经给改了姓。

  帛书没有记录陈轸听完苏秦献策的反应,司马迁也没有写陈轸是否依计行事。

  如果陈轸采纳了苏秦的建议,并且实施成功的话,相关的材料一定会大书特书,甚至夸大渲染。可是至少在与苏秦相距不过百余年的司马迁时代,就根本没有看到这样的文字,不然他不会不加以记载。

  看来陈轸没有接受苏秦的计划。

  会不会是接受了却没能够施行,或者是计划在执行中遭到失败。

  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大,因为苏秦这个似乎完美无缺的方案其实有着种种的缺陷,以陈轸的水准不会看不出来。

  苏秦方案的基础是他在自家门外听到的一个传闻,其可信度还有待验证。凭这种不可靠的传言构想的计划,不管有多周密,也明摆着有太多靠不住的成分。

  即便传闻属实,苏秦又拿什么保证张仪、韩倗得到楚国割让土地的承诺后,就一定不会继续救援魏国,楚国要奉送国土是不可能公然用不援助魏国作条件的,那等于把自己的真实企图暴露给对手。而魏国毕竟是秦国参与中原竞争的一块重要跳板,不可以轻易丢弃。如果秦。韩仍旧发兵救魏,阻止了齐国的入侵,还有魏国可能的转向,然后再理直气壮的找楚国要地,那该如何是好?楚国岂不是又作了一桩赔本的买卖。

  就算秦。韩两国能照苏秦的意愿去做,这项计划也仍然难以实行,因为它的关键是必须得到楚怀王的批准。此时的苏秦肯定不能了解这中间的难度有多大。陈轸可是一清二楚,费脑筋,斗心机从来就不是楚怀王的强项。何况刚刚两次丧失国土,身为国君遭此打击,正心痛无比,郁愤难平。在这个时候要楚怀王同意再转让一部分产业,还不如直接杀了他,哪怕只是一个计谋,他也决不会愿意冒这个险。

  苏秦还是太年轻了,他以为天下事就是有固定格式跟步法的棋局,别人都是任凭他摆布的棋子。已是说客行业资深人士的陈轸当然不会像他这般稚嫩。

  苏秦的计策行不通,那煮枣,还有雍氏的僵局最后到底是怎么解决的呢?

  雍氏之战以秦、韩两国的胜利结束,《竹书纪年》记载得很清楚:“楚入雍氏,楚人败。”

  那煮枣呢?如果它被攻克,那史籍上就多半会有“拔煮枣”一类的记述,现在既然没看到这样的文字,表明两城大概还在原来主人的手里。

  史书上却也没有围困煮枣的齐军被打败的记载,可能的情况是,不等秦、韩两国采取救援行动,魏国就已经支撑不住,向齐国表示了屈服,齐军自然就不再进攻煮枣。魏国转向后,韩国就像苏秦预料的那样,紧跟着投靠了齐国。这一推断的根据是,在这以后,这两个国家就再没和秦国搞过共同行动。而秦国也很快就第二年即公元前311年,主动向楚国伸出橄榄枝,居然表示愿归还一半的汉中之地。这也正符合苏秦预言的,秦国在被魏、韩甩了后,会“交臂而事楚”。

  虽然苏秦的预测准确,可他毕竟还是又一次失败了,他该怎么办?

  史书也没有记载。此后一连几年,在今天能看到的所有史料上全都找不到他的踪迹。

  也许他又回到了乘轩里,继续蛰伏等待时机。毕竟有过一次游说东、西周的成功,他在家里的日子应该不会再像从前那么难过。

  在他走后,张仪又来到了楚国,而且又把楚怀王给忽悠了。

  三。人在做坏事时,理由却可能显得很正当。

  当秦国主动跑来“事楚”,要归还汉中的二分之一的时候,楚怀王的回答是:“不愿得地,愿得张仪。”'2'

  这样办外交,只能用发昏来形容。秦国既然来修好,就应该借机讨价还价,尽量弥补之前的损失。和这样的大局相比,能不能向张仪报仇,其实是无关紧要的。

  可楚怀王硬是要赌这口气,为了一个说客,连白送上门的好处都不要。一位国君,在关系国家利益的大事上如此丧失理性,除了表明执政能力不强以外,也可以看出楚怀王已经被张仪给气疯了。

  面对这样一个不能理喻的君主,秦国使节明白再多说什么也没用,只好把那句疯话原封不动地带回国,讲给秦惠文王听。

  《史记·张仪传》记载,秦王听完使节转述的楚王之言,“欲遣之,口弗忍言。”心里也想用张仪一人换来秦楚和好,可是要让一个竭力效忠快二十年的老臣,也可以说是自己的老朋友去送死,他还真有点张不开嘴。

  谁也没想到,张仪得到消息后,立刻主动要求出使楚国。

  秦惠文王吃惊地问道:“彼楚王怒子之负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于子?”

  你把人家骗得好苦,人家哪肯饶过你。

  张仪却相当镇定,他说出了两个人的名字,告诉秦王,只要有他们,自己就会没事。

  可这两个人万一不管用呢?

  张仪慷慨说道:“诚杀仪以便国,臣之愿也!”

  为秦国献出生命,是我最大的心愿。

  张仪通常给人奸诈之徒的印象,但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其实在他的骨子里依然存留了一份“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气。

  张仪如此主动请命,秦惠文王也就不再感到良心不安,名正言顺地送这位别国的恶人,秦国的忠臣踏上凶险的楚国之路。

  不出所有人的意料,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抓了起来,楚怀王把他投进囚牢,“将杀之”。

  还没等楚怀王动刀,楚国已经有人在为营救张仪奔走了,这个人就是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提到的那两个人中的一个,他便是那位要抢屈原手稿的上官大夫靳尚。

  精明的张仪大概在进入楚国之前就先派人去跟靳尚联络,拜托他一旦有牢狱之灾,务必想办法捞自己出来。靳尚也必定是满口答应。

  靳尚这般为张仪效力,其中的原因用通常的卖国求荣来解释显然是不够的。秦国虽占上风,但毕竟还灭不了楚国。靳尚今后的前程仍旧要靠楚王的赏识,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他实在犯不着为了张仪冒得罪楚怀王的风险。

  支撑靳尚这样做的应该是一种信念,那就是跟势头正盛的秦国结盟修好,是楚国在这个残酷混乱时代最不坏的选择。

  而这时楚怀王作的却正好相反,他召回了屈原,让这位诗人政治家再度出使齐国,力求重建齐楚联盟,摆明了是要跟秦国接着对抗下去。这怎能不让靳尚他们心急。

  所以张仪决不能死,他活着才有可能说服楚怀王回到与秦国合作的正确轨道上来。

  另外,要是真救了张仪一命,必然能够赢得秦国的好感和看重。等秦楚邦交正常化以后,楚怀王在跟秦国打交道的时候,必定会重用招秦国喜欢的靳尚大夫,他在楚国的仕途就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种种动机促使靳尚急急忙忙地跑去见楚怀王,据《战国策·楚策二》记载,他对自己的国君说:“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

  这话也并非没有道理,楚国现在已经很孤立,跟齐国能不能重新结盟还很难说。那张仪不过是在为秦国的利益服务,为了他得罪秦王实在不值。

  《战国策》没写楚怀王听了靳尚谏言后的反应,估计是没理他。

  作了多年臣子的靳尚,太了解楚怀王的脾气了,知道自己再说下去的话,得到的很可能是跟张仪一样的下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