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的乡村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免谈。孩子的妈东求人西拜佛,总算有人又为她儿子提亲,一家很高兴,商量着说无论如何也要把孩子婚事定下来,如果大儿子的婚事不成,不仅大儿子难成家,对二儿子的婚事也很不利。姑娘和小伙子见面后,俩人心中都比较满意,孩子的妈看姑娘漂亮,嘴甜,心里更是高兴,算自己没有白白拜佛烧香。孩子的妈想快些把孩子的婚事定下来,女方家说孩子没有啥意见当家长的也不反对,只是定亲前有一个条件。孩子的妈说他婶子你有啥要求尽管说。姑娘的妈说先为孩子盖好房子后定亲。孩子的妈说你放心,想娶媳妇就是要盖房子。孩子的妈心中说正是因为自家的房子没有盖,儿子的婚事才都不成,看来,房子是必盖了。孩子的妈不是不想盖新房,只是没有钱。谁的爸妈想让自己的儿子打光棍?孩子的妈和男人决定借钱也要把孩子的房子盖起来,儿子的婚事不能拖了,拖不起。孩子的妈本想省点钱盖瓦房,女方家不同意,姑娘不高兴的对小伙子说,你看看现在还有几户住瓦房的?孩子的妈和男人想想姑娘说的对。孩子的妈咬咬牙,决心满足姑娘的要求,盖平房。盖平房比盖瓦房至少要多花五千块。孩子的妈为盖房求爷爷喊奶奶的,总算借齐盖平房用的二万多块钱。竹贵说现在为孩子盖房子真是剥去爸妈的一层皮,二万多块钱,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等于变卖全部家产。竹贵又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农村盖三间瓦房也不过三千块钱。立国女人说那个时候东西便易,人的要求也不高,现在呢?东西贵,钱太虚,一千块钱还不够买一间房子用的沙。竹贵说,大妹子说的不错,可我觉得也并不是全因为这。立国的女人问还有哪些原因?竹贵说,我也不清楚。

  竹贵继续讲,孩子的妈为儿子盖好新房,心里总算踏实些,感到只要把媳妇娶到家自己欠债也值得。女方见男方家已盖好新房,儿女婚事很快定下来,并同意男方当年迎娶。盖好新房,男方想娶回媳妇也不容易,盖好房子只是婚事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大见面,彩礼等礼路走,最后才是迎娶。根据农村现在办婚事的形式,男方家只要有房子,其它的礼路不必一步步的走,把各礼路的东西和彩礼全合算成钱,男方一次性拿足钞票给女方,然后定好良辰吉日迎娶媳妇。这样礼数简单化使男女双方不必次次为请客奔跑操累,这比较符合高效精简的时代发展要求,只是农村的彩礼一年比一年的大,从三千,五千到八千,九千……。女方家对孩子的妈说,你拿出一万二千块钱,到迎娶的日子你来娶你的媳妇就是了。一万二千块,孩子的妈听罢差点当场晕过去。一万二千块钱,我的天啊,为孩子盖房子已借二万块,又来了一万二千块,我到哪儿去弄钱啊,这只是大儿子的婚事,二儿子的婚事又该咋办啊!?娘啊娘,我的亲娘,当初为何不让我多生一个闺女少生一个儿!孩子的妈回到家愁得哭起来。哭归哭,孩子的婚事只剩下一步路走,钱还是要借。为了把媳妇娶到家,孩子的妈又一次的求爷爷叫奶奶的到处借钱,孩子的妈借了多天才借四千多块,距离一万二千块差得远。孩子的妈一人坐在家里发呆,心想自己即使借够一万二千块钱送给女方家,迎娶媳妇时还要花上几千块,大儿子的婚事办完接着是二儿子的婚事。媳妇娶到家,孩子肯定要和自己分家,借的钱谁还?人家的媳妇过门分家后,家里的债全推给是当爸妈的,儿媳说钱是爸妈借的,当爸妈的没办法,只好自己还钱,他们小俩口挣钱自己花,日子过得舒坦的很,这都是村里的事实。孩子的妈心中又算算,如果儿媳和自己分家后不还债,自己和男人要还三万多块钱的债,这是第一个媳妇,如果第二媳妇也是这样,自己和男人要偿还近七万块钱的债。天啊,今后的日子自己咋过!孩子的妈心里越想越痛苦,越想越绝望,她感到世界的末日就要来临,精神开始崩溃、恍惚,终于……。她儿子回家时看见妈躺在地上,屋里有股农药味,大事不好,孩子抱起妈哭喊着向卫生所跑。儿子把妈抱到卫生所时,他妈露着微笑已死去。

  竹贵说家里有钱好办事,没有钱去借钱心里不是好滋味。立国的女人说我也知道借钱的滋味。乡亲们说花钱容易,挣钱难,花钱如流水,挣钱如吃屎,借钱容易,还钱难,其实借钱也不容易。竹贵说大妹子也借过钱?,立国的女人说借过;真难。她喝口水接着说,借钱时;你要考虑到谁家借合适;人家会借你多少;自己借不到咋办;自己在心里琢磨来琢磨去还是不敢随便向人家开口;自己又等着用钱;你想想这滋味憋在心里会好受?竹贵笑笑说大,妹子说的对。立国的女人又说;钱借来了;自己心里也有负担;怕人家用钱时追债;自己没钱还时只好求人家宽限几日;到了时日自己不一定有钱还。人家嘴里说些让你难听的话;说什么没能力还钱就别借钱;从没见过你这样借钱的人;……话难听;自己也要听着。追债的人说些难听话走后;自己心里稍干净些;怕就怕人家的孩子或老婆坐在自己家中不走。竹贵接话说,那才让人难受,遇到这样的主,你是饭吃不香,觉睡不好。立国的女人说,欠债的日子最怕人家上门追债,天天担心害怕的,有时自己不得不外出躲债。竹贵说,大妹子对借钱还债的事可真清楚。立国的女人说,咱农村人谁没经历过借钱还债的,我和立国当初刚分家出来时,你竹贵哥不是不知道。竹贵说,那时你和立国的日子过得是艰苦。立国的女人说,竹贵哥那时还帮俺不少的忙。竹贵不好意思的说没有帮啥忙,过去的事都已忘记了。立国的女人说,那时俺家一分钱也没有,吃盐买油的钱也是借的,我和立国三天二头向人家借钱,乡亲还是好人多,只要他们有钱他们从没为难过俺,时间久了,我和立国到乡邻家玩,人家笑着问是不是又要借钱,弄得我和立国常常很尴尬,不敢随便去别人家玩。竹贵说,你和立国兄弟是先苦后甜。人只要不怕过苦日子,好好的干,日子总会越过越甜的。立国女人说,竹贵哥说的是,但我感到自己还清所有的欠债那一天,日子过得最开心。立国的女人喝口水继续说,立国外出做生意时俺还欠很多的债,立国做了好几趟生意后俺才还清债,我记得立国还最后三十块的欠债时,我特意从集上买一斤肉包糄子,自己的心情就象小时候过年一样高兴,心想,以后总算能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了。竹贵连续抽几口烟才说,大妹子说的是实话。

  立国的女人拿着保温瓶想给竹贵添水时被竹贵双手挡住。竹贵说大妹子别倒水,时间不早我该回去了,家里还有事。立国的女人说竹贵哥急啥,再坐会儿。竹贵说不坐了。竹贵说站起来。立国的女人看竹贵真的要走,不好意再强留,便说,竹贵哥放心,过两天我把五千块钱给你送去。竹贵显很不自在,说,不不行,我自己过来拿。

  二

  两天后,竹贵在家正干家务活,立国的女人送钱过来,弄得竹贵在自己家中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他的儿子却很礼貌的喊着婶婶,为她倒水拿水果。立国的女人把钱递给竹贵,坐一会儿便说养鸡场有事就走了。立国的女人走时对竹贵说,竹贵哥,我借你的五千块钱,你不要急于还,也不用担心还钱的事,咱都是实在人,说句实在话,俺家不缺五千块花。竹贵站在院子里浑身上下别别忸忸的,说那…… 那可不行,钱……钱是一定要还的。立国的女人看竹贵那模样心里想笑,没有笑出来,只说句让孩子好好上学,便走出院门。立国的女人走后,竹贵的女人走过来对竹贵说,人家给咱送钱,你看你紧张的还不如孩子会待客。竹贵对女人说,我真没想到大妹子会把钱送来。女人说,人家是什么身份的人,人家是养鸡场的场长,一言九鼎。竹贵说咱可是第一次向她借钱。女人说,人家是说话算数的人。竹贵没理会女人。

  竹贵看着手中的钱,突然对女人说秋收后我要马上走。女人问麦子谁种?竹贵说你在家多辛苦些,我在外能多挣一天的钱就多挣一天,借的钱要还,孩子下学期的学费不能不考虑,唉,不想法多挣钱不行啊。女人没说话,抬头看着灿烂的阳光。竹贵看见阳光下,女人眼角里噙着泪花,自己感到鼻子发酸。

第十八章  老 驴
第十八章  老 驴

  一

  赵虎问新生还记得老驴吗?新生有点奇怪不知赵虎为何提起老驴的事,笑着说忘不了。赵虎笑着说,老驴现在成为名副其实的养驴专业户。新生乐了,说这真是件新鲜事,老驴成为养驴专业户。老驴比新生和赵虎大十来岁。新生和赵虎还是孩童时,老驴已是大小伙子。老驴的名字不叫老驴,是生产队的社员给他起的绰号。新生和赵虎小时候最爱听大人讲老驴的趣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庙和村还处在人民公社阶段,社员主要是靠工分吃饭。

  老驴其实不老,是一个十五岁未成年的小伙子,他爹娘为多争工分,便早早让他参加劳动。老驴在生产队跟着师傅学习赶马车,奇怪的是,老驴只对驴子感兴趣,不喜欢马和骡子。老驴的师傅告诉他,马和骡子的脚力好,力气大,赶车师傅得的工分高。在当时的生产队,马和骡子拉的车称为大车,赶大车的车手可以得生产队的最高分—10分;赶驴子和牛拉的车叫着小车,赶小的车手每天只得6分。老驴的师傅和他娘希望老驴赶大车,不同意他赶小车,但老驴只喜欢驴子。他师傅和爹娘生气也没办法,眼睁睁的看他赶小车。老驴喜欢驴子,尤其喜欢老驴,他赶小车时有老驴用而不用青壮驴和小驴子。生产队的社员看见老驴赶老驴车觉得好笑,议论说这孩子有点缺心眼,傻里傻气的,不赶大车,赶小车,壮驴不用,用老驴,看他小小年纪象老驴样。从此,老驴的绰号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