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的乡村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伟伟干爸说,“有才,你们哥仨不要只顾说话,要吃菜,我和村长来了这一盘,该你们了”立国说完又看着村长。

  “好,咱爷俩最后一盘”村长抓着立国伸过来的手。

  “爷俩好啊,好到底啊”……又是一阵高声和手指的较量的后,村长又输了二盅酒。

  “立国,你真历害,你叔来不过你”村长吱溜喝完酒站起来对立国说“咱俩不来了,该他们了,我出去方便下。”

  “新生,立国哥和村长已来过了,咱俩划几拳”有才伸出一只手。

  “有才哥,我确实不会划拳,咱还是让嫂子把饭端上来吃饭吧”新生苦笑下说。

  “不行,咱哥俩第一次见面,无论如何也要划上几拳。”

  新生拗不过有才,只好勉强和他划一盘,结果,新生喝六个酒输了四个酒,让伟伟替喝一个酒。新生五盅酒下肚,感到浑身发热,空调的冷气吹在身上也不觉凉。当新生又勉勉强强与村长,小伟的姨夫各来一盘酒后,觉得头痛,便靠在沙发上说,“立国哥,我不能再喝了,已经醉了。”

  “我没敢让你多喝,你喝的还没伟伟的多。”

  “我从来没喝过这么多的白酒,你们继续来,我靠着休息全儿”新生说把身体埋在沙发里,闭上眼。

  “好,咱们让新生休息下,大家继续来”立国说。

  “我认为有学问的人都能喝酒”村长看眼已闭上眼睛的新生说。

  “我听说咱村里在清朝的赵举人酒量很是历害,全村人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新国说。

  “他不仅在咱们村无对手,方圆几十里也极少有对手,并且他喝酒后,文章写的最好,我听老人讲,赵举人考举人时考场前先喝几口酒,结果,他的文章出众,一举考中。他是咱村历史上唯一的举人,八十岁还能喝下一壶烧酒”村长口若悬河的讲。

  “来,划拳,咱不谈其它事。”

  “哥俩好啊,永远好”“六六顺顺”“一点点”……

  “爷俩好啊,爷俩好”“七指巧啊”“零不出”……

  新生醒时,他们还在划的火热,看见地上倒着七个空酒瓶。

  新生一口气喝干杯中的凉茶,头感觉好了很多,新生站起来。

  “叔,你坐下,我给你倒水”伟伟拿过新生的茶杯。

  “我上厕所”新生边说边走。

  “兄弟,你咋出来了?”立国女人问。

  “嫂子,你别提了,我喝醉已在屋内睡了一觉”新生说着向厕所走去。

  “嫂子,该吃饭了,酒,我是不喝了,现在已是下午三点多,日头都快落了”新生上完厕所回来洗着手说。

  “新生哥,你真会说玩笑,今天哪里有日头,即使的日头,大夏天的,日头也不会落啊?”伟伟小姨哈哈的笑着说。

  “醉了,真醉了”新生苦笑着反复说。

  “你还是进屋吧,你喝醉,早着呢”立国的女人把新生推向堂屋。

  “新生,快坐,喝口茶”新国把新生让回沙发上。

  “三三……”“九……九”村长和有才战的正在兴头上。

  当第八个酒瓶倒在地上时,村长说话已语无论次,走起路来,脚下发飘,伟伟的姨夫说话时舌根也开始发硬。

  “立国哥,我们吃饭吧”新生说。

  “不急,我们慢慢的喝。”

  新生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两眼看着划拳人的手。

  第九空酒瓶倒时,伟伟站起来收集下空酒瓶摆放到一边,新生又说“立国哥,我们该吃饭了。”此时,伟伟的姨夫正蹲在厕所里大吐。

  “不能喝,就别充英雄,看看你那熊样,在这丢不丢人?”伟伟的小姨骂着男人,一边为他捶背,一边为男人递着凉开水。

  “伟伟,让你妈上饭。”

  立国的女人过来收拾着酒盅,菜盘,笑着问新生,“兄弟 ,喝好了没有?”

  “嫂子,在咱家喝不好酒,你兄弟到哪儿能喝好酒?立国哥把我灌得头痛”新生说着用手指下自己的头。

  “新生,到你哥家中,缺你的酒量不要怪我”立国笑着。

  “立国哥非要把我灌倒才会说我喝好?”新生也笑笑说。

  “李副局长的酒量可是真好,我和他在一起喝酒,从没见他醉过”下次有机会我请你和李副局长一起喝一杯”立国说完弹下烟灰。

  “算了,立国哥,下次有时间我请你”新生喝口茶。

  新生从立国家回来时,已是晚上六点多,但天色仍早。

  “喝多了吧”新生的娘递给他一杯醋茶,关心的问。

  “是喝多了”新生接过茶,“娘,甜甜和她妈妈哪去了?”这时,新生注意自己在家里没看到妻子和女儿。

  “你大嫂带她们去你婶婶家去了。”

  新生松口气说,“娘,我不舒服想睡一会儿。”

  “睡吧,你已喝了一整天的酒,好好休息!”

  新生躺在床上,浑浑沉沉的睡了。

  屋子里充满酒气。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光  棍
第四章 光 棍

  一

  光棍死了,这是新生回到村子第五天发生的事。光棍是六十余岁的人,住在村里的正中部,不大的四合院里盖着三间青砖瓦房,已快百年,看起来象是古城堡,老光棍一个人就住在这古城堡里。光棍死的当天,村民并不知道,第二天有人找光棍下棋时才发现他躺在凉席上死去。村人对老光棍突然的死多少感到惊异和奇怪,因为光棍死的前一天还在树荫下与人下地棋,想不到第二天就……光棍死前没有什么病,不象村里其他老人,病上几年才肯慢慢死去,老光棍是无病而寿终。光棍死时也没有任何的痛苦,因为找他的村人起先还认为光棍在睡觉,拍拍他,见光棍没反应,摸摸光棍,身上凉凉的,死了,把那村人吓得差点跳起来。光棍叫啥名子,新生并不知道。在新生的记忆里,村里人没有谁喊过光棍的名子,有人说,光棍在村里的辈份高,那些当爷爷和和奶奶的老年人见了光棍还要叫叔叔,爷爷的。村里极少有人按辈份喊叫光棍,上年纪的人喊光棍为老赵,年轻人便直喊他光棍,这样时间久了,村里人干脆直接喊他赵光棍。村人如果不知从哪儿偶得一块银元或金银戒子、玉石什么的弄不清真假时,便有人说,去让赵光棍辩认一下。这方面,光棍是村里的专家。光棍辩认后,你拿金银珠宝另找专家鉴定,结果和光棍的一样。这样,村人买卖金银玉石时不会吃亏上当。光棍成了他的名子,他的真名反被村人渐渐忘记。对这些,光棍并不介意,他也乐意让村人喊自己光棍。

  光棍为何成为光棍?这还要从他出身和那特殊的年月说起……

  二十世经四十年代末

  “地主和地主婆被解放军抓起来了,快去看啊!”村子里充满着喜悦和欢呼,被解放的农民如潮水般涌向批斗会场。批斗会场临设在村头前地主家的晒麦场,在晒麦场靠村子的一端,用土坯砖和木板搭着一个和唱戏的台子差不多的台子,只是没有戏台高,没有戏台大。台子上反手捆绑着三个人,一个是老地主,一个是老地主婆,另一个是少地主,三个人耷拉着脑袋站着。在地主三人的背后并排摆着三张八仙桌,八仙桌后面的木橙上坐着七个人,其中三人穿着蓝灰色的军装,虽然破旧,但很整洁,头上各戴着一顶蓝不蓝、黄不黄的军帽,帽子上并没有村人所企盼的五角星,三人腰间各挂着一把盒子枪,坐在中间,村民从没见过他们。靠近穿军装正抽着烟旁边的是位三十几岁的男子,和少地主的年龄差不多,他上身也穿着一件旧蓝黄军装,裤子却是黑色的,是庙和村民常穿的那种自染的黑色,他的裤子比上衣新的多,腰上也挂着一把手枪,没有那三个人的枪大。对于这个人,村人觉得十分的面熟,只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这不是几年前常在咱这一带要饭的疯子吗?台下有人小声说。对,就是他,我说咋看他这么眼熟?有人应声说。

  “老赵,这疯子咋会坐在台上?”

  “小声点,你看人家象疯子吗?”

  “他在咱村里时,身上一年四季披着个破麻袋,晚上常睡在许老头的草屋里。”

  “那时,我听说许老头的儿子在外当大官,家里剩下许老头老俩口,许老头看疯子可怜,就把草屋给他住。”

  “许老头是咱村的大善人,大好人啊,唉,只是死的不明不白的!”

  “听说,许老头的死和狗地主有关。”

  “狗地主勾结土匪到处抢人抢东西,他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许老头的儿子是红军的大官,便告知土匪,土匪才把许老头老俩口抓去害死。”

  “许老头被抓后,疯子也就不见了,真想不到他今天会坐在台上”

  “毛孩子不懂事不要乱说话,疯子有喝你一口水,为你家挑一担水的吗?”

  “可,他每次到地主家要饭,地主就骂他是疯子,还放狗咬他。”

  “地主,他是啥好东西?”说话的老汉用手狠狠指着台上的地主。……台下,村民议论着。  

  “父老乡亲们,大家安静下”坐在穿军装另一旁的,站起一位二十几岁的年青人,年青人上身穿着黄褂子,下身穿着条黑裤子,显得比较威武。

  “这不是咱村赵老爹的二儿子——赵小二吗?”

  “许老头被抓后,他和疯子一起都不见了。”

  “听说,他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我听说有人看见他带领解放军攻打赵刀疤土匪的老窝。”……

  “乡亲们,安静,安静”赵小二撕着嗓门大声喊。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终于安静下来。

  “乡亲们,咱们歼灭了土匪又打倒地主,今天咱们就要和地主算一算帐,大家有苦尽管诉”赵老爹的二儿子换口气接着说“在诉苦前,我先向乡亲们介绍下台上的亲人”赵老爹的二儿子说完用手一指三个穿军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